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南宋都城遺址

南宋都城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0 07:43:20

1. 南宋皇宮遺址在哪

南宋的首都是杭州,為得到臨時的安寧,稱為臨安。南宋在杭州建都140年,南宋皇宮禁苑大致就在今天的浙江省軍區駐地後面,鳳凰山南麓一帶。雖然當年那種亭台樓閣無數的富麗輝煌已不復存在,不過這滿山的遺跡卻依然向今天的來訪者訴說著800年前的繁華。沿途有三佛寺遺址、十六羅漢崖刻、月岩及梵天寺經幢等。

2. 南宋的都城是在哪裡啊

北宋滅亡後宋高宗趙構在江南重新起來的宋朝政權,沿用「宋」國號,由於回國都相對於先前的北宋而言位答置在南方,史稱南宋。1127年,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承大宋皇位,為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1138年,遷都臨安府(今浙江杭州)。

拓展資料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恥後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權,與北宋合稱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三年。

1127年,靖康之變後,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倖免於難,定都南京應天府(河南商丘)繼承大宋皇位,為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史稱南宋。1138年,遷都臨安府(浙江杭州)。金國幾度南征都未能消滅南宋,而南宋也數次北伐皆無功而返,南宋和金國形成對峙局面。

1141年,宋、金達成紹興和議,雙方以秦嶺淮河為界。南宋中後期奸相頻出,朝政糜爛腐敗,而處於漠北草原的蒙古人開始崛起,1206年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征服金國後開始大舉入侵南宋,南宋軍民拚死抵抗,直到1276年行在臨安被攻佔,1279年崖山海戰宋軍戰敗,宋末帝趙昺隨陸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南宋滅亡。

3. 北宋的都城和南宋的都城分別在哪裡 北宋的是開封么

你好!
北宋的都城是汴京(今河南開封),南宋的都城是臨安府(今南京)。
打字不易,採納哦!

4. 南宋的都城

臨安市位於浙江省西北部,是浙江省陸地面積最大的縣級市。地處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區,東鄰杭州市餘杭區,南連富陽市和桐廬縣、淳安縣,西接安徽省歙縣,北界安吉縣及安徽省績溪縣、寧國市。

5. 南宋遺跡有哪些

南宋皇城遺跡有哪些?
鳳凰山麓的南宋皇城有正殿5座,後殿25座,樓、堂、閣、齋60餘所,亭、台、軒、觀百餘所,寺廟、庵堂、教坊、酒庫、御花園、御馬院……幾乎無所不包。這些均已在元代慘遭焚毀。現在能為人們憑吊遺跡、領略滄桑的只是數不盡的古遺跡、古建築夯基、石刻造像、摩崖、碑碣了。南宋皇城遺址對於研究南宋的政治、經濟及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OO一年被命名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鳳凰山麓萬松嶺上,長眠著浙江大學自治會主席、革命烈士於子三。1997年4月,重修烈士墓並舉行了隆重的揭碑瞻仰儀式。整個墓區松柏環翠,莊重肅穆,是杭州又一處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同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松嶺上的萬松書院是明清時期杭城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浙江省文人匯集之所,造就了袁枚等莘莘學子,明代的王守仁、清代的齊召南、秦瀛等大學者也曾在此講學。清朝皇帝康熙和乾隆在巡視江南途中專程為書院題寫了「浙水敷文」、「湖山萃秀」的匾額。最讓人增添神秘的是,在這「萬株松樹青山上」的萬松書院上,曾演繹過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中「梁山伯與祝英台」三年同窗盪氣回腸的精典愛情故事。
梵天寺原名南塔寺,位於鳳凰山東麓。據載,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吳越國錢鏐為迎阿育王寺釋迦舍利塔,在杭州建塔珍藏。後此塔毀於火。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吳越國王錢弘俶重建寺廟,第二年建經幢於寺門。北宋治平年間(公元1064一1067年)改名為梵天寺。後寺院屢建屢毀,今寺廟已無,經幢尚存。據史料記載:五代吳越國當年號稱天下佛國,境內佛寺眾多,可惜年代久遠,多已不存。雖經風吹雨打,日漸磨蝕,梵天寺經幢仍是吳越建築藝術與雕塑藝術結合的瑰寶。2001年被命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關於宋朝都城

北宋都城汴京,今開封,又叫東京,汴梁

北宋都城汴京在當時都已經是人口超百萬的大型城市,另外鄉村小鎮(又名「草市鎮」)也逐漸發展起來。在這些城鎮里,商業繁榮,市肆極為發達。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東京汴梁城「東華門外,市井最盛,……凡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鱉蟹、鶉兔脯臘、金玉珍玩、衣著,無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數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隨索目下便有之。其歲時果瓜、蔬茹新上市,並茄瓠(一種葫蘆,嫩時可食)之類,新出每對可直三五十千,諸閣紛爭以貴價取之」,真是一幅繁榮景象。另外,每天有成千上萬頭豬被趕入城市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魚達數千擔。這時的夜市也更加興盛,往往直到三更方散,市場交易,動輒千萬。還有作為說書游藝場所的「瓦肆」,大者可容納數千人,許多膾炙人口的評書和歷史故事就是在這里經過說書藝人的精彩演繹傳遍千家萬戶。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流傳至今,更為了解當時汴京市肆的繁榮情況提供了有力而形象的證據。
北宋的都城汴京,是人口超過百萬的大都會,城中店鋪達6400多家。汴京中心街道稱作御街,寬兩百步,路兩邊是御廊。北宋政府改變了周、秦、漢、唐時期居民不得向大街開門、不得在指定的市坊以外從事買賣活動的舊規矩,允許市民在御廊開店設鋪和沿街做買賣。為活躍經濟文化生活,還放寬了宵禁,城門關得很晚,開得很早。御街上每隔二三百步設一個軍巡鋪,鋪中的防隅巡警,白天維持交通秩序,疏導人流車流;夜間警衛官府商宅,防盜,防火,防止意外事故。這恐怕是歷史上最早的巡警了。
http://..com/question/3876117.html
=================================================
南宋都城——臨安府,今杭州

北宋統一後,杭州為兩浙路治所,已成為「東南第一州」。宋時對西湖曾進行過多次疏浚,特別是哲宗元佑年間(1085—1093年)蘇軾任杭州知州時,對西湖所作的一次大規模疏浚工程。這次工程,在清除占湖面二分之一的私圍葑田時,將疏浚出來的大量葑泥堆積成一條從南到北、橫貫湖面長達五里的長堤,又於其上建石橋六座以流通湖水,這就是有名的「蘇堤」。在疏浚西湖的同時,蘇軾一面建築閘堰於運河與西湖之間,使運河專受湖水,隔絕江潮,保證漕運的暢通;一面擘劃用瓦管代替竹管引湖水入城區的六井,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給水條件。

宋室南渡後,建都於杭州,改稱臨安府。杭州從此成為南宋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從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開始,南宋政府在吳越國都的基礎上擴建宮城及其東南的外城。

1.城垣宮闕的擴建

(1)宮城 又稱「大內」或「皇城」,位於鳳凰山麓,北起鳳山門,南到錢塘江邊,東止候潮門,西至萬松嶺,城周約九華里,乃就吳越「子城」改建。宮城四面各有一門,南門改吳越通越門為麗正門,北門改吳越雙門為和寧門,另增闢東華、西華二門。麗正門是宮殿的大門,有三重門,每重「皆金釘朱戶,畫棟雕甍,覆以銅瓦,鐫鏤龍鳳飛驤之狀,巍峨壯麗,光耀溢目」①。門上還築有御樓,門外兩旁排紅杈子,戒備森嚴。北面的和寧門也有三門,其壯麗略同。

宮城內有「大殿三十座,室三十三,閣十三,齋四,樓七,台六,亭十九」②。與麗正門相對的是庄嚴宏偉、富麗堂皇的文德殿,俗稱金鑾殿,是禁城內最高大的一座建築物,用漢白玉砌成的殿基即高達二丈多。殿高約十丈,正中在高約六至七尺的平台上,設有金漆雕龍寶座,兩旁為蟠龍金柱,座頂正中的天花板上刻有金龍藻井,倒垂著圓球軒轅鏡,整個裝飾顯示出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是皇帝「外朝」舉行重大典禮的所在。

文德殿後面是垂拱殿。殿有五間十二架,長六丈,寬八丈四尺,是皇帝「內朝」日常接見群臣商討國家大事的地方。垂拱殿後面是皇帝、後妃、太子生活起居的內廷,有皇帝就寢、用膳的福寧殿、勤政殿等宮殿。宮城內除了這些華麗的宮殿外,還有專供皇室享用的御花園——後苑。苑內有模仿西湖景緻精心建築的人造小西湖,假山飛泉,亭台樓閣,美不勝收。

(2)外城 又名「羅城」。基本上是吳越西府城的規模,只是在東南部略有擴展,西北部稍有緊縮,成了內跨吳山,北到武林門,東南靠錢塘江,西瀕西湖的氣勢宏偉的大城。城牆高三丈,寬丈余。共有城門十三座:東七門,北起為艮山門(今艮山門西南東河西岸)、東青門(一名菜市門,今東青巷南口)、崇新門(一名薦橋門,今城頭巷北口)、新開門(一名草橋門,今望江門內竹椅子巷北口)、保安門(為吳越通江門)、候潮門(即今址)和便門(今候潮門南);西四門,南起為錢湖門(今清波門南雲居山上)、清波門(即今址)、豐豫門(今涌金門)和錢塘門(今教場路西口);南有嘉會門(今南星橋北);北有餘杭門(今武林門)。此外,還有北水門、南水門、保安水門、天宗水門和餘杭水門等五座水門①。

十三門中的艮山門、東青門、便門建有瓮城,其餘各門均修有城樓,尤以嘉會門城樓「絢麗為諸門冠」,每年皇帝「南郊」(冬至日祭天)時的御車即由此門進出。城外繞有寬達十丈的護城河,亦稱城濠(即今東河)。河岸種植楊柳,禁人往來。

2.臨安城的空前繁榮

臨安城有一條縱貫南北由石板鋪成的御街,亦稱天街。它北起中正橋(俗稱斜橋),南到正陽門(即鳳山門),長一萬三千五百餘尺。街中心是專供皇帝用的御道,兩旁是用磚石砌成的河道。河裡種植荷花,岸邊植桃、李、梨、杏,春夏之間,如綉如畫。河道外邊是供市民行走的走廊。街道如此布局,也顯示了封建帝王的唯我獨尊。

羅城內外有八十餘坊,但坊牆早已拆毀,坊制名存實亡,政府另在坊之上分成十三廂以加強對市民的控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臨安城內造船、陶瓷、紡織、印刷、造紙等手工業,都建立了大規模的作坊。專業性的集市和商行遍布於城內外,「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①,天街兩邊也店鋪林立,「無一家不買賣者」②,由於坊制、市制的破壞與夜禁的鬆弛,城內還出現了夜市,「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遊人始稀;五鼓鍾鳴,賣早市者,又開店矣」③。城北運河中,來自江、淮的河舟,檣櫓相接,晝夜不舍;城南江干一帶來往於台州、溫州、福州、泉州以及遠航日本、朝鮮和南洋各國的海舶雲集,桅檣林立,臨安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商業都市。

南宋初期孝宗乾道年間(1165—1173年),臨安人口為「戶二十六萬一千六百九十二,口五十五萬二千五百零七」④,到南宋末年咸淳年間(1265—1274年),已增至「戶三十九萬一千二百五十九,口一百二十四萬七百六十」⑤,這是臨安府九縣的戶口總數。杭州城「為行都二百餘年,戶口蕃盛,商賈買賣者,十倍於昔」⑥。城市的服務行業茶坊、酒肆、食店等遍布於大街小巷。供市民娛樂的場所「瓦市」,在城內外達二十處之多,在今眾安橋南的規模最大的北瓦,有十三座「勾欄」,分別演出各種雜劇、雜技、相撲、傀儡戲、說書、講史等,晝夜不輟。

南宋的臨安還是全國文化中心。雕版印刷業為全國之冠,杭刻書籍成為我國宋版書的精華。南宋最高學府——太學設在紀家橋附近,規模最為宏闊。它與武學,宗學合稱為「三學」。此外還有算學、書學、醫學等專門學校,以及臨安府學和錢塘、仁和二縣的縣學。在這些學校之下,還有為數眾多的「鄉校、家塾、舍館、書會,每里巷須一、二所,弦誦之聲,往往相聞」①。可見其教育事業的普及。

西湖經過唐宋以來的疏浚和整治,到了南宋時,其繁華已達於極點。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等所謂「西湖十景」,即在此時形成。南宋統治者為了滿足其窮奢極侈的享受,先後建造了聚景、真珠、南屏、集芳、延祥、玉壺等御花園,遍布於西湖之上及其周圍,正是「自六蜚(皇帝車駕)駐蹕,日益繁艷湖上;屋宇連接,不減城中。有為詩曰:『一色樓台三十里,不知何處覓孤山』,其盛可想矣」②。

7. 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分別是今天的哪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作為宋朝的兩個不同的朝代,北宋和南宋的都城不在同一個地方,那它們兩個朝代的都城分別在什麼地方呢?本文就來簡單分享一下:

應天府,別名「河南郡」,為宋朝四個京城之一的南京,治所宋城縣南京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臨安府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原為臨安城,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原為五代時期吳越國(907~978年)的西府。由此可見,南宋和北宋的都城不是同一個地方。

8. 南宋的都城在現在的哪裡

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應天府)和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府)。

應天府:

公元1006年,宋真宗以帝業肇基之地升宋州為應天府。 公元1014年,宋真宗親自駕臨應天府,主持隆重的授命儀式,接著規劃京城和宮城。應天府成為宋朝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軍事重鎮。

公元1127年五月初一,趙構在應天府登基即皇帝位,為了延續宋朝皇統和法統,定國號仍為宋,改元建炎,史稱南宋。

臨安府:

公元1129年閏八月,宋室南遷杭州為行在所。南宋朝廷感念吳越國王錢鏐納土歸宋對宋朝的功績和對杭州的歷史貢獻,以其故里「臨安」為府名升杭州為「臨安府」。

公元1131年,升杭州為臨安府,作為「行在」。公元1138年,正式定都臨安府,增建禮制壇廟。


(8)南宋都城遺址擴展閱讀

南宋歷史:

1、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二十一日,趙構從濟州南下,在應天府正式即位,改元建炎,建立了南宋政權。

2、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秋,完顏宗弼(兀術)揮師南下,宋高宗再無路可逃,只能入海逃難,在溫州沿海漂泊了四個月之久。

3、紹興元年(1131年),升杭州為臨安府,是為「臨時安頓」之意。

4、公元1141年,南宋被迫與金國簽訂「紹興和議」,以秦嶺至淮河一線為界。

5、隆興二年(1164年)十二月,宋、金正式簽定和議,史稱隆興和議(又名乾道和議)。

6、1214年七月,宋寧宗接納真德秀的奏議,決定從此不再向金貢納「歲幣」。

7、景炎三年(1278年),隨著趙昺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餘人集體跳海自盡,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至此南宋徹底滅亡。

參考資料

網路-應天府

網路-臨安府

9. 求各個朝代都城遺址

一:公元前 (先秦): 1——[夏]安邑山西夏縣 西北陽翟河南禹縣 2——[商]北亳河南商丘北湯 南亳河南商丘東南湯 西亳河南偃師西湯 殷河南安陽小屯盤庚 朝歌河南淇縣紂王 3——[西周]豐鎬陝西長安西周文王、豐鎬武王 雒邑河南洛陽周成王 ——[東周]雒邑河南洛陽公元前770年 4——(春秋十四諸侯): 魯曲埠山東曲埠西周初 齊臨淄山東臨淄西周初 晉絳山西翼城東 秦雍陝西鳳翔東南前677年 楚郢湖北江陵紀南城春秋前期 宋商丘河南商丘南西周 衛沫河南淇縣同上 陳陳河南淮陽同上 蔡上蔡河南上蔡同上 曹陶山東定陶同上 鄭新鄭河南新鄭春秋初 燕薊北京城西南春秋 吳吳江蘇蘇州西周 越會稽浙江紹興夏 5——(戰國七雄): 齊臨淄山東臨淄西周初 楚郢湖北江陵紀南城春秋前期 燕薊北京城西南春秋 趙邯鄲河北邯鄲戰國初期 韓鄭河南新鄭同上 魏大梁河南開封戰國中期 秦咸陽陝西咸陽東北前350年自櫟陽遷都於此 6——[西漢]長安陝西西安北前200年劉邦建 ——[東漢]雒陽河南洛陽東前25年劉秀建 7——[三國] 魏洛陽河南洛陽東公元220年曹丕建 蜀成都四川成都221年劉備建 吳建業江蘇南京222年孫權建 8——(晉): ——[西晉]洛陽河南洛陽東265年司馬炎建 ——[東晉]建康江蘇南京317年司馬睿建 9——[十六國(增冉魏、西燕、代)] 成(漢)成都四川成都李雄於304年建 前趙長安陝西西安西北匈奴人劉曜於318年建 後趙襄國河北邢台羯人石勒於319年建 魏鄴河北臨漳西南漢人冉閔於350年建 前秦長安陝西西安西北氐人苻健於351年建 後秦長安同上羌人姚萇於384年建 西秦苑川甘肅榆中大營川鮮卑人乞伏國仁於385年建立 前燕鄴河北臨漳西南鮮卑慕容氏於357年建 後燕中山河北定縣鮮卑慕容垂於384年建 南燕廣固山東益都西北鮮卑慕容德於398年建 北燕龍城遼寧朝陽漢人馮跋於409年建 西燕長子山西長子西南鮮卑慕容沖於385年建 前涼姑臧甘肅武威漢人張軌於314年建 後涼姑臧同上氐人呂光於385年建 南涼樂都青海樂都鮮卑禿發烏孤於397年建 北涼張掖甘肅張掖西北漢人段業於397年建 西涼酒泉酒泉漢人李高於400年建 夏統萬城陝西靖邊北白城子匈奴赫連勃勃於407年建 代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北鮮卑拓跋漪盧於313年建 10——[南朝] 宋建康江蘇南京420年承晉 齊建康同上479年承宋 梁建康同上502年承齊 陳建康同上557年承梁 11——[北朝] 北魏盛樂內蒙古和林格爾北386年建 平城山西大同398年遷此 洛陽河南洛陽494年遷此 東魏鄴河南安陽北534年建 北齊鄴同上550年承東魏 西魏長安陝西西安534年建 北周長安陝西西安556年承西魏 12——[隋]大興陝西西安581年承北周 洛陽河南洛陽煬帝建 13——[唐]長安陝西西安618年承隋 洛陽河南洛陽承隋 太原山西太原西南 14——[五代] 梁開封河南開封朱溫於907年建 唐洛陽河南洛陽李存勖於923年建 晉開封河南開封石敬瑭於936年建 漢開封同上劉知遠於947年建 周開封同上郭威於951年建 15——[十國] 吳廣陵江蘇揚州楊行密於892年建 南唐金陵南京徐知誥於937年建 揚州揚州承吳 吳越杭州浙江杭州錢繆於907年建 楚長沙湖南長沙馬殷於907年建 閩長樂福建福州王延鈞於933年建 南漢興王府廣東廣州劉兗於917年建 前蜀成都四川成都907年王建建 後蜀成都同上934年孟知祥建 南平江陵湖北江陵924年高季興建 北漢太原山西太原951年劉緡建 16——[北宋]開封河南開封960年承後周 應天府河南商丘 大名府河北大名 河南府河南洛陽 ——[南宋]臨安浙江杭州1129年宋高宗趙構建 17——[遼]臨潢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耶律阿保機於916年建 大定府內蒙古寧城西南1007年建 遼陽府遼寧遼陽938年建 析津府北京城西南936年建 大同府山西大同1044年建 18——[金]中都北京城西南完顏亮於1153年遷此 會寧府黑龍江阿東城東南完顏阿骨打於1115年建 大定府內蒙古寧城西南1122年建 大同府山西大同1122年建 開封府河南開封1214年建 遼陽府遼寧遼陽1621年建 19——[西夏]興慶府寧夏銀川元昊於1038年建 20——[元]大都北京城1267年建 開平內蒙古正藍旗東1256年建 21——[明]京師北京城1420年明成祖建 南京江蘇南京1363年朱元璋建 22——[清]京師北京城1644年遷此 盛京遼寧沈陽1625年建 23——[民國]南京現在的南京市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北平現在的北京 謝謝觀看,

10. 北宋和南宋的都城分別在哪兩個城市

北宋在東京,南宋在臨安。

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 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後逐步統一中國,由於疆域相對南宋而言到達黃河以北,所以被後世稱之為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東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繼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趙構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紹興八年(1138年),以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為行都,稱為行在。

(10)南宋都城遺址擴展閱讀:

趙匡胤因其發跡在宋州,故國號曰宋」,因皇室姓趙,故也稱作趙宋, 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為火德,故又別稱「火宋」、「炎宋」,尊稱為大宋。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 後逐步統一中國,由於疆域相對南宋而言到達黃河以北,所以被後世稱之為北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東京,北宋亡。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 登基繼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史稱南宋,趙構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紹興八年(1138年),以臨安府(今浙江杭州)為行都,稱為行在。近代史學家陳寅恪稱宋朝為「天水一朝」。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六日,宋欽宗被廢,貶為庶人。七日,宋徽宗被迫前往金營。金朝另立張邦昌,建立一個名為「大楚」的傀儡政權 。徽欽二帝被金人掠到五國城。

北宋後宮和大量官民女眷被抵押給金國,其中大部分被沒入金國官妓院—洗衣院,史稱靖康之恥或靖康之禍。 宋徽宗被封為昏德公,宋欽宗被封為重昏侯。最後兩人客死異鄉五國城。

宋徽宗在朝政上毫無建樹,但他在書畫上的造詣頗深,徽宗的書法和繪畫都在中國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徽宗獨創瘦金體,並重視書畫事業。翰林書畫院的地位大幅提高,《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就是其提拔。就連其子趙構也受到熏陶,成為傑出書法家。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