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西遊記
『壹』 新拍電視劇《《西游記》》什麼時候上映
全球首部大型神話傳奇50集立體電視連續劇《吳承恩與西遊記》(以下簡稱《立體西遊記》)因播出時間一再後延,招來網上一片不滿。該劇最早定於2007年底的播出,至2008年5月,再至08年秋,再至08年底,後定下的2009年5月的播出時間又被推翻。全國廣大民眾從最早的 「明年就可戴著眼鏡在家中看立體西遊記啦」的雀躍歡喜,到對理解推遲播出而願耐心等待,直至目前已是「等無可等,無需再等」淡漠遺忘該劇。然令人不解的是,精采看點紛呈的這部立體西遊記,卻與其導演闞衛平一起保持著低調懸疑的作風,面對延播引起的消極反應,不解釋,不關注。導演闞衛平懺悔:「我承認,延播都是責任感惹的禍!」 「《西遊記》世界文化,美猴王是世界名人!我們精神壓力很大,國外那麼多雙眼,國內那麼多顆心!一定要是精品,必須是精品」總製片許明哲老師補充道。 網民調研:天青色等煙雨,我們在等立體西遊記! 「上個月10號深圳舉行的國際立體技術研討會,有14家單位給我發邀請函,我沒有過去。」闞導說:「我覺著同地心歷游記這些科幻片電影相比,《西遊記》作為一部世界文化經典,將其做成立體,其意義是遠遠高過這些電影的。劇未出之前,我們也不想對外界解釋什麼,只有把劇真的做好了,才有說話的必要!」 闞導的風格在奉行炒作之風的當下,實在令人矯舌不已。 雖然如此,在我們的強烈要求下,闞導同意了我們觀看全息立體製作過的第一集開場。在佩戴觀劇的專用立體眼鏡時,他強調道:「眼鏡的色譜是最近剛剛定稿的,戴別的都沒有用,這一款眼鏡的觀看效果是最好的。」但好象已經沒有人聽他說話了,所有觀劇人均已被全新的立體視覺體驗牢牢牽引住。 放下眼鏡時,大家均無言。闞導神色依舊,可是每個人看他的表情卻都是激動與郁悶並存。這樣好的劇,這樣無法理解的導演! 敬請期待!
『貳』 求一本立體書名字,是西遊記的內容
應該是樂樂趣的《大鬧天宮》?網上搜了個圖,這書還挺火的
『叄』 吳承恩與西遊記用什麼立體眼鏡
齊魯台的西遊記看著只是有層次感,樹葉和垂直於屏幕面的物體看起來才有效果
『肆』 夢幻西遊是二維還是三維的
我來回答:裡面的動畫是他們專門製作的
http://www.cctv.com/program/tsfx/topic/geography/C17917/02/
http://news.sina.com.cn/z/cctvdtxyj/index.shtml
專題網站有介紹的
《探索·發現》推出手繪紀錄片《大唐西遊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18:31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
影像刷新夢幻大唐,另類「獨解」西遊傳說
2007年,「西遊記熱」從東方火到西方。
早年間故事片《刮痧》中那段「別人種了9000年的桃子,他不跟主人打一聲招呼摘來便吃……,而且還大打出手毀了人家的桃園。別人辛辛苦苦煉好的丹丸,他拿來就吃,還把主人打得頭破血流,臨走還毀了人家的製作車間……」的台詞從此成為笑談。
本年度7月,由日本Cine Bazar Inc公司繼早前電視版《西遊記》之後,投資拍攝的電影《西遊記之大戰金角銀角》即將公映;
據美國電影雜志《綜藝》報導,由美國Relativity Media公司籌資的「西遊記」版故事《雙J計劃》將由《獅子王》、《精靈鼠小弟》等片的導演羅伯特·明科夫執導;
一些專家建議中國新版電視劇《西遊記》應該製作成《指環王》式的魔幻片。
誰將在《西遊記》題材領先一步?
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已經製作完成中國首部手繪紀錄片《大唐西遊記》,全新的影像風格,超常的視覺體驗,為紀錄片的表現形式探索新的空間。3月6日開始,央視十套晚間21:25,《探索·發現》欄目,《大唐西遊記》首播。
《大唐西遊記》從破解中國神話故事《西遊記》中的人物來歷開始,講述公元7世紀唐朝僧人玄奘一生的傳奇經歷,其中玄奘從唐朝都城長安出發,經過古代絲綢之路西行印度的旅程是紀錄片的故事主體。
由於紀錄片當中涉及到空前復雜的歷史人物和場景,傳統的創作和製作模式無法達到「重現夢幻大唐,『獨解』西遊傳說」預設目的。經過不斷試驗,一種全新的手繪特效畫面成為這部紀錄片的影像主體,創作者致力於「影像刷新」的試驗獲得成功。
紀錄片《大唐西遊記》分為6集,每集35分鍾。在210分鍾的總時長當中,手繪特效畫面佔到了120分鍾之多。這些畫面是一個龐大的特效製作團隊長達兩年的成果。他們用泥塑為片中50多個歷史人物建立立體人物模型,多角度拍攝這些模型後,在電腦里構建三維數字模型。為了讓畫面中的人物呈現歷史的厚重感,這些泥塑模型在色彩上參考出土文物唐三彩,在肌理、質感上則參考了陶俑;此後,創作者在電腦中手繪出幾十個歷史場景的平面圖,這些平面繪畫借鑒了唐朝中原山水畫、西藏唐卡以及西域和古印度壁畫的構圖原則和色彩表現形式,把中土大唐、西域、印度三個地域內風格迥異的宮殿、寺院、河流、山川全部納入其中。再把這些歷史場景構建為三維立體空間,通過模擬攝像機推、拉、搖、移等運動方式,實現移步換景的視覺效果。具有突破意義的是,在這種模擬鏡頭運動方式的過程中,三維空間和二維手繪圖畫之間經常發生無痕轉換,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 在這種全新的表現形式下,戰爭、冒險、夢境、傳說都納入故事的講述體系,使整部紀錄片呈現出如夢如幻,瑰麗無比的視覺效果。
業內人士認為,這部紀錄片是數字特效運用於電視媒介的一次全新嘗試,為電視紀錄片的表現形式開創了新的空間。
神話《西遊記》在中國家喻戶曉,但是,歷史卻只有一種真相,那就是公元七世紀,一個叫玄奘的唐朝僧人曾經獨自遠行,踏上冒險的旅程。
1000多年以後,歷史早已經變成傳說,傳說又演繹成不同版本的神話。關於玄奘西行的真實經歷,千百年眾說紛紜,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紀錄片《大唐西遊記》的創作者拋棄傳統歷史紀錄片照本宣科的講述方式,撥開歷史的迷霧,獨家解讀玄奘傳奇的一生當中眾多不為人知的秘密。13歲的少年玄奘為什麼能夠破格剃度?西行路上,玄奘為什麼在唐朝西部邊關涼州城逗留了一個多月?玄奘的游記《大唐西域記》到底是否是一部軍事情報書?紀錄片創作者在講述傳奇故事的過程中不時停下腳步,以歷史探索者的視角重新審視故事當中的種種細節。對於具有爭議的歷史謎團,紀錄片創作者或出其不意地鏈接看似無關的歷史事件,或多方舉證古今中外的專家觀點,或從史書的點滴記載里尋找新的論據,理性思辯的敘事風格由此形成。
而對於玄奘法師的心路歷程,創作者更是從現代心理學和新歷史觀的角度,深度剖析、多方闡釋,實現另類讀解的創作目的。
在這種全新的讀解下,偶然與必然成就了一個真實而又傳奇的西遊故事。 270希望對你有用!
『伍』 吳承恩與西遊記據說是第一部3d電視劇,所以要帶看3D電影那種立體眼鏡,暴風影音據說是唯一支持3D的
暴風影音是紅藍3D
而你的如果是電視機3D眼鏡,那就是偏振3D,自然就不起作用
『陸』 為什麼我買的立體眼鏡看吳承恩與西遊記沒效果
是黑白電視吧,呵呵。那部電視劇中間只有一部分是有3D效果的,大部分沒有。
『柒』 吳承恩與西遊記專用立體眼鏡 3D眼鏡 紅青立體眼鏡貴陽哪裡有買
我也是貴陽的,我們偉大的貴陽新大陸電腦城中倒是有,不過賣不賣不知道,是買影馳的顯卡送的,其實就是濾光片,5元就搞定了,給我加分吧
『捌』 吳承恩與西遊記立體眼鏡怎麼用
現在看3D電影有兩種眼睛,一種就是我們平時用的偏振眼鏡,另一種是電腦上用的紅綠眼鏡,這兩種眼鏡的原理簡單給你介紹下就是:要看到立體電影,就要在每架電影機前裝一塊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兩架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用上述的偏振眼鏡觀看,每隻眼睛只看到相應的偏振光圖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像直接觀看那樣產生立體感覺.
紅綠立體原理是:電影播放的是兩個一個偏紅一個偏藍的重疊畫面,因為紅綠是互補色,通過紅色鏡片看會把藍色的畫面過濾掉,同樣綠色鏡片會過濾掉紅色畫面,這樣就實現了左右眼的不同畫面實現立體效果,成本很低但是相對效果較差,尤其是在色彩上不能反映事物的真實顏色。
使命召喚4 阿凡達 等3D電影是模擬人左右眼看到不同的景象而產生立體感的。
紅藍是通過不同顏色的眼鏡過濾不同的顏色而看到不同的影響,不過這種效果會因過濾不完全而不好,而且左右眼是一個偏紅,一個偏藍。
偏振光是通過光的特性,放映時通過特殊放射器,將兩個畫面以90度角的不同方向震動,而眼鏡只接收各自方向的光。這樣的後果就是畫面偏暗,因為只有一半光。這也是很多年前的老技術了,是最好的技術,不過是幾年前的了。
最新技術是兩張圖畫交替播放,眼鏡一個透光,一個不透光,交替進行。播放和眼鏡的頻率控制一樣就能看到不同的影響。這樣的效果是畫面得以保留,不過很貴,但好處是5000就能買到所有配套東西,想看什麼就什麼,游戲可以通過軟體變成3D,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效率不錯 就是讓人有立體感 再來就是需要戴的經驗 達到更好的欺騙大腦的效果.....
沒有特別要求 還有就是需要專業軟體來配置使用 再來就是看你用的是什麼顯卡跟系統
推薦: W7系統加N卡
齊魯台的西遊記看著只是有層次感,樹葉和垂直於屏幕面的物體看起來才有效果
看立體圖較好
『玖』 《吳承恩與西遊記》這部電視要有立體眼鏡才能看效果,請問哪裡有賣的
我在電影院工作過,據我所知只有在影院大銀幕上觀看且有專門的立體電影放映設備才能有3D效果,影院配有3D眼鏡,放映時會發給觀眾。市面上很少有賣。如果3D電影刻成光碟在DVD上播放,無論戴什麼眼鏡也看不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