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公園開發
1.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指南》解決哪些主要問題
解決了規范化的問題。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近年來我國大遺址保護的一種創新模式。在建設過程中,我們既要正確理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定位,處理好"考古遺址"與"公園"之間的關系,確保考古遺址公園的特質屬性和發展走向,也要全面准確把握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考古工作的定位。這種正確的定位有利於考古遺址的科學保護、深入研究及有效展示,同時也有助於推動中國現代考古學的發展提升。
2.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何時建成
2003年建成。
2003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日本三方合作實施的大明宮含元殿遺址保護工程全面竣工。2009年9月9日,史詩紀錄片《大明宮》在聯合國總部首映,開創了中國電影在聯合國首映的先河。2010年3月31日,作為上海世博會唯一入選的大遺址保護案例,世博會大明宮館正式竣工。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遺址公園開發擴展閱讀:
丹鳳門遺址位於西安市自強東路道北,2005年發掘時實測門闕墩台東西長74.5米、南北寬33米,共開五孔門道,門道各寬8.5米,道中設石門檻,與史籍中「鳳門五開,十扇開閉」記載相符。墩台兩邊宮城內側各築一條寬3.5米、長54米的馬道用以登城。
唐大明宮遺址地跨未央、新城兩區。其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秭形。周長7.6千米,總面積約3.2平方千米,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當於三個凡爾賽宮,十二個克里姆林宮,十三個盧浮宮,十五個白金漢宮,五百個足球場。其中在未央區境內約1.1平方千米,現大明宮鄉的炕底寨、孫家灣兩村即在其內。
3. 晉陽古城遺址公園是誰來開發
從上世紀20年代,就有中外學者開始對晉陽古城進行了初步考古調查,但真正系統性地調查開始於2000年。晉陽古城考古工作計劃已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復,晉陽古城考古工作隊已經省文物局批准成立,配合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田野考古工作將全面啟動。
4. 趙王城遺址公園的規劃設計
總體設想是原址保護,移址開發。
東部的趙王城遺址為遺址保護區,西部為文化展示區,是一期工程的主體。包括三大圈層、七大園林和三十個景點。第一圈層展示趙文化,包括趙國圖騰文化和趙國許多重大事件。建築有趙文化的博展館和趙國的園林、趙圃;第二圈層與東部保護區的龍台在一條中軸線上,反映出戰國時代趙國的「禮、祀、戎」文化。禮儀文化,包括朝堂禮儀、覲見禮儀、諸侯會盟禮儀等。趙國朝堂禮儀從入口中軸線開始烘托氣氛,使人感受到龍台的威嚴。會盟禮儀擬通過一座建於水中的「澠池會館」來表現秦趙澠池會和藺相如的慷慨機智。祭祀文化是再現趙國的祖先祭祀、水神祭祀和山神祭祀。「兵戎文化」要體現出趙國的胡服騎射精神,在這條中軸線上設置有點將台、演兵場、營寨、「軍市」、「舟兵古渡」以及復原一段城牆等。第三圈層擬通過列國驛站等建築表現戰國時期各國的不同文化。總體上,東西兩個區域功能不同但要互相契合,用一條旅遊路線串起來,新景觀與原汁原味的古董相互印證。在西部體驗文化,到東部感受震撼。
2006年10月份,以趙王城遺址為依託的遺址公園建設,在全市人民的期待中挖出第一杴土,開始動工修建。
從南大門進入,這是正門。這裡面是文化展示區,是趙文化主題公園。一期啟動區佔地876畝,南大門、趙文化博展館、征戰廣場、景觀大道等主體工程、文物展陳等。另外,園區內除道路、景觀建築之外全部實現綠化,共種植各類花卉、樹木數百個品種,真正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環境非常優美。二期工程主要進行文化展示區西區約1300畝園林綠化、生態水系、山形水系、文化景點建設等,在彰顯文化特色的同時,突出園林景觀和自然特色,建設高品位的生態公園;三期工程是在《趙邯鄲故城文物保護總體規劃》指導下,進行王城內遺址的保護、開發及展示。
從南大門進來還將看到一座趙武靈王的大型雕塑,豎立這個雕塑的目的旨在弘揚趙文化的改革進取精神。「趙武靈王雕塑」可能在十一以後裝好。再繼續北行,將是一條長158米的「歷史長卷」。「歷史長卷」由眾多用花崗岩做成的竹簡組成,每個竹簡上面都記錄與雕刻著趙國發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或成語典故。長卷之所以定為158米,是因為趙國在邯鄲定都共158年。「歷史長卷」可能在十一期間向遊人展示。
「歷史長卷」的北面,是下沉廣場。這個中心將矗立一座以展示趙王的文治武功為題材的大型群雕,目前,這座雕塑正在設計中。北鄰下沉廣場,則是整個公園的精華部分———趙王城遺址博展館。我們看到,該建築形狀為一個梯狀的土台,外觀造型與古城區內的「龍台」極為相似,顯得古樸、剛毅,並透露著一種歷史的滄桑。建築面積5300多平方米,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一層。博展館是一座全面、集中展示趙王城和趙國歷史文化的主題性展館。整個展覽將採用文物、圖片、投影、雕塑、大型多媒體場景、幻影成像、動畫、互動項目等多種展覽表現手法,展示趙國歷史文化和趙王城遺址。
5. 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將於什麼時候開園
9月17日,記者在江西南昌漢代昏侯國遺址公園開園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將於9月23日正式開園。
9月23日下午兩點後,市民即可通過網路預約門票入園參觀。遺址公園面向遊客開放的功能區域目前主要集中在「一館、一心、一園」,即遺址博物館、遊客中心、劉賀墓園(一期)。
海昏侯國遺址公園特設十大景觀串點成線。遺址公園結合漢文化特色及自然景觀,精心策劃推出了漢闕迎賓、海昏遺韻、瑗璧禮天、靈湖夕照、金堤漫步、虯龍潛野、墎墩懷古、西門望月、都城探幽和鄱湖觀鳥十大景觀,串聯成園區文化游覽路線。
(5)遺址公園開發擴展閱讀
門票價格及購買方式
據了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通票價格為100/人次。開園伊始門票優惠價為60元/人次,試行一年,不分淡、旺季。開園時間為每天9時至17時。園區內部封閉運行,乘電瓶車往返,車票價15元/人次。
結合疫情防控節點化要求,遺址公園開放預約限流,遊客進入公園必須提前網上預約,今天開始就可以通過網上預約購買門票。開園後的第一個月為試運營期,每天限預約人數6000人。
公園門票預約系統提供個人預約和團體預約兩種方式,均採用實名制,個人預約需提前1-7天,通過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官網(www.hhhhg.com.cn)、微信公眾號「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官方新浪微博「@海昏侯」進入遺址公園網路售票系統進行預約,並確定參觀時間段。每張身份證每天僅限預約1張門票,當日有效,過期作廢:團體預約時,須提供社會統一信用代碼(原組織機構代碼證)。
6. 誰知道馬王堆漢墓遺址公園第一、第二、第三期旅遊開發研究報告內容
寫這些東西的人知道,呵呵,我答對了吧
7. 關於西安唐城牆遺址公園的旅遊規劃
有呢!但是在發行的時候沒有和城牆合作所以在景區列表上沒有;城牆景區是在2008年1月24日正式加入年票景區,但是在這些時間是不能游覽的
1) 新春燈會(08年2月2日至3月5日,09年1月21日至2月22日);
2) 9月14日中秋節;
3) 10月1日至7日「黃金周」;
4) 12月24日至25日聖誕節活動;
5) 12月31日至1月1日新年活動;
登城牆點在東門 西門 北門 南門
8. 國家文物局對殷墟大遺址公園開發有什麼消息
多年來,殷墟遺址在國家、河南省和安陽市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與積極措施下,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先後頒布實施了《安陽市殷墟保護管理辦法》、《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管理條例》、《安陽殷墟保護總體規劃》,逐步完善了法律法規建設,把殷墟保護工作納入了法制化軌道。並相繼成立了專業保護管理機構,負責遺址的文物保護、行政管理和游覽服務,形成較為完備的保護和管理機制,有效保護了古代遺址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從2001年4月,安陽殷墟正式啟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以來,已經走過了5年多的時間。5年多來,安陽市政府先後投入15億多元巨資,編輯製作了申報文本及其2個補充資料,拆除各類建築21萬平方米,整修河道、道路20公里,綠化20.3萬平方米,全面治理了殷墟周邊環境。同時,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探索遺址的展示方法,既保護了深埋地下的遺跡,又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提高了文物遺址的可觀賞性。特別是安陽市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建造了集中收藏、保護、展示殷墟出土可移動文物的殷墟博物館。博物館投資7000多萬元,由安陽市政府承建,藏品由社科院考古所提供,雙方共同管理博物館的事務。這種中央單位與地方政府合作雙贏的模式,有效解決了考古成果社會化、普及化的問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把殷墟遺址打造成了具有較高質量、兼顧保護和展示的大遺址公園。
9. 西安曲江遺址公園簡介
曲江池遺址公園
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佔地面積1500畝。項內目從唐曲江池遺容址、秦二世皇帝墓等文物古跡的保護性開發、城市功能配套和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角度出發,依託周邊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和人文傳統,恢復性再造麯江南湖、曲江流飲、漢武泉、宜春苑、鳳凰池等歷史文化景觀,再現曲江地區「青林重復,綠水彌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構建集生態環境重建、觀光休閑娛樂、現代商務會展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生態和娛樂休閑區。
曲江池遺址公園由我國著名建築設計大師張錦秋院士擔綱總規劃設計,依託周邊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恢復再造麯江南湖、曲江流飲、漢武泉、黃渠橋等歷史文化景觀,再現曲江池地區在歷史上「青林重復,綠水彌漫」的山水人文格局。
建成後的曲江池遺址公園與周邊的曲江寒窯遺址公園、秦二世陵遺址公園、唐城牆遺址公園等,形成1500畝的城市生態景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