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游記
① 《徐霞客游記》里的九州是哪九州
九州是大禹劃分的,三國時增加到十三州和司隸校尉部。
三國 十三州一部各郡
司州(司隸校尉部):分置河東、平陽、河內、弘農、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轄55縣,屬魏地。約於今陝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幽州:分置涿郡、代、漁陽、上谷、遼西、玄菟、樂浪、右北平、燕國、遼東等十郡一國,下轄69縣,屬魏地。約於今河北、遼寧與北朝鮮。
冀州:分置魏郡、廣平、鉅鹿、常山、博陵、渤海、河間、清河、趙國、中山國等九郡二國,下轄123縣,屬魏地。約於今河北、山西東部、河南省黃河以北,遼寧省遼河以西之地。
並州:分置太原、上黨、樂平、西河、雁門、新興等六郡,下轄44縣,屬魏地。約於今山西省與陝西省部分。
青州:分置齊郡、濟南、樂安、北海、城陽、東萊、平原等七郡,下轄62縣,屬魏地。約於今山東省與遼寧省遼河以東之境。
兗州:分置東郡、濟陰、山陽、泰山、濟北國、陳留國、任城國、東平國等四郡四國,下轄71縣,屬魏地。約於今山東省西界與河南省東北。
豫州:分置潁川、汝南、弋陽、陳郡、譙郡、魯郡、梁國、沛國等六郡二國,下轄94縣,屬魏地。約於今河南省。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東海、琅琊、東莞、廣陵等六郡,下轄50縣,屬魏地。約於今江蘇省、山東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縣之地。
雍州:分置京兆、馮翊、扶風、北地、新平、隴西、天水、南安、廣魏、安定、武都、陰平等十二郡,下轄70縣,屬魏地。約於今陝西省、甘肅省東部。
涼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轄44縣,屬魏地。約於今甘肅省。
荊州:南陽、南鄉、江夏、襄陽、等四郡65縣屬魏地;南郡、武陵、長沙、零陵、貴陽等五郡102縣屬吳地。約於今湖南、湖北、廣西北境、貴州東北部、四川東部以及廣東連縣等地,腹地頗大。
益州:分置蜀郡、犍為、朱提、越雋、牂柯、建寧、永昌、漢中、廣漢、梓潼、巴郡、巴西、巴東等十三郡,下轄146縣,屬蜀地。約於今四川、貴州、雲南及陝西漢中盆地。
揚州:九江、廬江等二郡十四縣屬魏地;丹陽、會稽、建安、吳郡、豫章、廬陵、廬陵南部等七郡146縣屬吳地。約於今江蘇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數省之地。
交州:分置交趾、九真、日南、南海、蒼梧、合蒲、珠崖、鬱林、桂林、等九郡,下轄104縣,屬吳地。約於今廣西、廣東二省與越南國。
② 九州驛站游記學生作文
英德九州驛站,這是從拉手網上團購的自駕游項目,預訂時經常爆滿,從去過的朋友的贊譽聲中,又因為暑假一直憋在家裡,還沒到更遠的地方放飛,所以特別期待。終於在十號和十一號兩天,至此一游。天氣一直陰晴不定,陣雨反復,但並不影響野孩子般的心情,陰涼著出行,雨點來湊浪漫,同樣歡迎。
位處偏遠的山區,一路綠意,沿途一畦畦的禾苗很養眼。依山勢而鋪的公路成個「U」型,也算平整。這次出行也相當順暢,下了高速路後沿途的指示路牌清晰,早上九點出發,經過四個小時來到旅遊區。
門口是驛站標志性的瞭望台,不遠處也有一個,成雙掩護,想起硝煙年代,想起烽火戲諸侯,想起一騎紅塵妃子笑。
在驛站餐廳不太簡單的用餐,主要是出菜的時間很慢,服務解釋說是柴火煮食的原故。哇,還看見他們接待一撥撥的旅遊團,能忙得過來嗎?這也不用你擔心,人家接待團客是早有準備,我瞎操心什麼呢?只能說明我不是這商業生意道上的。
飯飽湯足後,又來了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雨,抬頭可見,那團半山腰的烏雲身不由主地飄飄散散聚聚,烏雲到處面目可憎,馬上增加雨水的重量。感嘆雲霧的世界很是壯觀。
雨小了,顧不得太多,沿著長廊的溪澗可以去泡腳了。水很清、很涼,直可以看見水下的石頭、塵埃。水致清則無魚,我是不相信的,我肯定魚兒是太聰明了,躲著人呢,這就是天門溝下來的不老泉水,你信么?大小的石頭有規無則地囤積,形成有意無意的小溪流,枯葉黃葉隨波逐流,有聲有色,奪目流金。脫鞋洗腳、玩水、扔石子、撿樹葉,我和桐桐過了把癮,吸足了負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