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6到10回讀後感

西遊記6到10回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1-01-13 12:02:50

① 西游記 6到10回的概括 200字

一、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

一日見老樹桃熟大半便吃盡了園中大桃。王母娘娘開蟠桃會,悟空聞說後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的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聞說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孫悟空。悟空打退眾天神。

南海觀音徒弟木叉助四大天王,被戰敗。觀音又推薦薦二郎神。二郎神與悟空大戰,用盡七十二般變化,一直僵持。太上老君在天上觀戰,丟下金剛套,擊中悟空頭頂。悟空昏厥,眾神把它押回上界。玉帝傳旨處死。

二、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

孫悟空被眾天兵押去斬妖台,刀砍斧剁、雷打火燒均不能損傷他一分一毫。於是太上老君把他塞進八卦煉丹爐,想用文武火把他鍛煉成丹。不料孫悟空非但沒被燒化,反而跳出丹爐一路打出去,直打到靈霄寶殿外。眾神都拿他沒辦法,玉帝只好派人去請如來佛祖。

如來佛祖與孫悟空打賭,結果孫悟空到最後也沒跑出如來佛祖的掌心,被佛祖反掌壓在五行山下。從此渴飲溶銅捱歲月,飢餐鐵蛋度時光。

三、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

如來辭別了,回到靈山大雷音寶剎,不覺已過五百年。一日如來觀天下,見東土貪淫樂禍,便讓南海在東土尋一個善信到如來處求取真經,以勸人向善。

如來一番吩咐並賜了袈裟、錫杖、金緊禁三個緊箍兒。菩薩領命與徒弟惠徑去,途中收了被貶下界的、 為徒、齊天大聖為徒,分別取名、,並囑咐他們各自等待取經人。菩薩與徒弟徑奔東土,不多時便來到長安城。

四、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袁守城屢次給漁夫指點在涇河捕魚事宜,致使涇河龍王的水族大量被捕,惹惱了涇河龍王,於是涇河龍王找袁守城麻煩,沒想到老袁早有準備致使老龍王著了他的道,與他打了賭賽,可偏偏那老龍王腦子進水了犯了天條,性命不保。

而這時袁守城又給他下了個套,讓他找唐王求救,凡人哪能管了神仙的事,這不是明著把他往死里整,涇河龍王下雨時僅僅是私自改了點下雨的時間和雨量就被判死刑。

五、第十回《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

魏徵與太宗對奕時,夢斬老龍。當晚太宗夢龍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為防鬼祟,他令尉遲恭、秦叔寶夜守宮門。太宗不久亡故,在陰間遇魏徵舊友,現在擔任陰間判官的崔珏。崔珏給太宗添壽二十年。還陽途中,太宗被冤鬼糾纏,散金銀給眾鬼而脫身。

② 西遊記第六回到第十回讀後感600字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③ 讀《西遊記》6~10回有感

《西遊記》6-10回分別為: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有感: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西遊記》的奇趣,跟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相輝映。孫悟空豪爽、樂觀的喜劇性格;滑稽諧趣卻憨厚朴實的豬八戒形象。他們幽默詼諧,機趣橫生的對話使文章增色不少。人物的性格常常通過富於揩趣的對話得到生動的表現,這也是《西遊記》充滿奇趣的又一大特點。在人物描寫上將神性、人性和自然性三者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造成《西遊記》奇趣的重要原因。所謂神性,就是指形象的幻想性;所謂人性,就是指形象的社會性;所謂自然性,就是指所具有的動物屬性。《西遊記》展現了一個神化了的動物世界,同時又熔鑄進社會生活的內容。

④ 寫一下《西遊記文言文版》第六回到第十回感悟。

回答:

《西遊記》第六到十回分別為: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感悟:

既然要戰斗,就應該光明正大的,向人挑戰。可是二郎神與太上老君使陰招,不僅破壞了公平的原則,也違背了誠實的准則。八卦爐都能逃走,可以看出孫悟空心性之頑強,絕不輕言放棄。觀音奉旨去長安找唐僧讓他去取經,後面是取經路上的一些事情。 這本書十分有意思,描述了唐僧和他的徒兒歷經千辛萬苦,降妖伏魔,最終取得西經回國的故事。

孫悟空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⑤ 西遊記6-10回讀書筆記

第二回菩提祖師收下悟空後,先是教他禮貌。所以,要想和人溝通、交往,首先專要有禮貌。描寫混世魔王屬哪一段很形象,值得我們一同學習。

⑥ 西遊記6到10回讀後感分開寫,每回150字 謝謝謝謝,急急急!

看了《西遊記》第五回,玉帝派悟空管理蟠桃園,孫悟空卻吃盡園中大桃。後又赴瑤池,喝光仙酒;還吃盡了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被孫悟空打退。這一系列的情節,表現了孫悟空的性格特點,值得我們反思。
孫悟空敢於斗爭、藐視一切,具有叛逆精神。孫悟空大鬧天宮,把那些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把玉皇大帝嚇得驚惶失措。平日里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水界、冥府、天庭的最高權威,在他面前一個個威風掃地。此外,他還敢於罵如來佛是「妖精的外甥」,罵觀音菩薩「該她一世無夫」。對人間之王,他更是蔑視。他對烏雞國國王說:「老孫若肯做皇帝,天下萬國九州皇帝都做遍了。」這種無法無天,敢於向神、佛、天庭、地府、水界、人間的一切權威挑戰的反抗精神,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強烈願望,是孫悟空這一藝術形象的基本特點。
孫悟空具有鮮明的愛憎。他仇恨一切興妖作怪、殘害人民的妖精魔怪,他對受苦受難的群眾和一切善良的人們卻有著濃厚的感情。孫悟空形象這一特點,寄託了古代人民要求團結斗爭、爭取自身解放的決心。
孫悟空還具有超凡的智慧、卓絕的才能、洞察一切的眼力和清醒的頭腦。他在菩提祖師處學得了七十二變和翻筋斗雲的高超本領,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中煉就了火眼金睛,在龍王處討得如意金箍棒,於是,他具有了降妖伏魔的神通。他不因為自己神通廣大就放鬆警惕,或不動腦筋,相反他能夠在異常復雜的情況下敏銳地發現疑點,尋根究底,揭穿妖魔的偽裝。孫悟空的斗爭藝術,凝結著古代人民豐富的斗爭經驗和卓越的智慧,至今對人們仍有著啟發和教育意義。

⑦ 西遊記一至十回讀後感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 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正直頑固的唐僧、正義大膽的悟空、貪吃幽默的八戒,以及老實能乾的沙僧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豬八戒,在人們心中,都是一個好色、懶惰、貪吃的形象。但是他的正義感是值得敬佩的,是他的幽默風趣給書中更添了一份色彩。

沙和尚,永遠都是那樣一個默默的小人物。他是四個主人公中被描寫的最少的一個,但是他的老實,他的忠誠,他的善良是無人可比的,又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形象啊!

從「大鬧五庄觀」的故事中,我讀出了孫悟空的忠誠,唐僧的佛心以及師徒四人的團結。孫悟空願為師父挨打的舉動感動了我,也逗笑了我。感動在於他肯現身的精神,逗笑在於他的神通廣大把妖怪逼得沒法。從「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看出了孫悟空的正義、勇敢,唐僧時而的殘忍,不能明辨是非,同時看出了白骨精的狡猾,可恥。從「義激美猴王」的故事中,看出了孫悟空和唐僧之間的情誼,豬八戒的機智以及沙僧的忠誠。同時看出了師徒四人之間不可磨滅的橋梁、緣分。從「打破蓮花洞」中看出了豬八戒的懶惰,孫悟空的能幹、機智,敢於和妖魔勇戰的精神

⑧ 西遊記 六到十回的讀後感讀後感

《西遊記》第六到十回分別為: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讀後感:
《西遊記》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⑨ 西遊記第六回到第十回的讀書筆記

你應該是初復一的學生制吧,和我們一樣也有這作業
觀音菩薩帥大徒弟惠岸捉拿悟空,敗回。又舉薦顯聖二郎真君領梅山六兄弟,又有老君的「金剛套」相助,悟空終寡不敵眾,被擒。齊天大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煉得火眼金睛。出來又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將大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如來佛欲傳三藏真經於東土。派觀音前往東土尋取經人。一路上收伏沙悟凈、豬悟能、小白龍和孫悟空。玄奘出世。 漁、樵對話提及神課袁守誠,神機妙算令涇河龍王恐懼,而犯天條,向唐王太宗求救。太宗答應救涇河龍王,卻被魏徵夢斬。龍王索命,太宗三曹對案,催判官相救還魂。

⑩ 西遊記6~10回讀後感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悟空到積雷山找到入贅玉面回公主的牛魔王借答扇;牛魔王被請走赴宴。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騎金睛獸,變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騙得真扇,依羅剎女所教之法將扇變大。卻不會變小。牛魔王失金睛獸,忙趕回芭蕉洞。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