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山西襄汾遺址

山西襄汾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3 11:06:04

❶ 程嬰到底葬到哪裡。為什麼山西襄汾也有他的墓

我是襄汾縣汾城鎮孝村人,程公村離我家兩千米。那裡是真正的程嬰故鄉,而且程嬰墓就在村旁邊。
而且我們村以前叫孝子村,是因為李牧將軍的墓在我們村,我們村是守陵墓的,到清明都有給李牧將軍上墳,但是現在不知道為什麼網上都說李牧將軍的墓在別的地方。

❷ 臨汾有哪些歷史遺跡

華門能算歷史遺跡嗎?
臨汾好像就是堯廟了,但是多年前讓火燒了一次,後面修繕過。
襄汾有個丁村遺址,洪洞有蘇三監獄,廣勝寺,大槐樹。
蒲縣有東岳廟,隰縣有小西天。仙洞溝(什麼位置我忘了)。

❸ 山西省襄汾縣丁村遺址的門票多少錢

不要錢.
要錢的是丁村民俗博物館和丁村文化館,一張門票.
如果你喜歡攝影,繪畫,考古,建築以及民俗,還是不錯的.

❹ 山西有那些古遺跡他們在哪兒簡要介紹.

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涌現出一批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 、新絳、代縣(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❺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的丁陶

「丁陶文化」如今被叫得山響,成了襄汾縣打出的一張份量極重的文化牌,逐漸在城鄉間產生了巨大的回響,襄汾人已經承認並接受了它。如果你隨便拉出一個人問他,何謂「丁陶文化」,他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丁村文化和陶寺文化!極對,兩個地方都說對了,好像可打一百分了。但是,且慢!如今叫得山響的「丁陶文化」文化課沒那麼簡單,它已經遠遠超出這個帶地域文化色彩的考古文化范疇,被賦予了新的更廣闊的內涵。
「丁村文化」是指丁村舊石器時代中期階段文化的,是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學術命名。只要一提「丁村文化」,它就意味著中國舊石器時代的中期文化。隨著對丁村文化發掘研究的

深入,丁村文化已經是包括舊石器早中晚期在內的一種地域文化總體,已經和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命名內涵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它仍然還是一個考古學文化命名,這在國內外考古學領域是得到承認的。「陶寺文化」同樣也是一個考古學文化命名。最初,在上世紀五十年到調查時,以其「灰陶」被納入了龍山文化系列,後來經過發掘研究,發現陶寺遺址所出土的陶器從類型上與周邊一些龍山文化遺址所出土的有較大的區別,而且分布范圍只在襄汾、臨汾、曲沃、侯馬等處,基本在汾澮三角地帶分布,屬於龍山文化時期一支突出的地域性文化,因而將之另稱為「龍山文化陶寺類型」。隨著考古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類型與遺跡的不斷出現加之同位素年齡測定老在4500至4000之間迴旋,而且其文化類型僅在上述汾澮交叉地域重復顯現,並不見於該地域之外的其他任何遺址,因而其地域文化之特性被認識和肯定,將其「陶寺類型」正式定名為「陶寺文化」。它和「丁村文化」一樣,都是單純的考古學命名,尚不具備今天「丁陶文化」的更深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丁陶文化」,狹義上說,是「丁村文化」和「陶寺文化」兩種不同性質文化的結合體,它們一個是若干萬年前的事,一個是史書有記載民間有傳說的幾千年前的事,兩者似乎毫不搭界。若從廣義上說,丁陶文化應該是包括了遠古人類文明和國家起源文明以及上下五千年這塊土地上中華兒女的精神和物質文明的總合,它是襄汾大地乃至汾澮三角地區人類文化的總載體。給與丁陶文化這樣的定位和價值,決非空穴來風、聳人聽聞、嘩眾取寵。
舉世聞名的丁村人繪制了人類進化的藍圖,精明強乾的陶寺人推進了華夏文明的進程,霸業興隆的古晉國開拓了三晉工商之道,之後的各朝各代也都是文才武略英雄輩出。趙有鎮守代邊的李牧,漢有功封絳侯的周勃,唐有雙鞭救主的敬德,元有下筆驚神的德輝;進入明朝,更是枚不勝舉,諸如王體楊天高幫佐、蘆秉純乃至近代的劉篤敬等等,哪一個不是生長在這塊熱土之上的英才驕子!他們為中華為故土為社稷為鄉民竭心盡力披肝瀝膽,創建了輝煌業績,書寫了不朽篇章,都是丁陶文化的光耀,都是丁陶文化的內涵。
綜上所述,丁陶文化不是指考古學文化,而是丁陶大地亘古至今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總合,是一張地域文化品牌,它有自身非常寶貴的歷史價值,又有非常切實的現實意義。打好「丁陶文化」這張大牌,對於襄汾的騰飛定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源動力和向心力。因為它是屬於貼切民族心理文化意識的傳統文化,所以,最容易被接受和消化,並以此產生出與時俱進和諧健康的新文化,這就是「丁陶文化」的定位與價值。

❻ 山西哪有些革命舊址、遺址、歷史古跡

山西的古跡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五台山,涌現出一批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 、新絳、代縣(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汾市(13處)
丁村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臨汾縣丁村,位於襄汾縣城南五公里的地方
丁村民宅 明至清 山西省襄汾縣山西襄汾縣城南4公里丁村
陶寺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
牛王廟戲台 元 山西省臨汾市臨汾縣魏村
霍州州署大堂 元 山西省霍州市霍州市東大街北一側
千佛庵 明 山西省隰縣城西一里許的鳳凰山巔
山東岳廟元至清山西省蒲縣城東二公里的柏山之巔
柿子灘遺址舊石器時代山西省吉縣東城鄉西村
曲村--天馬遺址 周 山西省曲沃縣曲村、翼城縣
大悲院宋、金山西省曲沃縣曲村北
侯馬晉國遺址 東周 山西省侯馬市遺址在侯馬市汾、澮兩河交匯處
廣勝寺 元、明 山西省洪洞縣東北17公里霍山南麓
洪洞玉皇廟元山西省洪洞縣
晉城市 (14處)
姬氏民居 元 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8公里的陳慪鎮中庄村
崇明寺北宋至明山西省高平市東南15公里的聖佛山東麓
開化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北17公里的舍利山腰
遊仙寺北宋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南10公里的遊仙山麓
定林寺元至清山西省高平市城東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
南、北吉祥寺 宋~清 山西省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
龍岩寺金、明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梁泉村
小會嶺二仙廟北宋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小會村
崔府君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禮義鎮
西溪二仙廟金至清山西省陵川縣晉城市陵川縣西溪村
青蓮寺 唐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南17公里的澤州縣硤石山腰
玉皇廟 宋至清 山西省晉城市東13公里府城村後的黃土崗上
晉城二仙廟 宋 山西省晉城市東12公里的澤州縣金村鄉東南村
澤州岱廟宋至明山西省澤州縣晉城市冶底村
長治市 (18處)
正覺寺金至明山西省長治縣看寺村
觀音堂明山西省長治市
潞安府城隍廟元至清山西省長治市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1938年 山西省武鄉縣
洪濟院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沁縣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北隅
武鄉縣大雲寺宋至清山西省武鄉縣
會仙觀金至清山西省武鄉縣東25公里的監漳村西
沁縣大雲院宋至清山西省沁縣郭鎮
原起寺宋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市辛安村
法興寺 唐 山西省長子縣 城東南15公里的慈林山
崇慶寺 宋 山西省長子縣紫雲山
三嵕廟金至清山西省壺關縣鄉南陽護村
天台庵 唐 山西省平順縣東北25公里王曲村
大雲院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23公里的實會鄉實會村北龍耳山中
龍門寺 五代~清 山西省平順縣西北65公里的石城鄉源頭村北二里許的龍門山腰
淳化寺金山西省平順縣
明惠大師塔五代山西省平順縣長治市平順縣虹霓村
九天聖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順縣城西10公里處的北社鄉東河村西的土丘上
呂梁市(6處)
馬茂庄墓群東漢山西省離石市
安國寺明山西省離石市
太符觀金至清山西省汾陽市
興東垣東岳廟金至清山西省石樓縣
香嚴寺金至明山西省柳林縣
則天廟 金 山西省文水縣
晉中市(11處)
榆次城隍廟 元~清 山西省榆次市
喬家大院清山西省祁縣
平遙城牆 明 山西省平遙縣
鎮國寺 五代至清 山西省平遙縣
雙林寺 明 山西省平遙縣
慈相寺北宋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平遙文廟金至清山西省平遙縣
祆神樓 清 山西省介休市
介休後土廟明、清山西省介休市
旌介遺址 商 山西省靈石縣
資壽寺明山西省靈石縣
陽泉市 (2處)
關王廟 宋 山西省陽泉市
大王廟金至明山西省盂縣
朔州市(3處)
廣武漢墓群 漢 山西省山陰縣
佛宮寺釋迦塔(應縣木塔) 遼 山西省應縣
崇福寺 金 山西省朔縣
運城市(22處)
馬村磚雕墓宋、金山西省稷山縣
青龍寺元山西省稷山縣
絳州大堂 元 山西省新絳縣
福勝寺元、明山西省新絳縣
稷益廟明山西省新絳縣
太陰寺金山西省絳縣
萬榮東岳廟 元至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後土廟 清 山西省萬榮縣
萬榮稷王廟金山西省萬榮縣
臨晉縣衙元至近代山西省臨猗縣
禹王城遺址 東周至漢 山西省夏縣
司馬光墓 北宋 山西省夏縣
西陰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山西省夏縣
東下馮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商山西省夏縣
解州關帝廟 清 山西省運城市
泛舟禪師塔唐山西省運城市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唐至明山西省永濟縣
永樂宮 元 山西省芮城縣
西侯度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芮城縣
清涼寺元山西省芮城縣
廣仁王廟唐山西省芮城縣
芮城城隍廟北宋至清山西省芮城縣
忻州市(11處)
洪福寺金山西省定襄縣
阿育王塔元山西省代縣
邊靖樓明山西省代縣
雁門關明山西省代縣
平型關戰役遺址 1937年 山西省繁峙縣
岩山寺 金 山西省繁峙縣
南禪寺大殿 唐 山西省五台縣
佛光寺 唐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白求恩模範病室舊址 1938年 山西省五台縣
顯通寺 明至清 山西省五台縣
廣濟寺大雄寶殿元山西省五台縣
大同市(12處)
雲岡石窟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善化寺 遼、金 山西省大同市
華嚴寺 遼、金、清 山西省大同市
平城遺址 北魏 山西省大同市
方山永固陵北魏山西省大同市
大同九龍壁明山西省大同市
懸空寺 明 山西省渾源縣
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金山西省渾源縣
渾源永安寺元山西省渾源縣
曲回寺石像冢唐山西省靈丘縣
覺山寺塔遼山西省靈丘縣
許家窯一侯家窯遺址 舊石器時代 山西省陽高縣、河北省陽原縣
太原市 (5處)
晉祠 宋 山西省太原市
龍山石窟 元 山西省太原市
晉陽古城遺址春秋至五代山西省太原市
竇大夫祠元至清山西省太原市
天龍山石窟東魏至唐山西省太原市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大同火山群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❼ 遠古時期西河度文化和什麼遺址位於山西臨汾地區

襄汾丁村文化。
丁村遺址(第一批國保)
時代:舊石器
地址:襄汾縣丁村汾河東岸回的第三階地上答
為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遺址。1953年發現,1954年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了調查發掘,發現含有舊石器和動物化石的14個地點,獲得了3枚「丁村人」牙齒化石,2005件石製品,27種哺乳動物化石。1958年裴文中、賈蘭坡先生對石製品進行了深入研究,出版《山西襄汾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確立了丁村文化。1976年以來,又多次進行了調查和發掘,發現了數十件石製品和一塊幼兒頂骨化石,新發現舊石器時代地點12處,分別代表了舊石器時代早、中、晚三個時期的人類文化遺存,稱之為「新丁村文化」,目前可以確認的共包括31個地點、5個文化層的遺址群。進一步擴大了對丁村文化分布范圍和內容的了解。

❽ 「唐堯帝都」可能為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嗎

不是很明確,估計在今河南山西一帶。
2004年6月28日,記者從省考古研究所獲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省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專家一致認定:近4年來,在襄汾陶寺遺址連續發掘出土的陶寺早、中期城址,宮殿區核心建築,大墓出土的精美玉器、彩繪陶器等72件套隨葬品,及以觀天授時為主並兼有祭祀功能的觀象台,通過進一步考證,證實襄汾陶寺遺址極可能為4000多年前堯時代的「唐堯帝都」。

20世紀七八十年代,陶寺墓地的發現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有關陶寺文化族屬問題的討論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1984年,王文清先生首先提出了陶寺文化「很可能是陶唐氏文化遺存」的觀點。1999年秋季,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聯合組隊對陶寺遺址進行了連續4年8個季度的發掘。截至目前,累計發掘近3000平方米,鑽探500000平方米。發掘出土的陶寺城址平面呈圓角長方形,總面積約為280萬平方米。由早期小城、中期大城、中期小城三部分組成,已考證中期的祭祀觀象區與墓葬區就在中期小城中。觀象台位於中期小城內祭祀區,總面積大約在1400平方米左右。目前清理的觀象台遺跡共為四個層面,遺跡壓在陶寺文化晚期文化層之下,由此推斷,應以觀象授時功能為核心、兼有觀象功能的復合建築。宮殿區位於早期小城的中南部,其三面有圍壕,一面緊南牆,面積約50000平方米。從宮殿核心建築區北入口遺跡的發掘,進一步證實陶寺城址內早、中期宮殿區奢華建築的存在。

據省考古所有關專家介紹,通過4年的考古發掘工作,確立了規模空前的史前城址以及與城垣相匹配的貴族大墓。這些發現從聚落形態、社會形態以及文明程度等方面證實了陶寺遺址極可能為「唐堯帝都」。陶寺遺址不僅確證了5000年中華文明及其生生不息的延續性,而且為我們托出了一個清晰可鑒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廣泛認識價值的堯及堯的時代,並以其自身長久積淀的文明印痕遂使4000多年前的人文社會景觀突現眼前。

❾ 請問從臨汾市火車站到襄汾縣陶寺遺址,該怎麼走

坐5路公交車,到終點再坐到襄汾的公車,再轉到陶寺鄉就好。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