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八十三回概括
❶ 西游記80-83回簡單概括
第八十回:奼女育陽求配偶,心猿護主識妖邪
悟空見山中黑松林內有黑邪之氣,勸唐僧不要救被綁在樹上的妖女,唐僧不聽,帶女子到禪林寺。寺中老喇嘛請師徒入內,並引出七八十個小喇嘛相見。
第八十一回:鎮海寺心猿知怪,黑松林三眾尋師
悟空聽眾僧說有妖魔在此傷人,夜間變成一小僧,一位美女來引誘,他現出原身,輪棒就打。那女子攝走唐僧。山神、土地跪告陷空山無底洞中之妖攝去唐僧。悟空讓八戒入山探路。
第八十二回:奼女求陽,元神護道
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第八十三回:心猿識得丹頭,奼女還歸本性
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1)西遊記第八十三回概括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❷ 西遊記第十三回梗概
唐僧與幾隨從騎馬西行,路過雙叉嶺忽然失足,三人連馬都跌落坑坎之中,被虎魔王部下生擒。那幾個妖王商量著如何吃他們,但因山君的話,而留下了唐僧其餘幾人均被食吃。
唐僧被嚇得不輕,這是一位老公公救了唐僧,後唐僧得知此人乃是太白金星。謝過後。唐僧又上路了,途中遇見一位獵戶,殺死了老想吃唐僧的老虎。
唐僧來到獵戶家,為他死去的父親誦經,得到眾人感謝。待他行至兩界山,忽聽喊聲如雷:「我師父來也!」
(2)西遊記第八十三回概括擴展閱讀
地名角色介紹:
兩界山:
即如來佛祖封印孫悟空時的五行山。唐朝時傳說兩界山介於幽冥界與凡間之間,是通往鬼門關的必經之路。
劉伯欽:
綽號鎮山太保。家住兩界山附近,和妻子、母親,一家三口打獵為生。一日進山打獵,正好遇到老虎要吃西天取經的唐三藏。
劉伯欽救下唐僧,並把他帶回家中休息,原來次日就是劉伯欽父親的忌日,劉伯欽的母親求唐僧給超度一下,唐僧欣然應允,劉伯欽的父親夜晚托夢給家人,說經高僧超度,已消了罪業。
閻王差人上中華富地長者人家托生去了。劉家對唐僧感激不盡,劉伯欽一直把唐僧送至兩界山,方才分手。劉伯欽可謂唐僧最早的守護者。
❸ 西遊記第十三回主要內容
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雙叉嶺伯欽留僧
這一回主要寫唐僧初出長安後經歷的第一難。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唐僧和兩位長行的從者在法門寺里住了下來。法門寺里的長老和這里的和尚們熱情的招呼了他們。唐僧在出河州衛的一座山嶺上,遇到老虎精,兩個隨行者全部被魔王剖腹剜心剁碎吃掉,唐僧被一老叟——太白金星救下。
之後唐僧獨自牽白馬前行,不料又遇猛虎和幾條長蛇,幸被鎮山太保劉伯欽相救,留在雙叉嶺住了一夜。唐僧為劉伯欽的父親超度了亡靈,消了罪業,到長者家去托生。劉伯欽第二天將唐僧送到兩界山,孫悟空就該出場了。
(3)西遊記第八十三回概括擴展閱讀:
「陷虎穴金星解厄雙叉嶺伯欽留僧」這一回主要有兩個故事情節。第一個故事情節是遭打劫。這樣的打劫,太多太多了,沒一回就要打劫一下。取經的故事剛剛開始,在沒有讀過後面的篇章的前提下,這一回已夠駭人:虎、熊、野牛。
第二個故事是說好心人家對佛教徒的尊敬,大體上概括了社會風氣。在古時候,除非朝廷有特殊的敕令,一般來說,僧道儒還是受到大家尊敬的,因為這些人一般掌握了文化,在社會階層上屬於小資以上的高級知識分子,而且勸善修行,口碑比較好。
當然,菜和尚的社會地位不高,再加上有些僧道經常偷雞摸狗,社會評價也不統一,大體上老年人比較尊敬,少年人比較頑皮,也喜歡拿他們這些古怪人開涮,境遇也不統一,大的層面上,就像劉欽他媽這樣,管一頓飯,然後上路,招待和尚,屬於比較積德的事情。
最後,一聲「師傅!」的叫喊,標志著唐僧正是走出國門,引出了我們的主角——孫悟空。
❹ 《西遊記》第七十二回到八十三回講述什麼內容
《西遊記》第七十二回到八十三回的內容:
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七女妖把唐僧吊上房梁並將庄門漫住,悟空變餓鷹,叼走其衣,悟空用毫毛變眾鳥,滅了守洞毒蟲,救出唐僧。
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七女妖請道士為己報仇,毒茶毒死唐僧、戒和沙僧。悟空道士相鬥,並請來毗藍婆菩薩,救活唐僧三人,又將道士帶走。
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
太白金星來說山中三位魔王很神通,悟空變成一小妖聲言孫悟空要來打死眾妖。眾妖魂飛魄散,哄然而去。
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
悟空進洞但不慎被鵬怪裝入寶瓶。悟空忙拔下救命毫毛從瓶底鑽出,被獅怪吞下,悟空被逼飲毒酒後死去活來。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悟空迫使三怪答應送唐僧過山,但三魔定計,在前面城市攔住三徒大戰,眾小妖趁機將僧搶入城內。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相性 一體拜真如
三師徒被擒,師徒被蒸,悟空脫身,救出唐僧,卻魔頭察覺,又將眾人捉回。悟空請如來,收伏三怪.
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
國王貪愛美女,又聽道士之言,那道士是一妖魔,那道士言說唐僧心肝強過一千小兒心肝。悟空變成唐僧,被武士押上朝廷。
第七十九回 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
悟空將胸腹剖開,唯缺所要的黑心,現出原身,打敗道士。妖道被壽星在空中罩住。悟空回城令諸神送歸小兒。
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
悟空見山中有邪氣,勸唐僧不要救樹上妖女,唐僧卻帶女子到禪林寺,老僧請師徒入內,並引出七八十小僧相見。
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
悟空聽眾僧說有妖魔在此傷人,夜間一位美女來引誘,他現出原身,輪棒就打。那女子攝走唐僧,悟空讓八戒入山探路。
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
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
悟空執供奉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向玉帝告天王縱女害人。天王父子下天界後得知是被降伏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❺ 西遊記八十三回至九十九回每回梗概
第八十三回 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第八十四回 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第八十五回 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第八十六回 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郡官張榜懸賞,祈雨除久旱。原來郡侯不敬天,故被降災。悟空勸郡侯歸佛教,上天徑訪九天應元天尊,借來雷、電、雨諸神,降雨三尺。郡侯為四眾建生祠。
第八十八回 到天竺國玉華城,三徒為三個前來尋畔的王子演示身手,使他們折伏。玉華王懇請悟空三人收三子為徒,並借三人兵器為王子依樣製作。三兵器在廠坊夜放異彩,被附近虎口洞妖怪看見攝走。
第八十九回 悟空入山偵知妖王欲買豬羊祝得到兵器,與八戒就成二小妖,讓沙僧扮作販豬羊者,三人進入洞中,各抓兵器,邊打邊走。妖王黃獅怪至竹節山盤桓洞其祖翁九頭獅處告急。祖翁率從獅怪來城。
第九十回 九頭獅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天尊。天尊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
第九十一回 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第九十二回 八戒、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斗木犭+解、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第九十三回 前行到「布金禪寺」。寺僧道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次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第九十四 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第九十五回 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第九十六回 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第九十七回 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第九十八回 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第九十九回 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❻ 西遊記第八回到第十三回大概內容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五百年後,如來佛欲尋一信徒取經,以使佛法永傳東土。觀音率木叉,帶著袈裟、錫杖和金、緊、禁三個箍,駕雲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凈、豬悟能和小白龍;勸化孫悟空,讓他們共保取經人。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涇河龍王為使袁守誠預卜落空,私改降雨進辰,雨量。又以所佔失准搗毀袁守誠卦鋪。袁守誠斷言龍王因違旨將被唐丞相魏徵處斬。並讓龍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夢龍王求情,許之,命魏徵入朝隨侍,使其不能斬龍。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魏徵與太宗對奕時,夢斬老龍。當晚太宗夢龍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為防鬼祟,他令尉遲恭、秦叔寶夜守宮門。太宗不久亡故,在陰間遇魏徵舊友,現為陰間判官的崔珏。崔珏為太宗添壽二十年。還陽途中,太宗被冤鬼糾纏,散金銀給眾鬼而脫身。
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王+禹正空門 唐太宗還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嚴禁毀僧謗佛。眾人推舉陳玄奘主持水陸大會,太宗許之。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鳳音顯象化金蟬 觀音菩薩變成疥癩游僧,將錫杖袈裟獻給太宗。太宗將其賜予玄奘。觀音上台對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處,玄奘願去西天,太宗封其為「御 弟聖僧」,賜號為「三藏」。三藏唐僧出關而去。
❼ 概括西遊記第83回的內容
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
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❽ 西遊記第八十三回俗稱是什麼
《西遊記》第八十三回是"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講的是李天王哪吒協助孫悟空捉拿老鼠精的故事。俗稱"無底洞捉妖"。
❾ 看西遊記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回概括
八十二回:奼女求陽,元神護道。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八十三回:心猿識得丹頭,奼女還歸本性。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八十四回:難滅伽持圓大覺,法王成正體天然。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9)西遊記第八十三回概括擴展閱讀:
李靖是天宮中的衛戍司令,所生三子,《西遊記》認為長子金吒為靈山前部護法,二子木吒是南海觀世音菩薩的大徒弟,三子哪吒在自己的帳下效力。早年因與三子哪吒反目,燃燈道人賜他一座舍利子如意黃金寶塔,化解了父子前仇,所以稱為托塔李天王。
托塔天王原型是印度佛教四大天王之一的北方多聞天王,傳入中國之後受到中國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影響而表現出了顯著的中國文化特徵:身穿鎧甲,頭戴金翅烏寶冠,左手托塔,右手持三叉戟。
塔是佛教的象徵,一般的寺院都有塔,是佛門安置經文、佛物和舍利子(得道高僧圓寂後火化的遺留物)的地方。唐僧經常訓誡悟空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浮屠」就是指塔。
李家父子武藝超群,法力深厚,又對玉帝忠心耿耿,在天界享有崇高而又重要的地位。每逢大事,玉帝必先欽點李天王掛帥。兩次平息孫悟空造反,都是任命他為降魔大元帥,手下的巨靈神、魚肚將、哪吒三太子等十萬神將天兵,均是天王所統率的精兵良將,在取經途中幫了唐僧四人度過不少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