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的遺址
❶ 保護抗戰遺址有什麼重要意義
保護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重要意義
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抗戰歷史的載體,承擔著喚起民族記憶、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搶救、修復、保護、研究、利用有價值的抗戰遺址,既是給後人留下豐富生動的歷史文化遺產,同時也是向世界宣傳中國的抗日戰爭、加強與國際開展此方面交流合作的需要。
(一)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抗戰精神的載體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成為中華民族有衰敗走向振興的重大轉折樞紐。在這場波瀾壯闊的全民族抗戰中,全體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御外侮,進一步弘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抗戰歷史遺址遺跡,不僅反映了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重要歷史,承載了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赴國難的民族團結意識,更體現了不畏強暴、敢於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二)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
抗戰歷史遺址遺跡以其直觀的物質形態,展示了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歷史。無論是盧溝橋上的彈痕,還是松山戰役布滿彈片的古樹都是中華民族14年抗戰歷史的生動反映。通過對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參觀及憑吊,不僅使廣大人民群眾一次重溫抗戰歷史的過程,更是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喝革命傳統教育的最佳教科書。
(三)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是反擊日本右翼勢力的有力武器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期,日本當權者喝右翼勢力否認侵華戰爭罪行的聲音甚囂塵上,這種否認歷史史實、美化侵略罪行的行為不僅是對歷史正義和人類良知的粗暴踐踏,更是對二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公然挑釁。盧溝橋石獅身上的斑駁彈痕、「萬人坑」中屈死同胞的遺骸、七三一舊址的試驗場所等抗戰歷史遺址遺跡,正是反擊日本右翼勢力最直接、最有力的武器。
加強對抗戰歷史遺址遺跡的保護喝利用,不僅是對抗戰歷史及抗戰英烈的紀念與緬懷,更是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獲得警示與啟迪,從而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激勵喝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奮斗。
❷ 山西抗日戰爭的歷史遺址遺跡
忻口會戰不知道有沒有遺址,目前有八路軍總部的遺址,還有黃崖洞兵工廠,左權縣也有,擊斃阿部規秀的迫擊炮也在某個博物館有。
❸ 中國抗日遺址,
國務院2014年9月1日公布了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雲南騰沖國殤墓園、山東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山西忻口戰役遺址、湖南常德會戰陣亡戰士紀念公墓等一批國民黨軍隊抗日遺址和紀念設施入選。 除上述4處外,與國民黨方面抗戰歷史相關的紀念設施、遺址還包括: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中國戰區侵華日軍投降簽字儀式舊址、廬山抗戰紀念館、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張自忠將軍紀念館、南嶽忠烈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芷江受降舊址和紀念館、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昆侖關戰役舊址、騰沖滇西抗戰紀念館、龍陵抗日戰爭紀念館等。
答題者:雨速
❹ 安徽抗日戰爭遺址
三年游擊戰爭
1932年11月29日紅軍主力西移後,國民黨以10多個師繼續"清剿" 鄂豫皖根據地。12月30日鄂豫皖省委開會譴責張國燾的逃跑主義,並決定重組二十八軍以堅持皖西斗爭。1934年9月25日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進入安徽省境。安徽進入了保存革命力量、保衛紅色土地的游擊戰爭時期。
皖西三年游擊戰爭
1935年2月3日二一八團與鄂東北獨立團合並,第三次重建紅二十八軍,高敬亭任軍政委。從此紅二十八軍活動在皖西的潛山、太湖、舒城、霍山等地,與國民黨的封鎖、清剿斗爭,開始了堅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直到1937年7月13日紅二十八軍到達岳西縣南田村,與中共皖鄂邊區特委書記何耀榜會合,根據國內形勢,積極准備與國民黨進行停戰談判,共同抗日。
高敬亭(1901-1939),河南新縣人
紅二十八軍第三次重建地--太湖縣涼亭坳(今屬岳西縣)
皖南三年游擊戰爭
1934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內部番號紅七軍團)在團長尋淮洲、政委樂少華、參謀長粟裕等率領下,從江西瑞金出發,於9月25日到達皖南歙縣的石門,先後活動於歙縣、休寧和浙江的淳安、開化等縣的崇山峻嶺間。11月4日中央軍區命令紅七軍團同閩浙贛蘇區的紅十軍及新升級的地方武裝合編,成立紅軍第十軍團,劉疇西任軍團長。原紅七軍團改編為第十九師,尋淮洲任師長。12月中旬紅十軍團譚家橋戰斗失利後,粟裕等率領部分紅軍到浙南開展游擊戰爭。留下一個偵察營與皖南紅軍游擊大隊合編,組建皖南紅軍獨立團,由偵察營長熊剛任團長,劉毓標任政委,堅持在皖南地區開展游擊戰爭。
譚家橋戰斗遺址--今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石門崗
劉毓標(1907-1997)江西橫峰人。
❺ 中山抗日戰爭遺跡
(1)阜墟戰斗
1942年春,日偽乘中山游擊隊主力部隊轉移之機,從3月16日起,從佛山、江門、番禺等地調集4000多兵力,向三、九區進行「梳篦式」掃盪。駐九區的國民黨「挺三」部隊早已聞風而逃,只剩下由共產黨領導的梁伯雄大隊堅持留守九區。此時在河沖水網地帶活動的中山抗日武裝主力已調進五桂山區,由楊日韶出任該隊領導。敵偽進攻時,楊日韶等率隊經過幾天的激戰,終因敵眾我寡,被迫撤離。市橋的漢奸立即調派一個營進駐阜墟。九區的抗日形勢陷入低潮。為挽回中山抗日形勢,5月下旬,謝立全率領主力部隊70多人,二區部隊30多人,會同楊日韶、梁伯雄部隊夜襲阜墟。戰斗共殲滅偽警中隊和偽軍一個連,繳獲長、短槍50多支。阜墟一戰鼓舞了民眾抗日的信心,為打開中山抗日戰爭的局面起到積極作用。
(2)粉碎日偽「十路圍攻
1944年1月31日,日、偽軍出動步兵8000多人,騎兵100多人,分十路圍攻五桂山區。指揮部部署逸仙大隊、義勇大隊共600多人,民兵100多人投入戰前准備,發動群眾堅壁清野,並派出主力布防於石瑩橋山嶺,扼守敵軍必經之路的大帽山制高點。是日清晨,日偽軍一路約千餘人經牛爬石進入廠瑩橋時,遭到游擊隊和民兵伏。敵人多次進攻均被擊退,遂於下午撤走。其餘九路敵軍被游擊隊小分隊用「麻雀戰術」拖住,多日無法前進和互相策應。2月3、4兩日,指揮部派出主力在民兵配合下,乘虛襲擊駐石岐、唐家之日偽軍巢穴,各小隊同時四面襲擾日偽,並破壞公路橋梁和通訊設施。敵人在四處受敵情況下,4日晚全部撤離五桂山區。此戰共斃傷日偽軍120多人,繳獲步槍林18支,燒毀敵營一座,並截回物資一批。日偽軍原計劃一個月的「十路圍攻」,僅5天就被中山抗日軍民所粉碎。
(3)粉碎日軍「四路圍攻」
1944年7月4日,日軍從各地調集1000多人及100多騎兵,分四路向五桂山區進行報復性進攻。指揮部作出了「集中主力,殲其一路,其餘以中隊為單位分成戰斗突擊小組,分散在各地開展麻雀戰,到處擾敵,以拖住各路敵人前進,避免正面接觸」的應戰計劃。南番中順游擊隊指揮部派義勇大隊的仲愷隊、黃蜂隊及連排、班排訓練班的學員約130多兵力,分成四組分別搶佔4個制高點。凌晨,負責主攻一路日軍在炮火掩護下,從石門進入,開始向張蟛蜞村背後山制高點發起進攻。游擊隊接連擊退日軍六次沖鋒。下午,日軍增援至,立即組織第七次強攻。當時義勇大隊腹背受敵,情況十分危急,幸指揮部直屬的雄獅隊及時趕到,從兩側夾擊日軍。向旗嶺、大寮、檳榔山進犯之三路日軍,均被指揮部派出的游擊小組利用地雷戰、麻雀戰所阻擊。無論日軍走到哪裡,都被扼守在橋梁要道、占據高地的游擊隊員襲擊,寸步難行,便連夜撤出五桂山區。此戰擊斃日軍少佐軍官以下近百人,繳獲武器一批。重創了日軍的力量,為五桂山抗日根據地贏得了一段相對較長的穩定發展期
(4)珠江海鷹戰
1943年春,中山抗日游擊大隊建立海鷹隊,隊長盧少彬。該隊活動於珠江口中山沿海一帶,4條大帆船和2條小船,共60多人。在開展海上游擊戰中,打擊了珠江口岸一帶的漢奸、偽軍及土匪勢力,保護了漁民的正常生產,進一步加強了與東江游擊區的聯系。
(5)抗擊日偽「六路圍攻」
1943年6月,日軍和偽軍第四十三師彭濟華部出動4個團的兵力,分六路從石門、合水口、長江、燈籠坑、石瑩橋圍攻五桂山區。中山抗日游擊大隊實行避敵主力、集中力量殲滅敵軍一路的戰術,隱蔽在大寮和長籠坑內的懸崖山澗之中,尋找機會打擊來犯之敵。日偽軍到處搜索,疲於奔命,毫無所獲。而游擊隊則乘敵不備,在山區群眾支援下,利用山澗、叢林以及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到處突襲和騷擾敵軍,共斃傷日偽軍數十人。敵人原定十天的圍攻計劃,僅三天便被游擊隊所擊破。
(6)三山虎血戰
1945年5月9日,珠縱一支猛虎隊24名戰士奉命於三山虎山阻擊從燈籠坑進攻五桂山區的300多日軍,1000多偽軍。戰斗從凌晨4時打響,至上午8時,猛虎隊連續擊退敵人兩次強攻。因彈葯消耗大半,急需補充,便兵分兩路,一路13名戰士轉移陣地求援。一路11名戰士堅守陣地。留守的11名戰士最終因彈葯耗盡,9名犧牲,1名重傷,隊長在敵人沖上來時縱身一躍,滾下山去沖出重圍。此時求援的隊伍與民權隊戰士趕到,兩面夾擊山腰上的敵人。敵人措手不及,傷亡甚多,遂放棄山頭,撤出燈籠坑。猛虎隊、民權隊以少勝多,完成了掩護指揮部和主力安全轉移的任務。
❻ 甲午中日戰爭的歷史遺址在哪
威海劉公島北洋水師基地,大連旅順口炮台、萬人坑,渤海大東溝,東北好多遺址
❼ 抗日戰爭大雪山遺址在哪
五座雪山都在四復川阿壩制州 ,夾金山是中國工農紅軍萬里長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下午,紅一方面軍一軍團2師4團在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帶領下,克服千難萬險,終於從夾金山南麓的磽磧鄉成功翻越夾金山,與正在執行任務的紅二十五師七十四團的一部,在山下的達維鄉的木城溝溝口地帶相遇。意外的相逢,為實現中國工農紅軍第一、四方面軍兩大紅軍主力的勝利會師奠定了基礎。
1935年6月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翻越四川夾金山。
1935年6月27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翻越第二座大雪山---四川夢筆山。
1935年7月2日,翻越第三座大雪山---四川亞克夏雪山。
1935年7月6日,翻越第四座大雪山---四川昌德山。
1935年7月7日,翻越第五座大雪山---四川打古山。
❽ 抗日戰爭的寶貴遺址
全國多的是,像延安,臨沂沂蒙山,台兒庄,昆侖關等等
❾ 甲午中日戰爭的歷史遺址在哪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於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在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內威海、黃海北部容都有甲午戰爭遺跡,記述甲午戰爭較全面的是山東省威海市威海灣內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遺址及博物館;還有遼寧省盤錦市的田台庄甲午末戰戰場遺址。
❿ 抗日戰爭遺址的詩句
今日,我懷著沖激的心情早早的等待在電視機前等待著《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的接觸。閱兵是中國向世界聲明我們堅持維護二戰後國際秩序的窗口。
我不知道這一天讓我期待了多久,因為對閱兵有極大的興趣,建國60周年的閱兵式我也記不清看了多少遍,這次終於有機會在屏幕前近距離接替一番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戰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人民抗戰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戰場爆發時間最早、歷時最長。中國人民抗戰戰爭堅定了盟國與法西斯作戰的誠心,推動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形成,中國人民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民族犧牲。
看著閱兵式上的官兵們雄赳赳氣昂昂、英姿颯爽的樣子使人們倍感精神振奮、非常自豪,有這樣的軍隊、有這樣的官兵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非常驕傲。我們希望通過舉辦紀念活動,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與熱愛和平的國家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回顧70年前,以前的中國是怎樣一種社會情況,內憂外患,貧困落後,如今可謂是截然不同了。現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的設備,巨艦橫行海洋,坦克碾壓陸地,戰機翱翔長空,核武器威懾世界。現在的國家發展日新月異,這便是社會建設者立下的赫赫戰功。二十一世紀,判斷了祖國的飛速進步與發展,但我們不能夠停留在別人的成果中,我們應建立起遠大的理想與目標,向著我們遠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這就是我們年輕人應該做的。
自強不息,激流勇進,永不服輸,是我們中華人民的傳統精神。歷史啟示了我們將來的路不可能一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風順。只是這條路我們會走下去,因為正是這些迎刃而解,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刻苦鑽研才成就了我們祖國的今天,成就了我們祖國的繁榮富強。
今天,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作為中華民族子女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更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讓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奮斗吧,為我們的祖國有我們而自豪!
察看後真可謂感慨萬千。我認為在看完《勝利日大閱兵》後每個人都會有所改變,讓我們丟掉昨天的不快與氣餒,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國繁榮昌盛,更加繁榮富強,早日成就祖國的偉大復興!中國——萬歲,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