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紅色遺址

紅色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3 19:01:07

① 你知道哪些紅色文化遺址

城固縣烈士紀念碑,西北聯大區隊部古路壩分隊遺址,紅四方面軍過柳林渡口遺址,紅二十九軍第二游擊大隊遺址。

② 北京市革命歷史的遺跡有哪些

熊希齡墓園、盧溝橋、圓明園、李大釗烈士陵園、北安河烈士紀念堂等。

1、熊希齡墓園

熊希齡墓園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北辛村,是中華民國初期政治家熊希齡的墓園。1999年,熊希齡墓園被海淀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海淀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大革命」期間,如今的熊希齡墓園的建築受到嚴重破壞。1992年5月17日,香山慈幼院校友會將熊希齡的遺骨從香港遷葬於此。

2、盧溝橋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里處,豐台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2017年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八十周年,盧溝橋景區首次推出了《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珍藏版門票》。同年7月8日上午,第31屆盧溝橋醒獅越野跑活動在北京園博園舉行。

3、圓明園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4、李大釗烈士陵園

李大釗烈士陵園陳列館李大釗烈士陵園陳列館坐落在京西香山東南的萬安公墓內,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1983年10月29日落成並對外開放。李大釗的漢白玉全身雕像,雕像後是烈士及其夫人趙紉蘭同志墓,墓後為紀念碑,由鄧小平同志題寫。碑的北面是中共中央撰寫的碑文。

庭院正西房為「李大釗烈士革命事跡陳列室」,通過大量的文物圖片資料介紹了李大釗烈士一生戰斗里程和豐功偉績。李大釗烈士陵園為仿古式庭院建築。由建園開始到2008年這十餘年來,李大釗烈士陵園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

5、北安河烈士紀念堂

這里無論是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都是敵我進行「拉鋸戰」的地方。在抗日戰爭時期,有許多幹部是從這里路過,被這里的幹部護送著,去了河北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司令部。這里出現了許多烈士,至今在村頭,還有一個革命烈士紀念堂。

紀念堂坐落在海淀區蘇家坨鎮北安河村村東。1984年,當時北安河鄉人民政府為紀念在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期間北安河地區犧牲的先烈而建紀念堂,設立紀念碑,以紀念他們的不朽功績。

③ 三明革命遺址

三明管轄縣市:永安市,大田縣、尤溪縣、沙縣、明溪縣、清流縣、寧化縣、將樂縣、泰寧縣、建寧縣。轄區內主要革命遺址有:

寧化縣紅軍醫院舊址:http://www.59766.com/hongselvyou/photo/20051215153721395.jpg
寧化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後,非常重視衛生事業的發展,1933年9月,中央內務部作出各區設立紅軍後方醫院或分院的決定。寧化把農村土醫、郎中組織起來,經一段時間的培訓,從事救治前線生病、負傷後轉移來的紅軍傷病員,同時還經常替群眾看病。當時,各醫院的條件都很差,通常只有3—5個醫生和十幾個護士,擔負著幾百個傷病員的救死扶傷治療。由於敵人的封鎖,葯品非常緊缺,主要以中草葯為主。寧化共在城關謝氏家廟、湖村石下邱氏宗祠、方田丁氏宗祠、以及泉上、禾口、安遠等地辦起了20多所紅軍後方醫院。

寧化長徵集結出發地:http://www.fj.xinhuanet.com/news/2005-10/13/xin_051002130930370213827.JPG
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困難、敢於勝利的傑作,令世界震驚。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困難、敢於勝利的傑作,令世界震驚。紅軍長征在福建的集結出發地有長汀、寧化這兩個地方。
長汀:中央紅軍紅一軍團、紅九軍團和二十四師約2萬多人守衛在這里。紅一軍團於廣昌戰役後,奉命東進福建建寧、泰寧,爾後抵達長汀;紅九軍團參加廣昌戰役後,護送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七軍團而留在長汀;紅二十四師的前身是閩西地方武裝組建成立的紅十二軍,1934年春在瑞金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直屬總部獨立第二十四師,在保衛連城戰斗後到長汀。
1934年9月30日上午,紅九軍團在長汀鍾屋村觀壽公祠堂門前草坪召開群眾大會,告知紅軍要轉移,要鄉親們做好堅壁清野,並向赤衛隊、少先隊發送槍支、彈葯。下午3時,紅九軍團分兵兩路出發,經河田到長汀,在城內休整4天後,於7日晨抵達與瑞金相鄰的長汀古城,當晚到瑞金。第二天拂曉到武陽。當天,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從中央帶回消息,紅二十四師及於都補充一團劃為紅九軍團建制。10日,全軍團集結在會昌朱子壩、獅子壩一帶,次日向會昌北面的珠蘭埠進發,休整5天後,於16日下午4時許出發,在夜幕中渡過濂江向西疾進,離開中央蘇區。
紅二十四師奉中央軍委「10月份汀州城不能丟失」的命令,負責擔任東線阻擊任務,師領導組織地方游擊隊、赤衛隊一起阻擊敵人,直至11月1日汀州被敵佔領。
寧化:有紅五軍團主力,中央縱隊,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約2萬人。1934年10月10日,獨立第七師(紅五軍團34師前身)從寧化湖村出發抵城關後,編入紅五軍團,開始向西轉移;12日,紅三軍團主力部隊根據中革軍委命令,將防務交地方紅軍接管,彭德懷率主力部隊撤出防禦陣地,在鳳凰山進行了短時間休整後,開始向西轉移;同日,紅九軍團後方機關和中革軍委直屬炮兵營奉命從寧化的曹坊、滑石、淮陽等地向集結地出發。中革軍委直屬營和紅三軍團後方醫院從寧化方田出發;獨立第七師、紅三、紅五軍團以及部分後方醫院也於10月12日分別從城關、湖村、方田等地出發,開始長征。

北山革命紀念園: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news/node37955/node37957/node37979/node69470/images/00344870.jpg
寧化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中央蘇區縣之一,亦是紅軍長征在全國的四個起點縣之一。現還保存著較多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遺跡,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旅遊的好場所。
北山革命紀念園景區座落於城區的北山公園內,面積5萬平方米,它集古寧化微縮風景和革命歷史文物於一體。現保存為數可觀的革命歷史文物和革命遺跡,如庄嚴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無聲的訴說著當時寧化11萬人口就有1.3萬人參加紅軍,0.33萬人為革命犧牲壯烈故事;氣宇軒昂的毛澤東《如夢令·元旦》銅雕,深動地再現了1931年毛澤東率紅四軍在寧化寫下了光輝的《如夢令·元旦》詞篇時,那戰馬嘯嘯,紅旗獵獵的動人場面;革命紀念館內陳列著的梭標長矛、土槍土炮、號角大刀等革命文物和眾多革命烈士英勇業跡的介紹,則無不令人肅然起敬。還有明代"鯉魚跳龍門"壁雕、古寧化微縮景觀壽寧屋橋等。園內湖光山色,樹影婆娑,融古代建築與現代園林於一體,風采別具。

泰寧縣紅軍街:http://www.fjql.org/image/pic/129.jpg
福建省泰寧縣是中央革命根據地21個蘇區縣之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工農紅軍在此燃起了革命的烽火,建立了紅色政權,並一度成為閩贛省物資供應和經濟文化建設的中心。當年中國工農紅軍總部就設在這里,朱德和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指揮紅軍作戰。至今在城區老街兩旁仍完好保留著當年紅軍用繁體字書寫的大幅標語、巨幅文告等革命遺跡。為紀念這一段光榮革命斗爭歷史,當地政府將該街命名為「紅軍街」,並列入革命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泰寧在創建蘇區過程中,經歷了敵我雙方三進三出的拉鋸爭奪的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
第一次是1931年5月31日,毛澤東、朱德指揮工農紅軍攻陷建寧,取得了第二次「圍剿」斗爭勝利之後,於6月4日即派紅三軍團第六師乘勝解放泰寧,在這里建立了泰寧縣歷史上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泰寧支部,並將泰寧正式列入中央蘇區的版圖。
第二次是1932年10月19日,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劉伯堅率部第二次進駐泰寧,迅速恢復了泰寧縣革命委員會及5個區、56個鄉的紅色政權,成立了中共泰寧縣委,在全縣范圍內第一次開展了分田地。

建寧縣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總政治部舊址:http://www.59766.com/hongselvyou/photo/20051215154613910.jpg
位於寧都縣黃陂鎮排下村上排,1930年12月,以魯滌平為總司令、張輝瓚為前敵總指揮的國民黨10萬軍隊,採取「並進長追」(亦稱「分進合擊」)的戰略,向紅一方面軍發動第一次「圍剿」。紅一方面軍採取「誘敵深入赤色區域待其疲備而殲滅」的戰略方針,在分析敵我形勢後,決定將紅軍集結到根據地中部的寧都黃陂、小布一帶向敵軍展開攻擊。1930年12月1日至24日,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和朱德同志駐此並居住,研究制定了第一次反「圍剿」紅一方面軍的作戰方案。舊址原為「佑聖閣」,磚木結構,上下兩棟,均面闊五間,佔地面積400餘平方米。
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亦名"周恩來舊居"。坐落在建寧縣人民政府後院的小白樓民國21年(1932)10月,紅軍再次由江西廣昌進入建寧,周恩來率領的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駐在這里,直到民國22年底。1979年1月,經整修復原,並對外開放,其中陳列了周恩來當年領導的紅軍總政治部在建寧革命實踐的史跡文物,已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④ 山西有哪些紅色遺址

此次普查革命遺址較為集中的是晉中和長治。晉中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軍總部(前方總部)、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師部、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等高級黨政軍機關活動時間較長的地區,有536處革命遺址。長治市是革命老區,是太行、太岳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上黨戰役的發生地,現發現遺址519處。在革命遺址類別中,重要黨史(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有1412處,重要黨史(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地有727處,革命領導人(重要人物)故居有218處,烈士墓有197處,紀念設施有554處。其中,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黃崖洞保衛戰烈士陵園、白求恩紀念館、朱德總司令在陵川舊址、劉胡蘭紀念館、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晉綏解放區革命烈士陵園、晉綏軍區司令部遺址、晉西北行政公署遺址等。

⑤ 西安市裡有哪些紅色景點啊,有教育意義的

1、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

展館由來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駐陝辦事處是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在國民黨管轄區西安設立的公開辦事機構,是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七賢庄八路軍辦事處是全國所有的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中成立最早、堅持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辦事機構。

「西辦」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地理位置,在維護和推動全民族抗日運動的發展,宣傳黨的抗日主張、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為八路軍領取、采買、轉運物資,組織愛國青年奔赴延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這期間,中國共產黨、八路軍的主要領導人周恩來、朱德、劉少奇、彭德懷、葉劍英、鄧小平、林伯渠、董必武等曾多次留駐辦事處並指導工作。

2、西安事變紀念館

西安事變紀念館是以「西安事變」重要舊址張學良公館、楊虎城止園別墅為基礎而建立的遺址性博物館。

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變舊址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二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變紀念館籌建處。1986年12月,在紀念西安事變五十周年之際正式建成西安事變紀念館,並對外開放。西安事變紀念館館址設在原張學良公館。

3、延安紀念館

紀念館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館內分6個展廳,展出面積3240平方米。館內展出大量珍貴的革命文物,再現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人當年在延安的光輝業績。是一座陳列展出革命文物。

反映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延安地區革命斗爭史的紀念館,主要宣傳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間,黨中央在延安和陝甘寧邊區領導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

地址:延安市寶塔區西北延河東岸,距城1公里處。

4、棗園舊址

是一個園林式的革命紀念地,其內生長著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景色秀麗,環境清幽,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後,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

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期間,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

地址:延安市寶塔區城西北8公里處棗園路

5、洛川會議紀念館

洛川會議紀念館現存對外開放的舊址舊居有洛川會議舊址、警衛隊、機要室、總務處四處舊址及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彭德懷、徐向前、肖勁光七位領導人舊居24孔窯洞,16間瓦房。總佔地面積19869㎡。現收藏有二級文物6件、三級文物19件,一般文物863件。

地址:陝西省洛川縣永鄉馮家村

⑥ 甘肅紅色旅遊革命聖地有哪些

1、甘肅紅軍長征紅色旅遊系列景區(點)(白銀市會寧縣紅軍長征會師舊址、甘南州迭內部縣臘子口戰役遺址容、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定西市岷縣「岷州會議」紀念館、通渭縣榜羅鎮革命遺址);
2、蘭州市戰關區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舊址;
3、慶陽市華池縣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4、張掖市高台縣高台烈士陵園等。

⑦ 四川的革命遺址有那些

這就很多了,就我所知,國洲文化川內的紅色路線大致如下:廣元方向有紅軍攻克劍南關紀念館,旺蒼紅軍渡,木門會議遺址,光霧山游擊隊紀念館。巴中有川陝將帥碑林,川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烈士陵園,恩陽古鎮。閬中有紅軍烈士紀念園。儀隴有兩德故里,南充有張瀾故居,南充有羅瑞卿故居。綿陽有兩彈城,北川地震遺址。

⑧ 大理紅色遺址有哪些

據我印象,大理的紅色遺址或景點並不多,有這么幾處

1、大理市灣橋鎮周保中故居。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號紹璜,白族,1902 年2月7日出生於雲南省大理縣灣橋村。中國無產階級軍事家、傑出的抗日民族英雄、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傑出領導人。
2、 祥雲縣王復生、王德三故居。王復生,名濡廷,字涵萬,乳名正澥,化名甄海、振海等。1896年9月27日生,雲南省祥雲縣人。在李大釗的指導下,王復生與鄧中夏等19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後王復生在齊齊哈爾被日軍殺害,犧牲時40歲。王德三,原名王懋廷,又名王正麟 。雲南祥雲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參加學生愛國運動,加入北大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2年經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赴廣州到黃埔軍官學校第三期任政治教官。中共雲南省委成立後,被選為省委書記。他是雲南農民武裝起義主要領導者組織者,1930年12月31日於昆明就義。
3、莫尼中尉紀念標。莫尼中尉為美軍飛虎隊飛行員,1942年12月26日日軍飛機空襲祥雲雲南驛機場時,莫尼中尉在空戰中中彈起火,為保護祥雲城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莫尼中尉堅持駕機離開縣城上空,身負重傷,於當晚殉職,年僅22歲。為了緬懷國際盟友的功勛,祥雲建立了「美國空軍莫尼中尉殉職紀念標」。原殘碑現存祥雲縣文物管理所。1992年祥雲縣政府按原來的規格樣式在滇緬公路清華洞重建紀念標。
4、滇緬公路。滇緬公路又稱昆瑞公路(昆明至瑞麗)、320國道滇西段、昆畹公路(昆明至畹町)、中美合作公路、抗日公路等。這是一條誕生於抗日戰爭烽火中的國際通道。這條公路現仍在使用,為G320國道,如果不明說,一般是很難知道的。
5、雲南驛機場。在祥雲縣下川壩曾經修築過兩塊機場:雲南驛機場和北屯機場。這兩塊機場在抗日戰爭中起過重大作用,在長達五十餘年的時間里,有三支不同的空軍部隊在這里駐航,現在仍有跑道、停機坪、飛機掩體等可供瞻視。與此相聯系的,還有埋葬難民工的「萬人坑」、美空軍莫尼中尉壯烈犧牲地及莫尼中尉烈士紀念標等。

⑨ 要找一個紅色遺址,一段紅色歷史及一個黨的動人故事

抗美援朝戰爭河口遺址

河口斷橋是當年志願軍三大渡江地點之一,它記載著抗美援朝戰爭中彭德懷、毛岸英等志願軍將士的豐功偉績,是丹東地區著名的紅色教育基地。老同志們一致表示,通過參觀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新中國誕生和發展建立的豐功偉績感覺非常震撼,要向他們學習,繼續發揮余熱,老有所為,為構建和諧社會再做貢獻。

鴨綠江斷橋氣勢逼人地橫跨在鴨綠江上,向人們展現出中國人民不畏強暴、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氣概,也是世人的憑吊歷史、緬懷英雄烈士的游覽景點。

在這里,我們用手撫摩著當時被轟炸後的痕跡,那一段充滿熱血的紅色記憶不由浮上腦海: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即派兵入侵朝鮮,並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我國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應朝鮮政府請求,黨中央毛主席作出英明的決定:「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950年,10月19日,彭德懷臨危受命,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從此,鴨綠江大橋便承擔起抗美援朝、支援前線的交通大動脈。11月8日,美國空軍派出百餘架B—29型轟炸機對鴨綠江大橋狂轟濫炸,大橋被攔腰炸斷,朝方三座橋墩被炸塌,至此大橋癱瘓。而中方一側殘存的四孔,被稱為斷橋,成為抗美援朝戰爭永久的歷史見證。

⑩ 重慶的紅色遺址有哪些

白公館、渣滓洞,歌樂山那一帶很多的,還有什麼紅色廣場什麼的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