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夏朝遺址

夏朝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3 17:39:48

Ⅰ 為什麼上億年的恐龍化石都找到了,卻還找不到夏朝遺址

對於中國的歷史,大部分都是了解的,最早是部落里首領之間的傳承是禪讓制,等到大禹治水之後,因為其有功於世人,所以上代首領舜將首領之位傳給了他,大禹之後,卻將首領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他的兒子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夏商周三個朝代,在我國歷史之中因為年代久遠和留下的記錄太少,一直都是最為神秘的三個朝代,如今,商朝和周朝都已經被挖掘出了遺址,被證明是真正存在過的王朝,但是,夏朝卻依然沒有被發現遺址,甚至許多人都認為夏朝是不存在的,但是,小編卻認為夏朝是存在的,對於為什麼它的遺址一直沒有被發現的原因,小編是這樣認為的。

有證據表明夏朝是存在的

小編堅定的認為夏朝是存在的,我國古代那麼多的歷史學家都已經在著作中肯定了這個王朝的存在,所以,它一定不是古人虛構的,肯定是存於世的,現在許多的西方歷史學家一直都在貶低我國數千年的歷史傳承,可恨的是還有著許多的中國歷史學家一直在聽信西方的觀點,對我國的文化傳承居然提出質疑。雖然沒有具體的文字來證明哪裡是夏朝的遺址,但是肯定是存在的,不管何種原因,它都在我們華夏五千年的文化傳承中佔有重要部分。

Ⅱ 為什麼人們很難找到夏朝的遺跡

我們知道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的朝代,禹傳位給自家兒子子啟後,改變之前的「禪讓制」帝位繼承,使得「公天下」變為「家天下」,至此開創了我國古代皇位世襲的先河。但夏朝作為我國最早的朝代,卻很少發現有關於這個遺址的存在,就像蒙著一層面紗,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在兩個「文化地區」中,考古學家們認為「二里頭文化」地區很有可能是夏朝當時的遺址,從年代上來說,符合夏朝的那個時代的文化,也證明了在夏朝時期,人們就已經進入了青銅器的時代。即使「二里頭文化」地區不是夏朝的中心,真正的夏朝中心也不會比「二里頭文化」要差,甚至乎還要比「二里頭文化」還要高得多。

Ⅲ 夏朝的文明遺址……

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村位於伊、洛二水之間,距離洛陽市約公里,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是夏代都城遺址。1959年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銅器如刀、爵、鈴等,是我國迄今所見最早的青銅器。第三期文化層中發現兩處大型宮殿夯土台基。其中西邊一處面積約10000平方米,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闊8間、進深3間的宮殿基址,四周環以廊廡。在遺址東南部還發現大面積鑄銅、制陶作坊遺址。該處現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考古學家在中國最早的都城遺址——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了始建於二里頭文化晚期偏晚階段的大型建築基址,這使得夏商周斷代工程結束後的考古界出現了新的興奮點。殷墟曾震驚世界,二里頭也將引領中國古代文明研究走向新的輝煌。

夏朝的建立者禹在建立政權以後,為便利於政治統治,將天下分為九州,洛陽就是當時的豫州。禹將都城定在陽城(今河南登封),與洛陽相距不過百里,所以洛陽也屬於夏朝統治的中心。在夏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啟的兒子)統治時期將都城遷到了洛陽。關於這一點史書里記載,「太康居斟郡,羿亦居之,桀又居之。」斟尋阝,據歷史學家考證,就在今洛陽市偃師的二里頭村附近。

夏朝在太康繼位以後,由於太康貪圖享樂,不務朝政,整日只知游獵玩耍,導致東夷部的後異乘機反叛,並攻佔了夏的都城斟尋阝,趕走了太康,一度奪取了夏王朝的統治權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國」事件。太康失國以後,與弟弟仲康一起逃往東方,不久很快死去。仲康的兒子相依靠其它東方諸侯殘存發展,處境困難,最後在相的兒子少康時才又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在中國歷史上又稱「少康復國」。少康恢復夏王朝統治以後,夏朝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活動區域以伊洛一帶的河南地為中心,東通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長灘,所有夏、夷諸部的眾多邦國均都臣服於夏的統治。

少康以後,夏朝幾世均不在洛陽建都,至夏朝最後一個國王夏桀統治時期才又定都於斟尋阝。這一點(史記·吳起列傳)是這樣記載的:「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顯然就是洛陽所處的位置。

總的來看,夏朝主要活動中心在洛陽,亦即史書記載的斟尋阝。然而幾千年過去了,斟尋阝故城早已埋入地下,成為人們難以尋覓的歷史遺跡,我們根據史書記載的地理方位,判斷夏代的斟尋阝就在我們洛陽。由於長期以來缺乏考古資料的證明,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直到195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徐旭率隊來豫西作夏墟調查時,在洛陽市偃師縣城區西南9公里處的二里頭村南高地上發現了沉睡幾千年的夏都斟尋阝,這一點才成為不爭的事實。研究表明,洛陽在夏代太康、孔甲、帝皋、夏桀四個帝王統治時期曾是都城,為夏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二里頭遺址包括偃師二里頭,圪擋頭和四角樓三個自然村,總面積400萬平方米,堆積著四期文化層。經考古發現,二里頭文化遺址規模宏大,設施完備,內容豐富。宮殿、陵寢、房屋、道路、水井多有發現,並且還發現了當時的鑄銅遺址,發現了原始的青銅工具,其中有武器和酒器,說明我國青銅文化的歷史在夏代已經相當成熟,同時也說明洛陽是我國最早進入青銅時代的地區。二里頭晚期的文化層還出土了大量的玉製品,有琮、圭、璋等禮器,陶製品則更多,有陶塑的龜、豬、羊頭以及陶器上刻劃的一頭二身龍蛇紋、龜紋和人物形象。這些考古發現反映了夏代文化藝術的發展,同時也反映了古代洛陽人民的聰明智慧。

另外,考古工作者從二里頭遺址的灰坑中發現了許多埋葬的奴隸,其形狀各異,有仰身,有俯身,有的被捆縛,有的身首異處。他們或因苦役而累死,或因奴隸主的酷刑而喪生,或因當時奴隸制時代的人祭、人牲制度而被活埋殉葬,反映了當時奴隸主統治的慘忍。夏代奴隸主暴虐無道的統治,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廣大奴隸的拚命反抗,他們憤怒地詛咒夏朝的奴隸主統治,甘願與其同歸於盡。在當時階級矛盾十分尖銳的情況下,東部的商族興起,在其首領商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朝最後一個國王夏桀的統治,夏朝經歷了四百七十餘年歷史以後終於滅亡。

1959年夏,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開始了對「夏墟」的考古調查,偃師二里頭從此進入學者的視線,中國考古學界由此開始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夏文化。

此後,中國夏商周三代考古工作者對二里頭遺址進行了持續不斷的發掘,發現了大型宮殿基址、大型青銅冶鑄作坊、制陶、制骨遺址,與宗教祭祀有關的建築以及400餘座墓葬,出土了成組的青銅禮器和玉器,證明了二里頭是中國最早的都城遺址。

Ⅳ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為何考古界一直找不到夏朝的遺址

中華文明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源頭也一直都是史學家與考古學家關注與研究的對象。我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卻由於成書比較晚,在考古學上也沒有公認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所以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尤其是國際社會一直不承認夏朝的存在。

國際社會對“文明”認可,主要有幾個特徵:文字、金屬冶煉術、城市國家(城邦)、宗教禮儀等。現在在考古學上,也沒有出土任何與夏朝有關的文物,也沒有發現夏朝使用的文字。

雖然現在考古學上沒有充足文獻來證明夏朝的存在,但不可能割據夏朝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一部分的存在。

Ⅳ 夏朝的考古發掘與文化遺址

夏朝的遺址集中在河南偃師二里頭處,學界稱「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文化最早於1952年在河南登封的玉村遺址發現,1956年發掘洛達廟遺址的時候,人們注意到它在文化面貌上具有若干特色,一度被稱為洛達廟類型。1959年起在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進行科學發掘以後,發現二里頭遺址更加具有典型性,故將這種類型的遺存命名為二里頭文化。

二里頭文化於1953年首先在河南省登封縣王村遺址發現,當時出土的遺物不多。自1954至1957年,在洛陽東干溝村附近又曾幾次發現這種文化的墓葬與灰坑。這個遺址的晚期堆積中發現有青銅小刀和青銅錐,器形和鑄造工藝都很原始。從地層關繫上可以清楚地判斷出這種文化的年代晚於人們熟悉的河南龍山文化,又早於商代,這種文化的特點及其所處的時代,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
很快,在洛陽偃師灰咀和二里頭、鄭州洛達廟、鞏義稍砦、澠池鹿寺、陝縣七里鋪等地都發現了這類古文化遺存。隨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對洛陽二里頭遺址的大規模科學發掘,資料越來越豐富,許多碳14測定數據集中在公元前21—前15 世紀。考古界遂把這種文化定名為二里頭文化,並做為夏文化的主要討論內容。
20世紀80年代,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現不僅遍及河南全省,而且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西南部和陝西省東部各地都有發現,已達100多處。這些遺址中既包含早期的城址、宮殿建築、村落、墓葬群,也有一些銅器冶鑄、制石制陶、制骨的手工業作坊,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早期青銅器、玉器、象牙雕刻器和漆器等,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是研究夏代經濟和文化的珍貴資料。

Ⅵ 為什麼上億年的恐龍化石都找到了,卻還找不到夏朝遺址

1、夏朝遺址有啊,有專家認為是二里頭文化遺址!
2、二里頭文化,既包含了二里頭遺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頭遺址之外具有二里頭遺址文化特徵的上百處遺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二里頭遺址和二里頭文化成為公認的探索夏文化的關鍵性研究對象。
3、不過有些人吹毛求疵,認為必須找到文字才算是找到夏朝遺址,而二里頭遺址沒有找到文字,所以有些專家不承認而已!

Ⅶ 夏朝是真實存在過的還是只是一個傳說,為什麼一點遺跡都找不到

由於夏朝的時間離現在非常的遙遠,而且是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夏朝根本不存在,如果夏朝不存在的話,那麼中國的歷史文明將會排名四大文明古國最後,甚至都沒有資格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那麼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夏朝當然存在過,以下證據可以證明。

還有就是文獻記載,《史記》中的商朝世系,已得到甲骨文的驗證,所以很多學者認為,司馬遷關於夏世系的記述,也不會沒有依據,王國維即說,「由殷周世系之確實因之,推想夏後氏世系之確實,此又當然之事也。總而言之,「夏」應該是真正存在的,只是證據可能不足,但是我們要相信,經過研究學者的不斷努力,我們能證實夏是存在過的。

Ⅷ 夏朝遺址有哪些

龍山文化的蛋殼高柄杯有關夏代社會發展的情況,古代文獻記載既少,又多模糊不清。關於夏代的地下考古工作,目前還在繼續探索中。經過多年的調查和發掘,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發現了一種介於河南龍山文化和鄭州二里崗早商文化之間的文化遺存,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內涵較典型,稱為「二里頭文化」。
這一文化遺存的時間,據測定,約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屬於夏代紀年范圍內。目前,雖然還沒有足以確定它是夏代文化的直接證據,但所提供的豐富考古資料,有力地推動了探索夏代文化的工作。

Ⅸ 一定要挖到夏朝遺址才肯承認夏朝嗎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於夏朝的記載較多,但由於都成書較晚,已知的又沒有發現公認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如夏朝同時期的文字作為自證物,因此近現代史學界一直有人質疑夏朝存在的真實性。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殷本紀》中記載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豫西、晉南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於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由於一直未能出土類似殷墟甲骨卜辭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夏朝的存在性始終無法被證實。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不過仍在尋找確鑿的依據來釐清。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