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烏古蒙遺址

烏古蒙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0 03:22:00

① 關於新疆的資料

1、地理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於亞歐大陸中部,地處祖國西北邊陲,總面積166萬平方公里,;國內與西藏、青海、甘肅等省區相鄰,周邊依次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個國家接壤,是中國面積最大、交界鄰國最多、陸地國界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區。

2、歷史沿革

新疆古稱西域(意為西部疆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各民族遷徙融合的走廊,是"多元一體"文化和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區,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西漢政權與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聯系。公元前60年西漢統一西域並於同年設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清乾隆後期改稱西域為新疆(意為故土新歸),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會迪化(今烏魯木齊市)。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設在烏魯木齊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國人民共同團結奮斗,新疆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繁榮發展時期。

3、區劃人口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現有55個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維吾爾、漢、哈薩克、回、柯爾克孜、蒙古、塔吉克、錫伯、滿、烏孜別克、俄羅斯、達斡爾、塔塔爾等13個民族。截至2017年末,新疆總人口2444.6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207.18萬人,城鎮化率達49.38%。

截止到2019年9月,全區轄有14個地級行政單位,其中包括5個自治州、5個地區和烏魯木齊、克拉瑪依、吐魯番、哈密4個地級市;有68個縣、24個縣級市、13個市轄區;有872個鄉鎮,其中包括 42個民族鄉;有城市社區2810個,開展農村社區建設的村501個。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自治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轄有14個師、178個農牧團場,總人口283.41萬人。

4、氣候

新疆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年均降水量154.8毫米。境內山脈融雪形成大小河流570多條。冰川儲量2.13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的42.7%,有"固體水庫"之稱。水資源總量832億立方米,居全國前列,但單位面積產水量僅為全國平均的六分之一。

5、礦產

新疆礦產種類全、儲量大、開發前景廣闊。截至2017年底發現的礦產有142種,佔全國已發現礦種的82.08%。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13種,居前五位的有56種,居前十位的有77種。煤炭探明資源儲量4461.02億噸,石油累計探明地質儲量59.09億噸,天然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2.54萬億立方米。

據全疆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新疆石油預測資源量230億噸,佔全國陸上石油資源量的30%;天然氣預測資源量16萬億立方米,佔全國陸上天然氣資源量的34%。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佔全國預測儲量的40%。鐵、銅、金、鉻、鎳、稀有金屬、鹽類礦產、建材非金屬等蘊藏豐富。

(1)烏古蒙遺址擴展閱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成立過程:

新疆和平解放(1949.9.25)後,仍沿用過去的行省制(1884年)。1949年12月,在中共中央及中央新疆分局的領導之下,成立了以包爾漢、高錦純、賽福鼎為領導的,由新疆各族各辦代表組成的新疆省人民政府,在政府內設立了民族事務委員會管理民族工作。

1952年8月,新疆省召開第一屆第二次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會議通過了《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實施綱要〉的決議》,宣布成立新疆省民族區域自治籌備委員會,包爾漢擔任主任。

新疆民族區域自治從鄉一級開始試點。1954年6月23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區成立,並按自治要求改組各級機關。這是新疆建立的第一個專署級民族區域自治地方7月,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區、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區等3個專區級民族區域自治。

1955年9月12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了《撤銷新疆省建制、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議案》。9月30日,新疆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產生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組成人員,正式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撤銷新疆省建制。

參考資料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民族區域自治籌備建立回顧

參考資料來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概況

② 有關歐陽詢的小故事

歐陽詢(公元557年—公元641年),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字信本。楷書四大家:唐朝歐陽詢(歐體)、唐朝顏真卿(顏體)、唐朝柳公權(柳體)、元朝趙孟兆頁(趙體),歐陽詢就是其中之一。

③ 歷史上有多少生活在甘肅河西地區的「外國人」

在永昌縣一個叫者來寨的村莊里,一些村民高鼻樑、深眼窩、黃頭發,體貌與眾不同。根據有關方面考證,這些極具歐洲人特徵的村民,就是古羅馬後裔。然而,日前根據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汪受寬教授運用歷史學、文獻學的方法進行查考,在先秦以前一直到明清時期,曾有大量的外國居民和過客,在河西地區經商、居住或生活。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959年)昭武九姓人

根據史料記載,唐朝時期,有諸多的商人、使者來華。其中,波斯曾多次遣使入朝,還有許多波斯商人長期留華不歸。這些,有考古資料可以得到證實,1955年出土於西安城西土門村附近的蘇諒妻馬氏墓誌載明,墓主就是留居長安城的波斯人。根據《冊府元龜》記載,在647年至762年的115年間,波斯28次派使節到唐朝。阿拉伯帝國在唐史中稱為大食。史載,651年至747年近一個世紀里,大食22次通使唐朝。除了波斯和大食之外,昭武九姓與唐的來往亦非常頻繁。

昭武九姓,是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對西域錫爾河以南至阿姆河流域的粟特民族和國家的統稱。具體指康國、安國、鈸汗國、米國、史國、何國、烏那曷國、穆國、漕國共九國的王族皆姓昭武,為昭武九姓。九姓的祖先是月氏人,原居河西昭武城(有學者稱「張掖」即「昭武」轉音)為匈奴所破,遷居蔥嶺,分為多個小國。昭武九姓「人皆深目高鼻,多須髯」。李白曾以詩的語言進行描述:「金天之西,白日所沒。康老胡雛,生彼月窟……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華蓋垂下睫,嵩岳臨上唇。不睹譎詭貌,豈知造化神。」由此,准確表現了昭武九姓綠瞳、卷發、鼻高的歐羅巴人種特徵。

汪受寬教授說,唐代武威有許多歐羅巴種人定居或做官,涼州更是昭武胡人的一個居住中心。唐岑參的詩中,有許多提及河西涼州胡人的詩句:「君不聞胡笳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昆侖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鬍笳。」「涼州七城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

另外,白居易在《西涼伎》中,借胡人獅面舞形象表達了涼州胡人因安西路斷無法返回故鄉的悲傷:「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紫髯深目兩胡兒,鼓舞跳梁前致辭。應似涼州未陷日,安西都護進來時。」李端《胡騰兒》更有詩言:「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桐布輕衫前後卷,葡萄長帶一邊垂……」

蒙元時期(公元1226年-1368年)中亞人

蒙古族於13世紀初在蒙古草原興起,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通過一系列的戰爭,不僅消滅了西遼、西夏、金、大理、南宋而統一中國,蒙古的鐵騎還橫掃整個大陸和東歐,從而建立了東起鄂霍次克海、西至多瑙河橫跨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

蒙古人在西征的過程中,將征服地大批具有生產、作戰能力的工匠、士兵、學者、青年男子和婦女、兒童擄獲,遷徙到東方,從青壯年中挑出一些人,編為簽軍,加入蒙古軍隊。根據相關方面統計,蒙古人共從中亞擄掠了100萬左右人口(該數據為蒙古人西征前軍隊總數的15萬左右的7倍)來到中國,開始了中亞人在中國的民族變遷過程。1226年蒙古軍隊攻佔西涼府(今武威),1227年滅西夏,河西走廊成為蒙古大汗的控制地區。1229年成吉思汗之子窩闊台繼位為大汗,將其次子闊端封於西涼為中心的西夏故地。而闊端的部眾之中有許多來自中亞簽軍,這些屬於歐羅巴種的色目人,長駐武威、永昌一帶,對當地人的血統有一定的影響。

汪受寬教授指出,河西走廊是東西方交流陸路的必經之地,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以河西及寧夏為主的甘肅行省成為被蒙古人擄掠的中亞人的最早聚散地,同時也是東來中亞人的居留地,僅在「肅州(今酒泉)東關內兩條各一里多長的街道上經商者『番回居大半』」。

④ 中國的五個自治區分別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中國的個自治區成立時間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於1947年5月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於1955年10月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3月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於1958年10月25日,西藏自治區成立於1965年9月9日。

自治區是一種行政區劃的名稱,在我國成立初期對民族自治地方統稱為自治區;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分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自治旗)三級。自治區的行政地位相當於省,為中國最高一級行政區——省級行政區。在我國現有: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五個自治區。

(4)烏古蒙遺址擴展閱讀:

中國自治區:

1、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區域也並非僅限於內蒙古自治區內。從自然區域來看,內蒙古大草原在中國北方的延伸很廣,就如同蒙古族的分布一樣。內蒙古大草原,鮮碧如畫,一望無際,尤其是以北部海拉爾為中心的大興安嶺西麓林緣草甸草場,更是目前中國最佳的天然牧場之一。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位於中國西北部。東部、南部與甘肅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區相鄰,西南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國接壤。是中國面積最大,界線最長的省區。首府設在烏魯木齊市。

3、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建立自治區至1965年名為廣西僮族自治區,簡稱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廣西有全中國最多的少數民族人口,語言使用粵語、桂柳話、壯語、客家語、平話等及各種本地少數民族語言。廣西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佔有重要地位。

4、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全稱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我國五大自治區之一。寧夏自治區首府銀川。處在中國西部的黃河上游地區。寧夏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自古以來就是內接中原,西通西域,北連大漠,各民族南來北往頻繁的地區。

5、西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位於我國西南方向,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環境優美。有許多名勝古跡坐落在此。

⑤ 鬼吹燈的原作者到底是誰高分求解!!

《鬼吹燈》是2015年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天下霸唱。主要內容是回盜墓尋寶,是一部極為答經典的懸疑盜墓小說,這部小說也迅速成為了圖書銷售排行榜的榜首。

2006年3月,作者天下霸唱在網上發表《鬼吹燈》。

2007年8月,《鬼吹燈》影視權花落華映,杜琪峰出任監制。

2007年8月,《鬼吹燈》被傳抄襲,作者新浪博客發表聲明。

「人點燭,鬼吹燈」是傳說中摸金派的不傳之秘,意為進入古墓之中先在東南角點燃一支蠟燭才能開棺,如果蠟燭熄滅,須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相傳這是祖師爺所定的一條活人與死人的契約,千年傳承,不得破。

(5)烏古蒙遺址擴展閱讀:

內容簡介

胡八一上山下鄉來到中蒙邊境的崗崗營子,帶上了家中僅存的一本書——《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閑來無事將書中文字背得滾瓜爛熟。之後參軍到西藏,遇上雪崩掉落一條巨大的地溝當中,胡八一利用自己懂得的墓葬秘術逃得不死。

復員後,胡八一和好友胖子一起加入了一支前往新疆考古的考古隊。一行人歷經萬險來到了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精絕古城遺址,進入了地下「鬼洞」。洞中機關重重、陷阱不斷,這神秘的鬼洞似乎在一位先知的掌控之中

⑥ 關於黃河的資料

黃河是中國北方的一條大河,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一,中國第二長的河流。

黃河北源源於青藏高原巴彥哈拉山脈的一個分支——察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源於巴彥哈拉山脈各亞山北麓的卡吉曲,西源於星辰哈拉山西麓的經論證的宗列曲。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部流經中國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故又被稱為世界上最富含沙量的河流。然而,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對人類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黃河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之為「母親河」。每年將產生16億噸泥沙,其中12億噸將流入大海。其餘4億噸將長期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有利於種植的沖積平原。

(6)烏古蒙遺址擴展閱讀:

關於黃河的傳說——大禹治水的故事:

傳說在帝堯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泛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

鯀接受任務後,採用堤工障水,作三仞之城,就是用簡單的堤埂把居住區圍護起來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後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

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改鯀「圍堵障」為「疏順導滯」的方法,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壅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

後來禹因此而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並被人們稱為「神禹」而傳頌與後世。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