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柿子灘遺址

柿子灘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3 12:31:31

1. 臨汾一天吃喝玩樂攻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國遺址、丁村民宅、陶寺遺址、天馬遺址、牛王廟戲台、霍州州署大堂、千佛庵
柿子灘遺址、大悲院、洪洞玉皇廟、柏山東岳廟、霍州窯址、老君洞、鄉寧壽聖寺、汾城古建築群
東羊後土廟、霍州觀音廟、四聖宮、普凈寺、王曲東岳廟、南撖東岳廟、喬澤廟戲台
堯陵、鐵佛寺、師家溝古建築群、媧皇廟、小西天(千佛庵)
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高堆遺址、金城堡遺址、堯廟、下靳遺址、仙洞溝碧岩寺、彭真故居、祝聖寺、霍州鼓樓、韓壁遺址
追封吉天英碑、掛甲山摩崖造像、大墓塬墓地、克難坡、狄城遺址、安坪遺址、千佛洞(隰縣)
麻衣寺磚塔、郎寨塔、翠微山遺址、芝麻灘遺址、清微觀、文廟大成殿、橋北遺址、熱留關帝廟
隰縣鼓樓、丁村遺址、陶寺遺址、丁村民宅、寺頭遺址、趙康古城遺址、晉襄公墓、沙女遺址
南大柴遺址、大張遺址、關帝樓、普凈寺、汾城古建築群、永和文廟大成殿、千佛洞、真武祠
南石遺址、裕公和尚道行碑、翼城棗園新石器遺址、葦溝北壽城遺址、河雲遺址、四牌坊、故城遺址
曲沃古城遺址、里村西溝遺址、方城遺址、四牌樓、薛家大院、東許遺址、望絳墓地、薛關遺址
明代監獄、永凝堡遺址、坊堆遺址、上村遺址、侯村遺址、明代移民遺址、碧霞聖母宮、泰雲寺
師村遺址、上張遺址、洪洞關帝廟、凈石宮、馬牧華嚴寺、女媧陵、商山廟、腰東漢墓群
國家AAAA級景區 黃河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旅遊景區、臨汾汾河公園
臨汾市堯廟-華門旅遊區、古縣牡丹文化旅遊區、彭真故居[8]
國家級森林公園
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

其他風景區 麻衣寺、歷山舜王坪、堯山森林公園、荀子文化園、金代磚墓、真人祠、永和關、龍子祠
延慶觀、海東摩崖、姑射山、五鹿山、皇天後土廟、水神廟、馬頭關、藺相如故里、元代戲台
平陽鼓樓、大雲寺、剪桐封國、四十里山、龍澍峪、觀日亭、結義廟、景明旅遊區

2. 關於介紹舞陽縣歷史賈湖文化和傳說故事的作文

從目前考古發掘和研究的成果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從2萬年左右開始進入農耕農耕文明階段,以湖南玉蟾岩遺址為代表,2萬年左右開始稻作文明;黃河流域及以北近萬年左右進入農耕文明階段,以河南賈湖舞陽遺址為代表,有距今近9000千年的稻作文明;地中海流域距今約6000~8000千年間進入農耕文明階段,以兩河流域古蘇美爾文明和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為代表。世界其它地方進入農耕文明相對晚了許多。目前將我國長江流域所發現的上萬年以上的農耕文明遺址一概並入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是一種歷史的陳腐觀,是西方中心論在作祟,一個地方是否進入有規模的農耕文明是判斷其進入文明階段的重要標志。萬年以上的農耕文明分布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黃河流域及以北並世界其它地方還沒有類似的文明的發現,突顯人類文明發祥地的龍頭作用,這是人類重要的文明發展史實。這些上萬年的農耕文明主要有湖南道縣玉蟾岩、湖南臨澧竹馬村、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廣東英德牛欄洞、廣西桂林甑皮岩、浙江上山遺址、廣西邕寧頂螄山、江蘇溧水神仙洞遺址等等。黃河流域及以北上萬年的新石器遺址表現出明顯農耕文明特點的不多,河北徐水南庄頭、河北陽原於家溝、北京東胡林人村、北京懷柔轉年和山西吉縣柿子灘等遺址可當作新石器遺址的代表。問題的關鍵還在於黃河流域及以北並世界其它地方上萬年的新石器遺址尚未進入農耕文明階段。黃河流域距今9000年的河南舞陽賈湖稻作文明從實際地理位置分析,還是屬於長江流域的淮河支,實質還是長江流域向北發展的稻作文明;而河北磁山遺址大量粟的發現,才真正能代表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目前最早上限,距今7000年前。
湖南道縣玉蟾岩:距今2.25~1.85萬年,目前人類發現的最早的農耕文明遺址,發現了人類最早的栽培稻、陶器和人工編織物等。玉蟾岩原始陶片呈黑褐色,火候低,質地疏鬆,胎厚近2厘米,夾碳、夾粗砂,陶片內外均飾紋樣,似繩紋,但為編織印痕,有清晰的經編與緯編,開了夾碳陶、貼塑法、內外紋飾、編織技術萌芽的先河。玉蟾岩的編織印痕,表明玉蟾岩人已發明了編織技術,在這個基礎上,他們發明了網罟,用來捕捉鳥禽,開啟智力。洞前地勢平坦開闊,適宜人類生息繁衍。附近類似玉蟾岩的早期遺址還有很多,附近就有三角岩遺存。可見人類起源文明發祥於長江流域決不是孤立偶然,是生生不息。
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時代在距今2~1.5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及距今1.4~0.9萬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兩遺址相距約800米,其中吊桶環遺址應為仙人洞居民狩獵的臨時性營地和屠宰場。出土遺物有625件石器、318件骨器、26件穿孔蚌器、516件原始陶片,20餘片人骨和數以萬計的獸骨殘片。發現有1.2~1.4萬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標本。
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距今1.2萬年~8000年前,位於英德市雲嶺鎮東南面的獅石山南麓。發現的水稻硅質體是迄今嶺南地區所見年代最早的水稻遺存,將嶺南地區稻作遺存的年代前推至距今1.2萬年左右。陶片表面飾粗繩紋,無編織印痕,內壁加抹,表裡呈褐色,厚1.10~2厘米。早期夾碳,晚期不夾碳,只夾砂,紋理不明。
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距今1.2萬年~7000年,出土上萬件捏制的陶器殘片,有專家認為陶器起源與當地人用陶器煮食螺螄有關。據出土人骨測定,當時的桂林男子平均身高為1.65米,女子為1.56米。他們有卵圓的頭、低矮的鼻骨、鏟形的門齒,與現代的壯族人、東南亞人極其相似。他們用骨針、葛麻和獸皮縫制衣服,用獸牙、蚌殼作飾品,用赤鐵礦粉染色、文身,充滿了「野性美」。然而在此繁衍了5000年後,遠古的桂林人終於放棄了這個棲息地。7000多年前,地球氣候進入了一個溫暖潮濕期,高出地面僅1米的甑皮岩變得潮濕多水,這里的先民們走出洞穴,走向平原,利用樹木和竹竿搭建了適合南方潮濕天氣的干欄式房屋。
浙江浦江上山遺址:長江下游發現的上萬年的水稻農耕文明遺址,出土的大量夾碳陶片距今已有1萬年左右歷史,映證了水稻農耕文明從長江中游向長江下游傳播的方向性。
廣西邕寧縣頂螄山遺址:代表了嶺南地區距今10000~6000年的史前文化發展序列,出土距今1萬年左右的陶器,形具完整,多達20多件,其數量在廣西史前考古的歷史上是空前的,為研究南方史前文明提供了諸多便利;距今8000~7000年的100多座墓葬,在頂螄山貝丘遺址現已發掘出的400多個古人類遺骸中,有1/3是採用肢解葬的。遺址中出現的南方干欄式建築形式。
就廣西南寧附近,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密集就讓人十分吃驚,相當於新石器時代中期或早期的遺址分別有:天窩遺址、那北咀遺址、牛欄石遺址、青龍江遺址、長塘遺址、石船頭遺址、凌屋坡遺址、南蛇坡遺址、頂螄山遺址、灰窯田遺址、長江嶺遺址、豹子頭遺址、龍頸遺址、青山遺址等。天窩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天窩村東面約2.5公里的邕江南岸一個為「螺螄山」的台地上;那北咀遺址位於邕寧縣伶俐五合那窩村南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一個稱為「那北咀」的台地上;牛欄石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粟屋坡西南面約300米的邕江北岸一個稱為「牛欄石」的台地上;青龍江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定西村沖西坡西北面約1公里的青龍江口兩側的台地上;長塘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邕江北岸的長塘火車站東面一個稱為「螺螄山」的台地上;石船頭遺址位於原邕寧縣良慶鄉那黃村北面約3.5公里的邕江兩岸一個稱為「石船頭」的台地上;凌屋坡遺址位於原邕寧縣長塘鄉五合村凌屋坡南面約50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南蛇坡遺址位於原邕寧縣伶俐鄉公所南蛇坡西南約1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灰窯田遺址位於南寧市東南面三岸園藝場灰窯田嶺下邕江北岸的台地上;長江嶺遺址位於南寧市東南面三岸園藝場部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台地上;豹子頭遺址位於南寧東南面柳沙園藝場那壩村西南面約2公里的邕江轉彎處的北岸台地上;龍頸遺址位於南寧市西北江西老口街北面約2公里的邕江北岸一個稱為「龍頸」的台地上;青山遺址位於南寧市青山園藝場青山腳下邕江東岸的台地上。頂螄山遺址位於原邕寧縣蒲廟鎮新新村九碗坡自然村東北約1公里的頂螄山上,1994年發現,1997年至1999年進行全面發掘,發掘面積1050平方米,共發現三百多座墓葬共四百多具人體骨骼,出土大批磨製石器、蚌器、陶器、骨器等遺物,還發現排列頗有規律的建築遺跡——柱洞,是廣西迄今發掘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文化內涵較為豐富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
林河先生在其《中國巫儺史》一書中詳細總結了長江流域農耕文明領先世界的記錄: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建築科技(18000年前臨澧竹馬村的「高台式土木建築」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管道施工科技(竹馬村的拱形密封管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紡織科技(20000年前道縣玉蟾岩遺址的植物纖維編織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制陶科技(玉蟾岩的陶制食物盛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農業科技(玉蟾岩的水稻人工栽培工藝);
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植物靈崇拜(玉蟾岩的「搓草紋」陶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貼塑陶科技(玉蟾岩制陶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雕刻科技(彭頭山文明的雕刻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拋光打磨科技(彭頭山文明的精製佩飾);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墾了世界上的第一片稻田(彭頭山文明的稻田);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鑿了世界上的第一條灌溉稻田的水溝(彭頭山文明的水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吃上了「令人老而不死」的大米飯(彭頭山水稻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陰陽觀念(彭頭山陶器上的陰陽縷孔);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靈崇拜(彭頭山陶器上的火靈出入孔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月崇拜(彭頭山的日月紋陶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神靈崇拜(彭頭山遺址的人形石與鳥形石);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將稻作文化傳播到了全世界(從玉蟾岩到全世界的稻作文化);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田園生活(兩湖平原彭頭山文化群);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9000年前的彭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雙帆欞船製造科技(近8000年的高廟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雙身畫舫製造科技(高廟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農耕之神(高廟、松溪口、征溪口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農耕祭祀(高廟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彩繪科技(高廟文明的朱彩陶器);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高層建築科技(高廟的六層高塔建築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鳳凰崇拜(高廟陶紋上的火鳳凰圖案);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天圓地方學說(高廟陶紋上的天圓地方圖);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絲織科技(江浙河姆渡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造漆科技(江浙河姆渡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園林科技(江浙河姆渡的盆景工藝);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學會了集市貿易(6000年前的洞庭湖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航運工業(城頭山有舵的遠航木船);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建築科技(城頭山的古商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早讓人類享受到了和平的城市生活(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修築了世界上的第一條城市街巷(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修築了世界上最早的築路科技(城頭山寬達五米的卵石大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運河(城頭山通往洞庭湖的護城河);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橋梁建築科技(城頭山古城的大木橋);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的第一批商品陶手工作坊(城頭山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修築了世界上最早的通商港口(城頭山碼頭及先秦的支那灣);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最先發現了澳洲袋鼠和南極企鵝(湖北5000年前石家河文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化工科技(西南濮人的丹砂);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出了世界上最精美的青銅藝術(長沙出土的商周四羊尊);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失蠟法鑄銅尖端科技(長沙商周四羊尊);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完善的貨幣體制(楚國的金銀銅貨幣體制);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普及了世界上最早的計量工具天平、法碼與算籌(沅陵春秋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算術九九歌訣》(湖南里耶戰國遺址);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煉鋼科技(長沙春秋墓鋼劍);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白口鐵鑄造科技(長沙春秋墓鐵鼎);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鐵農具鑄造科技(長沙春秋墓凹口鐵鋤);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帛畫(春秋時代兩湖平原);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辟了最早的「海上絲綢之路」(大西南陸海通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辟了最早的「海上陶瓷之路」(大西南陸海通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開辟了最早的「海上茶葉之路」(大西南陸海通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旅行指南》(沅陵漢代吳陽侯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編寫了世界上最早的《美食譜》(沅陵漢代吳陽侯墓);是長江流域的中國人創造了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各個時期)……太多了,不勝枚舉。

3. 我國有史以來全部重大的考古發現有哪些

1、北京周口店遺址與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2、雲南元謀人遺址
3、陝西藍田人遺址
4、金牛山遺址及金牛山人
5、馬壩人遺址
6、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群
7、丁村遺址
8、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9、玉蟾岩遺址
10、裴李崗遺址
11、賈湖遺址
12、興隆窪遺址
13、大地灣遺址
14、仰韶遺址
15、半坡遺址
16、姜寨遺址
17、後岡遺址
18、廟底溝遺址
19、大汶口遺址
20、河姆渡遺址
21、大溪遺址
22、城頭山遺址
23、屈家嶺遺址
24、崧澤遺址
25、馬家窯遺址
26、柳灣墓地
27、牛河梁遺址
28、城子崖遺址
29、良渚文化遺址群
30、石家河遺址群
31、陶寺遺址
32、王城崗遺址
33、齊家坪遺址
34、卡若遺址
35、石峽遺址
36、東灣仔北遺址
37、圓山遺址
38、二里頭遺址
39、東下馮遺址
40、夏家店遺址
41、大甸子遺址和墓地
42、偃師商城
43、鄭州商城遺址
44、盤龍城遺址
45、安陽殷墟遺址
46、吳城遺址
47、新干大墓
48、三星堆祭祀器物坑
49、周原遺址
50、豐鎬遺址與墓地
51、琉璃河遺址
52、晉侯墓地
53、三門峽虢國墓地與上陽城遺址
54、晉國故城遺址
55、鄭韓故城
56、燕下都遺址
57、曾侯乙墓
58、紀南城周圍的墓葬群
59、中山王陵
60、銅綠山礦冶遺址
61、秦咸陽城及秦宮殿遺址
62、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63、睡虎地與龍崗秦墓
64、漢長安城遺址
65、居延漢代遺址與簡牘
66、西漢帝陵與陵園遺址
67、燒溝漢墓
68、銀雀山漢墓
69、滿城漢墓
70、漢代楚王陵
71、馬王堆漢墓
72、南越王墓
73、石寨山滇人墓地
74、漢魏洛陽城
75、樓蘭故城遺址
76、尼雅遺址
77、鄴城遺址
78、走馬樓孫吳簡牘
79、南京東晉——南朝帝王陵墓和大族家族墓地
80、集安高句麗王室與貴族墓葬
81、雲崗石窟
82、龍門石窟
83、敦煌莫高窟
84、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
85、隋大興唐長安城遺址
86、隋唐洛陽城遺址
87、隋代虞弘墓
88、唐代帝陵陪葬墓
89、法門寺塔基與地宮
90、阿斯塔那墓地
91、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
92、南唐二陵
93、白沙宋墓
94、遼陳國公主墓
95、龍泉青瓷窯址
96、耀州窯遺址
97、西夏王陵
98、古格故城遺址
99、元大都遺址
100、明定陵

4. 禹州商周古墓遺址

1995年 江西萬年大源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 湖南省道縣壽雁鎮玉蟾岩遺址 河南鄭州西山仰韶文化城遺址 鄭州石佛鄉小雙橋商代遺址 山東長清縣仙人台國貴族墓地 廣東廣州南越國官署御苑遺跡 江蘇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 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 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渤海國遺址 杭州市中山南路趙氏太廟遺址 1997年 陝西秦嶺洛南盆地舊石器地點群 山東章丘市龍山鎮西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廣西邕寧頂螄山新石器時代遺址 湖南澧縣城頭山古城址 香港東灣仔北遺址 河南偃師商城小城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鄭國祭祀遺跡 遼寧綏中石碑地遺址 廣東廣州南越國官署御苑遺跡 新疆尉犁營盤漢晉墓地 1998年 泥河灣盆地於家溝舊石器遺址 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時代祭壇和墓地金壇 三星村新石器時代遺址 忠縣中壩遺址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層文化石城址 紹興印山越國王陵三峽庫區雲陽李家壩遺址 小浪底水庫東漢漕運建築基址 南京仙鶴觀、象山東晉貴族墓地 慈溪上林湖寺龍口越窯窯址 1999年 江蘇江陰高城墩新石器時代遺址 吉林通化萬發撥子遺址 雲南羊甫頭墓地安徽淮北隋唐大運河考古 遼寧桓仁五女山山城 山太原市晉源區隋代虞弘墓河北元中都 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遺址 河南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遺址 湖南虎溪山一號漢墓 2000年 福建三明萬壽岩舊石器遺址 江蘇連雲港藤花落龍山時代城址 河南新密古城寨龍山時代古城 廣東博羅橫嶺山先秦墓地 湖北潛江龍灣宮殿遺址 四川成都古蜀國大型船棺獨木棺墓葬遺址 山東章丘洛庄漢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遺址 南京鍾山六朝壇類建築遺跡 浙江杭州南宋臨安府治遺址 河南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 2001年 山西吉縣柿子灘舊石器時代遺址 青海民和喇家齊家文化遺址 廣東深圳屋背嶺商代遺址 浙江蕭山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四川成都金沙商周遺址貴 州赫章可樂墓葬 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窯址 浙江杭州雷峰塔遺址 河南禹州神鎮鈞窯遺址 浙江杭州南宋恭聖仁烈皇後宅遺址 2002年 廣西革新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湖南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簡牘 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墓地 河北鄴南城東魏北齊塔基遺跡 太原王家峰北齊徐顯秀墓 湖北巴東舊縣坪遺址 吉林延邊西古城城址 黑龍江阿城劉秀屯金代大型宮殿 基址 江西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 浙江寧波元代慶元路永豐庫遺址 2003年 遼寧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時代遺址 河南鄭州大師姑夏代城址 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 陝西扶風周原李家西周鑄銅作坊遺址 山東章丘危山漢代墓葬與陪葬坑及陶窯 山東臨沂洗硯池晉墓 陝西唐昭陵北司馬門遺址 內蒙古通遼吐爾基山遼墓 內蒙古集寧路古城遺址 江西景德鎮珠山明、清御窯遺址(據國家文物局網站)
補充:
評選出的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按時代先後排列如下: 1.北京周口店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與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發現; 2.雲南元謀人的發現; 3.陝西藍田人的發現; 4.遼寧營口金牛山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及金牛山人的發現; 5.廣東曲江馬壩人的發現; 6.河北陽原泥河灣舊石器時代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 7.山西襄汾丁村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8.江西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調查與發掘; 9.湖南道縣玉蟾岩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的發掘; 10.河南新鄭裴李崗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1.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2.甘肅秦安大地灣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3.湖南澧縣城頭山新石器遺址的發掘; 14.內蒙古赤峰興隆窪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5.河南澠池仰韶村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6.陝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7.陝西臨潼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8.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19.山東泰安大汶口新石器時代墓地的發掘; 20.重慶巫山大溪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1.湖北京山屈家嶺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2.河南安陽後岡三疊層的發現; 23.河南陝縣廟底溝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4.河南登封王城崗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 25.上海青浦崧澤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26.山東章丘城子崖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 27.浙江餘杭良渚文化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 28.湖北天門石家河新石器時代遺址群的調查與發掘; 29.甘肅臨洮馬家窯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30.青海樂都柳灣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墓地的發掘; 31.遼寧凌源、建平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群的發掘; 32.西藏昌都卡若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33.廣東曲江石峽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 34.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 35.香港馬灣島東灣仔北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址的發掘;
追問:
暈,我爺爺那一輩啊
回答:
我的第二個補充回答的前幾項應該合適。第一項1930年就已經發現、開掘。

5. 山西境內與下川文化關系緊密的文化遺址分為在哪幾個區域

山西境內與下川文化同時或關系密切的文化遺存還有幾個分布區:

汾河流域:已發現地點有古交石千峰,榆次大發和襄汾丁村。細石器文化內涵同下川一致。

黃河流域:分布於呂梁山西麓和黃河東岸。已知遺址為蒲縣薛關、吉縣柿子灘和山西西北部若干採集點。這個區域代表性的器物有楔狀石核、船底形石核、長型雙尖尖狀器、卵圓形弧刃刮削器。

桑乾河流域:陽高神泉堡遺址群含豐富的細石器文化,文化內涵與年代與其下游不遠的虎頭梁文化一致。

上述細石器遺存除丁村與下川遺址外,其餘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之末,或者已進入新石器的時代范圍。

6. 山西發掘出的屬於舊、新時代的遺址有哪些

舊石器時代有:

芮城西侯度、芮城匼河、襄汾丁村、陽高許家窯、朔州峙峪、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岩廈遺址、吉縣柿子灘、蒲縣薛關遺址、襄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製造場遺址等等。

新石器時代:

夏縣西陰村、翼城棗園、襄汾陶寺、芮城清涼寺、靈石逍遙遺址、垣曲古城東關、翼城北橄、垣曲寧家坡陶窯遺址、垣曲下馬遺址、臨汾高堆遺址、臨汾下靳墓地、太原光社,義井遺址、長治小神遺址、太谷白燕遺址等。

7. 丁村遺址的旅遊參觀

門票價格:15元 丁村遺址
壺口瀑布 霍州署 廣勝寺 丁村民居 晉國古城遺址 蘇三監獄 丁村民俗博物館 霍州古樓 東岳廟 洪洞大槐樹 絕地爭鋒 霍泉 丁村遺址
飛虹塔 平陽鼓樓 克難坡 坤柔聖母廟 普凈寺 臨汾堯廟 龍子祠泉 大雲寺 孟門夜月 千佛崖 石窩寶鏡 水神廟 仙洞 丁村遺址
人祖山 襄汾造像碑 小西天 雁塔 禹帽峰 姑射山景區 柿子灘遺址 堯陵 洪洞明代監獄 中國華門 五鹿山自然保護區 吉縣黃河游覽區 牛王廟戲台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