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聯遺址
Ⅰ 介紹七星峰東北抗聯遺址中有哪位烈士的墓碑
集賢縣七復星峰森林旅遊公制園,位於黑龍江省集賢縣西南部二公園,總面積為6513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多達80%,是三江東部地區最大的省級森林旅遊公園。
七星峰森林公園,地形復雜,風光奇特,物種豐富,有七座形、態各異的山峰,矗立於群山之中,山體巍峨,怪石磷峋,崢嶸峭拔,其中以七女峰最高,登上七女峰,連綿起伏的山峰,層林盡染,林景盡收眼底,吸引著大批的旅客,七星峰公園以天然次生林為主,國家保護植物有紅松、黃菠蘿、水曲柳、胡桃楸、人參等。公園內森林層次復雜,植被上下連接,為豐富景觀提供了條件,四季景觀各不相同是公園的典型特點。春季,山花爛漫,奼紫嫣紅,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花的芳香,是春遊的好去處
Ⅱ 鏵子山的鏵子山抗聯密營遺址
鏵子抄山抗聯密營遺址位於通河縣北襲十五公里,鳳山鎮南四十公里,岔林河西岸,小橋子河東岸海拔六百八十米的鏵子山,通河縣林業局鏵子山林場作業區三十一林班,第二小班。鏵子山峻峭秀美,有三個狀似犁鏵的山尖直沖雲霄,她的東北是上青山、下青山,南面松柞遮天蔽日,正北是萬人山,西邊是銀洞溝,銀洞溝北邊是麻搭營子,一條全長七十五公里的林子河源頭分布在銀洞溝和麻搭營子的各個溝岔,這里地形復雜,溝溝相象、山山相似,不要說外人,就是當地人,也時常在這里迷失方向,人們都把這個地方叫做麻搭營子。相傳有一個日軍討伐隊一頭鑽進了麻搭營子,瞪眼沒見出來,餓斃的鬼子兵成了虎狼的美餐,嶄新的槍支彈葯武裝了我們的抗日隊伍。從那以後,日寇再也沒敢進犯過鏵子山。
鏵子山抗聯密營遺址由前哨營盤、防衛陣地和主營地三部分組成。
Ⅲ 丹東地區與東北抗日戰爭有關的主要革命遺址
1、楊靖宇指揮部舊址:位於寬甸滿族自治縣青山溝鎮滴水砬子村,這里曾經是抗聯戰士的秘密宿營地。1935年,抗聯統戰指揮部曾設在這里。
2、「楊洞」密營:原名「羊洞」,是當地放羊人憩息的地方。後來,楊靖宇將軍的抗聯一軍軍部曾在這里駐扎,為了紀念楊靖宇將軍和抗聯一軍將士浴血抗戰的功績,當地群眾把「羊洞」改稱「楊洞」。
3、「紅軍洞」密營:曾在洞內採集到老式步槍子彈殼、深藍釉湯匙、帶有五角星加圓圈圖案的膠鞋底、以及有「大日本」字樣的玻璃瓶瓶嘴殘斷等遺物。
4、鄧鐵梅司令部舊址:司令部舊址位於龍王廟鎮原供銷社大院內,整個建築為二層樓,此建築系東北民眾抗日自衛軍司令鄧鐵梅於1932年7月中旬應龍王廟商界和群眾的要求,率司令部機關和警衛營、大刀隊進駐龍王廟街里,將中和洋商號作為司令部駐地。
5、左子元部抗聯遺址:位於寬甸下露河朝鮮族鄉聯合村姜家溝村民組西北天山南側半山腰處的平地上,北距主峰100米,現存兩處坐北朝南的房屋基址,子元曾以西北天為根據地,在對敵作戰中接連取勝,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西北天抗聯遺址的發現,對研究丹東地區抗聯斗爭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6、四平鄉政府舊址:位於寬甸雙山子鎮黎明村方家隈子村民組居民區內,現為村民何學禮家住宅。1935年,在楊靖宇的領導下,東北抗日聯軍成立了四平鄉政府,這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成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四平鄉政府成立後,積極開展抗日救國工作,為寬甸地區的抗日斗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東北的抗日斗爭史中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有一本書叫。那裡比較詳細,書名叫《丹東革命遺址實錄》,這里記錄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