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坡遺址
① 金佛山西坡和北坡有什麼不一樣嗎
一、門票價格不同
1、金佛山西坡
門票價格:淡季70元/人,旺季90元/人
索道:上行50元/人,下行40元/人,往返80元/人;
交通車:單程20元/人;
金佛山西坡門票+往返索道+往返景區巴士(淡季):門市價170元,優惠價156元;
金佛山西坡門票+往返索道+往返景區巴士(旺季):門市價190元,優惠價172元。
2、金佛山北坡
門票價格:淡季50元/人,旺季75元/人;
索道:70元/人(往返);
古佛洞門票:40元/人;北坡滑雪場:20元/人;
金佛山北坡門票+北坡索道往返票:淡季門市價140元,優惠價126元;
金佛山北坡門票+北坡索道往返票:旺季門市價160元,優惠價144元;
金佛山北坡門票+北坡往返索道+古佛洞:淡季門市價180元,優惠價162元;
金佛山北坡門票+北坡往返收到+古佛洞:淡季門市價200元,優惠價180元。
二、景區景點不同
1、金佛山西坡
金佛山西坡景點主要包括山下的天星慢動街區、碧潭幽谷,和山上的牽牛坪、金龜朝陽、金佛洞、杜鵑王樹、鳳凰寺遺址等。
2、金佛山北坡
金佛山北坡景點主要包括山下的卧龍潭、古銀杏園,和山上的金山石林、古佛洞、老龍洞、煙雲洞、桃源洞、滑雪場、葯池壩、絕壁棧道等。
三、交通路線不同
1、金佛山西坡
重慶到金佛山西坡:內環線——上界水高速(69KM)——南川區出口(下高速後十字街口左行)(9KM)——文鳳鎮——先鋒鎮——(三岔口左行)天馬公路(9KM)——天星度假區——經景觀長廊—— 金佛山西坡景區大門。
2、金佛山北坡
重慶到金佛山北坡:內環線——上界水高速——大鋪子出口(下高速)——佛山東路——三泉鎮(右轉岔路進入景區公路)——金佛山北坡景區大門。
② 黃河文明遺址有哪些
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
鄭州大師姑遺址
河南靈寶西坡遺址
河南登封王城崗城址
東周衛國都城遺址
河南新密新砦遺址
內黃縣南部黃河故道
……
③ 西坡遺址的廟底溝類型
從考古學上看,黃帝時代對應的文化遺址分期是廟底溝類型以及大河村類型,黃河三角地帶為中心區域的廟底溝類型在其所處的時代(距今約 6000年至5300年)居於領先的強勢地位,廟底溝類型彩陶蓬勃擴張,分布范圍北過長城、東臨大海、南越長江、西至甘青,成為中國史前時代第一個繁盛期的最絢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號。
但是長期以來,因為缺乏考古學證據,對於廟底溝類型的社會結構一直沒有明確的認識。河南西部的靈寶地區是廟底溝類型的中心地帶。發現的廟底溝時期大型中心性聚落多聚集於靈寶境內,西坡遺址面積達40萬平方米,是其中保存最為完好者之一。為了探明廟底溝類型的社會發展狀況和社會復雜化特徵,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組成聯合考古隊,從1999年開始對西坡遺址進行了六次發掘,連續發現特大房址、壕溝、墓地、大型墓葬,屢次受到學術界和公眾矚目 。
④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六大遺址:勾勒堯舜時代的社會圖景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階段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年~前1500年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 中原地區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城邑,被列入研究重點,它們是:
可能與黃帝有關的河南靈寶西坡遺址、與傳說中堯時代時空吻合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可能是禹都陽城的河南登封王城崗城址和可能是夏啟之居的河南新密新砦遺址,還有考古學界公認的夏代中晚期都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以及鄭州大師姑遺址。
六大遺址年代先後銜接,時間上大體從公元前2500年到前l500年,為了解這一千年間的社會組織結構的變遷、王權發展的程度以及當時的自然社會環境等,提供了翔實的資料 。 這一千年的歷史正處於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期。其「社會圖景」可作如下歸納:
① 農業生產取得長足進步。一是農作物多樣化,原來認為只有小米、粟等是主要食物,發現稻米占相當比重,小麥也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二是耕作技術的改進,為適應水稻、小麥等多種作物的種植,有了水田、旱田,耕作技術隨之發生變化。二里頭遺址等都找到了小麥,甚至還找到了除豬、狗之外飼養羊的證據 。
② 銅器冶鑄技術的發展。到了以二里頭文化為代表的夏代中晚期,已經能夠製造鼎等青銅容器了,青銅容器的製造比製造刀子等小件物品要復雜得多;而復雜的青銅容器,如鼎在這一時代的晚期成為中國王權的象徵。
③ 社會發展變化方面。一是等級制強化和制度化。比如在陶寺遺址中的1000多座墓葬中,大墓約佔1/10,每座墓葬能出土百餘件隨葬品,而小墓則佔大多數, 其出土的隨葬品寥寥無幾;
二是大型城邑的出現。陶寺遺址發現了建於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大型城址,它非常宏大,有280萬平方米,南北1800米,東西1500米。修建這樣規模的城址需要大量人力,可見當時組織人力從事工程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三是出現反映王權的宮殿、宗廟。
二里頭遺址發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宮城,發現了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布局,多重院落,這個傳統一直影響到到北京紫禁城的建造,開了幾千年中國宮城布局的先河。
⑤ 黃帝鑄鼎塬的文化遺址
靈寶鑄鼎塬聚落遺址群包括北陽平、西坡、東常、軒轅台等50多處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址,回總面積4.36平方公里,答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被國家文物局、國家發改委列入「十一五」期間全國100處重點大遺址保護專項,並被列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遺址首選 。
⑥ 金佛山西坡和北坡有什麼不一樣
總體上說西坡比北坡好。金佛山西坡景點主要包括山下的天星慢動街區、碧潭幽谷,和山上的牽專牛坪、金龜朝陽、屬金佛洞、杜鵑王樹、鳳凰寺遺址等;金佛山北坡景點主要包括山下的卧龍潭、古銀杏園,和山上的金山石林、古佛洞、老龍洞、煙雲洞、桃源洞、滑雪場、葯池壩、絕壁棧道等。
⑦ 西坡遺址的西坡遺址
靈寶市位於河南最西部。在地理上,靈寶南部為秦嶺山區,北部為黃土原,地勢南高北低。境內發源於秦嶺的七條河流將深厚的黃土分割成六道東西並列、南北走向的黃土原鑄鼎原便是其中的一條。黃帝鑄鼎原南倚荊山、誇父山;北瀕黃河,這里與黃帝有關的傳說豐富而集中。
西坡遺址位於中國最大的史前文化遺址聚落群——靈寶市陽平鎮鑄鼎原地區,在這里,發現了一塊五千五百年前仰韶時期人工開採的銅礦石,是中國首次發現五千年前人工開采銅礦石的地方。06年,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共同主辦的「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4月8日揭曉,靈寶市陽平鎮西坡新石器時代大型墓地考古發掘項目入選,再次確立了我鎮考古工作在全國的地位。
2006年3月至5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市考古所、靈寶市文管所、我鎮文化部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靈寶陽平鎮西坡遺址進行了第6次發掘,發現仰韶文化中期晚段大型墓葬2座及其他中、小型墓10座,出土了陶器、骨器、石器、玉器等隨葬品。這是在仰韶文化中心的核心地帶第一次發現和發掘該時期墓地。大型墓葬因其規模、結構和特殊的葬俗再次使西坡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此前,西坡遺址曾先後發現了大型中心性聚落、特大公共性房址等遺跡,構成了仰韶文化中期復雜社會的顯著特點。
⑧ 西坡遺址的探源工程
國家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主要是解決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夏朝以前1000年的文化紀年問題。靈寶黃帝鑄鼎塬聚落遺址群正處在這一時期,因此,靈寶鑄鼎塬才被列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從史料和遺物看,黃帝出生、建都、立業主要集中在廣義的中原地帶,也說明中原地帶是當時最適宜人類生存繁衍的地方。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我們偉大民族的先人,曾在這片黃土地上,「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創造了當時燦爛輝煌的物質和精神文明,為後人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⑨ 西坡遺址的介紹
西坡遺址位於靈寶黃帝鑄鼎塬聚落遺址群,是一處仰韶時代廟底溝類型的大型文化遺址。靈寶黃帝鑄鼎塬聚落遺址群包括北陽平遺址、西坡遺址、東常、軒轅台等50多處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址,總面積4.36平方公里,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被國家文物局、國家發改委列入「十一五」期間全國100處重點大遺址保護專項,並被列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遺址首選。
⑩ 西坡遺址的大墓遺址
2005年至2006年期間,聯合考古隊對居住區南部的墓地進行了發掘,共發現墓葬34座。其中特大型墓葬M8、M27、M29等因其規模、結構和特殊的葬俗,再次使西坡遺址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墓葬M27為帶生土二層台的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長約5米,寬約3.4米,頭向西偏北。墓室位於墓壙的正中,其底部距墓葬開口約1.5米。墓室兩側為生土二層台,寬約1.3米至1.4米,高約0.5米。墓室東部,即墓主腳下的位置,為一近圓角方形的腳坑,邊長約1.6米,深約0.5米。墓壙內全以青灰色草拌泥封填。泥質堅硬,似經夯打。泥中保存有大量清晰的植物莖、葉的印痕,經專家初步辨認,泥中雜有十餘種植物。
西坡大墓雖然規模大,結構復雜,這些大型墓葬的發現仍然引起了學術界的高度重視。西坡遺址特大房址,表明出西坡社會對大型公共建築的重視。大型墓葬的發現,又反映西坡社會重視墓葬規模、喪葬儀式,不強調奢侈品的社會風尚。大聚落、大型公共建築、缺少奢侈品的大墓,構成了廟底溝社會復雜化過程的顯著特點。這些與中國其他主要史前文化區迥異的特點,對中原地區的文明化進程、對中國第一個王朝最終在中原的建立產生了重要影響 。
中原地區以明器作為隨葬品的傳統,始見於仰韶文化早期的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下王崗仰韶文化二期墓葬,多二次葬,其隨葬的陶器以明器為主。該遺址同期的一次葬則多隨葬實用器,發掘者因此解釋明器是專為從外地遷回原氏族公共墓地的舊死者所做。雖然明器的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仰韶文化早期,但是在中原地區,在單人一次葬的墓葬里大規模地隨葬明器,卻是從西坡開始的。中原地區墓葬在這個時代雖然至少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隨葬明器和墓內分隔空間的傳統,也可以說是從西坡濫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