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窯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3 17:10:36
『壹』 大窯龍泉窯遺址的介紹
龍泉窯創燒於北宋早期,興盛於南宋至元初。早期生產盤、碗、壺、爐、瓶等,普遍以刻花為主,蔑紋趨減少,釉較薄,晶瑩透明,並逐步形成自已的風格。晚期的青瓷代表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色的頂峰。白胎瓷占絕大多數,為龍泉窯系的特點。明代中葉以後,由於各地制瓷業的興起,龍泉窯逐漸衰落。清代中葉以後停燒,歷時七、八百年。屬南方青瓷系統,是宋元時期著名窯場之一。大窯龍泉窯遺址是中國宋代至明代龍泉窯的代表性窯址,於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省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大窯龍泉窯遺址在浙江省龍泉市西南小梅鎮東北10里的大窯村一帶,西起高際頭村,北迄坳頭村,在沿溪10里的山坡上,共發現窯址53處。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