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文游記
㈠ 游記類敘事作文怎麼寫
今天我和朋友們一起來到北京的長城。我的心情分外激動,因為我即將看到的是未曾被修復過的「真正」古老的長城。
遠看長城,我嚇了一跳,這里的長城遠遠沒有圖畫中的長城那樣輝煌,而是由殘垣斷壁組成的一堵「土牆」屹立在山頂上,但是這樣的土牆更加展示出來了歷史的滄桑與厚重。
開始登長城了,我的心跳加速,非常興奮。我們遇到的第一個烽火台就是郝望樓,郝望樓的牆壁很舊了,因為年久失修,已經破敗不堪了。再加上人為的破壞,真是難以讓我聯想到那氣魄宏偉,輝煌壯大的形象。從窗口眺望,映入眼簾的是青綠色的山,一座連著一座,又不知多少座。
我們接著去了下一個烽火台,可我們連續走了四五個烽火台,都是已經將要倒塌的或者只剩些遺跡,沒有了當時的壯觀景象。終於我們到了期盼已久的將軍樓了。可是大家已經是精疲力盡了,一個個都顧不上觀賞風景,都席地而坐稍事休息。從將軍樓眺望遠處的景色更美了:雖然破敗但仍延綿不斷的長城在群山之間起起伏伏;蒼翠欲滴的青山和隱隱約約可見的小村莊靜靜在我們眼前鋪展開去。在我們欣賞風景的時候,有兩個外國友人也來到這里,他們的向導告訴我們前面的路很危險,不適合小朋友走,於是我們就原路返回了,結束了這次蟠龍山長城之行。
㈡ 游記算不算記敘文
記敘文包括的范圍很廣,如記人記事,日記、游記、傳說、新聞、通訊、小說等,都屬於記敘文的范疇。
㈢ 敘事作文可不可以寫游記
可以寫啊,我以前也寫過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一件事使我終生難忘。經歷過版那件事,我似乎長大權了許多。
那是去年新年前夕,同學們一下課便紛紛互送賀卡。紅紅綠綠的賀卡帶著各自的心意,送到了好朋友的手裡。大家說著,笑著,臉上都洋溢著喜悅,教室里一片歡聲笑語,熱鬧極了。
㈣ 游記屬於記敘文嗎
游記屬於記敘文。
記敘文包括的范圍很廣,如記人記事,日記、游記、人物傳記、傳說、新聞、通訊、小說等,都屬於記敘文的范疇。
記敘文寫的是生活中的見聞,要表達出作者對於生活的真切感受。
㈤ 求一篇關於遺跡的敘事文,不要游記,600字左右~
給你篇參考 望採納
千百年來,古代人民給我們留下了多少瑰寶:蘇美爾人開辟了最早的農業文化,至今仍在使用;古巴比倫人的紅色染料,歷經千年仍不褪色;拿破倫。波拿巴金戈鐵甲橫掃歐洲;古埃及人民製造的金字塔、帝王洞、木乃伊,至今仍然完好無損;還有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愛迪生發明的電燈------古人的神奇智慧真令人費解。現在,讓我們走進神奇的古遺跡館,參觀古人神奇的遺跡吧。
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城堡的模型,你可能會好奇地問:「一座城堡模型有什麼神奇之處呢?」你可不要說這樣的話,它是新巴比倫城的城堡,裡面藏有特殊的取水系統,只要將國王的床體旋轉,便會使幼發拉底河的水送入射水管內,把水閘的發射口打開,水便洶涌而出,把敵人淹死,因為現代科學技術都想不到這樣引水,而他們卻想到了,真是一個奇跡。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飛機模型展廳。這個綁著鞭炮、拴著風箏的藤椅便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飛行器,可惜,它的主人萬戶卻在試飛中犧牲了,但是,它的設計原理卻啟發了後來的科學家;再看這個寬大的、酷似鳥翼的滑翔傘,曾經讓勇敢的試飛英雄短暫地在天空中翱翔過。瞧,這個僅有兩片薄翼、幾根鋼架靠汽車發動機驅動的「小傢伙」,便是當年萊特兄弟研製成功的第一架飛機。而那個張牙舞爪的「怪獸」則是二戰時英國的烈火式戰斗機。
看了這兩樣,你就目瞪口呆了吧?現在,我們繼續往裡走------
㈥ 記敘文中如何用議論文游記篇
議論是一種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周密。亦為文學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議論是一種評析、論理的表述法。一篇或一段完整的議論,通常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要素組成。議論分兩大類,即「立論」和「駁論」。立論稱「證明」式文章,駁論稱「反駁」式文章。議論的特點是以理服人,用說理的辦法,以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直接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評論、證明。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用到議論,說長道短,論是說非。在寫作時,更要進行議論,宣揚觀點、闡明理論,來影響讀者。論。。文,。發。,表
㈦ 游記屬於記敘文嗎
游記是描抄寫旅行見聞的一種散文形式。
游記可以分為很多種。以記錄行程為主的是記敘型游記;以抒發感情為主的是抒情型游記;以描繪景物、景觀為主的是寫景型游記;通過游記來說明一個道理的,是說理型游記。但是,不論哪一種游記,都是通過對自然風光、風景名勝、城市景觀、景觀中的人與事進行描繪,來達到記事、抒情、說理等目的。
㈧ 寫一篇800字的記敘文游記
煙雨籠罩下的古巷,猶如那位多情的詩人,殘敗的古樹正搖曳著她的風姿,似乎在努力證明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漁歌低吟,江南煙雨迷濛。
我踏著你的路,帶著你的一襲書卷,揣著你的遺願回到了你離開時的小巷,立在你走過的路的一頭。
我彷彿看到了你當初的煙雨迷濛的小巷。我竟信了你,撐了把油紙傘,走了進去。我想要替你尋到那位丁香一般的女子,告訴她你的夢與遺憾。
可如今煙雨籠罩下的雨巷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它裡面是一群精心修築的明、清民居,大多是白牆青瓦。高高筆直的風火牆,連成了一片,隔斷了天空。那裡古木環合,泉水夾帶著野花流過去,這些古木中不乏千年以上的椿、槐、松,它對古巷的遮蔽更使得其更具有神秘意義。
我踏著你的路,帶著你的夢回來了。他們大概看出了我與你的相似,可他們又搖頭了,「你不是他,他不一樣。」是啊,我又怎麼能和你一樣呢?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價值。正如古巷存在的意義。
可實際上,自從雨巷成為外來者的觀看之地,雨巷便逐漸迷失它原來的本性。它所有的擺設,都只為博游覽者的一笑。在科技進步,經濟發達的今天,文化卻日漸萎縮。人們為了商業價值與經濟利益,不惜把雨巷與文化聯系割裂開來。這是何其的可悲!一張門票便可進入的價值是多麼地下。人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是否有注重精神上的需要。
雨巷已變了樣,往昔的煙雨今日已是濃霧彌漫;往昔的多姿多彩今日已失去了它的生活表情;往昔的叫賣聲早已被汽車鳴笛所取代。而那位丁香一般的女子呢?我尋不到,我只能站在你走過的路的一頭重溫你當初的夢與遺憾。
雨巷忘記了。它忘記了自身的文化價值,而被人們踐踏為旅遊勝地;它忘記了自身的封閉悠然的生活,而主動接納精華糟粕的兼收;雨巷忘記了……雨巷與當今的川流不息,燈紅酒綠的城市已然融合為了一體。或許,只有哪個春天的早晨,當漁歌再次響起,當漁民再次出海,雨巷上空,再次梨花落雨,身後響起一串串清脆的風鈴,雨巷才會恢復它原本的真實與樸素。
我離開了你的路,離開了雨巷。那條路好深好長,可那不是我的路。那裡被我淺淺的足音叩響,那裡已太喧囂。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人們是否還能正視雨巷的價值。請在煙雨迷濛中還雨巷一個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