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縣古城遺址要門票嗎
『壹』 郫縣古城遺址在哪裡
? 郫縣古城遺址位於郫縣三道堰鎮古城村,是成都平原多處史前城址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遺址。
平原寂寞回響的郫縣古城遺址 1996年古城遺址與成都平原其它吏前城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1997年大規模考古發掘中又發現了全國同時期最大的 禮儀性建築遺跡,國內外數十家新聞單位進行了報道,引起了文物考古和史學界的極大關注。
郫縣古城文物 古城遺址豐富的遺跡種類和文化遺物的出土,對了解夏商時代三星堆(古城)文化的淵源提供了直接證據,對於全面揭示四川盆地新石器時代及青銅時代考古文化面貌,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性作用。對研究古代社會的演進、文化交流、中華文明起源和古代宗教及社會分化等方面也具有突出的價值。
繁華落幕、塵埃落定,一切仍舊歸於平復。在古城遺址中挖掘出土的文物早已進了博物館,挖掘過的現場早已填復,塵封過的城池重又封回,遺忘也好、記住也罷,歷史的演進總在繼續。
『貳』 郫縣古城的郫縣古城遺址
位於郫縣古城鎮古城村,是成都平原多處史前城址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處遺址回。遺址長約650米,答寬約500米,總面積32萬平方米,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有4000年左右的歷史。1996年古城遺址與成都平原其它吏前城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1997年大規模考古發掘中又發現了全國同時期最大的禮儀性建築遺跡,國內外數十家新聞單位進行了報道,引起了文物考古和史學界的極大關注。 城址中發現有用於防禦的高聳城牆、禮儀性大房址、干欄式建築、木骨或竹骨泥牆房址、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和種類多樣的灰坑,出土了大量磨製精細的石器和裝飾精美的陶器。這些古城址建築技術相同,文化性質單一,是寶墩文化的中心聚落遺址。寶墩古城平面呈長方形,面積達60萬平方米。郫縣古城地處成都平原腹心地帶,平面也呈長方形,總面積30餘萬平方米,城址中部發現有面積達550平方米的禮儀性建築。魚鳧古城,平面呈六邊形,面積40萬平方米。芒城古城,為內外雙圈城牆,內外城牆間有壕溝,面積11萬平方米。雙河古城、紫竹古城,其平面也均呈長方形,面積分別為11萬平方米、20萬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