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論西遊記

論西遊記

發布時間: 2021-01-13 08:07:56

1. 西游記議論文

首先,我想談一談對唐僧這個一向人們褒貶不一的人物的理解:
第一:耳朵軟,沒有主見。就等"三打白骨精"為例,小女、婆婆、老伯都是白骨精所變,唐僧不辯真假,也不能怪他,畢竟不如悟空的火眼晶晶。可既然悟空已說出實情,並有白骨脊樑上的一行字"白骨夫人"的證明,唐僧就應相信悟空。八戒一向愛和悟空對著干,在一旁挑釁生事,唐僧果然耳朵軟,信了八戒。悟空不住地叫:"師傅,莫念!莫念!"聽了都叫人心寒。悟空穿山越嶺,擒妖除怪,跟隨唐僧一行吃盡了千辛萬苦。而唐僧心裡糊塗,不明真相,竟然過河拆橋。第二:言而無信。唐僧在"三打白骨精"中,寫過一紙貶書,作憑證,不要悟空做自己的徒弟。還發過一段驚人的毒誓:"今後再要你,我就墜下地獄,不地超生!"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可當黃袍怪施法將唐僧變為老虎,悟空急忙迎救之時,唐僧的誓言又在哪裡?唐僧只有感激、只有道謝,但內心更多的是羞愧與驚訝!迷途知返自然比執迷不悟要好得遠。可是,"為人師表"啊!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第四:固執,自作主張。以"盤絲洞七妖作法"為例。唐僧自作主張去化齋,徒弟們好言相勸,無奈唐僧十分固執,結果成了七個女妖的"上門午餐",唐僧這才含淚悔恨。可是唐僧啊!你為什麼總是要做"事後諸葛亮"呢?
然後是孫悟空:
孫悟空是全書中最光輝的形象。"大鬧天宮"突出他熱愛自由、勇於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經"表現他見惡必除、除惡必盡的精神。孫悟空大鬧天宮失敗後,經過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鎮壓,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個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個頭戴緊箍,身穿虎皮裙,專為人間解除魔難的英雄。在重重困難之前頑強不屈,隨機應機,就是鎮魔者孫悟空的主要特徵。
接下來是豬八戒:
最初的影響是好吃懶做,因為這個原因已經讓孫悟空罵了又罵,同時也給師徒四人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在孫悟空被趕走的這些時候里,它又因為貪睡,害得唐僧誤入妖怪的洞穴。不過有的時候,它也挺聰明的。在去請孫悟空的路上,它用了激將法,這點是出乎我意料的。而且,它也很重義氣,雖然平時孫悟空一直罵他,但在孫悟空被趕走時,它也落下了眼淚,不是嗎?
最後是沙和尚:
老實,這是談到他的第一印象,其他的就覺得沒什麼很特別的,相對於豬八戒來說,它更認真,願意吃苦,毫無怨言。
觀世音菩薩選了四個人,真是絕配,孫悟空一身本領,豬悟能敢於斗爭,沙悟凈憨厚沉穩,唐僧心地善良,師徒四人經歷千難萬險,終於修成正果,成仙成佛,我真為他們高興!

2. 品論西遊記的語言

《西遊記》的語言特色是書以生動的形象、奇幻的境界、詼諧的筆調,怡神悅目、啟迪心志,一直被人們所喜歡,所贊美。全書充滿著喜劇色彩和詼諧性,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和感染力,豐富了作品的藝術格調。
當然了,看過西遊記的人,不論是書還是電視,都會發現西遊記的劇情是非常有幽默感的,當然說到幽默,大家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豬八戒,呵呵,他可是這部書中最幽默、最搞笑的角色了。明明自己自告奮勇,自願去尋山,去開路,可走到一般卻說:「別的和尚都修得正果,就讓我來尋山么!真是晦氣啊,不如我先在這里睡一覺,等會兒回去就含糊得回答師傅,說已尋完了。」接著就躺在地上打起了呼嚕。這下可慘了,被擔心而跟來的孫悟空聽見了,哈哈,真是可憐啊,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是豬八戒被孫悟空整得半死,就差沒在師傅面前揭穿了
另一方面是冷嘲熱諷,借其中的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來諷刺封建社會。第十一回,唐王入冥的故事中,怨魂索命的呼聲,揭穿了封建帝王「受命於天」的謊言,嘲諷了封建社會殘酷的王位之爭和糾纏整個社會的人情惡俗。第六十九回中,朱紫國王哀求悟空救出皇後,並願以王位相讓,八戒就在旁邊大笑道:「這皇帝失了體統,怎麼為著老婆,就不要江山,跪著和尚。」其嘲諷詼諧而深刻。在師徒四人到達西天時,作者還把普渡眾生的佛祖如來寫成了一個貪求「人事」的俗夫。作品中作者撕去了封建帝王莊嚴神聖的外衣,抹去佛祖天尊頭上聖潔的光環,暴露人間世情的虛偽丑惡。
此外,全書總以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動作來描寫,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總之,西遊記獨具特色,它的社會批判、世情調侃、人物塑造、敘事,描寫無不帶有強烈的詼諧色彩。因而使《西遊記》得以和《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並舉

3. 西遊記的陰謀論是真的嗎

沒有人是吳承恩,誰也不知道他當時想寫什麼。
就我個人來說,我不太贊成西內游陰謀論,他給容我的感覺太現代了,而且有的地方太牽強了,比如很多人都說中間六耳獼猴把孫悟空替了,原文里寫得很清楚,假悟空怎麼來的,要真是六耳獼猴贏了,如來和猴子扯這假的怎麼出來的幹嘛?而且很多人以悟空後期聽話了為證說悟空被替了,卻不說跟菩提老祖學藝之前猴子沒那麼大脾氣,從菩提老祖那裡學成出來後脾氣特別大,難道菩提老祖先搞死猴子?

4. 求論文:淺論《西遊記》中孫悟空的人物形象

:《西遊記》無疑是中華民族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而其主人公孫悟空的形象更是有重大的意義。對於孫悟空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長期以來存在著許多不同看法。有人說是農民英雄,有說人是起義叛徒,有人說是新興市民,有人說是開明地主;還有人提出,大鬧天宮時他是急於向上爬的野心家和愚蠢的罪人,而西天取經時則是理想的奮斗者和改革的英雄。其實,不去追述他的政治傾向,單就其人格魅力,以我們當今時代的眼光去看,無論是大鬧天宮時的英雄氣概和叛逆精神,還是西天取經時屈服的嫌疑和造福於人群,都只是他人生里成長的階段,是一個人實現其人生意義的路程。在孫悟空的人生里,前一階段他是個率性而為天真爛漫勤奮聰慧的孤兒,後一階段這個孤兒在多年沉寂後一舉奮發,一路斬妖除魔,忠心護主,為民除害,造福蒼生,終於修成正果,功德圓滿。

5. 西遊記陰謀論


(1) 唐僧為什麼要取經
(2) 唐太宗地府還魂
(3) 真經究竟有什麼作用
(4) 取經難, 傳經更難
(5) 神仙中的女強人
(6) 皇帝是傳經的最佳人選
(7) 唐僧的母親之謎
(8) 唐僧的父親之謎
(9) 小姐為何要綉球招親
(10) 唐僧的親爹究竟是誰
(11) 小姐為何要棄嬰江中
(12) 唐僧是怎樣復仇的
(13) 觀音菩薩的黑帳
(14) 觀音選定取經人始末
(15) 佛道相爭
(16) 誰是大鬧天宮的受益者
(17) 弼馬溫是多大的官
(18) 孫悟空究竟有多大本事
(19) 大鬧天宮究竟是怎麼回事
(20) 玉帝為何請如來
(21) 八戒戲嫦娥之謎
(22) 天條與男女神仙的作風問題
(23) 天蓬元帥究竟為何下凡
(24) 豬八戒的不歸路
(25) 緊箍咒的威力
(26) 火燒觀音院
(27) 取經隊伍究竟有多少人
(28) 如來佛送給觀音的3個金QQ(30)《四聖試禪心》的真相
(31) 唐僧為什麼要趕走孫悟空
(32) 唐僧肉是一種稀有資源
(33) 妖怪與神仙究竟有什麼區別
(34) 神仙究竟會不會死
(35) 神仙都吃些啥好東西
(36) 怎樣衡量神仙的實力
(37) 取經是在作戲嗎
(38) 「西遊記」亦是「稀有計」
(39) 黃袍怪
(40) 太上老君VS觀音菩薩
(41) 紅孩兒之謎
(42) 車遲國鬥法
(43) 豬頭獃子很呆嗎
(44) 西遊記中最厲害的法寶
(45) 敲詐如來佛的人
(46) 佛派的妖怪
(47) 通天河吃人案
(48) 西遊記中最奇特的妖怪
(49) 真假美猴王之謎
(50) 孫悟空是怎樣成佛的
(51) 冒充如來佛的人
(52) 看看老子是哪個
(53) 孫悟空的師父究竟是誰
(54) 如來佛與菩提祖師的秘密
(55) 野勢力妖怪
(56) 西遊記中最逍遙自在的妖怪

58) 鐵扇公主的身世之謎
(59) 牛魔王的畸形婚姻
(60) 土地公公也瘋狂
(61) 牛魔王是怎樣屈服的
(62) 五百年前鬧天宮的究竟是誰
(63) 西遊記中的恐怖基地
(64) 孫悟空VS獅子精
(65) 妖怪至尊之大哥大
(66) 吃唐僧肉的正確方法
(67) 孫悟空看管蟠桃園真相揭秘
(68) 金蟬子轉世之秘
(69) 「唐僧肉傳說」之終極解謎
(70) 何謂「一體真如」?
(71) 長生不老之吃人秘方
(72) 奇遇女兒國
(73) 唐僧有沒有桃花
(74) 沙僧為何不賣力
(75) 卷簾大將遭貶之謎
(76) 唐僧究竟信不信佛
(77) 唐僧取的是什麼經
(78) 豬八戒為何老是要散夥
(79) 取經為何遭勒索
(80) 豬八戒究竟有多大功勞
(81) 成正果皆大歡喜
附:《西遊記》之成功法則 正文請見http://tieba..com/p/1997782559?pn=1 親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6. 1000字的西遊記的論文!!!!急!!!!~~~

<<西遊記》全書一百回,從大的結構上看,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寫了孫悟空出世、拜師、大鬧天宮,這是全書最精彩的章節,熱鬧非凡,孫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頓折騰,將他的反抗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寫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經的緣由。第十三回至最後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寫唐僧西天取經,路上先後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 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遊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確如此。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如在孫悟空的形象創造上,就寄託了作者的理想。孫悟空那種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奮起金箍棒,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又如取經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災難的幻化,或是邪惡勢力的象徵。他們的貪婪、兇殘、陰險和狡詐,也正是封建社會里的黑暗勢力的特點。不僅如此,玉皇大帝統治的天宮、如來佛祖管轄的西方極樂世界,也都濃濃地塗上了人間社會的色彩。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葯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對這些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西遊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 但我認為,《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唐僧的形象寫得也不錯,但比起孫悟空、豬八戒來,則要遜色得多。沙僧更是缺少鮮明的性格特點,這不能不說是《西遊記》的缺憾。盡管如此,《西遊記》在藝術上取得的成就仍是十分驚人的,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而且,這里的人物也給現代管理學帶來很多值得參考的價值。

希望採納

7. 作文《我論西遊記人物——孫悟空》怎麼寫

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充滿刺激、有趣、浪漫主義色彩的神話小說,《西遊記》——孫悟空作文.書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勇敢、機智、樂觀的神話英雄人物—孫悟空.書中還描寫了許我形形色色的神妖怪,作者想像力豐富,語言幽默、詼諧、生動活潑,能夠極大地開拓我們的思維空間,小學六年級作文《《西遊記》——孫悟空作文》.今天,我主要講孫悟空,我實在是太崇拜了!現在,我就介紹一下孫悟空吧!他原是一個天生的石猴為求長生而修道,學得了神通廣大的本領,具有七十二變,能降龍伏虎.他因鬧天空而被禁於五行山下,後經觀音菩薩勸善,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獲得正果而成佛.他蔑視權貴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數百年來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為爭取自由而奮斗的雄志士.在這取經路上他用各種不同的十二變,力量降妖除怪,既保護了人民、也保護了師父,這不是一舉兩得嗎?他關愛百姓,對師父也是恩重如山,一路上經過了千難萬險,有時我也覺得他非常有趣,他那千變萬化,一會變鳥,一會變妖怪.這些都是為了捉弄那些妖怪,讓他們死不瞑目,他這種大無畏的精神也值得我敬佩,因為時間有限,今天我們就結束吧!明天還有更精彩的訴說給你們聽.再見!《西遊記》——孫悟空作文450字

8. 西遊記議論觀點

本來擬走天山北路,進入印度,因為高昌王的邀請,玄奘變更旅程,改走天山南路。這條路經過吐魯番窪地,窪地在海拔以下一五四公尺,是世界第二低地。由於氣候酷熱,附近山脊都呈紅色,山脊形狀是一條條浸蝕過的縱痕,這就是有名的火焰山。

《西遊記》說此山周圍八百里都是一片火海,人畜難行,只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揮,才能暫熄火焰,讓人通過,附近百姓一向都是向鐵扇公主借芭蕉扇搧息火焰後才能耕作。芭蕉扇功用妙極了,一搧火熄,二搧生風,三搧下雨。

為了借芭蕉扇,又牽引出一場武鬥。原來鐵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孫悟空打敗過她的孩子紅孩兒。紅孩兒後來雖被觀音菩薩收為善財童子,歸了正果,鐵扇公主可一直牢牢記下這段仇恨,芭蕉扇不僅不借,還立時罵殺出洞來,雙方的大戰,為《西遊記》帶來另一個精彩情節。因為這場戰斗精彩,兩性角色又齊全,後來連平劇都有這一段〈芭蕉扇〉。吳承恩寫《西遊記》時,不知道火焰山這名字已經確立否?不過,「火山」這名詞早在唐人岑參的〈火山赤崔嵬〉詩句中出現。有一種看法,認為是吳承恩先創造了火焰山這個名稱,然後實際的山脈才以此為名。《隋書》里將高昌北邊的山脈稱為赤石山,唐在此設金山都督,故有段時間也稱之為金山。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9. 西遊記中值得討論的幾個重點 (什麼內容為什麼)

看西遊記原著覺得很多耐人尋味的細節,而且很明顯是作者故意這樣寫,作者想表達什麼其實很值得推敲。討論的時候請大家不要搬電視劇和動畫片的劇情來,我們討論原著。
1.如來發起取經時,說道
「我有《法》一藏,談天;《論》一藏,說地;經一藏,度鬼。三藏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經,正善之門。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毀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誰肯去走一遭來?」
但最終唐僧師徒只取得一藏
唐三藏對太宗說「我等知二尊者需索人事,佛祖明知,只得將欽賜紫金缽盂送他,方傳了有字真經。此經有三十五部,各部中檢了幾卷傳來,共計五千零四十八卷,此數蓋合一藏也。 」

2.觀音菩薩去東土尋找取經人,在流沙河遇到沙僧,沙僧說「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閑時拿來頑耍。這去,但恐取經人不得到此,卻不是反誤了我的前程也?」
這么說來在如來請觀音去東土尋找取經人之前已經有人取經了?而且被沙僧吃掉的九個取經人的骷髏在流沙河不能沉,這是為什麼?要知道流沙河是連鵝毛都會沉下去的。

3.觀音出發尋找取經人前,如來給了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結果觀音只給了悟空一個緊箍,剩下兩個分別給了黑熊和紅孩兒,並沒有按如來吩咐的給唐僧徒弟。

4.為什麼要拉攏豬八戒和沙和尚入伍?這兩個真的沒什麼本領,一路上基本上沒一個妖精頭目打不過他們兩個,感覺他們只是比小妖強

5.唐僧的坐騎白龍說自己是「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望菩薩搭救搭救。」
但在正式收復白龍的時候,
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將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做他原來的馬匹**
小龍項下有明珠,究竟小龍是燒了明珠還是偷了明珠?還要驚動玉帝?菩薩為什麼要摘掉明珠?

6.烏巢禪師是什麼人?為什麼假裝不認識悟空?為什麼會知道取經團以後會遇到哪些妖精?看看下面這兩段,分別是烏巢出場和離場時的
卻說那禪師見他三眾前來,即便離了巢穴,跳下樹來。三藏下馬奉拜,那禪師用手攙道:「聖僧請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禪師,作揖了。」禪師驚問道:「你是福陵山豬剛鬣,怎麼有此大緣,得與聖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觀音菩薩勸善,願隨他做個徒弟。」禪師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問道:「此位是誰?」行者笑道:「這老禪怎麼認得他,倒不認得我?」禪師道:「因少識耳。」三藏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孫悟空。」禪師陪笑道:「欠禮,欠禮。」

那禪師傳了經文,踏雲光,要上烏巢而去,被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問個西去的路程端的。那禪師笑雲:
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岩,側著腳蹤步。
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
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

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行者聞言,冷笑道:「我們去,不必問他,問我便了。」三藏還不解其意,那禪師化作金光,徑上烏巢而去。長老往上拜謝,行者心中大怒,舉鐵棒望上亂搗,只見蓮花生萬朵,祥霧護千層。行者縱有攪海翻江力,莫想挽著烏巢一縷藤。三藏見了,扯住行者道:「悟空,這樣一個菩薩,你搗他窩巢怎的?」行者道:「他罵了我兄弟兩個一場去了。」三藏道:「他講的西天路徑,何嘗罵你?」行者道:「你那裡曉得?他說野豬挑擔子,是罵的八戒;多年老石猴,是罵的老孫。你怎麼解得此意?」

7.在遇到黃風怪前,有一信佛的老者對唐僧說了取經應該往東。。。
三藏拄著九環錫杖,按按藤纏篾織斗篷,先奔門前,只見一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裡嚶嚶的念佛。三藏不敢高言,慢慢的叫一聲:「施主,問訊了。」那老者一骨魯跳將起來,忙斂衣襟,出門還禮道:「長老,失迎。你自那方來的?到我寒門何故?」三藏道:「貧僧是東土大唐和尚,奉聖旨上雷音寺拜佛求經。適至寶方天晚,意投檀府告借一宵,萬祈方便方便。」那老兒擺手搖頭道:「去不得,西天難取經。要取經,往東天去罷。」三藏口中不語,意下沉吟:「菩薩指道西去,怎麼此老說往東行?東邊那得有經?」靦腆難言,半晌不答。

8.唐僧在水陸大會時,觀音菩薩跳出來說
那法師在台上,念一會《受生度亡經》,談一會《安邦天寶篆》,又宣一會《勸修功卷》。這菩薩近前來,拍著寶台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么?」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來,對菩薩起手道:「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菩薩道:「你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渾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難人脫苦,能修無量壽身,能作無來無去。」

但是後來唐僧走到大唐邊境,幫劉伯欽家父念經,卻能讓他得脫沉淪。

次早,那合家老小都起來,就整素齋,管待長老,請開啟念經。這長老凈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三藏方敲響木魚,先念了凈口業的真言,又念了凈身心的神咒,然後開《度亡經》一卷。誦畢,伯欽又請寫薦亡疏一道,再開念《金剛經》、《觀音經》,一一朗音高誦。誦畢,吃了午齋,又念《法華經》、《彌陀經》。各誦幾卷,又念一卷《孔雀經》,及談較洗業的故事,早又天晚。獻過了種種香火,化了眾神紙馬,燒了薦亡文疏。佛事已畢,又各安寢。
卻說那伯欽的父親之靈,超薦得脫沉淪,鬼魂兒早來到東家宅內,托一夢與合宅長幼道:「我在陰司里苦難難脫,日久不得超生。今幸得聖僧,念了經卷,消了我的罪業,閻王差人送我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托生去了。你們可好生謝送長老,不要怠慢,不要怠慢。我去也。」這才是:萬法庄嚴端有意,薦亡離苦出沉淪。

再看看大乘教法的功效
佛祖道:『此經成就之時,有比丘聖僧將下山與舍衛國趙長者家看誦了一遍,保佑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止討了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意思還嫌賣賤了,後來子孫沒錢使用。』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