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故事梗概

西遊記故事梗概

發布時間: 2020-11-23 21:13:53

1. 西游記梗概500字左右

在遙遠的古代,東方傲來國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塊仙石吸收日月精華,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個石猴。這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無意之間發現了一股飛瀑從山頂流下。石猴自告奮勇,鑽入飛瀑,發現裡面竟然是一個寬敞、幽靜的石洞,眾猴拜石猴為王,稱他美猴王。
美猴王為能夠長生不死,遠離花果山去尋仙訪道。在一位樵夫的指引下他來到靈台方寸山,須菩提祖師收他為徒弟,賜名孫悟空。須菩提祖師認為他有靈性教授悟空七十二種變化和一個跟頭可以翻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功夫學成,孫悟空回到了花果山。為操練群猴,悟空使起法術,將傲來國的兵器攝上了花果山,山中的妖、獸全拜在了悟空足下。後來,悟空入東海龍宮借寶,討得了定海神針做兵器,即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不久,他又大鬧地府,在生死簿上塗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東海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
過了流沙河,師徒四人曉行夜宿,來到了一座莊院。莊院內住著一個45歲的寡母和他的三個女兒,他們要招四人為夫。原來這一母三女是黎山老母、觀音、普賢、文殊四位菩薩變來試控師徒四人取經誠心的,結果只有豬八戒上當,願為女婿,其餘三人都經受住了考驗。不久,眾人來到萬壽山五庄觀,悟空偷摘人參果,打倒人參果樹,闖下大禍,幸虧觀音趕來用凈瓶甘露救活了人參果樹,才避免了一場惡戰,得以脫身繼續前行。
一天,眾人在山中碰見了白骨精,它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悟空睜開火眼金睛,揮動金箍棒打殺了妖怪。不料唐僧大怒,罵悟空肆意作惡,不聽教訓,念起緊箍罵,趕走了孫悟空。不幾天,眾人來到黑松林,唐僧被黃袍老怪變成了老虎,豬八戒斗不過老怪,只好去花果山尋找孫悟空。悟空去天宮請出玉帝,收了這個二十八宿中的奎星變成的怪物。
取了真經,師徒四人返歸東土。唐僧等人落地後,發現已經來到通天河西岸,找不到船和橋,沒有辦法過河。這時,老黿來迎,馱唐僧四人於河中,問所託之事如何。唐僧此時才記起所託向如來詢問何日由黿身轉為人身之事,連連陪禮道:「忘了詢問。」老黿大怒,沉入河中,四人落水,經書也全浸濕了。至此,唐僧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功德完滿。於是八大金剛將唐僧送往長安向太宗交割了真經,隨即又復轉靈山,唐僧師徒在如來身邊就職。
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

2. 西遊記故事概括(300字以內)

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全書以孫悟空的「大鬧天宮」故事開始,把孫悟空的形象提到全書首要的地位。接著悟空找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出世等故事,交待取經的緣起。

從十三回到全書結束,講述了五百年後,觀音向孫悟空道出自救的方法:他須隨唐三藏到西方取經,作其徒弟,修成正果之日便得救。孫悟空遂緊隨唐三藏上路,途中屢遇妖魔鬼怪,經典的故事有三打白骨精、女兒國、真假美猴王等故事,師徒四人合力對付,展開一段艱辛的取西經之旅,最終歷盡萬幸取得真經。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

(2)西遊記故事梗概擴展閱讀

《西遊記》的創作背景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學。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歷盡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裡學習了兩年多,並在一次大型佛教經學辯論會任主講,受到了贊譽。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長安,帶回佛經657部,轟動一時。後來玄奘口述西行見聞,由弟子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但這部書主要講述了路上所見各國的歷史、地理及交通,沒有什麼故事。

他的弟子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為玄奘的經歷增添了許多神話色彩,從此,唐僧取經的故事便開始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3. 西遊記十個故事情節概括

1、大聖大鬧蟠桃宴:悟空管理蟠桃園,監守自盜,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2、大鬧天宮:太上老君將悟空置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

3、偷吃人參果:唐僧師徒路過萬壽山五庄觀,借宿觀內。觀主鎮元大仙外出聽經,囑咐童兒以人參果款待唐僧。唐僧見果害怕不敢吃,兩童子就吃了。八戒恰巧窺見,就慫恿孫悟空到後園偷果。悟空偷得三枚人參果,與兩個師弟分吃。

4、計收豬八戒:高老漢夫婦招贅悟能為女婿。酒宴上,悟能酒醉現出真面目,嚇到了大家,悟能只能將高小姐鎖在後花園,不許她與父母家人見面。悟空與師父來庄投宿,悟空使用巧計,弄清了豬悟能的來歷,經觀音點化,唐僧收他為徒,給他取名豬八戒。

5、車遲國鬥法:唐僧在車遲國要趨朝換文西行,國師不許,提出鬥法,經過祈雨,下油鍋,砍頭三次鬥法之後,三國師都死於非命,現出原形。

6、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打死強盜把他攆走,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打傷唐僧,搶走行李關文,悟空跟沙僧回去驗真,經過在多路神仙辨別,仍分辨不出,最後還是如來識破假猴。

7,降服黑熊怪: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8、三打白骨精:白骨夫人一心想吃唐僧肉,於是三次分別變化為村姑、老婦、和老翁,打動唐僧的憐憫之心。唐僧果真上了白骨精變化的當,但三次均被孫悟空識破,金箍棒打「死」。唐僧認為孫悟空濫殺無辜,決心趕走悟空。

9、金公施法滅妖邪: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10、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前方火焰山擋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羅剎女借扇,悟空得到定風丹再到索戰,被扇不動;接著變成蟲子入洞,飛到茶水中,被羅剎女飲下肚,在腹內翻騰。羅剎女只得將扇借給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3)西遊記故事梗概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的出現,開辟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

所以說《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魔幻現實主義的先驅開創者。

作品評價

1、《西遊記》至多不過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說、神話小說;他並沒有什麼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過有一點愛罵人的玩世主義。這點玩世主義也是很明白的;他並不隱藏,我們也不用深求。」——胡適

2、然作者雖儒生,此書實出於游戲,亦非語道,故全書僅偶見五行生剋之常談,尤未學佛,故末回至有荒唐無稽之經目,特緣混同之教,流行來久,故其著作,乃亦釋迦與老君同流,真性與原神雜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隨宜附會而已。」——魯迅

3、《西遊記》是一部以拯救墮落的人心與人精神為鵠的作品;《西遊記》也是一部描寫反貪題材的作品。——劉戈

4、《西遊記》曼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以猿為心之神,以豬為心之馳,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於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謝肇浙

4. 西遊記故事梗概500字,急!!!!!!!!!!!!!

《西遊記》全書共一百回,可分為四個長短不一的部分。

一、第一部分是第一回至第七回,介紹故事主角孫悟空的誕生,孫悟空是吸收天地精華而生的石猴,因為向菩提祖師學法而得道,能通七十二變、乘斤斗雲、使如意金箍棒,他驕傲地自稱為齊天大聖,桀驁不訓的行為讓天庭十分頭痛。在他大鬧天宮之後,遭到如來佛祖降伏,如來佛祖將他壓在五指山下長達五百年。

二、第二部分是第八回至第十二回,介紹名義上的主角唐三藏。故事背景發生在東土(唐朝),當時的中國人不識大乘佛法、成天享樂,如來佛祖派遣觀音菩薩指示唐三藏前往天竺(現今之印度),將無上真經取回東土。這一段概述了唐三藏成為僧侶的過程,也說明他的前世是如來佛祖的高徒羅漢金蟬子,此外描述了唐太宗在地府的遭遇。

三、第三部分是自第十三回至第九十九回,描述唐三藏與他的徒弟前往天竺取經的冒險故事,亦即《西遊記》這個標題指涉的故事。唐三藏離開唐國的管轄范圍後,一路上跋山涉水、被妖魔鬼怪侵擾,他離開邊境後所經歷的地域多是虛構的。這段旅途中、許多妖魔都渴望能吃唐三藏的肉,因為吃下之後能長生不老。

第十三回至第二十二回中有幾回是寫唐三藏收徒弟的故事,唐三藏的徒弟都在過去曾犯下錯誤,受到觀音指點後,答應護送唐三藏取經以將功贖罪。

第一個徒弟是孫悟空,出現於第十三回,他因為大鬧天宮而遭佛祖收服。他聰明絕頂、神通廣大但也十分暴躁,唐三藏透過從觀音那兒取得的金箍制伏他。金箍套在孫悟空的頭上,當唐三藏念緊箍咒,箍會勒緊痛得孫悟空滿地打滾。

第二個徒弟是豬八戒,出現於第十九回,他曾是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而被貶下凡。雖然戰鬥起來有些可靠,但豬八戒貪吃、好色、懦弱、無能的個性經常拖累其它人,他也常和孫悟空吵嘴。

第三個徒弟是沙悟凈,出現在第二十二回,他曾是卷簾大將,因打破琉璃盞而被貶下凡。沙悟凈沉默寡言、勤奮可靠而且十分忠誠,經常在孫悟空和豬八戒吵嘴時緩頰。

另外,在鷹愁澗,白龍馬吃了唐僧的馬,又在觀音點化下擔任唐三藏的坐騎。白龍馬為西海龍王三太子,出現在第十五回。書中,白龍馬稱唐僧為師父,稱孫悟空為師兄,直呼八戒、沙僧之名(第三十回),可見書中,白龍馬排行在悟空之下,豬八戒、沙僧之上。但書中多數時候,白龍馬不列入排行,沙僧稱八戒為二師兄。

第二十二回除了介紹沙悟凈之外,還介紹了流沙河,過了這條地理邊界後,他們就進入一片未知領域。第二十二回至第八十六回可分為二十四個故事,每個故事裡都有不同神通的妖魔鬼怪或惡人,還有著各種不同的場景,例如燃著大火的火焰山、全是女人的女兒國以及各種奇妙的地方。

這一部分的故事通常由四個小節組成:第一小節是唐僧被捉走,生命受到威脅,通常是被妖魔捉走,不過偶爾也會被普通人所捉;第二小節是唐僧的徒弟試著找方式救他,通常依靠暴力、偶爾略施小計;第三小節是歷經挫敗,並找其它仙佛協助;第四小節是仙佛下凡收妖、唐僧獲救,繼續踏上旅程。

唐僧師徒在這段旅程中總共經歷了八十一難,盡管這些妖魔鬼怪十分強大,但都沒有真正傷害到他們,因為這是如來佛祖安排的試煉。唐僧師徒在第八十七回抵達天竺邊境,而第八十七回至第九十九回的冒險相較於先前雖然少了驚險刺激,但多了異國情調。唐僧師徒最終取得無上真經。

四、第一百回是唐僧師徒返回唐國後發生的事,並描述了唐僧師徒復返西方後修成正果得到封號的事。

(4)西遊記故事梗概擴展閱讀:

現在通行的《西遊記》是根據宋、元以來關於唐僧取經的故事和有關作品,如《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楊景賢雜劇《西遊記》等,加以擴充、組織和再創作而寫成。

629年,唐朝僧人玄奘違反朝廷當時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規定,從涼州偷渡出關,隻身赴印度學習佛教教義。經過16年,在644年回國,並向唐太宗寫信報告了情況。唐太宗下詔讓他口述西行見聞,玄奘本人口述,由他的弟子辯機執筆寫出《大唐西域記》。

在玄奘逝世後,他的另外兩名弟子慧立、彥悰將玄奘的生平以及西行經歷又編纂成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為了弘揚師傅的業績,在書中進行了一些神化玄奘的描寫,這被認為是《西遊記》神話故事的開端。此後取經故事在社會流傳,神異的色彩越來越濃厚。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