乾縣寺廟遺址
A. 乾縣鐵佛寺的寺院資料
鐵佛寺佔地十餘畝,有山門、鍾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鐵佛殿、藏經樓、法堂、伽藍殿、相師堂、齋堂、兩層東西配樓(僧寮)、東西方丈室、流通處等建築,布局緊湊,建造精巧,已成遠近聞名的弘法清修的凈土道場。1992年復從外地請求鐵佛一尊,於1995年建成大殿(鐵佛殿)一座供奉,使鐵佛寺名副其實,恢復其本來面貌。前不久雕刻卧佛一尊,安放於法堂,已於1996年春天開光。1986年,縣政府准鐵佛寺正式對外開放,如今皈依寺中的三寶弟子數以萬計,遍布全國各地及海外。該寺除開展常規佛事活動外,每年還舉行六次佛七,尤又四川、山西、河北、北京、遼寧、甘肅、寧夏等地居士為叄加者達數千人。
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乾縣鐵佛寺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乾縣鐵佛人民富有革命斗爭的光榮傳統和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圍乾州以攻西安時;邑人宋企郊毅然棄官當時就有鐵佛人跟隨他,歸附義軍。辛亥革命吳希真起兵響應不遺餘力奔走革命,被孫中山贊為「革命巨子」跟隨他的有鐵佛人。大革命失敗後,乾縣黨組織領導群眾示威遊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都有鐵佛人民的身影.1922年愛國將領楊虎城曾率陝西靖國軍在鐵佛寺村與甘肅督軍陸洪濤部激戰。據記載1935年冬,張庚良在家鄉鐵佛寺鎮與呂劍人等又組織了『鐵佛寺武裝起義』,張庚良通過鐵佛鄉紳劉文伯當上鐵佛寺保安隊分隊長收編並壯大(收編了關頭分隊)鐵佛寺保安隊經過幾次小規模戰斗繳獲了一批槍支,鐵佛寺保安隊收編了永壽縣保安隊嘩變的雷震中等二十餘人,並吸收部分進步青年經幾個月的艱苦努力,部隊發展到了200多人長短槍兩百多支,同年中共黨組織指示部隊加緊准備起義,1936年在鐵佛寺古鎮打出抗日旗幟成立陝甘寧邊區抗日聯軍,開展了地方武裝斗爭。抗日戰爭爆發後,黨組織大力宣傳抗日救國的主張,在鐵佛領導乾縣人民積極投入抗日救亡斗爭。共產黨員張庚良、抗日將領高鵬在抗日前線壯烈犧牲。解放戰爭時期乾縣黨組織得到蓬勃發展,組建了乾縣獨立大隊,跟隨主力部隊轉戰陝北、關中,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壯麗凱歌每次戰斗都有鐵佛人的身影,為迎接全國解放做出了自己應盡的義務。在往來於古絲綢之路上的客商每逢經過都會進寺燒香磕頭以求保佑生意興隆、一路平安;古人曰』『在口外知鐵佛有寺院百所;而不知乾州城』』可見鐵佛寺當時之繁華。
B. 乾縣雲龍寺在哪裡乾縣有沒有個叫《雲龍寺》的寺院謝謝、
什麼雲龍寺,乾縣只有法門寺
C. 乾縣鐵佛寺的寺院簡介
陝西乾抄縣鐵佛寺,位於乾縣城北八公里鐵佛村清涼山下,此地為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古絲綢路著名驛站遺址、絲路著名村莊。北靠振翅欲飛之五峰山,南對高僧輩出之終南山,東臨唐朝太宗之昭陵,西接武皇則天之乾陵,更有關中名剎--法門寺,登高能望。此地夏不炎熱,冬不寒冷,四時勝景迥然有異。 案「縣志」所傳,鐵佛古寺前身清涼寺創建漢代;位於清涼山上故初名清涼寺。香火盛時,常聚千僧。由聞名隋唐的惠遠惠貞大師擴建於隋末使其聞名隋唐。到明萬曆年間寺毀於大火,僅存鐵佛坐像,遂移本處,重構殿閣,並易名鐵佛寺,久經滄桑,建國後尚余鐵佛孤身。到1966年破四舊時,鐵佛則獻身矣!
寺中珍藏《大藏經》三部、新修《大正藏》、《中華大藏經》和《乾隆大藏經》各一部,其他佛教書籍四萬餘冊,面向國流通。有常住僧十餘人。
D. 咸陽乾縣有哪些寺廟
化度寺亦名「化都寺」,位於乾縣陽洪鎮好畤村西北側。 乾縣鐵佛寺,位於乾縣境內的清涼山麓
E. 乾縣哪個寺廟最大,香火最旺
城隍廟
F. 咸陽市乾縣那個寺廟沒師父
競聘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