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邛窯遺址

邛窯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4 01:56:49

❶ 什邡堂邛窯遺址的影響及意義

什邡堂唐代邛窯民居遺址:位於城南郊2公里的南河岸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中國陶瓷史》載:「南朝時,四川成都和邛崍等地先後建立瓷窯,以邛崍有代表性。窯址以什邡堂比較集中。唐代是邛窯的極盛時期」。什邡堂邛窯有窯包13座,周圍覆蓋著窯具和瓷片。邛窯產品是四川省古青瓷系的代表,吸引了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研考著文。1984年,經國家文化部、文化局批准,進行了保護性搶救發掘,清理出土器物1.7萬多件,上級別文物400多種。各種器物,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以省油燈最為別致,以胡人水注、鵝杯、鴛鴦杯、雞壺等造型最為形象生動。出土器物釉色豐富多彩,以「邛三彩」(單彩、雙彩、三彩)著稱,釉色鮮亮,永不脫落。
唐代民居遺址,系發掘5號窯包第三文化層時發現的。其中唐代早期房屋基址5間、中後期房屋基址4間,面積約900平方米。周圍有水溝、水井、窯藏。系完整的唐代民居建築。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民居建築史上的空白,豐富了什邡堂邛窯遺址的內容,具有較高科研價值。
位於邛崍市城南郊2公里的南河岸邊,現存窯包13座,沿河呈帶狀分布,東西長530M,南北寬210M。現清理出土器物1.7萬多件,釉色豐富多彩,以「邛三彩」(單彩、雙彩、三彩)著稱。其中,十方堂窯以其在邛窯遺址中現存窯包最多、遺址面積最大、燒造延續時間最長、產品種類最多、產品流傳最廣而著稱於國內外,是邛窯遺址的代表,也是四川省古青瓷系的代表。
唐代民居遺址中有唐代早期房屋基址5間、中後期房屋基址4間,面積約900平方米。周圍有水溝、水井、窯藏,系完整的唐代民居建築。這一發現,填補了中國民居建築史上的空白。

❷ 什邡堂邛窯遺址的考古發現

窯址東西長 530米,南北寬210米,總面積11.13萬平方米。現存由窯具、瓷器(片)、爐渣堆積起來的窯包13個,高者10餘米,低者6~7米。窯址內發現 9座窯爐,其中龍窯6座,馬蹄形窯3座。龍窯長條形,斜坡式,傾斜度 7°~21°之間。窯體由火膛、窯床、煙道等部分組成。窯壁以條磚、匣缽混合砌築,耐火粘土填縫;內壁用粘土塗抹,燒結層甚厚。清理的 1號窯爐,長27.4米,寬2.71~3.24米,殘高0.95~2.13米;馬蹄形窯(俗稱饅頭窯)由窯門、火膛、窯床等部分組成(見圖)。窯體前小後大,兩壁微弧,後牆平直,窯門呈長方形。磚砌爐壁,底鋪條磚。內壁用耐火粘土塗抹,燒結層很厚。清理的5號窯爐長2.96米,寬0.32~2.16米,殘高0.31米。窯具用耐火粘土燒制而成,有匣缽、墊座、墊餅、墊環、墊條、支釘。窯址附近有作坊遺址,出土有配料缸、石臼及各式印模等制瓷工具。產品胎質以褐胎、紅褐胎居多,磚紅胎次之,黃白、灰白胎較少。釉色有20多種,以青為主,青中泛白、青中泛灰、青中泛黃、青中泛綠佔有相當數量,黃、米黃、芥子黃、茶黃、綠、粉綠、藍、紫藍、褐、黃褐等釉色皆有發現,黑釉器為數極少。
什邡堂邛窯的產品種類繁雜,形式多樣,有各種生活用具、文房用品、娛樂用品、人物、動物瓷塑和佛教造像以及少數建築材料。其中有不少器物具有四川地方特色,在其他窯址中很少見,如提梁罐、油燈和各種人物、動物形象的小型瓷塑。這些小型塑像姿態生動逼真,有很高的想像力。器物製作方法,除輪制、模製和手捏外,雕琢成型也是廣泛應用的技法。裝飾技法主要有釉下彩繪、印花、刻劃花、堆貼花 4種。釉下彩繪是什邡堂邛窯遺址的精華,「邛三彩」就是以邛瓷的釉下三彩而得名。彩色多用黃、褐、綠、藍、黑諸色。紋飾簡練,民間風味重。有花卉、雲氣、斑點、蟲鳥等。
在 5號窯包附近發現唐代民居建築基址一處,面積約 700平方米。基址分上下 2層,下層五間為唐代早期,上層四間為唐代中後期。房基為磚石結構,條石、條磚砌築台基基牆,方磚鋪地。方石柱礎,踏步、垂帶有磚砌、石作兩種。正廳四周有迴廊。用長方形條磚鋪地,基址西北兩側有排水溝,注入南河。基址內發現窖穴 5個,窖內置瓷罐,其中一個瓷罐內盛滿銅錢,重約 40 千克,最晚的是乾元重寶。

❸ 邛窯考古遺址公園何時對外開放

從邛崍市委宣傳部獲悉,5月18日,在世界博物館日的當天,邛窯考古遺址公園將開園迎客。

據邛窯大師工作站執行主持李清泉介紹,目前,邛窯考古遺址公園已經聚集了百位駐留大師和幾十位駐場大師。邛窯的古法工藝和技術在他們手中逐漸重生,已成功重現了邛窯的五朵金花——邛三彩、青瓷、窯變、捏塑和白瓷。

「我們將定期舉辦陶藝展、陶瓷論壇,邀請專家駐留創作,籌集大師作品。」李清泉介紹說,大師工作站還制定了四大計劃,國際藝術家駐留計劃,為世界各國藝術家提供駐留機會;國際青年陶藝雙年展,舉辦國際青年陶藝家學術交流展;邛窯陶瓷雙年論壇,舉辦陶瓷文化主題雙年論壇;邛窯陶瓷傳習基地,建立實踐創作基地。

「開園後,廣大市民遊客在大師工作站不僅能與各位國際大師親密接觸、近距離參觀他們的作品,還能參與其中進行陶藝製作、羌綉刺綉等互動體驗。」李清泉說,大家還可以在文創學校報名參與「技藝進階培訓」,學習更多更專業的制藝技能。

傳承文化瑰寶,體驗古法技藝。

來源:楚秀網

❹ 邛窯的邛窯現狀

屢遭盜掘 碎瓷片被用來築院牆豬圈
1939年,美國學者、原華西博物館第一位館長葛維漢在《邛崍陶器》一文中寫道:「這個陶窯的出土物,至少在最近幾十年來,不斷出現於成都市場,被人們收購和珍藏。」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20世紀初,邛窯陶瓷已經出現。
據邛崍人魏堯西先生在《邛窯志略》中描述:「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有軍人陳某於十方堂發現此殘碎瓷片,乃大事(註:原文如此)發掘……」
亂掘的最高峰,出現在1936年夏季。當時邛崍的駐軍是川軍第二十一軍唐式遵所率的某師。唐命令士兵們挖古物,和大批挖盜者爭相亂掘,邛窯遺址因此遭到了空前的破壞。
據葛維漢所著《邛崍陶器》記載,1936年夏季,一些窮人和士兵為了獲得能賣錢的陶片,差不多把整個窯址十方堂表面翻了個遍,除了完整的陶瓷,就連一些瓷器碎片也被稱斤論兩地出售。
由於出土器物眾多,除了出售,很多當地人還將碎瓷片用來修築院牆、豬圈、廁所等。直到現在,從什邡村搬遷後留下的老屋,還可見當年的遺跡。其中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土房,有一道1米多高、長約10米的土牆,均是由匣缽、邛陶碎片夯砌而成。
解放後,文物部門徵集了一部分邛窯陶瓷器,並多次有規模地對部分邛窯遺址進行發掘,如1955年、1982年和1983年文物部門先後對青羊宮窯址進行了數次考古發掘,現該窯址已受到國家保護,成立了隋唐窯址文管所。近年來,隨著民間收藏熱升溫,一些收藏家也獲得了大量邛窯陶瓷器的實物資料,為傳世邛窯古陶瓷的研究、鑒定提供了詳實可靠的依據。 2001年4月,由中國科大、省文物管理局、邛崍市政府聯合發起的「中國邛窯古陶瓷科技考古研討會」在邛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考察了什方堂、固驛瓦窯山等古陶瓷遺址以及邛崍市文管所和邛窯古陶瓷博物館,他們萬分震驚並高度評價。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說:「唐代邛窯在製作以銅、鐵著色的多色彩瓷器方面有首創之功。」著名古陶瓷鑒定專家耿寶昌先生認為:「高低溫釉下彩、三彩更是『邛窯』的代表作品,均較早燒製成功,其工藝傳播於江南諸名窯,而又以湖南長沙『銅官窯』受其影響最深,因之兩窯產品頗為相似,成為姐妹藝術,堪與其周邊各窯媲美。」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大校長朱清時先生更是一語道破邛窯的珍貴:「沉睡上千年,一醒驚天下」!
在四川省博物院陶瓷館邛窯系列館,陳列著代表性的邛窯陶瓷——綠釉省油燈、青釉三彩缽、青釉綠斑雙系壺、三彩鴨形杯、三彩提梁壺……彩繪圖案深淺不一,濃淡相宜,著筆自如酣暢,紋飾抽象。展櫃中還有不少邛窯小玩具,大都小巧精緻,長寬高僅幾厘米。除雞鴨鵝羊魚龜等動物造型外,還有很多活潑可愛的手捏人物小雕塑,或匍匐、或騎馬、或摔跤……造型栩栩如生,無一雷同。這些邛窯陶瓷也見證了當時的文化和商貿情況。彩繪杯上的飛天紋飾,許多陶瓷佛像、僧侶、胡人等人物造型,可能正是邛窯文化與中原文化甚至域外文化商貿交往的歷史見證。

❺ 什邡堂邛窯遺址的遺址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成立了邛崍縣文物管理所和邛窯文物保護小組,對窯址的保護做了大量工作。樹立文物保護標志和文物保護區的界樁,砌築了唐代民居建築遺址的保護圍牆。

❻ 什邡堂邛窯遺址的邛窯

邛窯是古代名窯。在四川邛崍四方堂,古代屬邛州,故名。為唐代四川川西地區早期瓷窯之一。亦稱「邛崍窯」。建國後經多次調查,窯址以固驛窯燒瓷最早,上起隋代,下至宋代,以唐代最為著名。什坊堂窯遺址面積較大,遺物具有典型唐代風格,有青釉、青釉褐綠斑、青釉渴綠彩繪等裝飾品種,與湖南唐長沙窯有不少共同點;造型多樣,有瓶、壺、罐、洗、盤、碗等器,還有小件雕塑、各種動物禽鳥、雜技桶、胖娃等形象,姿態生動。器物有各種盤、碗、罐等日用器皿,其中以豐富的小瓷俑最為生動形象,以創造了陶瓷省油燈而聞名全國。

❼ 邛窯遺址公園在哪裡坐車

邛崍市旅遊客運中心站 乘坐 邛崍301路 7站
在 市醫療中心站 下車 換乘 邛崍3b路 3站
在 十方國際站 下車
步行 1.4公里 到 邛窯遺址公園

❽ 邛窯的邛窯遺址

邛窯歷史悠久,在陶瓷史上佔有很重要地位。自南朝至兩宋,共經歷了八個多世紀,是目前已知的四川古陶瓷窯址中,燒造時間最長、產品最豐富、造型紋飾最美的名窯。在南朝即廣泛使用化妝土美化陶瓷;在隋代就獨樹一幟地創造了釉下彩繪;唐至五代以其釉下彩繪著稱於世,達到了它的歷史高峰;五代至兩宋,還創燒了有名的「省油燈」,大大擴展了瓷業生產范圍。
現存有13個窯堡,其中以十方堂邛窯遺址和固驛瓦窯山邛窯遺址最為著名。1983年四川省考古隊在十方堂邛窯遺址發掘,出土各種完殘器物10000餘件。出土器物不僅數量大、種類多,而且從產品到窯爐、窯具都有完整的實物,它對中國古陶瓷史的研究有著很重要的價值。1988年1月十方堂邛窯遺址由國務院正式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0月,省考古隊對固驛瓦窯邛窯遺址進行正式發掘,清理出45.7米的龍窯1座,雖有一定損壞,但主要部分(火膛、爐身、煙道)是齊全的。在古陶考古中保存情況如此良好的窯爐還不多見。古陶學界一般都認為唐以前的窯爐沒有超出30米,而瓦窯山出土的龍窯竟長達40多米,這就使得古陶瓷學界的定論將予以修正。另外,在固驛窯出土的大批隋代陶瓷器中,還發現有聯珠紋釉下彩繪器3件,較《中國陶瓷史》認定的中國釉下彩生產最早的湖南長沙窯(中唐時期)早將近兩百年左右。據此考證,固驛窯是我國已發現的生產釉下彩瓷的最早窯堡。
邛崍境內共發現了邛窯的七處遺址,其中十方堂遺址就坐落在什邡村。這是邛窯遺址考古發掘中面積最大、窯包最多、延續燒造時間最長、產品流散最廣、最知名的遺址。1988年1月,十方堂邛窯遺址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5號窯包共出土南北朝至宋代的瓷器、資料5萬多件,器形包括文房用具、玩具、工具、瓷塑、生活用具等。邛窯產品多種多樣,有杯盤碗盞罐等生活用具,尤以省油燈最具特色;有如硯、香爐等文房用具;有鈴鐺、人俑、動物俑等玩具類;還有各類佛像瓷塑等。專家推測,邛窯陶瓷早在公元八世紀時,即已「打入國際市場」。

❾ 什邡堂邛窯遺址的遺址簡介

什邡堂遺址來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源邛崍縣。 邛崍窯址是唐代著名的瓷窯窯址,因為邛崍在唐代屬於邛州,故而也稱為「邛窯」。邛窯創燒於南朝,宋時終止,是四川燒瓷品種最為豐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代瓷窯之一。
二十世紀初,邛窯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對遺址進行了多次的調查,在什邡堂、尖子山、瓦窯山、西河鄉及固驛鎮五地都發現了古窯的遺址,其中以什邡堂的窯址最為著名。
在什邡堂渡口處發現了具有南朝至隋代瓷器特徵的四系壺、河系罐、高足盤及小平底斂口深碗等。這里的唐代窯址最為典型,品種極為豐富,有各式碗、盤、瓶、罐、缽等,還有帶提梁的水罐,是其它唐代瓷窯中所未見的具有典型地域特徵的器物。器物的裝飾有的帶褐綠斑點,有的為褐綠彩繪花草紋,也有花鳥紋。此外,還發現了大量燒制的小件動物和人物雕塑等。
1988年國務院將「什邡堂」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❿ 什邡堂邛窯遺址的介紹

什邡堂邛窯遺址為隋至宋代民間瓷窯遺址。在四川省邛崍市南河鄉什邡堂村。邛崍,唐至明清均屬邛州,故名邛窯。創燒於隋,盛於唐而終於宋。該窯古無文獻記載,20 世紀30年代始被發現,引起考古界、古陶瓷界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四川省博物館、四川省古陶瓷史編寫組曾多次對此窯址進行調查。1984~1987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邛崍縣文物管理所進行發掘。該窯是邛窯系中面積最大、堆積層最厚的窯址,為四川青瓷最有代表性的古代瓷窯址之一。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