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橫崗遺址

橫崗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10 09:34:33

A. 從布吉鎮這邊去橫崗圓山公園怎麼去

很肯定地告訴你,沒有直達車,要轉一次車。

不知道你在布吉哪個位置呢?

最好版能坐357、380B過來,到橫崗大權廈下車。
這兩趟車是在松柏路這邊靠站的,其它車雖然也到橫崗大廈站台,但是在深惠路邊的站台。

下車後,在站台直接轉車。

小巴907:園山生態公園------228工業區

到終點站下車,票價2元/人。

玩得愉快喔

B. 哪個是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大鵬所城(古城址·明、清)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南頭古城垣(古城址·明)南山區南頭古城曾氏大宗祠(古建築·清)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社區元勛舊址(古建築·明)羅湖區筍崗街道筍崗社區黃默堂墓(古墓葬·宋)福田區蓮花山西北坡土洋東縱司令部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抗日戰爭時期)龍崗區葵涌街道土洋社區大萬世居(古建築·清)龍崗區坪山街道大萬社區鶴湖新居(古建築·清)龍崗區龍崗街道羅瑞合社區龍田世居(古建築·清)龍崗區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區茂盛世居(古建築·清)龍崗區橫崗街道茂盛社區中英街界碑 (近現代重要史跡·清)鹽田區沙頭角街道中英街內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赤灣煙墩(古建築·清)南山區赤灣港海灣赤灣左炮台(古建築·清)南山區赤灣港海灣宋少帝陵(古墓葬·清)南山區赤灣港海灣赤灣天後宮(古建築·清)南山區赤灣港海灣信國公文氏祠(古建築·清)南山區南頭古城內育嬰堂(近現代重要史跡·清末)南山區南頭古城內汪劉二公祠(古建築·清)南頭街道一甲社區解放內伶仃紀念碑 (當代文物·1950年)南山區中山公園內陳郁故居(近現代重要史跡·當代)南山區南園社區東莞會館(古建築·清)南山區南頭古城內綺雲書室(古建築·清)寶安區西鄉街道樂群社區永興橋(古建築·清)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社區鳳凰塔(古建築·清)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文昌閣(古建築·清)寶安區西鄉街道固戍社區黃氏宗祠(古建築群·清)寶安區新安街道上合社區省港大罷工委員會接待站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1927年)羅湖區老東門東江游擊隊指揮部舊址(近現代重要史跡·抗日戰爭時期)羅湖區老東門深圳革命烈士紀念碑 (當代文物·現代)福田區烈士陵園黃思銘公世祠(古建築·清)福田區下沙社區振威將軍第(古建築·清)龍崗區大鵬街道大鵬古城劉起龍將軍第(古建築·清)龍崗區大鵬街道大鵬古城東縱軍政幹校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抗日戰爭時期)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振威將軍賴恩爵墓 (古墓葬·清)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賴太母墓(古墓葬·清)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大坑煙墩(構築物·清)龍崗區大鵬街道大亞灣東江縱隊《前進報社》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抗日戰爭時期)龍崗區坪山街道石灰陂社區文武帝宮(古建築·清)龍崗區坪山街道坪山墟劉起龍墓(古墓葬·清)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沙欄嚇天後宮(古建築·清)鹽田區沙頭角街道中英街沙欄嚇吳氏宗祠(古建築·清)鹽田區沙頭角街道中英街大梅沙古遺址(古遺址·史前)鹽田區大梅沙海灣沙頭角中英街

C. 遊玩小記:你知道深圳還有哪些古跡遺址試著列舉兩個

象赤灣古炮台,大鵬古鎮,新安古城,龍崗客家民居,山崗遺跡,咸頭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沙井龍津古石塔,筍崗老圍元勛舊址,赤注天妃廟,中英街,赤灣天後宮.不深圳博物館

大鵬所城
國家級文件保護單位。位於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歷經600多年風雨仍巍然屹立。鴉片戰爭時抗英名將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和福建水師提督劉啟龍的「將軍第」規模宏大,氣勢不凡。此外還有縣丞署、關帝廟、候王廟、趙公祠等。大鵬所城博物館已正式開放。1839年9月,賴恩爵指揮抗英取得勝利的九龍海戰,拉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這里是訪古憑吊、了解歷史、領略明清古風的好地方。

振威將軍賴恩爵墓
位於大鵬鎮王岐塘。賴恩爵原葬於大坑上村,清光緒三年遷移到此。

大萬世居
位於龍崗區坪山鎮大萬圍村,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是深圳市較為典型的客家寨堡式建築。規模宏大,佔地1.5萬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樓,正面有大門樓,均由高高的圍牆相連,圍牆上有走馬廊相通,圍龍屋大門向南,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四個大字。大門前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側仍保留有旗桿石。

鶴湖新居
位於龍崗區龍崗鎮羅瑞合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歷經三代人22年建成,是廣東省保存較好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築。鶴湖新居位於龍崗鎮羅瑞合村,為龍崗羅氏家族聚居地,呈城堡式圍樓。1000多年前,北族南侵,戰亂連年,不少居住在中原一帶的百姓為躲避戰火兵災,紛紛舉族南遷。200多年前,在這群背井離鄉的人當中,有一名河南籍男子羅瑞鳳,他初為小販,因擅長經商,勤儉致富,後積聚了百萬家財。嘉慶22年(1817年),他在龍崗河的沖積平原上發現了「鶴湖山」,於是,羅瑞鳳選擇在此興建家園,取名鶴湖新居。而鶴湖新居的最後完工耗費了羅氏三代人數十年的心血。老屋大門橫額上「聚族於斯」的鐫刻向我們昭示著羅氏家族興建圍屋的願望。傳說當年圍屋之地被周圍的大小7個嶺崗包圍,圍屋自居於中間的小土墩之上,構成「七星伴月」的格局。明顯不同於一般的坐北向南。

文武帝宮
位於龍崗區坪山鎮,是深圳保存最為完整的文武帝宮。「文帝代表孔子,武帝代表關公,文武帝宮是當地客家文化的象徵與體現,客家人崇尚孔子關公,把他們當作神供奉,說明客家文化與儒家文化是相吻合的。」

龍田世居 省級 清 龍崗坑梓鎮田段心村 2002.7.17 黃姓客家圍屋(清道光年)
茂盛世居 省級 清 龍崗區橫崗鎮茂盛村 2002.7.17 何姓客家圍屋(清咸豐年)
大坑煙墩 市級 明 龍崗區大鵬鎮大亞灣 1984.9.6 大鵬古城附屬軍事設施,歷代均有修葺
賴恩爵將軍墓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 1984.9.6 古墓葬
賴太母墓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 1984.9.6 古墓葬
劉起龍將軍墓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大坑山 1983.5.30 古墓葬
振威將軍府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古城內 1984.9.6 即賴恩爵府,應並入大鵬古城內。
劉起龍將軍府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古城內 1984.9.6 應並入大鵬古城內

D. 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的是()A大鵬古城,B南頭古城,C中英街界碑,D大梅沙古遺跡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大鵬所城(古城址·明、清)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南頭古城垣(古城址·明)南山區南頭古城曾氏大宗祠(古建築·清)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社區元勛舊址(古建築·明)羅湖區筍崗街道筍崗社區黃默堂墓(古墓葬·宋)福田區蓮花山西北坡土洋東縱司令部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抗日戰爭時期)龍崗區葵涌街道土洋社區大萬世居(古建築·清)龍崗區坪山街道大萬社區鶴湖新居(古建築·清)龍崗區龍崗街道羅瑞合社區龍田世居(古建築·清)龍崗區坑梓街道田段心社區茂盛世居(古建築·清)龍崗區橫崗街道茂盛社區中英街界碑

(近現代重要史跡·清)鹽田區沙頭角街道中英街內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赤灣煙墩(古建築·清)南山區赤灣港海灣赤灣左炮台(古建築·清)南山區赤灣港海灣宋少帝陵(古墓葬·清)南山區赤灣港海灣赤灣天後宮(古建築·清)南山區赤灣港海灣信國公文氏祠(古建築·清)南山區南頭古城內育嬰堂(近現代重要史跡·清末)南山區南頭古城內汪劉二公祠(古建築·清)南頭街道一甲社區解放內伶仃紀念碑

(當代文物·1950年)南山區中山公園內陳郁故居(近現代重要史跡·當代)南山區南園社區東莞會館(古建築·清)南山區南頭古城內綺雲書室(古建築·清)寶安區西鄉街道樂群社區永興橋(古建築·清)寶安區沙井街道新橋社區鳳凰塔(古建築·清)寶安區福永街道鳳凰社區文昌閣(古建築·清)寶安區西鄉街道固戍社區黃氏宗祠(古建築群·清)寶安區新安街道上合社區省港大罷工委員會接待站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1927年)羅湖區老東門東江游擊隊指揮部舊址(近現代重要史跡·抗日戰爭時期)羅湖區老東門深圳革命烈士紀念碑

(當代文物·現代)福田區烈士陵園黃思銘公世祠(古建築·清)福田區下沙社區振威將軍第(古建築·清)龍崗區大鵬街道大鵬古城劉起龍將軍第(古建築·清)龍崗區大鵬街道大鵬古城東縱軍政幹校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抗日戰爭時期)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振威將軍賴恩爵墓

(古墓葬·清)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賴太母墓(古墓葬·清)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大坑煙墩(構築物·清)龍崗區大鵬街道大亞灣東江縱隊《前進報社》舊址

(近現代重要史跡·抗日戰爭時期)龍崗區坪山街道石灰陂社區文武帝宮(古建築·清)龍崗區坪山街道坪山墟劉起龍墓(古墓葬·清)龍崗區大鵬街道鵬城社區沙欄嚇天後宮(古建築·清)鹽田區沙頭角街道中英街沙欄嚇吳氏宗祠(古建築·清)鹽田區沙頭角街道中英街大梅沙古遺址(古遺址·史前)鹽田區大梅沙海灣沙頭角中英街
選A啊 平頭

E. 深圳的名勝古跡

樓上的是現代的,有些沒有古跡成分

象赤灣古炮台,大鵬古鎮,新安古城,龍崗客家民居,山崗遺跡,咸頭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沙井龍津古石塔,筍崗老圍元勛舊址,赤注天妃廟,中英街,赤灣天後宮.不深圳博物館

大鵬所城
國家級文件保護單位。位於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歷經600多年風雨仍巍然屹立。鴉片戰爭時抗英名將廣東水師提督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和福建水師提督劉啟龍的「將軍第」規模宏大,氣勢不凡。此外還有縣丞署、關帝廟、候王廟、趙公祠等。大鵬所城博物館已正式開放。1839年9月,賴恩爵指揮抗英取得勝利的九龍海戰,拉開了鴉片戰爭的序幕。這里是訪古憑吊、了解歷史、領略明清古風的好地方。

振威將軍賴恩爵墓
位於大鵬鎮王岐塘。賴恩爵原葬於大坑上村,清光緒三年遷移到此。

大萬世居
位於龍崗區坪山鎮大萬圍村,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是深圳市較為典型的客家寨堡式建築。規模宏大,佔地1.5萬平方米,平面呈方形,四角建有炮樓,正面有大門樓,均由高高的圍牆相連,圍牆上有走馬廊相通,圍龍屋大門向南,門樓上塑有「大萬世居」四個大字。大門前為禾坪,再前是月形池塘,禾坪側仍保留有旗桿石。

鶴湖新居
位於龍崗區龍崗鎮羅瑞合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歷經三代人22年建成,是廣東省保存較好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築。鶴湖新居位於龍崗鎮羅瑞合村,為龍崗羅氏家族聚居地,呈城堡式圍樓。1000多年前,北族南侵,戰亂連年,不少居住在中原一帶的百姓為躲避戰火兵災,紛紛舉族南遷。200多年前,在這群背井離鄉的人當中,有一名河南籍男子羅瑞鳳,他初為小販,因擅長經商,勤儉致富,後積聚了百萬家財。嘉慶22年(1817年),他在龍崗河的沖積平原上發現了「鶴湖山」,於是,羅瑞鳳選擇在此興建家園,取名鶴湖新居。而鶴湖新居的最後完工耗費了羅氏三代人數十年的心血。老屋大門橫額上「聚族於斯」的鐫刻向我們昭示著羅氏家族興建圍屋的願望。傳說當年圍屋之地被周圍的大小7個嶺崗包圍,圍屋自居於中間的小土墩之上,構成「七星伴月」的格局。明顯不同於一般的坐北向南。

文武帝宮
位於龍崗區坪山鎮,是深圳保存最為完整的文武帝宮。「文帝代表孔子,武帝代表關公,文武帝宮是當地客家文化的象徵與體現,客家人崇尚孔子關公,把他們當作神供奉,說明客家文化與儒家文化是相吻合的。」

龍田世居 省級 清 龍崗坑梓鎮田段心村 2002.7.17 黃姓客家圍屋(清道光年)
茂盛世居 省級 清 龍崗區橫崗鎮茂盛村 2002.7.17 何姓客家圍屋(清咸豐年)
大坑煙墩 市級 明 龍崗區大鵬鎮大亞灣 1984.9.6 大鵬古城附屬軍事設施,歷代均有修葺
賴恩爵將軍墓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 1984.9.6 古墓葬
賴太母墓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 1984.9.6 古墓葬
劉起龍將軍墓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大坑山 1983.5.30 古墓葬
振威將軍府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古城內 1984.9.6 即賴恩爵府,應並入大鵬古城內。
劉起龍將軍府 市級 清 龍崗區大鵬鎮古城內 1984.9.6 應並入大鵬古城內

F. 廈門大學長汀舊址在哪(具體位置)

「在長汀縣教育局李老師的帶領下,實踐隊來到了國立廈門大學的舊址——長汀中區小學」
就是這個地址了:
長汀縣汀州鎮東門街橫崗嶺8號

G. 南丹八圩謠族鄉起點一深圳橫崗多少公里

風水的實質用現代漢語表達就是:創造、選擇具有更優越的生存條件、生存優勢;合理利用自然客觀條件和規律;符合規整、對稱、必須、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的要點;合乎力學、科學原理;合乎常識、邏輯,就是好風水。不存在令人費解的特別神秘風水!古代風水,實質就是正確選擇優越的自然條件,適應人類生存。不適合人類的地方,本人從見過的上百處遺址中的結論是:人類在那裡已被徹底陶汰,沒有再延續種群到今天。風水強調的就是有利、方便、實用,是更好地適合人類生存和生活。用傳統風水理論,切入現代建築設計領域,只怕是盲人摸象,用現代高科技術設計理論切入傳統風水領域應游刃有餘。對風水要有正確認識:比如植物,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這些能促進人的身體健康,也就是植物有旺風水作用。身體健康

H. 需要赫圖阿拉城的資料

「赫圖阿拉」是滿語,漢意為「橫崗」,即平頂的山崗。而事實上,它卻也建在橫崗之上。「瀠洄千曲水,盤迭百重山」,手扶古城牆垛口,極目遠眺,你不難想像當年康熙皇帝東巡祭祖時來此的那種心境。赫圖阿拉城由內城和外城組成,其中位於城北的「汗宮大衙門」是全城的「心臟」所在。它欲稱金鸞殿,又叫尊號台,是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稱汗」的地方。置身其間,但見八角飛檐沖天而起,御座、御案閃閃生輝,氣勢輝宏。另有兩處景緻讓人拍手稱奇:殿左側斷崖處有一深潭,面闊水幽,荷花爭艷;殿右側陡坡下是一池塘,清水粼粼,魚蝦競游,名曰「神龍二目」。
內城中部地勢低窪,形若盆地,有全城唯一的飲水井。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因傳現在井下之木板框仍是當年努爾哈赤時所為,故名「罕王井」。赫圖阿拉城西南角建有普覺寺,即關帝廟。寺內雕塑生動,貼金彩繪,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每年農歷四月十八廟會之日,各地進香者、朝拜者如潮水涌來,蔚為壯觀。
出赫圖阿拉城東行約二百米,山崗上有兩處建築群古樸典雅、庄嚴肅穆。這就是被合稱為「皇寺」的地藏寺和顯佑宮。地藏寺是滿族人民最早修建的寺院,一度為遼東佛教名勝之地,曾紅火近三百年。至今,寺內香火仍長年縈繞。鍾鼓之聲不絕於耳。顯佑宮亦是滿族人民最早接受漢族文化中道教文化的實物力證。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每遇戰事或重大活動之前,都要入宮進香,祈求神明保佑。宮內有神奇榆樹一株,已歷四百年風雨,仍生機盎然。現在,這兩處建築群已和山下的赫城湖有機地融為一體,成為新興的「滿族風情園」中最獨特的人文景觀
人們追憶歷史上輝煌的後金第一都城,但卻更喜歡現在古樸自然的老城。因為,雖然城內的古建築都是按歷史原貌恢復,但其中畢竟有了許多鮮活有趣的景緻。比如滿族舞蹈、婚俗表演,比如農家小院滿族飲食,無一不體現出濃郁的滿鄉風情。
赫圖阿拉城,是努爾哈赤建國稱汗的地方,也是清王朝在塞外建的第一個都城。全城依山而築,壘土為廊,萬山朝拱,峭壁崢嶸,三面環水,易守難攻。內城周五里,外城周十里。城內地勢南高北低,四周築有高高的城垣。城周十里設九門即南三門、北三門、東二門、西一門。內城布設,頗有謀略。 赫圖阿拉城又叫老城,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境內,是清太祖發祥肇興之地,始建於1603年。現已修復了汗宮大衙門、北城門、普覺寺、白旗衙門、清前史滿族文化館。歷史上的南城門、罕王井依然如故。赫圖阿拉,滿語意為「橫岡」。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努爾哈赤從舊老城費阿拉遷居於此,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改稱興京,後人又稱其為老城。老城位於永陵東南八里,蘇子河與二道河匯合處的左岸山崗上。有內外兩城。內城周長五里,有南、北、東三個城門;外城周長九里,有南三門、 北三門、東二門、西一門。城牆高七尺,土石雜築。內城住的是努爾哈赤的家屬和親族,外城住的是八旗兵丁,城外住的是各種工匠,有二萬多戶。內城現存「尊號台」遺址,是明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天命元年,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的地方。正白旗衙門在內城的東側,保存得較為完好。關帝廟,位於南門內西側,為努爾哈赤在位時所建,現已經過翻修。皇寺(地藏寺)已經荒廢,僅存滿漢文碑刻、銅鍾及礎石。古井位於城內最低處,井水甘甜,長年不竭,是當年和現在內城唯一的一口水井,至今當地人仍在飲用。內外城的城牆、城門還在,仍可供旅遊者登臨懷古. 赫圖阿拉作為後金的第一個都城,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現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