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遺址景區在哪裡
① 圓明園的遺址在哪裡
圓明園遺址公園位於中國北京市區西北的海淀區。
圓明園是一組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佔地350公頃,約合5200畝。圓明園規模宏偉,融會了各式園林風格,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再現詩畫意境,被大多數中國園林學家認為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被當作是中國古典園林平地造園、堆山理水集大成的典範。清朝時一些在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參觀圓明園之後將其稱作「萬園之園」。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與頤和園緊相毗鄰。它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佔地350公頃,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圓明園,曾以其宏大
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1860年10月慘遭英法聯軍洗劫並付之一炬。
1976年11月,圓明園管理處成立,1988年1月圓明園遺址公園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 6月29日,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式開始對社會開放。經過1990年、1993年兩次征地,圓明園遺址公園回收了盛時圓明園規模的全部土地使用權。1996年9月被六部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11月,圓明園遺址公園被北京市國防教育委員會命名為「北京市國防教育基地」。2000年9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2008年11月20日通過國家旅遊局4A景區評審。2010年10月12日,榮獲「北京新十六景」之一,成為最新的代表京都魅力的16張名片之一。
② 圓明園遺址 就是殘柱那個 具體在圓明園的哪個方位知道的請告訴我 謝謝
兩條路,
第一條路從公園東門(長春園)進:進門後向右(北)走,走到頭,左手邊就是入口。
第二條路從公園南門(綺春園)進:進門後走到頭向左,穿過小道到湖邊向右轉,沿路向前走直至綺春園的北牆,走兩座牆(圓明園和長春園)之間的路走到頭,右邊就是入口。
拓展材料: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後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③ 圓明園遺址公園的主要景點
福海景區
福海景區位於圓明園北部,以全園最大的水域福海為中心,由環列周圍的十個不同形式的洲島,與臨近水面的開闊地段共同構成。福海水面浩翰開闊、碧波盪漾,是當時皇家御園的水上游樂中心。四周佳景遍布,「方壺勝境」、「平湖秋月」、「夾鏡鳴琴」等諸多景點與福海隔而不斷,形成開朗與幽深的對比。
河道環流於海的外圍,時寬時窄、有開有合,通過十個水口溝通福海水面。大小水面互相依託,相映成趣。象徵著百川歸海,四方水流均歸福海,體現了四方歸順的寓意。
綺春園
綺春園早期是怡親王允祥的御賜花園,園名交輝,始建不會晚於雍正初年。該園於乾隆朝前葉改賜給大學士傅恆,易名春和園。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十月奉旨將傅恆及其次子福隆安賜園合並歸入圓明園,定名綺春園,次年三月初九掛訖「綺春園」匾。
長春園
長春園西洋樓景區位於長春園最北部,是仿照西歐園林所建造的西洋式建築和庭院,俗稱「西洋樓」。
長春園以水面為主體,內設景點30餘處,園內主體建築為中式,但在園北的東、西向狹長地帶建有一組西式宮殿,統稱西洋樓,是中國皇家園林內首次出現的歐式建築,主要有淳化軒、海岳開襟、獅子林、如園、西洋樓、觀水法的獸戰和時鍾、黃花陣里捉迷藏、線法山上觀望威尼斯城等。
九州景區
九州景區位於圓明園西部,原是皇帝處理朝政和園居之所,如今開放參觀景區佔地約40萬平方米,包括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州清晏、鏤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盪盪、茹古涵今、長春仙館、麴院風荷、洞天深處14組園林景觀。
④ 圓明園遺址廢墟石頭在圓明園哪兒
圓明園最著名的廢墟石頭是西洋樓景區的大水法,在圓明園遺址公園的東北角。
圓明園始建於康熙46年(1707年),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佔地350公頃(5200餘畝),其中水面面積約140公頃(2100畝),有園林風景百餘處,建築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餘年間創建和經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
圓明園遺址公園建成於1988年,僅存山形水系、園林格局和建築基址,假山疊石、雕刻殘跡仍然可見。在「西洋樓」舊址建有園史展覽館,供人瞻仰憑吊。
(4)圓明園遺址景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准。
「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制揀魔辨異錄》。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並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凈合一」,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雍正的法號「圓明」。
⑤ 圓明園遺址公園大概需要遊玩多久才能逛完整個景區
2到3小時夠了……
⑥ 圓明園遺址標志建築這叫什麼
網路:
著名景點
大水法 西洋樓遺址 方壺勝境
中文名稱
圓明園
外文名稱
The Summer Palace[6]
地理位置
北京西北郊區,海淀區
氣候類型
溫帶季風性氣候
佔地面積
5200餘畝,方圓20里
景點級別
國家級景區
類別
歷史博物館,藝術館
地點
北京
初建者
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焚毀時間
1860年10月18日
擴充期
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年間
⑦ 圓明園遺址公園的區域劃分
圓明園可分為六部分 圓明園前部外朝內寢區,南起大宮門,北至九州清宴殿,主要有大宮門、正大光明殿、勤政親賢殿、九州清宴、長春仙館; 後湖景區,有鏤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坦坦盪盪、萬方安和、山高水長樓、同樂園,以及茹古涵今、月地雲居、慈雲普護、武陵春色等; 後湖以北小園集聚區,西起安佑宮,東至廊然大公、北遠山村,大多建於乾隆時期,主要有安佑宮、水木明瑟、舍衛城、文源閣、廓然大公、西峰秀色、四宜書屋、北遠山村,以及日天琳宇、映水蘭香、濂溪深處、匯芳書院、紫碧山房、魚躍鳶飛等小園區和仿建杭州西湖的柳浪聞鶯等; 福海景區,亦稱東湖,在園中佔地最廣,是乾隆、嘉慶年間每年端午節舉行傳統賽龍舟盛會的地方,中央建蓬萊三島、四周十島環抱,主要有方壺勝境、蓬島瑤台、接秀山房、平湖秋月、麴院風荷,以及仿杭州西湖勝景而建置的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鍾、夾鏡明琴等; 長春園,位於圓明園東面,始建於乾隆十四年(1749),以水面為主體,內設景點30餘處,園內主體建築為中式,但在園北的東、西向狹長地帶建有一組西式宮殿,統稱西洋樓,是中國皇家園林內首次出現的歐式建築,主要有淳化軒、海岳開襟、獅子林、如園、西洋樓、觀水法的獸戰和時鍾、黃花陣里捉迷藏、線法山上觀望威尼斯城; 萬春園,原稱綺春園,位於圓明園、長春園東南面,約建於乾隆三十七年(1772),是由原有的小園林包括皇室成員死後繳回的賜園加以改造成的一座小型水景園;共有30個景點,宮門內迎面有5間迎輝殿,道光時孝和皇太後、咸豐時康慈皇太後都曾在此居住;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後,改稱萬春園,內部裝修圖樣都經慈僖親自修改,其中不少圖案為慈禧親繪。
⑧ 圓明園遺址公園迷宮在什麼地方
就是圓明園遺址公園的萬花陣景點。
⑨ 圓明園的遺址在哪裡
圓明園遺址位於北京市區西北的海淀區,是一組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佔地回350公頃,約合5200畝。圓明園規答模宏偉,融會了各式園林風格,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再現詩畫意境,被大多數中國園林學家認為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被當作是中國古典園林平地造園、堆山理水集大成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