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

發布時間: 2020-11-23 13:05:55

A. 西游記第二十四回概括200字

1、第二十四回梗概
師徒四人行到萬壽山,來到了山中的五庄觀。這觀里有一位仙道號鎮元子,種有一顆天下無雙的寶樹,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這果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要一萬年方可食用。果子長的象不到三歲的小孩。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師徒到達之時剛好趕上果子成熟。
鎮元大仙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留下明月與清風兩個徒弟等待唐僧。交代徒弟們唐僧是他五百年前的故交,是金蟬子轉生。要徒弟們為唐僧師徒准備兩個果子,並叮囑徒弟果子珍貴只給唐僧不給他的徒弟。
師徒進了五庄觀,見到了鎮元子的徒弟。明月與清風遵照師命,在唐僧的徒弟不在身邊的時候取金擊子摘了兩個人參果拿丹盤盛給唐僧吃。唐僧認為果子長的像是小孩,無論明月與清風如何解釋還是拒絕不吃。明月與清風回到廂房因擔心果子無法存放浪費了珍寶,就二人分吃了。誰想二人的談話被八戒聽到,八戒嘴饞就攛掇孫悟空去偷果子。孫悟空先是偷了金擊子又去後院摘人參果。第一個果子落地入土每撿到詢問土地後才知道這果子見土就入。猴子又摘了三個,與八戒沙僧分吃了。明月與清風聽到八戒的談話驚覺果子被盜,點數確認後怒斥唐僧。唐僧隨叫徒弟們過來對質。
2、《西遊記》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唐朝太宗貞觀年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四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磨難(連同唐僧出生到取經前的磨難共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記載)。取材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民間傳說。
3、作者簡介
吳承恩(1500~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省桐城縣高甸(今樅陽縣雨壇鄉高甸),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

B.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 大致內容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師徒四人行到萬壽山,來到了山中的五庄觀。這觀里有一位仙道號鎮元子,種有一顆天下無雙的寶樹,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這果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要一萬年方可食用。

果子長的象不到三歲的小孩。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師徒到達之時剛好趕上果子成熟。

鎮元大仙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留下明月與清風兩個徒弟等待唐僧。交代徒弟們唐僧是他五百年前的故交,是金蟬子轉生。要徒弟們為唐僧師徒准備兩個果子,並叮囑徒弟果子珍貴只給唐僧不給他的徒弟。

師徒進了五庄觀,見到了鎮元子的徒弟。明月與清風遵照師命,在唐僧的徒弟不在身邊的時候取金擊子摘了兩個人參果拿丹盤盛給唐僧吃。唐僧認為果子長的像是小孩,無論明月與清風如何解釋還是拒絕不吃。

明月與清風回到廂房因擔心果子無法存放浪費了珍寶,就二人分吃了。誰想二人的談話被八戒聽到,八戒嘴饞就攛掇孫悟空去偷果子。孫悟空先是偷了金擊子又去後院摘人參果。第一個果子落地入土每撿到詢問土地後才知道這果子見土就入。

猴子又摘了三個,與八戒沙僧分吃了。明月與清風聽到八戒的談話驚覺果子被盜,點數確認後怒斥唐僧。唐僧隨叫徒弟們過來對質。這樣,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必須前去尋找菩薩幫助了。

(2)西遊記第二十四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C. 《西遊記》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回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二十四回

唐僧一行來到五庄觀,觀主鎮元子不在,觀里的道童用人參果招待,唐僧嫌棄人參果長的像人而不吃。

後來悟空三兄弟偷人參果吃,一顆人參果掉入地里不見。觀里的道童發現後,誣陷唐僧道貌岸然,當面給不吃,背後又偷吃。悟空大怒,就把那人參果樹打壞跑了。

鎮元子回來發現,也大怒,追上師徒四人,用仙法「袖裡乾坤」將唐僧四人抓了回來,綁在柱子上抽打。

2、二十五回

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

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3、二十六回

孫悟空打倒人參果樹,兩次逃亡沒有成功,又被鎮元大仙抓回。鎮元大仙要求悟空復活人參果樹,唐僧給悟空限制了三日期限。

悟空先去了蓬萊仙島尋訪三星,並請三星求情,延緩了時間限制;再去方丈仙山尋訪帝君;最後去求觀音,觀音以凈瓶之水醫好了人參果樹。鎮元子舉辦「人參果會」,並與悟空結拜。

(3)西遊記第二十四回擴展閱讀:

這三回的主要人物及寶物介紹:

1、鎮元大仙

地仙之祖,道號鎮元子,又名與世同君。於西牛賀洲萬壽山五庄觀修行。他種的人參果,九千年成熟一次,聞一聞人參果,就能活三百六十歲。

吃一顆,就能活四萬七千年。鎮元大仙在與孫悟空打鬥中施展袖裡乾坤的法術,把唐僧師徒連人帶馬裝進袖子里,本領厲害。孫悟空請來菩薩救活人參果樹後,他與孫悟空結拜為兄弟。

2、人參果

明朝的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四回略雲,鎮元大仙所在的萬壽山五庄觀有人參果,此果又名草還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

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豬八戒因聽道童說起人參果,起了貪欲,他也想嘗嘗鮮所以叫孫悟空到院里打了三個、豬八戒與孫悟空沙僧一人一個吃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遊記

D.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四回 萬壽庄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老竊人參
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後不老。觀主鎮元子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被二童子聽見。二童子大罵唐僧。

E.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主要內容,快。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師徒四人行到萬壽山,來到了山中的五庄觀。這觀里有一位仙道號鎮元子,種有一顆天下無雙的寶樹,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這果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要一萬年方可食用。

果子長的象不到三歲的小孩。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師徒到達之時剛好趕上果子成熟。

鎮元大仙到上清天上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留下明月與清風兩個徒弟等待唐僧。交代徒弟們唐僧是他五百年前的故交,是金蟬子轉生。要徒弟們為唐僧師徒准備兩個果子,並叮囑徒弟果子珍貴只給唐僧不給他的徒弟。

師徒進了五庄觀,見到了鎮元子的徒弟。明月與清風遵照師命,在唐僧的徒弟不在身邊的時候取金擊子摘了兩個人參果拿丹盤盛給唐僧吃。唐僧認為果子長的像是小孩,無論明月與清風如何解釋還是拒絕不吃。

明月與清風回到廂房因擔心果子無法存放浪費了珍寶,就二人分吃了。誰想二人的談話被八戒聽到,八戒嘴饞就攛掇孫悟空去偷果子。孫悟空先是偷了金擊子又去後院摘人參果。第一個果子落地入土每撿到詢問土地後才知道這果子見土就入。

猴子又摘了三個,與八戒沙僧分吃了。明月與清風聽到八戒的談話驚覺果子被盜,點數確認後怒斥唐僧。唐僧隨叫徒弟們過來對質。這樣,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必須前去尋找菩薩幫助了。

(5)西遊記第二十四回擴展閱讀

大鬧五庄觀梗概

唐僧一行人來到萬壽山,山中有一座「五庄觀」,師徒四人便上觀走動。觀中仙人鎮元子,乃唐僧老友,故讓觀中弟子准備兩個人參果與唐僧吃。唐僧心沒敢吃,結果被觀中弟子吃了。八戒聽說後便告知悟空此事。悟空拿了工具潛入花園偷摘。

可奇怪的是,人參果一掉到地上就不見了。最後終於取了三個分與八戒、悟凈吃。觀中弟子知道人參果讓唐僧徒弟給偷吃、糟蹋了,便辱罵唐僧,悟空氣不過,將人參果樹給砍了。

鎮元子回觀,氣得將唐僧四人捉了起來。悟空只得到南海將觀音請來,使人參果樹復活才算完事。

原因

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生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 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

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

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由此可以看出,悟空大鬧五庄觀的首要原因,還是童子冤枉悟空多偷了一個人參果(而實際悟空他們只偷了3個,另一個掉到土裡消失了)。

F. 西遊記原著第二十四回怎樣出問題

《西遊記》原著第二十四回的問題:
1、萬壽山莊觀中的樹上結的果子叫什麼?
2、觀主鎮元子讓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了誰?
3、唐僧吃人參果了嗎?
4、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誰嫌少而絮絮叨叨?

G. 第二十四回西遊記概括

唐玄奘師徒到五庄觀投宿。

兩位道童清風明月奉命,

以人參果款待唐玄奘,

八戒慫恿悟空偷果,

遭到二道童怒罵。

悟空一怒推倒了人參果樹後逃離,

卻被鎮元大仙捉回去。

悟空求得觀音醫活果樹,

二人結為兄弟。

H. 西遊記第24回主要內容

24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師徒四人行到萬壽山,來到了山中的五庄觀。這觀里有一位仙道號鎮元子,種有一顆天下無雙的寶樹,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

這果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要一萬年方可食用。果子長的象不到三歲的小孩。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師徒到達之時剛好趕上果子成熟。

悟空三兄弟偷人參果吃,一顆人參果掉入地里不見。觀里的道童發現後,誣陷唐僧道貌岸然,當面給不吃,背後又偷吃。悟空大怒,就把那人參果樹打壞跑了。

鎮元子回來發現,也大怒,追上師徒四人,用仙法「袖裡乾坤」將唐僧四人抓了回來,綁在柱子上抽打。全靠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從西邊雷音島趕來,用玉凈瓶里的靈水把人參果樹救活了,將師徒四人救下。

(8)西遊記第二十四回擴展閱讀

該回主要人物簡介:

1、鎮元子又名與世同君。於西牛賀洲萬壽山五庄觀修行。他種的人參果,九千年成熟一次,聞一聞人參果,就能活三百六十歲 。

吃一顆,就能活四萬七千年。鎮元大仙在與孫悟空打鬥中施展袖裡乾坤的法術,把唐僧師徒連人帶馬裝進袖子里,本領厲害。孫悟空請來菩薩救活人參果樹後,他與孫悟空結拜為兄弟。

2、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被花果山眾妖尊為美猴王,玉帝封其為「齊天大聖」。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困長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華,一日從中蹦出一隻石猴。他發現了花果山上的水簾洞,被眾猴尊奉為王,遂稱「美猴王」。

他被菩提祖師收為弟子,習得了高強本領,還闖到東海龍宮,強奪了「如意金箍棒」作為自己的兵器。之後他手持金箍棒,自封為「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將十萬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請來西天如來佛祖解救,如來施法將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

五百年後,觀音菩薩將悟空度人佛門,讓去西天如來處取佛法真經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將他救出。悟空從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

一路上,他和師弟豬八戒、沙和尚護佑師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功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來封為「斗戰勝佛」。

I. 西遊記第二十四回概括(100字)

第二十四回萬壽庄大仙留故友五庄觀行老竊人參
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後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
第二十五回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庄觀
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