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遺址
『壹』 仰韶中期文化遺址有哪些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中期階段。仰韶文化早期文化遺址有20餘處,分布山西各地回。中期文化答遺址有芮城縣西王村遺址、翼城縣北橄遺址、晉中地區遺址、大同馬家小村遺址等。
西王村文化遺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彩色陶器,最常用的色彩有黑、白、紅三色,彩色圖案多為弧線和圓點等幾何形線條組成的花卉或禽鳥,造型生動。曲腹碗、盆和雙唇小口尖底瓶是代表性生活用具。此外,遺物中還有大量的生產工具和動物骨骼化石。
北橄遺址位於翼城縣城東10千米處,文化遺物包括石、骨、陶質的生產工具,主要器型有小口尖底瓶、缽、罐、釜、瓮、鼎、盆等。
晉中地區遺址的陶器的基本組合為重唇口尖底瓶、大口素麵瓮,以及盆、缽、罐、缸等,彩陶十分發達,以黑彩的圓點、鉤葉、弧邊三角形構成植物花葉圖案。
馬家小村房屋遺址都是半地穴式的。器物最多的是陶器。陶器種類有常見的尖底瓶、盆、罐,也有比較特殊的四系罐、四系瓮。
『貳』 仰韶遺址中有哪些寶貴信息
在半坡等地的彩陶缽口沿黑寬頻紋上,還發現有50多種刻畫符號,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質。在濮陽西水坡又發現用蚌殼擺塑的龍虎圖案,是我國最完整的原始時代龍虎形象。
『叄』 仰韶遺址中有哪些畜牧業
仰韶文化時期,畜牧業也是重要的生產部門。仰韶遺址中有許多豬、馬、牛的骨骼,其中豬骨最多。豬的大量飼養,也說明當時居住地已相當安定。
『肆』 仰韶文化遺址有哪幾個文化層
仰韶文化遺址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最厚達4米。有四個文化層相疊壓,自下而上是仰韶文化中期、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龍山文化中期。遺址中最有價值的是數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說明我國農業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
『伍』 我國仰韶文化遺址共有多少處
1916年,當瑞典人安特生教授在山西勘探銅礦資源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批古新生代回的生物答化石,安特生教授以及當時地理測繪研究所所長丁文江先生隨即對古新生代化石進行大規模收集整理工作。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曾經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全國有統計的仰韶文化遺址共5213處,具體分布情況是:陝西省2040處、河南省1000處、山西省1000處、甘肅省1040處、河北省50處、內蒙古自治區約50處、湖北省23處、寧夏回族自治區7處、青海省3處。
『陸』 中國發現統計的仰韶文化遺址有多少
1916年,在山西偶然發現了一批古新生代的生物化石,隨即進行了對古新生代化石的大規模收集整理工作。
1921年,在河南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現了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
全國有統計的仰韶文化遺址共5213處,具體分布情況是:陝西省2040處、河南省1000處、山西省1000處、甘肅省1040處、河北省50處、內蒙古自治區約50處、湖北省23處、寧夏回族自治區7處、青海省3處。
『柒』 仰韶文化遺址中最有價值的有哪些
仰韶文化遺址中最有價值的是數十斤5000年前的小米,說明我國農業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仰韶文化是我國先民所創造的重要文化之一,仰韶文化的持續時間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
『捌』 仰韶遺址的發現有哪些重要意義
仰韶遺址的發現,第一次證實了我國在階級社會之前就存在著非常發達的新石器文化,並從此開始把考古學的研究領域擴大到舊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仰韶遺址的考古與發掘,無可辯駁地證明了我國不但有新石器時代的遺存和文化,而且相當發達,使過去宣揚的「中華文化西來說」不攻自破。仰韶文化上下數千年,縱橫幾千里,在世界范圍內來說也是罕見的。
『玖』 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遺物說明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
從仰韶文化遺址和多量的遺物里,可以推測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
仰韶時期的人們過著定居生活,擁有一定規模和布局的村落;原始農業為主要經濟形式,同時兼營畜牧、漁獵和採集;主要的生產工具是磨製石器;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此時反映人們意識形態的埋葬制度已經初步形成。
各遺址多有石斧的發現,石斧是用來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工具。遺址多在河谷里,那裡土地肥沃,便於種植。生產工具有石斧和骨鋤,農產物有粟。一陶罐粟在居室內發現,一陶缽粟是作為殉葬物放在墓葬里,足見當時人生活已經離不開農業,粟尤其是重要的食物。
畜牧業也是重要的生產部門仰韶遺址中有許多豬、馬、牛的骨骼,其中豬骨最多。豬的大量飼養,也說明當時居住地已相當安定。
弓箭是中石器時代後期或新石器時代早期出現的工具。有了弓箭,狩獵生活逐漸過渡到原始畜牧業。仰韶文化各遺址多有石鏃、骨鏃,可見當時已普遍使用弓箭。
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一般是美觀的。發展到了屬於銅器時代的辛店遺址的陶器,紋飾較為復雜,紋飾間還點綴著犬羊的圖形,有的還塗有人形紋。
仰韶文化制陶業發達,較好地掌握了選用陶土、造型、裝飾等工序。陶器種類有缽、盆、碗、細頸壺、小口尖底瓶、罐與粗陶瓮等。
其彩陶器造型優美,表面用紅彩或黑彩畫出絢麗多彩的幾何形圖案和動物形花紋,其中人面形紋、魚紋、鹿紋、蛙紋與鳥紋等形象逼真生動。
不少的彩陶器為藝術珍品,如水鳥啄魚紋船形壺、人面魚紋彩陶盆、魚蛙紋彩陶盆、鸛銜魚紋彩陶缸等。陶塑藝術品也很精彩,有附飾在陶器上的各種動物塑像,如隼形飾、羊頭器鈕、鳥形蓋把、人面頭像、壁虎及鷹等,皆栩栩如生。
在半坡等地的彩陶缽口沿黑寬頻紋上,還發現有50多種刻劃符號,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質。在濮陽西水坡又發現用蚌殼擺塑的龍虎圖案,是我國最完整的原始時代龍虎形象。
仰韶文化上下數千年,縱橫幾千里,在世界范圍內來說也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