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山遺址
❶ 廣西有什麼著名的歷史遺址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2018年8月13日,靈渠等4個項目入選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融安縣南朝古墓群。融安縣地處桂中北部,地屬山區,全縣大部分地區為山坡土嶺。融安縣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代為融州。秦未漢初、三國時代為潭中縣地。唐、宋、元、明時期為融州。融安縣發現及發掘的古墓葬中都是以南朝古墓為主。在廣西南朝古墓中很有它的代表性和濃厚的地方特色,對當地的歷史、文化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甑皮岩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西桂林市甑皮岩路26號,地處桂陽公路與萬福路交匯處,距市中心約8千米,公交車可直達,是嶺南地區唯一一個國家級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文物景區。
曉錦遺址坐落在距資源縣城13公里的曉錦村後龍山上。經有關專家對原始文化層與出土文物進行分析,曉錦古人類遺址至少可以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應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後期可能至商周時期。
百穀遺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那畢鄉大和村百穀屯東北,為舊石器時代遺址。 百穀遺址原始地貌保存完好,石製品埋藏豐富。已發現數量較多的石製品,及可供年代測定的玻璃隕石標本。遺址表面還發現更多的大型礫石石器。在高嶺坡遺址內,出土了石製品69件和玻璃隕石等。之後又出土石製品90餘件,證實磚紅壤是石器的原生地層,推斷距今約70萬年,把人類在廣西活動的歷史大大提前。
頂螄山遺址遺址地處邕寧邕江支流八尺江右岸,是一處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遺址,整個山丘呈橢圓狀南北延伸,地勢東高西低,總面積約4000多平方米,被列為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和國家大遺址展示中心之一。
社山遺址又稱交東貝丘遺址,位於廣西省防城港下轄東興市江平鎮交東村西南海邊,是新時期時代的遺跡。遺址在高出海面約10多米的山丘上。山上有一社山,遺址在社山東部隆起處,故得名社山遺址。
鯉魚嘴遺址為舊石器至新石器時期的古遺址,位於廣西柳州市區南部大龍潭公園內的大龍潭東北、龍山南麓的岩廈下,北距柳江河約3公里,遺址面積約200餘平方米。
柳城巨猿洞位於柳城縣社沖鄉新社沖屯西北500米的楞寨山,洞口離地面約為90米。1956年該屯村民覃秀懷在挖岩泥時發現,1957年至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人類和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先後六次對該洞進行發掘,挖掘總長度為180餘米,是挖掘到巨猿和其他動物化石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地方,對研究人類起源和地質變遷有重大科學意義。
靖江王陵,位於廣西桂林市區七星區東郊堯山西南麓,南北15公里,東西7公里,共有王親藩戚墓葬300多座。整個陵園規模龐大、氣勢磅礴,有「北有十三皇陵,南有靖江皇陵」之稱,其中有11人葬堯山,有「靖江王11陵」之謂。靖江王是朱元璋於洪武三年首批分封的十個王國之一,也是唯一以侄孫輩受封的藩王。
靈泉寺遺址。2006年8月至10月,柳州市博物館文物工作隊會同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距今靈泉寺東南80米處的區域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約500平方米。經過發掘清理,揭露地下遺址約300平方米,清理出靈泉寺3期建築遺跡:一期約為唐代,二期約為北宋末期至南宋中期,三期約為明代中期。
智城城址位於廣西南寧市上林縣。遺址包括覃排鄉愛長村石儉屯西北450米處的智城垌古城址和澄泰鄉洋渡村石牛山六合堅固大宅頌碑。智城古城建於公元634年至682年之間,城址分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總面積6.19公頃,周長1.7公里。
❷ 陝西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
是的。國家文物局近日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會,通報了近期的考古成果,其中在寨山遺址墓地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多處墓葬中有兩具屍骨的現象。據介紹,這類墓葬內有木棺、有壁龕、有殉人,目前共發現3座。
墓主葬於木棺內,仰身直肢,身上一般隨葬3至4件玉器。殉人位於墓主左側棺外,初步鑒定均為女性,側身面向墓主,身上可見劈砍跡象。其中一個殉葬人下顎骨明顯錯位,可見殉葬時曾遭刀劈,手段非常殘忍。
另外還發現多處無殉人的墓葬,按照有無壁龕、棺槨和殉人分成四個等級。這種現象體現了明顯的等級區分,分別代表了不同身份等級的人群,也是河套地區首次發掘的等級區分明顯的龍山時代墓地。
(2)寨山遺址擴展閱讀
人殉簡介
人殉是古代葬禮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一種殘忍而野蠻的行為,每次殉多少人,並無具體執行標准,但有一個大概。墨子曾說過,天子死後,殉葬者多則達數百人,少也數十人,將軍大夫級別的,殉葬者多則數十,少則幾個。
它出現於原始社會末期,盛行於奴隸制時代,春秋末期和戰國開始式微,漢代以後基本絕跡。人殉,指的是用活人為死去的氏族首領、家長、封建主殉葬。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近親、近臣、近侍,以及戰爭中的俘虜等。
在階級分化出現的時代里,人殉成為一種廣泛流行的古代喪葬儀式。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當時生產力有所提高,商品交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產生,這一系列的變化,引起氏族內部出現了階級分化。因此,這種原始宗教活動的出現,同私有制的出現是密切相關的。
考古學家對河南安陽候家莊西北一座殷代大墓的發掘發現,在墓卜有殉人墊底,在梓頂上有被殺殉的儀仗隊,墓室四周上卜、墓道內白骨累累。專家分析其操作過程是:先將墓室下的人殉者活埋後再填土夯平,墓主人下葬後留下墓道,再用此墓道將其餘人殉者10人、20人一行反綁著牽入墓道,然後逐個把頭砍下……也有的實行「殺殉」,先將殉者在坑外砍下腦袋後再陪葬。
❸ 陝西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這種現象體現了什麼
近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會,通報了發現的5處重大考古成果,包括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和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其中在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中發現了多處活人殉葬墓,手段極為殘忍。
❹ 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殉葬者為何多數為女性
寨山多處活人殉葬墓多為女性,可以說是中國古殉葬墓的冰山一角,大多數陪葬的都是女性。結合當時封建思想、經濟生產背景、 等級結構、深宅用人分布等,多用女子作為墓主犧牲品就可以很好解釋。
加上男子一般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多是個體獨立戶,不依附於人,只是多替人勞作,大戶主沒有權力奪取他們性命。而女子作為家裡的累贅,多被送入大戶人家做奴隸,依附於主人家,大戶人家中的下人也多是女子,活葬的性別選擇存在了局限性。
❺ 陝西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活死人墓究竟有多殘忍
10月18號,有消息稱國家文物局近日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工作會,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傳出消息,在陝西府谷寨山石城清理出文化古墓21座,這么多的墓葬群的發掘,目前在國內也是首次。在墓中發現有活人殉葬,並多見於女性,其中一個殉葬人,身上可以看見出有劈砍的痕跡,可見在殉葬時手段是多麼殘忍。
可見古代是多麼的殘忍,女人地位也是多麼的低下,視人命如草菅,一個等級較高的人可以讓活人殉葬,這是多麼的殘忍,也非常的泯滅人性。很慶幸我們生活在這個和平年代,人人平等,沒有那麼多殘忍的法治,也有著自己的尊嚴和人格。
❻ 陝西寨山遺址的研究價值是什麼
據負責發掘的省考古所李恭、丁岩等介紹,在陝西寨山遺址所發掘的復合式窯洞居址時代可判定大致為龍山早期文化,其結構保存完整,建築方式具有地域特徵,遺跡、遺物完好豐富,時代比較明確,以及較為完整的內、外石砌城牆;
這在中國北方地區,特別在陝西北部、內蒙古南部的史前考古中較為少見,為相關地區的史前居址形態、聚落研究和古代環境等相關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具體、詳實的考古材料。
據悉,寨山遺址位於黃河支流大理河與馬邑河交匯的山峁上,遺址面積約2.5萬平方米。居住遺跡主要暴露在寨山南部、西部山坡上;城牆遺跡主要保留在寨山東部、北部的斷崖上,殘長約100米,殘高約1~2米。
(6)寨山遺址擴展閱讀:
古時御敵的天然屏障
寨山是個封閉式的鐵山麓,山的東面緊連大山脈,連綿不斷;山的北面怪石嶙峋,灌木叢生,懸崖峭壁;山的西面似刀劈斧削,斷崖絕壁,崢嶸險峻。
山南部,奇峰密切,協作突起,山巒聳立。寨址的西南面有一百多米長,300多級的石階小道,全部用天然青石塊鋪成,每塊石板長50厘米,寬40厘米左右,這是進入山寨的唯一道路。在沒有現代化武器的古代,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
踏上青石板路,拾級而上,至半山腰,雄偉的山寨門與堅固城牆便展現在你的眼前。寨門依山而建,高2.18米,大門是用堅固的椿芽樹木從城樓上往下插關,沒有人從門內城樓上搬開,誰也無法進入山門。
❼ 陝西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死者身前遭受過什麼
❽ 寨山墓地的發現,對研究史前墓葬有什麼意義
寨山石城墓地被發現,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研究中國早期國家起源提供了重要實證。
從墓室內部結構來看,無論是隨身葬品、陶器還是墓室大小與裝飾,都不難發現,這座墓具有濃重的石峁文化墓葬特徵,而其中可能蘊含的葬之葬俗,更會影響史前墓葬的研究結果。
本次寨山墓地的首次露面,彌補了石峁遺址諸多大型墓地被盜的缺憾,其中所發現的重要部分都將成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研究史前墓葬的重要參考,也為豐富石峁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考古材料,作為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的重要考古參考,寨山墓地的發現也為研究中國早期國家起源發展提供了獨具意義的參考。
❾ 陝西寨山遺址發現了多處活人殉葬墓,是如何發現的
他們發現多處墓葬有兩具屍骨,且棺槨外的屍骨被人用刀劈過,所以能判斷是活人殉葬墓。這是國家文物局在“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中的發現成果。在這處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女性殉葬屍骨,所有殉葬女性的骨骸都曾遭刀劈,由此可以想像殉葬現場畫面非常慘烈,從考古照片可知,大部分女性的骸骨都躺在棺槨外面,而棺槨裡面便是墓主人,且墓主身邊隨葬有3-4件玉器。經考察,考古人員還發現該墓葬階級劃分非常明確。
三、墓主有棺槨殉葬人無棺槨。
有棺槨的墓中穆主人仰面直躺在其中,身邊隨葬著一些玉器,殉人則在墓主人棺槨之外側身躺著,經鑒定這些棺外殉人全部為女性,她們並未被安葬在棺槨之中,這也說明當時的社會階級性很強。
綜上所述,這些活人殉葬墓的發現彌補了曾經石峁遺址墓地被嚴重盜掘帶來的文化缺失,為考古學家進一步探索石峁文化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考古材料。對於陝西寨山遺址發現的多處活人殉葬墓,你有何看法?
❿ 中山寨遺址位於哪裡
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區東。紙坊鄉中山寨村就位於遺址中心,遺址南部耕地層呈黑色,地面有不少夾砂紅陶、灰陶片。斷崖上暴露有很厚的灰層和互連不斷的灰坑,多呈袋形。遺址的東北部,暴露不少墓葬,很淺,墓葬形式一般為兩種。一種是成人墓,單身、豎穴,一種是小孩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