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游記
1. 《新疆游記》創作背景
1.沙漠
2.綠洲中的城市
3.坎兒井(把天山上的水 搞到地下 流到我們這邊 可以灌溉 和飲用 減少蒸發 維族人發明的)
4.維吾爾族的熱情好客 上次我車開錯了 到維族人的院子里了 他們都很熱情的說要我來家裡坐坐
5.羅布人 傳說是維族人的祖先
6.石油基地,塔里木石油 庫車又發現了油田
7.天山,北疆還是很好的 都是草
8.塔里木盆地
說到這,不的不說我住的庫爾勒了 已經評選為 全國十大魅力城市了
而且這個城市很漂亮 人也不多 就像在外國一樣了
2. 新疆游記(清水河)作文
[新疆游記(清水河)作文]
8月5日星期五今天我們乘汽車前往清水河,新疆游記(清水河)作文。媽媽說那裡離霍爾果斯口岸最近,那裡邊防團的團長是媽媽的戰友,我感覺一路上接待我們的叔叔都是團長。我們都睡在車上最後面的下鋪,鄧阿姨買了煎包子,我們一路上說說笑笑,吃了就睡醒了又吃,一路上開心極了,我謝謝媽媽給了我一次這么愉快的旅行!新疆游記(清水河)作文150字小學生作文(/)
3. 新疆游記(回家)作文
[新疆游記(回家)作文]
8月11日星期四我們踏上南歸的列車,因為二十一個國家的軍事代表團要來參觀,鮑叔叔沒時間陪我們,他送了我一個紅包還派了車和三個解放軍叔叔送我們去火車站,新疆游記(回家)作文。這次到新疆吃的住的費用都是鮑叔叔出的,我從心裡感謝他,同時我歡迎他到長沙來做客。新疆游記(回家)作文100字小學生作文(/)
4. 電子琴《新疆游記》用什麼音色最好聽
第一行(裝飾音部分):排簫或長笛
左右手雙音:卡林巴或顫音琴
十六分音符:八音盒或古鋼琴
3/4拍:節奏:華爾茲 音色:木琴(可疊加的話疊鋼片琴或鋁板琴) 開節奏後第二小節插間奏
恰恰(2/4):節奏:恰恰 音色:手風琴
切分音:音色:吉他 節奏同上
打節奏:打擊樂
最後:節奏:迪斯科 音色:弦樂(疊加單簧管或合成銅管)
5. 去新疆旅遊10天都需要准備什麼東西
1背囊
新疆路途遙遠,不少景點之間的距離也不近。加之有沙漠綠洲、雪山草原,所帶的東西要充分一些,所以盡量選一個容量大一點的包,因此背囊的容量不要低於50升。
2帳篷、睡袋和地墊
新疆北疆雨水較多,其他地方的雨水都很少;除了布爾津、吐魯番和博斯騰湖等地夏季有蚊子外,其他地方很少有蚊子,加之絕大多數地方都有旅館,所以帳篷用得很少。三季帳篷是雙層的,有通風沙門和防水外罩。但如果要登山探險,就要買登山帳篷了,建議買直徑為8~10毫米的鋁合金桿。
3鞋
一雙好得旅遊鞋的四要素是:輕便、防滑、透氣、防水:如果是冬天出行,還得加上一條,那就是保暖。新疆多沙漠,為防止沙子往鞋裡鑽,一定要買高幫鞋。遠足鞋比較好,它重量輕、鞋底結實、防滑、皮質鞋面耐磨、防水、腳踝處有襯墊支撐保護。沙漠靴鞋底堅硬,鞋幫為羊皮,有良好的透氣性,能防止沙粒進入鞋內,穿它也是很好的選擇。
4衣服
如果是在7月至11月出行,又不去爬雪山,即使是進喀喇昆侖山,上帕米爾高原,帶一套好的毛衣毛褲就行了;實在不放心,可以帶一套羽絨服,毛衣或羽絨服最好帶紅色的,這樣,假如在山中迷了路,在需要救援時,可以把它作為信號旗,引人注意。
5證件
身份證必須要帶好。在一些特定的時候,學生證、教師證或記者證都要帶上,比如走新藏公路要搭軍車、住兵站,出示它們,還會受到特別的關照
6信用卡和儲蓄卡
中國農業銀行在新疆的大部分鄉鎮都有網點。中國建設銀行在絕大多數縣城有支行。所以最好辦理農行的金穗卡或建行的龍卡。
7墨鏡
新疆的陽光強烈,帕米爾、天山、喀喇昆侖的雪山耀眼,所以它必不可少。
8水壺
在沙漠旅行,水就是生命。所以水壺必須要帶。
9通信工具
新疆的通信已很發達,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的用戶,除了在很偏遠的地方和少數地段有盲區外,都能收到信號。公用電話在大多數鄉村都有,IP話吧十分普及,所有城鎮的街頭和絕大多數旅館及景點都能找到。
10照相器材 新疆有風沙,鏡頭擦拭紙和氣吹一定要帶上。照相的最佳時機為清晨和傍晚,這時太陽斜照,拍照物背景為漫射金光或藍光。
11指南針
如果沒有進入塔克拉瑪干腹地和進入無人區及到羅布泊探險的計劃,可以不帶。如果有此類計劃,則一定要帶。
12望遠鏡
對於遼闊的新疆來說,它在很多時候都用的著。
13可到新疆後再補充的裝備
禮品:
如果要在偏遠的牧區或到農村去,可以帶一些沱茶和方糖,少數民族老鄉很重情義,帶一點禮物,可以迅速把彼此之間的距離拉近。還可以帶一些鉛筆、橡皮等小禮物送給小孩子。
塑料袋:
主要用途是裝自己的衣服和帶回在大自然中拋棄的垃圾。
葯品:
感冒類葯一定要帶,且要帶那種見效快的。如果要走新藏線和上帕米爾高原,還要帶些板藍根沖劑,每天可喝上一包,以便預防。如果暈車,還要帶上暈車葯;為防止中暑,可買一些藿香正氣水;新疆氣候乾燥,容易上火,所以要帶一些牛黃解毒片;還有抗過敏葯、維膚膏、瀉痢停、眼葯水、紅花油、雲南白葯、風油精等,都是必須要補充的。如果要上高原,還要買上西洋參片、鎮腦寧、維生素C、百服寧、安眠葯
急救箱:
用來包紮傷口或固定斷肢、防止再度受傷的綁帶——三角綁帶則可用來懸吊受傷的手臂;用來緩解傷痛和病痛的止痛葯;用來治療小傷口的創可貼;以及消炎葯、剪刀、抗菌葯、安全別針、雞眼貼、酒精、紗布、膠布等。
另外,還需要補充的物品有:手電筒電池、蠟燭、繩子、打火機或火柴、衛生紙、食品、飯盒、鹽、礦泉水等。
6. 新疆游記電子琴
有點難度吧
恰恰雙音那段要多練一個字一個字的加
還有恰恰變奏那段也要下功夫
華爾茲那段很好聽,華爾茲尾巴有點難,多練就OK
主要是多聽 多練 沉住氣練 不要盲目
7. 電子琴曲《新疆游記》怎麼彈
打擊樂那一段我當年也彈不好
要找感覺,就是記住那幾個節奏,不專一定要完全按著屬書上彈,我就是憑感覺自己根據節奏型打出來的,不是和書上的一樣。
我考級多虧了這首曲子拿了優秀。
Good luck!
8. 《行者無疆——新疆游記》最新txt全集下載
郵箱在哪
9. 求一篇新疆游游記得標題
你可以去一下馬蜂窩這個網站,這個網站是專門介紹旅遊攻略的,然後你搜索新疆旅遊攻略就好,《神的恩賜,如畫新疆》這篇置頂的,風景拍的很不錯。
10. 希望高人幫我詳細說明新疆旅遊攻略。
從新疆回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始終沒有鼓起勇氣來寫游記。今天看了朋友推薦的有關新疆的游記,那兩個星期在新疆的日子又浮現在我眼前了。所以,為了留住美好的記憶,寫下新疆游記。
一、准備工作
原本打算去歐洲渡蜜月的,可是由於著名的「非典」使我們的婚假推遲到了八月。經過自己的research和朋友的推薦,決定到新疆玩。從定遊程到買機票,辦邊境證,也花了有近一個月的時間。說句實話,在出發的時候,心裡還是有一些惴惴的。畢竟路途遙遠,人生地不熟。盡管陳英傑給我們介紹了一個他在西藏認識的一個女孩侯新華,我們仍然覺得沒有把握。
二、出發(2003年7月29日)
背上沉重的行囊,我們上路了。聽說新疆的天氣溫差很大,而且有些海拔高的地方很冷。所以盡管是夏日炎炎,我們還是帶了羽絨服(後來被證明是需要的)。
盡管我們有思想准備,可是飛機上的時間還是很長。吃了一頓難吃的東航機上配餐,又睡了一覺,還是好半天才到達烏魯木齊。當我踏足這片曾經那麼遙遠的土地的時候,心情難免有點激動。由於這里比上海的時間要晚兩個小時,下午五點的烏魯木齊還是艷陽高照。
打了輛車到醫學院,見到了侯新華,一個很熱情很豪爽的女孩。她幫我們訂了醫學院邊上的學府賓館,我們之後的十幾天旅程就都以此為出發點了。
吃過晚飯以後,在侯新華的指引下,來到辰光旅行社,那是已經是近晚上九點了。由於有熟人介紹而且我們又是一筆大生意,辰光旅行社的負責人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
在夕陽的陪伴下,我們開始了長時間的「談判」。
首先是交通問題。因為新疆地域遼闊,大多數的景點都要經過長途跋涉。在租車還是坐飛機這個問題上我們並沒有耽擱很久,一是因為租車並不便宜,二是要照顧老爸老媽的身體。更重要的是,打折機票的緊張程度根本不能想像。就在我們考慮先去喀什還是先去伊犁的時候,去喀什的四折票就只剩下三張了。就算是我們這樣經常在公司加班的人也很難想像,在晚上十一點的時候,任何有關機票,旅行社的電話都很繁忙。我們就在當天買好所有這次旅程的機票(這次旅行共坐飛機六次,四個人共花去19,000機票和機場建設費)。
其次是行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在買機票的時候已經大致考慮過了,只是需要細化一下其中的細節問題。這其中的焦點是去不去紅旗拉甫。紅旗拉甫口岸是中國和巴基斯坦交界的地方,在帕米爾高原上。旅行社的人看樣子並不熱心,覺得一是沒啥好看的,二是高原反應可能會影響我們的行程。由於我們在出發前看了一本藏羚羊旅行手冊,上面把帕米爾高原描寫的十分令人嚮往,以至於沒有去成帕米爾高原成了此行最大的遺憾。由於我和老媽的反對,老爸也只好勉強放棄了他這一強烈的願望。
最後是價錢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和旅行社展開了拉鋸戰。天池,吐魯番和喀納斯都是常規旅行路線,天天都有發車,在這三個景點的價錢上我們沒有花太多的時間。關鍵的問題在於喀什和伊犁。我們本以為喀什至少要花上四、五天的時間,由於時間有限,就不打算去伊犁了。可是旅行社的人說喀什兩天就夠了,有足夠的時間去伊犁,所以我們臨時決定增加去伊犁的遊程(由於事先沒有做充分的research,在沒有足夠的地理概念的情況下訂了去伊犁的來回機票。事後我們覺得去伊犁租車應該是不錯的選擇)。盡管「苦戰」到近十二點,喀什和伊犁的價錢還是沒有談下來,我們想再問問那邊當地的旅行社。
最後定下來的行程是先去吐魯番,天池和喀納斯。當我們回到學府賓館的時候,已經是將近凌晨一點了。
三、7月30日(吐魯番)
這是新疆之旅的開始。吐魯番離烏魯木齊市區230公里左右,當天往返是比較輕松的。我們覺得吐魯番和天池的兩天就像是新疆之旅的熱身。
由於導游(小熊)的失誤,把接人的順序臨時返了一下,害得我們比約定的時間早了二十分鍾就急急忙忙的上了依維柯。後來發現比我們更慘的是有的人早上六點就起床等車了,直到九點才見到車。
盡管大家對導游的Admin很不滿意,但是當人都接齊往吐魯番進發的時候,也就沉浸在旅行的歡樂中了。
畢竟是遊程的第一天,我不顧太陽的暴曬,塗上防曬霜,拉開窗簾,盡情地欣賞著美麗的異域風光。
途中的第一個景點是達坂城的風力發電站。據說是一對丹麥的夫妻發現了這里的風力資源,始創了這里的風力發電廠。白的巨大風車在風的作用下緩緩轉動,場面頗為宏大。其中有幾個風車全被刷成了黑色,原來是為了紀念那對丹麥的夫婦而特製的。很可惜,由於不是自己包車,沒有拍下那幾個黑色的風車。
經過氣勢宏偉的大風車,我們看到的是有中國死海之稱的鹽湖。據說人躺在上面也不會沉下去,時間倉卒,沒有親身體驗。
接著,我們穿越了天山。本來以為會翻越或至少是穿過一條隧道,結果只是經過了天山的一個豁口。
穿越了天山以後,我小睡了片刻,火焰山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了。火焰山的名聲都源自西遊記,但是它並不是真的熊熊大火,而是類似火焰狀的一種地貌,加之吐魯番地區又十分炎熱,故得名火焰山。
一路綿延的火焰山把我們帶到了萬佛宮。這只是一個後人仿造的宮殿,它的原形是離這里不遠的千佛洞。由於千佛洞對導游都要收門票,所以據說烏魯木齊所有的旅行社都將千佛洞的景點改到了萬佛宮。這里聞名的主要是壁畫,由於本人對人文的景觀不甚了了,加之又是仿製品看起來也就興味索然了。
從萬佛宮出來已經是將近下午一點了,小熊說我們下一個景點是葡萄溝,要在參觀了葡萄溝以後才吃午飯。由於尚未適應新疆的作息時間,肚子餓得咕咕直叫。
在來吐魯番的路上,小熊曾介紹說在葡萄溝里吃葡萄不要錢,能吃多少都可以,只是不能帶走。所以盡管肚子很餓,但是一想到等一下可以放開肚子吃葡萄也挺高興的(一旦期望值太高,結果就必然是donotmeet,在新疆得到了無數次驗證)。
依維柯把我們帶到了葡萄溝的一個維吾爾族人家(說是一個旅遊項目叫「維吾爾家訪」)。一路上小熊都在誇贊維吾爾人如之何地淳樸熱情好客,這也是導致DNM的原因之一。在充滿商業氣息的地方,淳樸早就不知道去了哪裡。
進了大門,就看見一排賣葡萄乾的攤子,據說攤主是祖傳的晾制葡萄乾的。所以這里的最好的葡萄乾要賣到50元一公斤。幸好看過了「藏羚羊」,說所有新疆的土特產在烏魯木齊最便宜。後來在烏魯木齊市看到的最貴的葡萄乾只要26元一公斤。
進門以後,我們坐下來吃水果,主要是西瓜,哈密瓜,葡萄和葡萄乾。免費倒是免費的,可是基本不能添,而且會讓你買一些帶回去,還好不是強制的。在吃東西的時候,會有兩三個維吾爾姑娘跳舞和一個維吾爾大爺彈唱。她們會很熱情的邀請你和他們一起跳,不跳也不行!
接著,在他們的葡萄架上,我拍到了此行最為得意的一張照片,取名「垂涎欲滴」。
離開了維吾爾人的家,餓著肚子又參觀了葡萄溝。什麼東西一旦出了名,就會有收門票的,那就意味著商業化,自然也就難免俗套。
終於在下午三點鍾的時候吃到了新疆「著名」的拌面。說老實話,真的不怎麼地。不過怎麼也沒想到這將會是我們這次新疆之旅吃的最多的東西,因為它到處都是而且相對便宜。
回到烏魯木齊的時候是晚上七點,對烏魯木齊人來說可是正當下午呢。我們就開始聯系去伊犁和喀什的行程。
最終促使我們放棄辰光旅行社的原因是,和我們一同在去吐魯番的一家三口說去伊犁四日游,每人450元。我們去伊犁的來回機票就是580,當初辰光還說要每人800元的團費(因為包車)。盡管我們比一般的團多去一個巴音布魯克,由於其中的差距實在是很大,我們決定自己找當地的旅行社。
對於這兩個地方,心裡都沒什麼底。特別是伊犁,本來沒打算去的,連旅行社的電話號碼也沒有。我們只好問了伊犁地區號打114,讓他隨便告訴我們兩個旅行社的號碼。沒想到,運氣還不錯,打的第一個電話就是我們決定用的旅行社。那是伊犁一個師范學院下屬的教育旅行社,最終談定的價錢是每人560元,包車包住(三個晚上)包門票。至於喀什,因為本來就在我們的計劃之中,所以直接打了那裡國旅的電話。沒想到,那邊的旅行社說我們兩天也夠去一回紅其拉甫了,這又極大地勾起老爸的興趣。最後說好包車1900去紅其拉甫,想再讓他們給我們找一些同行者在分攤包車的成本。
我們洗完澡出去吃飯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九點了,可是太陽依然掛得很高,我們已經漸漸地適應了新疆的太陽(早出晚歸),見怪不怪了。
四、7月31日(天池)
天山腳下的天池應該算是新疆出名的發源地了。盡管有不止一個人告訴我天池沒什麼好看的,我仍然帶著非常期盼的心情上路了。
天池比吐魯番更近,離烏魯木齊市只有大約130公里,打了個盹很快就到了。由於前一天去吐魯番的旅行並不十分讓我滿意,這天去天池的期望值就不敢訂得很高了。因為我比較喜歡自然風景,在依維柯往天池上盤山的時候,就覺得心曠神怡了。
當我第一眼看到天池的時候,還是覺得meet。因為它和我想像中的一模一樣,確切地說是和任何天池的圖片一樣:一汪藍藍的湖水,遠處的博格達峰被群山所包圍。
在天池的邊上就是傳說中的「定海神針」。所謂的「定海神針」其實就是一棵高齡的老榆樹。在天池的景區里還有一個瀑布,類似於諸暨五泄。
事後回想起來,我們的行程安排還是很正確的。因為如果從喀納斯回來再看天池的話,一定會覺得勞命傷財。結論:天池是雞肋。
我們在下午六點左右就回到了烏魯木齊。在侯新華的邀請下,我們去吃了盤盤肉。其實就是清燉羊肉,味道很鮮美。連我老媽這個很討厭羊肉的人都贊口不絕,可見確實不同一般。
五、8月1日(烏魯木齊至布爾津)
結束了兩天的熱身以後,我們開始了去喀納斯的旅程。這回換了一個姓洪的導游,一眼看上去就是精明能乾的那種。(後來的四天證明了我的眼光是正確的)
從烏魯木齊到布爾津大約有760公里,途中要經過400公里左右的無人區,也就是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在沒有進入沙漠以前,我想像著一望無垠,寸草不生的沙土。可是當這個沙漠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難免有些失望了。據洪導介紹,這是固定半固定的沙漠,所以在裡面有一些植被來固定沙土。
在進入沙漠不久,就是此行的第一個景點:火燒山。火燒山屬於風蝕地貌,由燒結岩構成。在這里沙土的顏色是火紅的,好像要燒起來一樣。
接著,我們的大巴就開始了穿越無人區的漫漫旅程。無垠的沙漠上漂浮著朵朵白雲,看上去伸手可得似的。一開始我們都興致勃勃的看著窗外這輩子從未見過的景色,半個小時以後,我就靠在他的肩頭沉沉的睡去了。
在下午四點鍾的時候,我們終於穿過了無人區。大巴挺在一家小飯店旁讓大家吃午飯。經過了前兩天的適應性訓練,我們並不覺得四點吃午飯有什麼特別。但是我還是對四點鍾的太陽估計不足,為了拍攝下面這張「藍天白雲」,我暴露在外面的脖子居然被曬傷了。其實總共也不到五分鍾,可見陽光的猛烈程度了。
稍事休息以後,我們就往布爾津進發了。大巴看出不久,新疆最北的山脈阿爾泰山就一路陪伴著我們。在其中的一段上面刻著「鍥而不舍」四個大字,經洪導介紹才得知是「635工程」的紀念。「635工程」就是將流經我國流向前蘇聯的額爾齊斯河引流至克拉瑪依市,由於當初涉及國家機密,所以用了代號635。
途中我們經過了一個新興的小城市:北屯,那是農十師司令部的駐所。從喀納斯回來的時候還在這里住了一晚。
我們的大巴還在繼續前行。在將近晚上十點的時候,我們看到了美麗的落日。由於沒有機會停車拍照,隔著臟臟的車窗我們拍下了此時此刻的美景。
經過一天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在晚上十一點的時候到達了布爾津。布爾津是由烏魯木齊去往喀納斯必經的一個小城鎮,在每年的旅遊旺季總是鋪無虛席。我們住在一家被洪導稱作「環境相當不錯」的晨光賓館。不過,和喀納斯住的地方相比,這里也真算得上「相當不錯」。
據說這里的烤魚很有名,興致盎然的老爸和老公又出去買了一條回來嘗味道。那天長途跋涉,累得半死,我也沒吃出什麼特別的味道,好像還不如後來在烏魯木齊夜市上的烤魚好吃。唯一覺得有點遺憾的是沒有出去看星星,本以為後面還有的是機會,誰知道後來老公說只有布爾津的星星又多又亮。
六、8月2日(布爾津至喀納斯)
從布爾津到喀納斯還有大約160公里的路程,一路上要翻越兩座山。山坡上分布著哈薩克人的氈房,他們終年過著游牧的生活,春夏秋三季都住在圓形氈房裡,冬季搬到冬牧場,住在平頂土房或木房裡。
喀納斯被稱為天山以北最美麗的地方。經過一天半的長途跋涉,我們終於在中午時分撩開了喀納斯神秘的面紗。由於期望值過高,以至於我們在看見喀納斯河水的時候並沒有感到太多的驚喜。在這個季節,喀納斯湖的水是藍帶綠的乳白色,像翡翠一樣。但是由於陽光太強,所以下面這張照片看起來像是藍色的。
由於這個季節是新疆的旅遊旺季,喀納斯又是名聲在外的常規旅遊路線,當我們到達售票處的時候,門口的大巴,越野車以及各種車輛排起了長隊。我們以為這下可要等上一段時間了,於是我們下車活動一下筋骨,順便拍下了這張「喀納斯初瞥」。
出乎我們意料的是,不多久,導游就招呼大家上車。我們的車從長長的車隊邊上穿過,徑直進了喀納斯的大門。後來司機告訴我們,洪導經常跑喀納斯,很有經驗,人頭也很熟。
在進入喀納斯度假村以前,經過的兩個景點是卧龍灣和月亮灣。這兩個景點周圍停滿了各種前來旅遊的車輛和興致勃勃的遊客,以至於我們在第二天出來的時候才能下車拍攝月亮灣的全貌。
經過月亮灣不久,我們就進入了喀納斯的度假村了。這里有著大大小小幾十個被稱為「度假山莊」的地方,價格不菲設施卻不怎麼樣。據洪導說,這里的接待能力大約只有三千人,可是現在來旅遊的人遠不止這些,所以今天一定會有人住在車上了。我們住的號稱是喀納斯最好的地方,叫「林海山莊」。當初辰光旅行社說的是四到六人間,可是當我走進四號「別墅」時候才知道什麼是「四人間」。就是一個大房間被隔成兩個小間,每個房間里有四張床,走進裡面一個房間必定要通過外面的房間。由於是跟團的,也只好服從安排:男的住五號,女的住四號。就這樣,我和老公在蜜月中無奈地「分居」了。後來才發現,在我們的樓下就有帶衛生間的雙人房,但是價格大約在兩、三百元一間。所以旅行社是不會讓我們那麼「奢侈」的。
安排好了住宿以後,按著導游約定的時間到「林海山莊」的餐廳門口和導游匯合。由於旅遊景點的飯菜一般都是又貴又不好吃的,所以除了導游以外的團友們或吃方便麵或啃麵包就湊合了。沒想到,當大家都會齊在餐廳門口的時候,導游和司機還沒有開飯呢。這讓大家都很氣憤,我們都沒有好好吃午飯,卻讓我們在這里等著他們吃免費的午餐。
在導游和司機狼吞虎咽的享用完了他們免費的午餐以後,我們就沿著喀納斯河一路往喀納斯湖走去。我們走在河邊的小徑上,左邊是奔騰的河水,右邊是高聳的山,可謂「依山傍水」。可惜人實在是太多的,路又不寬,所以基本上不能停下來拍照,不然不僅會擋了別人的路,還會使你的鏡頭里充滿了人頭。
這里的其中一項活動是漂流。因為我們在小小三峽的漂流都很盡興,所以我們覺得這里的未必會超過上次。除了我老爸以外,剩下的三個都沒什麼大興趣了。當我們走到漂流的始發地,看見無數人在排隊。一打聽,只有兩條漂流的皮筏,每條坐八到十個人。這使我們徹底打消了漂流的念頭,包括我老爸。
於是我們走到快艇碼頭。正如洪導所說,喀納斯湖一共是六道灣,坐快艇到三道灣是100元。自從某個領導人來過以後,為了防止「生態破壞」,就取消六道灣的快艇項目了。但是由於我們的洪導比較猛,說只要我們湊夠八個人,他就有辦法幫我們搞到特批的快艇去六道灣,價格是每人兩百元。於是我們像是得到了特殊照顧似的,毫無還價的交了錢,而且還暗暗慶幸湊夠了八個人。事後才發現這是這次新疆之旅被「斬」的最慘的一次,也是最無奈的,誰讓人家壟斷呢?
交了錢以後,洪導讓我們在碼頭等著,說是那個有權特批的爺還在吃飯,要我們等一會兒。於是我們在大太陽下站了有十分鍾,看著這位爺吃完了飯。然後就看著這位爺拿著步話機一邊嘰里咕嚕的說著什麼,一邊把我們帶到了一條快艇旁邊。
在正式出發之前,司機開著船把我們帶到了碼頭的另一邊。我們都很不解,司機說是加油。後來我們才明白,這里為了控制司機不擅自把快艇開到六道灣賺外快,每桶汽油只夠開到三道灣。如果有特批的,就要多領一桶油。不由得感嘆control太好了!
終於可以出發去看看神秘的喀納斯湖了。一路上看著怡人的景色,吹著迎面的風,除了不斷地按下快門,我還能做什麼呢?
當快艇開過三道灣的時候,讓我們看到了兩百塊錢的價值。因為在四道灣以前,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有到了四道灣以後才看到一些奇特的景色。我們看到河岸一邊的樹都是長在石頭上的。
再往前,我們就到了喀納斯湖的盡頭―傳說中的浮木長堤,多年枯倒的樹木由於風力逆流而上聚集到了上游。它們壘成一條寬100米,長近2千米的堤壩。這使我們都很滿意,讓我們看到了兩百塊錢的價值。另一個有價值得的地方是,我們看到了喀納斯湖源頭的不同顏色。
一路上,司機都在說本來浮木長堤是開放讓遊人上去拍照的,每人二十元。到了以後,又說如果我們想上去,他可以把快艇靠近一點。其實我們都沒有領會他的意思:雖然現在不開放了,但是只要把錢給我,我還是可以網開一面的。
就在這里,我們碰到了另一條被「特批」的快艇。就見這個司機去另一條船上和那個司機嘰歪了一會兒,我們都沒有主意,光顧著拍照。然後又聽那個司機說,你們慢一點回去,就開著快艇走了。我們的司機看我們沒人有給錢的意思,過了一會,也就不提上堤的事,開船回頭了。後來我們才明白那條船上的人一定給了錢,上了岸,所以才讓我們慢慢地回來。由此可見,腐敗是無處不在的,就算控制了汽油,卻難以控制時間。
經歷了大約一個多小時,我們回到了碼頭。盡管被斬沒商量,但是由於看到了一百塊錢看不到的東西,我們也就心滿意足的上岸了。由於長時間劇烈的陽光直射和風吹,我開始頭疼了,而且越來越劇烈。
喀納斯度假村裡有兩路免費的公共汽車,可以把遊客帶到各個景點。我們乘了1路車到了鴨澤湖。鴨澤湖位於喀納斯河的下游,這里是一片寧靜的河灘。
若不是有一些出於商業目的馬和駱駝,這里就更富有詩意了。對面的山坡被夕陽照得斑斑駁駁,讓我們感到了宏偉的力量。
由於我頭疼的厲害,我們破天荒地在六點不到就找了一家餐館解決了晚飯。自從到了新疆,不知道為什麼我愛上了吃西紅柿炒雞蛋。可是因為頭痛欲裂,這里的西紅柿湯面也沒吃上幾口。這使我自從到了新疆以後第一次想家了,想念家裡的飯菜,想念家裡的床。我甚至開始擔心還有沒有力氣去消耗後面的五張機票。可是到了第二天,我就發現前一天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喀納斯的晚上有篝火晚會,價格不菲加上我又頭疼,所以我早早地就上床睡覺了。現在想起來最遺憾的不是沒有去篝火晚會,而是沒有去看星星。因為傳說中喀納斯的星星特別多特別亮,但願以後故地重遊的時候能達成所願。
七、8月3日(喀納斯至北屯)
早上五點多的時候就起來出發去觀魚亭。根據洪導的經驗,早上去觀魚亭的人很多,去晚了也就只能看人頭了。幸好經過一晚上的休息,我的頭已經不疼了,興沖沖地上觀魚亭去喀納斯湖的全景。
從我們住的地方到觀魚亭還有幾公里的路。在前一天我們已經交了去觀魚亭公交車的錢,據說一般情況這個車要到八點才發車,因為洪導認識人,並且我們團正好一車才那麼早拉我們上山。
從下車的地方還要爬一段山路才能到達觀察喀納斯湖的最佳的觀景地點觀魚亭。由於海拔較高,喀納斯的清晨是挺冷的,我們拿出了准備好的羽絨服,很滿意地穿在身上。我們大概從七點不到開始往上進發,那時晨曦已經淡淡的出現在山的後面了。
氣喘吁吁地爬了半個小時以後,終於來到了海拔兩千多米的觀魚亭。直到現在我才感到喀納斯的美!我們看到陽光一點一點地照上山頭,那種感覺真是-震撼!
因為我們出發得早,只有我們一個旅行團,所以我們拍照拍得很盡興。在這里,我們看到了晨霧繚繞的三道灣,這就是最經典的喀納斯。
在觀魚亭往喀納斯河的下游望去,那裡有一個名為神仙灣的地方。它之所以被稱為神仙灣就是因為在清晨的時候那裡升騰著一層霧氣,就像神仙居住的地方。
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觀魚亭,我們來到了一個據說是拍攝喀納斯明信片的地方。不說不知道,這里的景色果然特別。
當我們原路返回到下車的地方,發現只有我們四個和洪導,別的團友都坐車下山了。這時是八點多鍾,沒有下山的車。一打聽,所有的車都到始發站去接人了。不久,就看見一輛輛中巴載著一個個旅行團上山來了。我們不禁慶幸我們趕了個早。
我們定於十二點離開喀納斯去北屯,所以從下觀魚亭到出發還有一段時間,我們讓洪導給我們介紹了一家餐館吃手抓羊肉。在老闆娘開始煮羊肉的時候,我們又最後在喀納斯逛了一圈。我們看了白樺林,還在中國移動的基站下很滿足得看到了手機信號是滿格的。在我老爸的堅持下,我們又回到前一天去往喀納斯湖那條小道上拍了幾張照片。
接著,我們就趕去吃手抓肉了。所謂手抓羊肉就是羊肉燉湯,裡面的調料就是鹽和胡蘿卜。一百元錢兩公斤,我們都吃的津津有味,包括平時不喜歡吃羊肉的老媽。
帶著吃飽了的滿足,我們坐上大巴出發去北屯。一路上我們回味著喀納斯,一開始非常嚮往,初見時略有失望,過了一天,當我們離開的時候又覺得其實還是不錯的。等到回來看看照片,發現觀魚亭上看的喀納斯還是挺美的。
又在車上顛簸了好幾個小時,大概在下午六點左右的時候到達了北屯-一個新興的城市。由於前一天晚上住的地方太差,一到賓館,所有的人都想好好的洗一個澡。可是這個號稱兩星級的賓館龍頭里放出的始終是半溫不熱的水。就是這樣,我們也是迫不及待地洗了一個澡。
收拾完畢,我們出去找了路邊的飯館吃飯。不知為什麼,我至今還記得那個飯館一個接待小姐的模樣。吃完飯以後,在老公的建議下,我們打車去看額爾齊斯河的夕陽。
額爾齊斯河是我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當我們到達額爾齊斯河橋上的時候,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
在計程車司機的催促下,我們返回了賓館。據洪導介紹,這里的音樂噴泉很好看,而且只有在周末才開放。我們一算,正好是星期日,所以,又去了音樂廣場。途中路經農十師的司令部,據說這個城市的興旺就完全得益於這個司令部。在中國北方的一個小城市裡,能有這樣規模的音樂噴泉廣場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們看到,盡管已經是深夜十一點了,很多北屯的市民都在廣場里玩。
八、8月4日(北屯至烏魯木齊)
一大清早,我們又踏上了漫漫的旅途回烏魯木齊。首先經過的是福海,據說是內陸地區的一個湖泊,可惜我睡眼朦朧的沒看清楚,更別提拍照了。等我一覺睡醒,已經到了第二個景點:魔鬼城。魔鬼城並不是什麼城堡,而是一大片的雅丹地貌,據說晚上人站在裡面聽風的聲音是很恐怖的,故得名魔鬼城。旅行社稱這個景點的門票未包括在團費里,所以只能在它的外面遠觀。其實這個魔鬼城本來只是路邊經過的地方,是不要門票的。可是現在人為的攔起來收費,使得很多人都只好駐足遠觀。
過了魔鬼城不久,就經過了克拉瑪依油田,讓我們看到了大片的油田和「磕頭機」,這個場面還是很壯觀的。
在這里,隨處可見大片的胡楊林。胡楊林是一種生存能力很強的植物:「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克拉瑪依市是一個比較富裕的石油城市,我們留心看了一下,那裡的計程車是每公里1.5元,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城市的富裕程度。在克拉瑪依市吃了午飯以後,我們就直奔烏魯木齊了。
回到烏魯木齊的首要任務就是聯系伊犁的教育旅行社,沒有什麼新的情況,很快確定了行程和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