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五庄觀
A. 西游記里大鬧五庄觀的故事,起因經過,結果如何
【起因】五庄觀有棵人參果樹,孫悟空偷聽兩童子的對話後,想吃人參果
【經過】孫悟空偷了三個人參果,和豬八戒、沙悟凈分吃了。被童子發現後,不滿於童子的態度,將整棵樹推倒。後來,觀音菩薩出面,復活了人參果樹,平息風波。
【結果】觀音菩薩出面,復活了人參果樹。師徒繼續西去。
B. 西遊記 五庄觀偷吃人參果故事概括400字
故事梗概:
唐僧一行人來到萬壽山,山中有一座「五庄觀」,師徒四人便上觀走動。觀中仙人鎮元子,乃唐僧老友,故讓觀中弟子准備兩個人參果與唐僧吃。唐僧心沒敢吃,結果被觀中弟子吃了。八戒聽說後便告知悟空此事。悟空拿了工具潛入花園偷摘。
可奇怪的是,人參果一掉到地上就不見了。最後終於取了三個分與八戒、悟凈吃。觀中弟子知道人參果讓唐僧徒弟給偷吃、糟蹋了,便辱罵唐僧,悟空氣不過,將人參果樹給砍了。鎮元子回觀,氣得將唐僧四人捉了起來。悟空只得到南海將觀音請來,使人參果樹復活才算完事。
(2)西遊記五庄觀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會》等,元雜劇有吳昌齡的《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這些都為《西遊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吳承恩也正是在中國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經過艱苦的再創造,完成了這部偉大的文學巨著。
《西遊記》的作者明代人吳承恩(有爭議)生活在明代的中後期,歷經孝宗弘治、武宗正德、世宗嘉靖、穆宗隆慶、神宗萬曆五個時期。
明朝中後期的社會情況和開國之初有很大的不同,政治上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正不斷激化,並且日趨尖銳 ;思想文化上啟蒙思想興起,人性解放的思潮高漲,市民文學日益蓬勃發展,小說和戲曲創作進入到一個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上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C. 浙版西遊記五庄觀鎮元子是哪一集
《浙版西遊記》沒有拍五庄觀鎮元子。
2010版(又稱浙版西遊記)《西遊記》是改編自吳承恩的同名小說《西遊記》,由程力棟執導,陳司翰、費振翔、謝寧、牟鳳彬主演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四師徒降妖除魔的萬里取經路的故事。
該劇於2010年2月14日,在浙江衛視、安徽衛視、山東衛視和東南衛視四家衛視播出。
(3)西遊記五庄觀擴展閱讀
《浙版西遊記》劇情介紹:在東勝神州傲來國的花果山上,有一塊靈石飽受日精月華,最終幻化成一隻機敏過人的神猴(費振翔 飾)。它佔山為王,自命齊天大聖,訪仙山,結妖友,得名悟空,並習得一身絕世本領。
隨後闖龍宮,入陰曹,更上演大鬧天宮的好戲。悟空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歷經五百年的風雨,終於得西天取經的高僧唐三藏(陳司翰 飾)相助重獲自由。
受觀世音菩薩(陳沖 飾)之命,悟空拜唐僧為師,之後又收服了小白龍(王帥 飾)、豬八戒(謝寧 飾)、沙和尚(牟鳳斌 飾)。師徒一行不辭辛苦,一路上更遭遇無數妖魔鬼怪與艱難險阻。
D. 《西遊記》中《大鬧五庄觀》的大致內容
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後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
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
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4)西遊記五庄觀擴展閱讀:
大鬧五庄觀的原因:
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生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
二童子大罵唐僧。 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
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
並與悟空結為兄弟。由此可以看出,悟空大鬧五庄觀的首要原因,還是童子冤枉悟空多偷了一個人參果(而實際悟空他們只偷了3個,另一個掉到土裡消失了)。
人物介紹:
1、孫悟空
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尊為 「美猴王」。
後經千山萬水拜須菩提祖師為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數七十二變、筋斗雲、長生不老等高超的法術。
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被唐僧所救,拜其為師,唐僧為其取號行者,故又稱孫行者,踏上西天取經之路。
因孫悟空打死劫經的六名強盜(一說為孫悟空的六意),唐僧數落,孫悟空一怒離去,觀音化作老母,傳給唐僧一頂嵌金花帽。
一道緊箍咒,哄騙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動咒語,孫悟空就頭疼難忍,以此為唐僧鉗束孫悟空的手段。
師徒二人西行,在鷹愁澗收伏白龍,小白龍化作唐僧的坐騎。在觀音院,因孫悟空賣弄錦斕袈裟,引起金池長老貪心,要火燒唐僧師徒。
反被孫悟空弄法燒了禪院。混亂中,袈裟被黑熊精竊走,孫悟空去南海請來觀音,自己變化仙丹。誘黑熊精吞下,降伏此怪。
2、鎮元子
《西遊記》中地仙之祖,道號鎮元子,又名與世同君。於西牛賀洲萬壽山五庄觀修行。他種的人參果,九千年成熟一次,聞一聞人參果,就能活三百六十歲。
吃一顆,就能活四萬七千年。鎮元大仙在與孫悟空打鬥中施展袖裡乾坤的法術,把唐僧師徒連人帶馬裝進袖子里,本領厲害。孫悟空請來菩薩救活人參果樹後,他與孫悟空結拜為兄弟。
3、豬八戒
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主管天河。後因喝醉酒調戲霓裳仙子並大聲喧嘩惹來糾察靈官,而後又一嘴拱倒鬥牛宮並偷吃了靈芝仙草被玉皇大帝責令兩千餘錘後貶下凡間。
到人間投胎,卻錯投豬胎,嘴臉與野豬相似,曾占福陵山雲棧洞為妖。它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又招贅到福陵山雲棧洞的卵二姐,想不到一年後卵二姐卻死了,只留下一個洞府給他。
至此棲身雲棧洞,自稱「豬剛鬣」。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在雲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
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後,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
4、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 vara),觀世音是鳩摩羅什的舊譯,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
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
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系。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
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觀世音菩薩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悲願,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 如能至誠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
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
E. 《西遊記》中的"大鬧五庄觀」內容概括
主要內容:清風明月受遠去師傅鎮遠仙的囑咐,給借居府上的唐僧送來府上的傳家之寶人參果,唐僧見其形狀像嬰兒一樣,不敢吃下,再三推辭,最後被清風明月兩仙童吃了,悟空八戒得知此事,便偷偷潛入園內偷摘了四個人參果,其中兩個掉入土中兩個被吃。
兩仙童發現園中人參果少了四個,便去找唐僧師徒評說。清風明月以惡語相擊,說了許多不中聽的話,就在清風明月謾罵的過程中,悟空難以忍住心中的怒火,便拔一根毫毛,變了個假行者,他的真身變出一個神,縱雲跳去,徑到人參園,將樹推到了,樹上的人參果遇土而入,沒留一個果子。
仙童怕不能向師傅交代,便已吃飯的名義,假裝將他們騙入房內,把門鎖上。夜間,悟空使個解鎖法將門打開,他們師徒快馬加鞭逃走。後來大仙回到五庄觀,得知大叔已毀,便與清風明月三人騰雲駕霧追趕唐僧,最終將唐僧四人收入袖中帶回五庄觀。
夜間他們再逃出,又被鎮元子捉了回來,命令將悟空下過油炸,卻被悟空以自身變成石獅將鍋砸穿。
(5)西遊記五庄觀擴展閱讀
大鬧五庄觀原因: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生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 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
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
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由此可以看出,悟空大鬧五庄觀的首要原因,還是童子冤枉悟空多偷了一個人參果(而實際悟空他們只偷了3個,另一個掉到土裡消失了)。
F. 西遊記里五庄觀混元大仙有什麼來歷
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
天仙乃五仙仙品中之無上上乘,神仙乃五仙仙品中之上乘,地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中乘,人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中下乘,鬼仙是五仙仙品中之下乘。
那仙童看見,即忙報道:「師父,海上三星來了。」鎮元子正與唐僧師弟閑敘,聞報即降階奉迎。那三星以晚輩之禮見了大仙,方才敘坐。
那鎮元子乃地仙之祖,福、祿、壽三星等是神仙之宗。按品級,神仙高於地仙。論資歷,鎮元子高於蓬萊三星。
原來,五百年前,鎮元子與金蟬子在盂蘭盆會上相識,金蟬子曾親手傳茶給鎮元子,二人有同席之誼,是為故人也。
G. 西遊記中在五庄觀里是哪一集的故事叫什麼名字
那集是大鬧五庄觀,唐僧師徒來了五庄觀,清風明月打人參果給唐僧吃,唐僧不敢吃,兩仙童自己吃了,結果八戒聽到他們的談話,慫恿悟空去打幾個來嘗嘗,悟空去打人參果第一個沒接好掉土裡沒了,又打3個兄弟三人一人一個,結果被仙童發現少了人參果吵起來了,悟空一怒推到人參果樹,鎮元大仙回來,勃然大怒,限悟空三日救活人參果樹,否則不客氣,悟空去南海找來觀音菩薩把樹救活。
H. 《西遊記》五庄觀是在哪的
《西遊記》五庄觀在安徽省渦陽縣義門。
五庄觀在今安徽省渦陽縣義門鎮元子專故里,鎮元大仙五庄觀的屬建設規模,五庄觀佔地399畝,五庄觀牌樓,鎮園大仙像高九米九。
手托鎮園之寶人參果。五庄觀內還有會仙閣及功德碑等景點,五庄觀創建人程魁,人參果娃之父,中國農業科學家。
(8)西遊記五庄觀擴展閱讀:
在《西遊記》中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後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
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
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I. 《西遊記》中五庄觀門口的對聯內容是什麼
《西遊記》中五庄觀門口的對聯內容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西遊記》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J. 西遊記中五庄觀行孫悟空是怎樣
徒五人來到五庄觀,悟空在八戒慫恿下去偷人參果,被清風明月發現辱罵,悟空一怒下推了人參果樹,觀主將師徒眾人囚禁,悟空只有四處尋訪醫樹之方,最後觀音菩薩的玉凈瓶水救活果樹,眾人得以繼續上路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