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第四野戰軍遺址有感
① 第四野戰軍前線指揮部舊址的歷史沿革
大院始建於1917年,據了解是原吉林省警察廳長張冀為其姨太大蓋的一所私宅。佔地面積5760平方米,外圍兩米高青磚牆,院內建築面積650平方米,共有青磚灰瓦木結構的硬山式房屋35間,分為東、西兩院, 中間有一月亮門相通,東院是典型型的三合院,一正兩廂各五間,共u間,前有內牆與外牆相隔, 內牆正中為一木結構青瓦預瀠脊垂花門樓。三合院集中體現了整個舊址的中園古典宮庭式建築特色,房頂均覆青瓦,正脊上立有鴟吻,廊惦前突,紅色木質外廊明柱托舉起一帶額枋,上面雕染畫棟,牆面飾有寓意吉祥的小型浮雕,精美別致,給人義富煎庄嚴之感。西院為四合院,東西南北房各五間,南北間十一門洞,兩院之間有月亮門相通。東院為前線指揮部及後勤保衛人員居住,西院為通訊樞紐處,有通向前線和各縱隊的電台十二部,即使在五十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想見當年的繁忙景象。
前線指揮部在雙城的兩年裡,我英勇的第四野戰軍以排山倒海之勢痛擊國民黨反動勢力。先後指揮大小戰斗、戰役二十二次,其中著名的有新開嶺戰役,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並成功策劃了歷時50天,殲敵47萬的遼沈戰役,為解放全東北,繼而奪取全國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
解放前夕,彭真、林彪、羅榮桓、劉亞樓、高崗、陳雲、 呂正操、李富春、程子華、 肖勁光等「四野」在雙城活動很多,解放後, 「四野」先後誕生了521位高級將領,也曾涌現出渡海英雄團,鐵塔英雄等光輝群體和董存瑞等一大批英雄戰士。
② 第四野戰軍遼沈戰役舊址門票多少錢
四野遼沈戰役 指揮部舊址紀念館 免費
③ 第四野戰軍前線指揮部舊址的景點發展
現在的第四復野戰軍前線指揮部舊址制,經過整修後,使這座建築和革命歷史遺址徹底恢復了原倪,初步建立了「四野」前線指揮部舊址紀念倌和雙城文史館。現東三合院為舊址紀念館,設三個展廳,正房是「四野」首長辦公室、卧室和作戰指揮室展廳; 東廂房為「四野」將帥英雄譜展廳; 西廂房為「四野」戰史陳列室。西四合院為雙坡文史倌,設置三個展廳,正房為文昌書院,東廂房為文物陳列,西廂房為雙城發展史展廳。
在「四野」離去後的五十年時間里,各界人士紛至沓來,游目聘懷,程子華將軍在1989年再次來到雙城時回首往事,感慨萬千,欣然題詞盛贊雙城為「解放戰爭重鎮,松花江畔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