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城子遺址

城子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3 14:31:21

⑴ 遼寧木頭城子雙塔,曾經是蒙古族人的家廟,如今還在嗎

說到雙塔寺,很多人都想到了太原的雙塔寺,今天旅遊之後帶大家走進遼寧朝陽的雙塔寺,雙塔寺雙塔都是磚築,按照所在位置稱南塔和北塔。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雙塔寺成了蒙古人的家廟。但從當地地名和百姓介紹,這里的確有蒙古人生活過。如今,雙塔還隱約留有舊時的樣貌,呈現著歲月的滄桑。

你去過木頭城子鎮嗎?你聽說過遼寧的雙塔寺雙塔嗎?它算是清代建築雙塔寺的遺址,WG期間寺廟基本被毀壞,只剩下山崖上兩座古塔,雙塔寺是雙塔附近後建的。雙塔寺雙塔比較奇特,從外觀看雕塑精美,只是有些地方已破壞。兩座塔都是空心塔,北塔在清代重修時將頂上損壞部分拆除,建覆缽式新塔剎。全程遊玩一個小時足夠了。

⑵ 扶余縣漢代古遺址

石頭城子古城遺址屬聚落與廢城遺址旅遊類型,位於三岔河鎮石頭城子村,距市區3公里專,102國道2公里處。屬遺址是遼金時代的古城,毀於戰火。石頭城子古城屬遼金時期重要的文化遺址,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古城的形體呈長方形形態,方圓大約有25公頃。古城主要是以吉林省所立的重點文物保護的石碑為主要標志。圓通觀坐落於古城遺址附近,主要是道教的活動場所,建有關聖殿、護法殿以及宅堂、三教祖師殿。

⑶ 延吉市城子山在哪

地理位置: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在延吉市內可以乘坐15路公交車去往城子山山城遺址,乘14路公交車去往小河龍村、三胎松、海蘭江漂流起點。

⑷ 城子的歷史傳說

可是在少數民族如此集中,而又地處偏遠的城子村,為什麼會有這種結合?在和楊永明深入考察幾次之後,這個答案漸漸明晰起來。 明清兩代,朝廷對雲南土司制度實行普遍的「改土歸流」,即將地方土官(大多是少數民族)改成流官(大多是漢族),如此,則上層統治有了漢族;改土歸流後,政府又大量遷入外來移民,大多是漢民,於是,上下層級都有了漢族的因素。據《瀘西縣志》記載,城子村古時則是彝族白勺部的聚居區,但今天永寧鄉一帶的彝族多是從金沙江流域遷徙而來。漢族遷入後,會和當地彝族有各方面的接觸和磨合,而最後的結果,在最表層的表現上,就是這種漢彝結合的土掌房。 可是為什麼會有這么大規模?今天城子村外仍有護城河,形制規劃上完全是城堡的格局,可以想像,以前這里一定是一個極為輝煌的府城。而它今天不過一個鄉而已,這又與當時的土官相關。明朝成化年間,廣西(今瀘西)土知府昂貴便在這里建造土司衙門,改白勺(城子村舊名)為永安府。昂貴土司的到來使城子村飛速發展,並很快成為滇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白勺頓時從一個小村升級為擁有1200多戶人家的府城,建築物也得到大規模發展,府城依山勢修築城牆、城門、樓堡,成為一座遠近聞名的城堡,樓堡高聳、城門森嚴。 可惜好景不長,昂貴因為驕淫無忌,被人進京告發,明成化十七年,朝廷以兵加罪,昂貴兵敗自殺,府城大部分房屋被燒毀,土府衙門也僅留下前廳。昴貴死後,很多土著彝族遠逃他鄉,政府遷入大量移民,並進駐軍隊,在此設立了哨樓、炮台等軍事設施,使城子村的房屋建築形成了既適應民眾居住,又能抵禦外敵入侵的最佳房屋結構。幾百年來,雖然外敵多次入侵,城子村卻從未被攻破。而這些頗為光輝的歷史,都與另一個大背景密切相關。楊永明在經過多年考證後,發現了一個震驚全國的事實:城子村就是古代滇國中非常出名的「自杞國」遺址。在有關自杞國的記載里,充斥著馬幫、絲綢之路、開放、輝煌等潔光片羽。可是很快,蒙古的鐵蹄跨入雲南,自杞國雖與蒙古軍血戰6年,最後仍然兵敗,白勺城淪陷,「自杞國」歸順元朝。 而人們對它的記憶,隨同它輝煌歷史的遠去而一起流逝,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在大山裡面默默默無聞地度過一代又一代。而取代「白勺」的「城子村」,則幾乎被遺忘。瀘西永寧城子村價值:瀘西永寧城子村 瀘西永寧城子村是位於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永寧鄉距縣城瀘西25公里。整個村子,竟有著600多棟300年前的古民居土庫房群落。雲南省紅河州瀘西縣永寧鄉城子村一間間的平頂土庫房,層層疊起,集中連片,美麗壯觀。初來乍到時,你一定覺得它不是村莊,而是一座古老神秘的土城堡。古村坐落在200多米高的飛鳳山坡,東臨龍盤山,西接玉屏、筆架山,北對芙蓉山(又名木榮山),後枕金鼎山。這里的座座峰嶺,險峻高遠,蜿蜒盤旋,它的美麗,就如它的名字,讓人陶醉和驚奇。飛鳳山中間突起,狀如飛風,太陽山、太陰山(又名月牙山)左右峙立護衛,地勢險峻。昔時,這里有位自號飛鳳山人的隱士,在關聖宮牆壁上揮筆留詩:歧山今何向?嗷嗷是處鳴,四靈神鳥舞,七彩紫龍橫;浴日凌雲漢,清泉濯玉屏,丹山鍾鼓響,萬國頌咸亨。 這首詩,寫出了城子村的坐落形勢及隱居於此的喜悅之情。土庫房依山而建,用泥土築就平頂,左右相連,上下相通。 城子村其中竟有24戶人家的屋頂相接,幾乎在同水平線上;最具特色的是,下家房頂便是上家的場院,層層而上,直達山頂。層疊最多的有17台,一般都在十台以上。遠遠望去,古村城子的土庫房群落,如堆疊齊整的蜂房,又如碩大無比的台階;似層層奇巧的梯田,又似質朴古老的布達拉宮殿。在你驚嘆之後,你不禁會想: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古老的土庫房群落保存得如此完美?在你觀賞之後,你一定會深思:這樣的房屋建構,它體現了或是促成了一種什麼樣的人文底蘊?

⑸ 青島城陽有什麼古跡,古墓,古遺址

龍山文化遺址、東岳石文化遺址及東周墓群、漢代墓群等有20多處,主要分布在城陽、夏庄、惜福鎮街道辦事處等地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城子、西宅子頭、半千子龍山文化遺址、冷家沙溝東岳石文化遺址、霸王台商代遺址、西窯頂東周遺址、以及財貝溝東周墓群等等。

⑹ 城子坦鎮的歷史古跡

城子坦有著比較厚重的歷史,現已發現的文化遺存達70餘處。據史料記載,塔寺屯遺址,屬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約六七千年,為黃海沿岸島嶼的早期代表文化。干島西邊的單坨子遺址,屬青銅器時期遺址,1926年發掘時有房屋遺址和兩座墓葬,隨葬品中尤以彩繪陶罐最具特色,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繪有各種精美的幾何圖案,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金山村的土城山遺址,也屬青銅器時期遺址,此城東西寬66米、南北長80米,1980年發掘時出土文物有深腹陶罐、石缽、石矛、石網墜等。
1974年,在下吳村的耕地中發掘的劉爐貨幣窖藏,有貨幣上起西漢(公元前206年)、下迄金代(1115年)7049枚。
二十世紀初,城子坦是遠近聞名的商業繁華區。據日本出版的《關東州事情》記載,每年初冬,能裝百石上下的帆船數十隻常在碼頭停泊。吊橋河岸附近相繼出現雜貨店、燒鍋、飲食業與旅店,逐漸發展為埠頭,鎮區內有綢緞百貨和雜貨商店51家、飲食服務業近百家、其他行業45家。
在計劃經濟時期,遼寧省在遼南的唯一一個二級批發站就設在城子坦,因而極大地帶動了本地區商貿業的發展。
城子坦能夠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一個重要的標志是因有魚市街這個百年老街。魚市街歷史上因有漁港碼頭和魚販而得名。1961年,為紀念在吊橋河中搶救落水兒童而光榮犧牲的駐地某部排長鄭春滿烈士,人們把原「魚市街」改名為「春滿街」。春滿街雖經歷百餘年的風雨滄桑,卻一直保留著二十世紀初的空間布局和建築風格。原街區全長2000米,現存1280餘米,有房屋460餘間,住戶150餘戶。房屋建築以硬山頂式的傳統樣式為主,間或硬山頂和廡殿頂式二層樓房,具有典型的東北傳統民居和膠東民居特點,是遼寧地區目前規模較大、保存最為完好、具有鮮明歷史特色的街區。街區內現有的博愛醫院舊址、海關樓舊址等,為後人留存了豐富的人文古跡和歷史符號。
2008年12月29日,中國著名劇作家高滿堂興致勃勃地對春滿街進行了實地考察,認為像這樣規模而且保存完整的老街在全國都是少見的,他說如果在這里取景拍攝影視作品,可以從滿清一直拍到「文革」。
城子坦鎮的「前世」充滿了神奇色彩。為了保護好這些珍貴遺存,2007年11月,普蘭店市政府責成市文體局牽頭,開始籌劃對古鎮的保護開發工作,對老街進行測繪、調研,整理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製作了申報歷史文化名鎮文本。
經過大連市有關專家的實地考察,12月3日,大連市文管會正式命名城子坦鎮為大連市歷史文化名鎮。
2008年11月,遼寧省文化廳組織省文物保護專家組有關專家,對城子坦鎮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了考察和指導,並召開了城子坦鎮歷史文化名鎮文物保護工作專家研討會。專家們一致認為,城子坦鎮完全具備申報遼寧省歷史文化名鎮資格。2010年7月,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文化廳受省政府指派,在城子坦鎮召開了城子坦鎮申報遼寧省歷史文化名鎮專家論證會,各位專家對文化遺產保護和申報工作進行了論證,認為城子坦鎮歷史文化遺存保護很好,文物內涵豐富,文物遺跡類型比較齊全,人文和自然景觀結合較好,革命紀念意義事件也很深遠,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專家組認為城子坦鎮具備申報遼寧省歷史文化名鎮的條件。專家組還建議城子坦鎮補充完善其他方面工作,盡快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鎮。
2010年9月,城子坦鎮終於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而為了這一天,許多文化文物專家已經付出了3年時間。這三年裡,普蘭店市、城子坦鎮兩級政府直接用於遺產和文物本體保護的投資累計達到600餘萬元。他們不僅對全鎮所有文物古跡進行登記注冊,還依據文物保護法對重點文物實行保護標牌明示、責任保護到人,並成立市政環境管理處和行政執法監察中隊加強對文物古跡的巡視檢查,發現損壞立即修復。而在保護區內進行的一切動遷、維修、基建的必須得到相關部門審批。
在加強保護的同時,市鎮兩級政府還抓緊制訂歷史文化名鎮特別是春滿歷史文化一條街的規劃工作。早在2008年10月,他們就在東南建築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大連市規劃局和普蘭店市政府及文體局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全鎮的總體規劃和歷史文化一條街規劃。

⑺ 城子村的歷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在城陽置琅琊郡不其縣,建不其城。公元30年,漢光武帝在不其縣境內置不其侯國。公元596年,隋廢不其縣並入即墨縣。明永樂初年,王氏從青州葯溝東遷時,看好交通便利、西鄰膠州灣、北有墨水河的不其城,便在不其城內建村定居,初名城子疃,後演化為現名。明、清時期,城子屬即墨縣城陽社,1928年後屬即墨縣城陽鎮,1961年後屬嶗山縣城陽鎮,1996年屬城陽區城陽鎮,2001年屬城陽區城陽街道辦事處。
一提起城子村的歷史,村裡的老人們都能如數家珍般講述不其城、東城頂、皇姑庵、古漢墓群、石橋廟等的故事,講述乾隆皇帝、明兵部尚書黃嘉善、祭酒官周如砥、戰國大將伍子胥與城子村結下的不解之緣。城子村以其豐厚的文化底蘊,成為城陽古文化群落的代表。1977年被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列為省級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城子遺址」,位於村東北100米處的高台地上,這里原為古不其城的東北角,當地人稱「東城頂」。該遺址東西長200米,南北寬100米,西、北兩面為斷崖,內有1米多厚的灰褐色文化層斷續暴露在外,含有豐富的文化遺物。
1963年文物考察對採集到的文物有:單孔扁平石斧、長形扁平石鏟、半月形雙孔石刀、長方形帶孔礪石、石錛、石鑿、石鐮、石矛、石網墜、骨針、骨鏃、蚌鋸等。出土石器均通體磨光,刃部鋒利,作工精緻。陶器以灰陶、黑陶為主,紅陶次之。所出土陶器均系輪制,胎質堅硬,造型優美。經專家考證,確認該遺址屬龍山文化類型遺址,距今約有4000多年的歷史。皇姑庵位於城子村東南,不其路以北。此處原為一突出地面的高台,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50米、高約2米。
據歷史記載:不其城內秦建不其縣署於西漢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漢武帝幸不其時東遷,原址改建為行宮。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伏湛改建行宮為都署。1979年在夯土台地時發現了秦代紋飾獸面半瓦當、西漢黃綠釉的雲紋園瓦當、東漢篆書「千秋萬歲」掛黃綠釉的園當以及秦復線三角磚。這些發現表明該遺址確曾有過宮殿式建築。《後漢書·後記》載:「恆帝三女,皇女華延熹元年封陽安長公主,適不其侯,畏國將軍伏完。完,伏湛五世孫」。陽安公主是漢獻帝的皇姑,居住於都署。公元214年,「曹操殺皇後伏氏,滅其族與二皇子」,不其侯位被撤,皇姑遇難。後人立庵祠之,遂稱皇姑庵。據《即墨縣志·冢墓》載:「城陽,古不其城,古冢八個,相傳為伏湛八代之墓。」

⑻ 青島的文化遺產有哪些

文化遺產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兩部分,青島市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發祥地,6000年人類生活記錄的城市,文化遺產還是非常多的。

⑼ 城子古村的建築風格

相傳村中一位叫阿嗄的彝家小伙,為改變村民住洞穴,棲樹枝的原始居住方法,在飛鳳坡頂,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後,到山中砍來六百六十六棵栗樹,挑來九百九十九挑粘土,用土築牆,牆上橫搭木料,密鋪木棍、茅草,再鋪一層土,土皮頭灑水,然後用石頭一層層夯結實。就這樣,一幢幢左右連接、上下相通的土庫房,在飛凰山坡被建造出來。
這首世代流傳的建房民歌,就是土掌房的建造工藝:
窩棚不好住,野獸多可惡;風雨來侵襲,洪水淹大路。
阿嗄小夥子,教人蓋土庫;男人扛栗樹,女人挑泥土。
柱子怎麼砍?留到丫杈處;柱子怎麼支?籬笆來圍固;
柱腳怎麼支?石頭來墊住;柱搖怎麼辦?籬笆摜泥土。
柱子豎好後,眾人緊扶住;丫杈搭承重,藤捆丫杈處。
楞子怎麼鋪?間隔有五寸;木棒破成片,順著楞子鋪。
木片鋪好後,松毛再蓋土;接著鋪稀泥,並把邊欄糊。
怎樣加土層?土要蜂窩土;鋪上五寸厚,灑水濕漉漉;
稍干再夯實,留口雨水出;有時會通洞,一把土塞住。
房內怎麼隔?一間人睡處;一間裝實物,一間關牲畜。
前邊安道門,方便人出入;野獸進不來,風雨門外阻,
過上好日子,彝人少辛苦。
土掌房建好後,人們從此不再住山岩洞穴,也不再在樹上棲息,都住上冬暖夏涼,牢固安全的土掌房,再也受不到風雨襲擊,再也受不到野獸侵害。它反映了彝族先民從樹上下來,從洞穴走出來,在這里起房蓋屋及,從蠻荒走向文明的一個偉大歷程。
隨著時代的變遷,土掌房的結構樣式也在不斷地完善,到了元代,開始出現二層樓房,特別是明代的「昂土司府」,清代的「將軍第」,建築風格上既保持了土掌房平頂的特點,又融合了漢族四合院廳堂雕龍畫鳳的建築藝術,形成了彝漢結合的獨特的建築風格,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城子村古村部分分為小龍樹、中營、小營三部分,小龍樹為最早建蓋的土掌房,而後隨著人口的增加,村寨依次向中營、小營發展。全村完整的保留了舉世罕見的代表古人利用適宜地形、當地材料和較為先進技術建造的、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統、東暖夏涼、造型獨特、結實耐用的土掌房群落。村中建築順應自然地形,呈自然式平行等高線分布,村中以城子大寺(昂土司府遺址)為制高點,其餘建築為一二層土掌房、平頂泥牆、鱗次櫛比、頗具風味。
村寨的整體布局依山就勢、順山勢而行、層層跌落,整體空間西高東低、背山面水,整個村子幾百戶人家依山而建、自然相連、層層而上的土掌房形成一級級的台階。土掌房頂連綴在一起,形成高達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1000多間土掌房層層相銜或左右毗連,將村中數百戶人家結為一體,住房上下相通,左右連貫,層層疊起,下家屋頂是上家的庭院,家家有屋頂,家家有庭院。只要進入一家,就可以從平台進入另一家,直至走通。全村村中道路呈自然分部、縱橫交錯,呈現一種自然狀態的肌理。
城子村是彝族先民白芍部的聚居地,之後,大批漢族遷入,此地民居便形成了彝漢建築風格的完美結合。城子村背靠飛鳳山,面向中大河,萬頃良田鋪陳村前,從村前望去,依山就勢的城子村宛若一頂王冠,而山頂上的昂土司府遺址就是王冠上的明珠。山、水、田、樹與土築民居共同構成了城子村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觀。古村的村寨景觀充分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達到了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村寨選址與建設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典型案例:中國古代風水歌吟:
陽宅須教擇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
山有來龍昂秀發,水須圍抱作環形。
明堂寬大斯為福,水口收藏積萬金。
城子村背依高山,且山勢蜿蜒曲折,是為來龍;中大河流經村頭,並在村頭彎作環形;飛鳳坡前地勢平坦、寬闊,是為明堂寬大。中大河進村方向地形開闊,是為天門開,財氣順水而來,而水流出村方向則兩山夾一谷,地形狹窄,是為地戶閉,鎖緊財氣流出。
站在村後山向下俯視,可見村前有朝山、案山,且案山作三台之形,左右分布日、月二山,即來源於村寨故老相傳,又合風水補氣之說。
古村位居中央為厚土,左青龍屬木,右白虎屬金,上朱雀屬火,下玄武屬水。金、木、水、火、土五行齊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相完整。古村在選址與建設上多處符合中國傳統風水學說,是傳統風水學說指導村寨建設的一個典型案例。
村寨建設的歷史文脈發展得到完整的保存。
經調查發現,古村現存民居的建造年代有一條非常清晰的脈絡。據記載:明成化年間,土司昂貴在飛鳳山上建土司府、江西街,至今已600餘年。在昂貴鼎盛的年代,江西街房屋林立,店鋪相連,後毀於兵火。古村現存歷史最長的房屋為小龍樹二十家人。據現居房內的一位老人說:此房建於清雍正八年,至今已270餘年。當時為二十四家人共同建造,旁屋順等高線於同一水平面上,樣式為最原始的土掌房民居,無窗子,房屋圍護結構均為泥土夯制。後隨著人口的增加,村寨的發展由山頂逐漸向下及向北發展,建立了中營居民組團。建築樣式也隨著漢文化建造技術的進入而發生了改變,房屋逐漸變成了「一顆印」樣式即一正房、二耳房、一照壁,內村即為天井,以利於採光,靠內村一側牆,採用木質牆且開窗。這樣就極大的增加了房屋居住的舒適性。但這些房屋屋頂依舊相連成一個一體的平台,還保持著彝族土築民居的特色。隨後,發展建立了小營民居組團,此時的民居開始出現漢式門頭及坡頂建築,門頭下方斗拱等建築構件齊全、完整,已深得漢式建築的精髓(如李將軍第),但大多數民居在吸取了漢式建築的精華後,在屋頂與外牆的建造上依舊保持傳統彝族土掌房的特徵,成為漢彝建造技術完美結合的鮮明例子。
綜上所述,城子古村因自然及歷史的發展,完整而真實的保存了不同時期建造的民居的不同特點及發展過程,為民居建築史的發展研究提供了一部活教材,堪稱民居建築文化與建造技術發展史上的「活化石」。 古村大多數的民居建築,都是採用漢式民居建築價值建造技術與彝族傳統土築民居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在外牆及屋頂的建造技術上,採用的是彝族土築民居的傳統技術,但在建築平面布局及院內隔牆,開窗及防雨披檐和門頭等得建造上,都是漢式建築的典型作法。聰明的城子先民在建造自己的住所的過程中,不斷的吸收外來文化和技術,將它們去粗取精,融會貫通,又將它們運用到住房的建造技術中,以進一步完善民居的使用功能和建造技術,使住所的安全性、舒適性及採光、通風等住房條件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⑽ 城子古村的介紹

城子古村,地處兩州(紅河、文山)三縣(瀘西、彌勒、丘北)雞犬相聞之地,距瀘西縣城25公里,屬瀘西縣永寧鄉。1擁有雲南最具特色彝漢結合的的獨特古村落景觀,土掌房規模巨大,歷史悠久,有明代昂土司府遺址,由於昂土司府的存在,使城子成為當時滇東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