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留園游記散文

留園游記散文

發布時間: 2021-03-16 00:58:02

1. 有關蘇州園林的散文

陳從周<說園>堪稱經典,兼具文學和美學價值,共五篇
。現附其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說園
我國造園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世界園林中樹立著獨特風格,自來學者從各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見,如今就我在接觸園林中所見聞掇拾到的,提出來談談,姑名「說園」。
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這一點我們在造園之先,首要考慮。何謂靜觀,就是園中予游者多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要有較長的游覽線。二者說來,小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庭院專主靜現。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前者如蘇州網師園,後者則蘇州拙政園差可似之。人們進入網師園宜坐宜留之建築多,繞池一周,有檻前細數游魚,有亭中待月迎風,而軒外花影移牆,峰巒當窗,宛然如畫,靜中生趣。至於拙政園徑緣池轉,廊引人隨,與「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彷彿,妙在移步換影,這是動觀。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動靜之分,有關園林性質與園林面積大小。象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園,則宜以靜觀為主,即為一例。
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疊山理水要造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山與水的關系究竟如何呢?簡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縮小(網師園水池仿虎丘白蓮池,極妙),處理原則悉符畫本。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貫通,全園生動。我曾經用「水隨山轉,山因水活」與「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隨地作低平」來說明山水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從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啟示。明末清初疊山家張南垣主張用平岡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園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們能初步理解這個道理,就不至於離自然太遠,多少能呈現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國園林的樹木栽植,不僅為了綠化,要具有畫意。窗外花樹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間古樹三五,幽篁一叢,乃模擬枯木竹石圖。重姿態,不講品種,和盆栽一樣,能「入畫」。拙政園的楓楊、網師園的古柏,都是一園之勝,左右大局,如果這些饒有畫意的古木去了,一園景色頓減。樹木品種又多有特色,如蘇州留園原多白皮鬆,怡園多松、梅,滄浪亭滿種箬竹,各具風貌。可是近年來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品種搞亂了,各園個性漸少,似要引以為戒。宋人郭熙說得好:「山水以山為血脈,以草為毛發,以煙雲為神采」。草尚如此,何況樹木呢?我總覺得一地方的園林應該有那個地方的植物特色,並且土生土長的樹木存活率大,成長得快,幾年可茂然成林。它與植物園有別,是以觀賞為主,而非以種多斗奇。要能做到「園以景勝,景因園異」,那真是不容易。這當然也包括花卉在內。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國園林是各具風格的。古代園林在這方面下過功夫,雖亭台樓閣,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風花雪月,光景常新。我們民族在欣賞藝術上存乎一種特性,花木重姿態,音樂重旋律。書畫重筆意等,都表現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達到耐看耐聽,經得起細細的推敲,蘊藉有餘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討上,這些似乎對我們有所啟發。
園林景物有仰觀、俯觀之別,在處理上亦應區別對待。樓閣掩映,山石森嚴,曲水灣環,都存乎此理。「小紅橋外小紅亭,小紅亭畔、高柳萬蟬聲。」「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這些詞句不但寫出園景層次,有空間感和聲感,同時高柳、杏梢,又都把人們視線引向仰觀。文學家最敏感,我們造園者應向他們學習。至於「一丘藏曲折,緩步百躋攀」,則又皆留心俯視所致。因此園林建築物的頂,假山的腳,水口,樹梢,都不能草率從事,要著意安排。山際安亭,水邊留礬,是能引人仰觀、俯觀的方法。
我國名勝也好,園林也好,為什麼能這樣勾引無數中外遊人,百看不厭呢?風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還有個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歷史。我曾提過風景區或園林有文物古跡,可豐富其文化內容,使遊人產生更多的興會、聯想,不僅僅是到此一游,吃飯喝水而已。文物與風景區園林相結合,文物賴以保存,園林藉以豐富多采、兩者相輔相成,不矛盾而統一。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個有古今文化的社會主義中國園林。
中國園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入尋味立峰是一種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細看才象。九獅山亦然。鴛鴦廳的前後梁架,形式不同,不說不明白,一說才恍然大悟,竟寓鴛鴦之意。奈何今天有許多好心腸的人,惟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裝了人工大魚,熊貓館前站著泥塑熊貓,如做著大廣告,與含蓄兩字背道而馳,失去了中國園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風景。魚要隱現方妙,熊貓館以竹林引勝,漸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過去有些園名,如寒碧山莊(注二)、梅園、網師園,都可顧名思義,園內的特色是白皮鬆、梅、水。盡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額真是賞景的說明書。拙政園的荷風四面亭,人臨其境,即無荷風,亦覺風在其中,發人遐思。而對聯文字之雋永,書法之美妙。更令人一唱三嘆,徘徊不已。鎮江焦山頂的別峰庵,為鄭板橋讀書處,小齋三間,一庭花樹,門聯寫著「室雅無須大;花香不在多」。游者見到,頓覺心懷舒暢,親切地感到景物宜人,博得人人稱好,游罷個個傳誦。至於匾額,有磚刻、石刻,聯屏有板對、竹對、板屏、大理石屏,外加石刻書條石,皆少用畫面,比具體的形象來得曲折耐味。其所以不用裝裱的屏聯,因園林建築多敞口,有損紙質,額對露天者用磚石,室內者用竹木,皆因地制宜而安排。住宅之廳堂齋室,懸掛裝裱字畫,可增加內部光線及音響效果,使居者有明朗清靜之感,有與無,情況大不相同。當時宣紙規格、裝裱大小皆有一定,乃根據建築尺度而定。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畫家講畫樹,要無一筆不曲,斯理至當。曲橋、曲徑、曲廊,本來在交通意義上,是由一點到另一點而設置的。園林中兩側都有風景,隨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顧盼有景,信步其間使距程延長,趣味加深。由此可見,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有些曲橋,定要九曲,既不臨水面(園林橋一般要低於兩岸,有凌波之意),生硬屈曲。行橋宛若受刑,其因在於不明此理(上海豫園前九曲橋即壞例)。
造園在選地後,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作為此園之特徵,表達出預想的境界。北京圓明園,我說它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園內景物皆因水而築,招西山入園,終成「萬園之園」。無錫寄暢園為山麓園,景物皆面山而構,納園外山景於預園內。網師園以水為中心。殿春簃一院雖無水,西南角鑿冷泉,貫通全園水脈,有此一眼,絕處逢生,終不脫題。新建東部,設計上既背固有設計原則,且復無水,遂成僵局,是事先對全園未作周密的分析,不加思索而造成的。園之佳者如詩之絕句,詞之小令,皆以少勝多,有不盡之意,寥寥幾句,弦外之音猶繞梁間(大園總有不周之處,正如長歌慢調,難以一氣呵成)。我說園外有園,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內。園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於「時」,花影、樹影、雲影、水影、風聲、水聲、鳥語、花香,無形之景,有形之景,交響成曲。所謂詩情畫意盎然而生,與此有密切關系(參見拙作《建築中的借景問題》)。
萬頃之園難以緊湊,數畝之園難以寬綽。緊湊不覺其大,游無倦意,寬綽不覺局促,覽之有物,故以靜、動觀園,有縮地擴基之妙。而大膽落墨,小心收拾(畫家語),更為要諦,使寬處可容走馬,密處難以藏針(書家語)。故頤和園有煙波浩渺之昆明湖,復有深居山間的諧趣園,於此可悟消息。造園有法而無式。在於人們的巧妙運用其規律。計成所說的「因借(因地制宜,借景)」,就是法。《園冶》一書終未列式。能做到園有大小之分,有靜觀動觀之別,有郊園市園之異等等,各臻其妙,方稱「得體」(體宜)。中國畫的蘭竹看來極簡單,畫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摺子戲,亦復喜看,每個演員演來不同,就是各有獨到之處。造園之理與此理相通。如果定一式使學者死守之,奉為經典,則如畫譜之有「芥子園」。文章之有八股一樣。蘇州網師園是公認為小園極則,所謂「小而精,以少勝多」。其設計原則很簡單,運用了假山與建築相對而互相更換的一個原則(蘇州園林基本上用此法。網師園東部新建反其道,終於未能成功),無旱船、大橋、大山、建築物尺度略小,數量適可而止,亭亭當當,象一個小園格局。反之,獅子林增添了大船,與水面不稱,不倫不類,就是不「得體」。清代汪春田重葺文園有詩:「換卻花籬補石闌,改園更比改詩難;果能字字吟來穩,小有亭台亦耐看。」說得透徹極了,到今天讀起此詩,對造園工作者來說,還是十分親切的。園林中的大小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無大便無小,無小也無大。園林空間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變化,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因此大園包小園,即基此理(大湖包小湖,如西湖三潭印月)。是例極多,幾成為造園的重要處理方法。佳者如拙政園之枇杷園、海棠塢、頤和園之諧趣園等,都能達到很高的藝術效果。如果入門便覺是個大園,內部空曠平淡,令人望而生畏,即入園亦未能游遍全園,故園林不起游興是失敗的。如果景物有特點,委宛多姿,游之不足,下次再來。風景區也好,園林也好,不要使人一次游盡,留待多次,有何不好呢?我很惋惜很多名勝地點,為了擴大空間,更希望一覽無余,甚至於希望能一日游或半日游,一次觀完,下次莫來,將許多古名勝園林的圍牆拆去,大是大了,得到的是空,西湖平湖秋月、西泠印社都有這樣的後果。西泠飯店造了高層,葛嶺矮小了一半。揚州瘦西湖妙在瘦字,今後不準備在其旁建造高層建築,是有遠見的。本來瘦西湖風景區是一個私家園林群(揚州城內的花園巷,同為私家園林群,一用水路交通,一用陸上交通),其妙在各園依水而築,獨立成園,既分又合,隔院樓台,紅杏出牆,歷歷倒影,宛若圖畫。雖瘦而不覺寒酸,反窈窕多姿。今天感到美中不足的,似覺不夠緊湊,主要建築物少一些,分隔不夠。在以後的修建中,這個原來瘦西湖的特徵,還應該保留下來。拙政園將東園與之合並,大則大矣,原來部分益現局促,而東園遼闊,遊人無興,幾成為過道。分之兩利,合之兩傷。
本來中國木構建築,在體形上有其個性與局限性,殿是殿,廳是廳,亭是亭,各具體例,皆有一定的尺度,不能超越,畫虎不成反類犬,放大縮小各有范疇。平面使用不夠,可幾個建築相連,如清真寺禮拜殿用勾連搭的方法相連,或幾座建築綴以廊廡。成為一組。拙政園東部將亭子放大了,既非閣,又不象亭,人們看不慣,有很多意見。相反,瘦西湖五亭橋與白塔是模仿北京北海大橋、五龍亭及白塔,因為地位不夠大,將橋與亭合為一體,形成五亭橋,白塔體形亦相應縮小,這樣與湖面相稱了,形成了瘦西湖的特徵,不能不稱佳構,如果不加分析,難以辨出它是一個北海景物的縮影,做得十分「得體」。
遠山無腳,遠樹無根,遠舟無身(只見帆),這是畫理,亦造園之理。園林的每個觀賞點,看來皆一幅幅不同的畫,要深遠而有層次。「常倚曲闌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如能懂得這些道理,宜掩者掩之,宜屏者屏之,宜敞者敞之,宜隔者隔之,宜分者分之,等等,見其片斷,不逞全形,圖外有畫,咫尺千里,餘味無窮。再具體點說:建亭須略低山巔,植樹不宜峰尖,山露腳而不露頂,露頂而不露腳,大樹見梢不見根,見根不見梢之類。但是運用上卻細致而費推敲,小至一樹的修剪,片石的移動,都要影響風景的構圖。真是一枝之差,全園敗景。拙政園玉蘭堂後的古樹枯死,今雖補植,終失舊貌。留園曲溪樓前有同樣的遭遇。至此深深體會到,造園困難,管園亦不易,一個好的園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園的歷史,更應知道園的藝術特徵,等於一個優秀的護士對病人作周密細致的了解。尤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不能魯莽從事,非經文物主管單位同意,須照原樣修復,不得擅自更改,否則不但破壞園林風格,且有損文物,關繫到黨的文物政策問題。郊園多野趣,宅園貴清新。野趣接近自然,清新不落常套。無錫蠡園為庸俗無野趣之例,網師園屬清新典範。前者雖大,好評無多;後者雖小,贊辭不已。至此可證園不在大而在精,方稱藝術上品。此點不僅在風格上有軒輊,就是細至裝修陳設皆有異同。園林裝修同樣強調因地制宜,敞口建築重線條輪廓,玲瓏出之,不用精細的掛落裝修,因易損傷:傢具以石凳、石桌、磚面桌之類,以古樸為主。廳堂軒齋有門窗者,則配精細的裝修。其傢具亦為紅木、紫檀、楠木、花梨所制,配套陳設,夏用藤棚椅面,冬加椅披椅墊,以應不同季節的需要。但亦須根據建築物的華麗與雅素,分別作不同的處理。華麗者用紅木、紫檀,雅素者用楠木、花梨:其雕刻之繁簡亦同樣對待。傢具俗稱「屋肚腸」,其重要可知,園缺傢具,即胸無點墨。水平高下自在其中。過去網師園的傢具陳設下過大功夫,確實做到相當高的水平,使游者更全面地領會我國園林藝術。古代園林張燈夜遊是一件大事,屢見詩文,但張燈是盛會,許多名貴之燈是臨時懸掛的,張後即移藏,非永久固定於一地。燈也是園林一部分,其品類與懸掛亦如屏聯一樣,皆有定格,大小形式各具特徵。現在有些園林為了適應夜遊,都裝上電燈,往往破壞園林風格,正如宜興善卷洞一樣,五色繽紛,宛或餐廳,幾不知其為洞穴,要還我自然。蘇州獅子林在亭的戧角頭裝燈,甚是觸目。對古代建築也好,園林也好,名勝也好,應該審慎一些,不協調的東西少強加於它。我以為照明燈應隱,裝飾燈宜顯,形式要與建築協調。至於裝掛地位,敞口建築與封閉建築有別。有些燈玲瓏精巧不適用於空廊者,掛上去隨風搖曳,有如塔鈴,燈且易損,不可妄掛,而電線電桿更應注意,既有害園景,且阻視線,對拍照人來說,真是有苦說不出。凡茲瑣瑣,雖多陳音俗套,難免絮聒之譏,似無關大局,然精益求精,繁榮文化,愚者之得,聊資參考!

2. 啊有關於蘇州的美文

古城賦

古者蘇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二千五百餘年;巧也蘇州,世界文化遺產大會,時值二十八屆。相逢相會,盛世盛事。獻賦數句,惟作一頌。
江南平原,勾吳立國;太湖之濱,伍員建城。通門二八而水道陸衢;環城一河並三縱四橫。水木清華,川原暄淑,竟繁衍成錦綉之鄉、風雅之藪;風土清嘉,人物雋秀,且發展為文萃之邦、園林之城。因山兮得名蘇州,以地兮亦謂吳中,世稱兮人間天堂,又號兮東方水城。奕奕煌煌,代有遺跡;星星點點,世有傳承。
君不見運河西來,濤聲依稀。自古千帆鼓浪,供輸南北;長年萬里通波,集散東西。吳趨自有始,請從閶門起。飛閣跨津梁,茂苑賽京畿。金閶內外,五更市賈不絕;河塘左右,八方生機相依。中市大街兮五金雜陳;玄妙觀前兮百貨駢闐。人民路長兮商鋪林立,專業坊巷兮各業整齊。攘往熙來,盡為四遠客商;櫛比鱗次,均屬百年店基。此誠姑蘇繁華之地,吳郡滋生之源也。
巡覽古跡,探訪名勝。則館娃吳宮,采草香徑;走犬長洲,盪舟錦帆。虎丘劍池,疑冢千古未解;生公講台,蓮池一石頭點。試劍而思干將;練兵而憶孫武。斜塔迎朝暉,姑胥擁翠微。畫船燈舫,山塘七里煙籠;茶寮酒肆,長堤一路花香。江楓漁火,百八鍾聲警世;寒山拾得,數篇詩句教人。城裡半園亭,無非前人居住之所;巷內幾寺院,均屬今日旅遊之地。滄浪亭畔,未進園而先成景,一泓綠水兮相迎;獅子林內,方入洞而已迷路,幾座假山兮莫辨。拙政名園,疏朗平淡而近乎自然,茂樹曲池乃勝甲吳下;寒碧山莊,留園法帖而長留天地,冠雲三峰乃獨冠吳中。敬亭山房藝圃,維其明式;環秀山莊假山,獨步江南。枕波聽櫓,耦園住佳耦;負郭臨流,城曲築詩城。漁隱網師兮擷秀名樓;虎葬葯圃兮殿春題簃。五百羅漢,雖僅西園一角;獨重律宗,竟至東震三千。龍蟠水陸兮古盤門;瑞照塔院兮喜來登。建築美與人文美,融為一體;自然美共藝術美,相得益彰矣。
至若小橋流水人家,粉牆黛瓦;狀元宰相故宅,庭院深深。一重重,門樓堂樓走馬樓,蘊含民情風俗;一進進,轎廳客廳紗帽廳,流傳才子佳人。聚族而居,厚德載福;睦鄰為友,持儉致勤。風煙十萬家,水埠兩岸邊。畫橋豈三百,幽巷數不清。平江路段兮雙橋疊現;怡園街區兮密布重檐。登樓看雨,倚欄臨風。花應解語,石不能言。繩痕之井欄,記歲月之滄桑;凝重之牌坊,豎道德之典型。義庄祠堂,昔日之善舉;會館公所,鄉邦之聯盟。文保單位,控保建築,方列絕對保護;古構築物,歷史街區,乃已紫線圈明。清風明月無價,近水遠山有情。富土而為同里,水鄉而有周庄。具區莫厘縹緲,林屋雕樓;消夏湖光山色,翠峰隱亭。地傑更人靈,才士多賢能。朱張顧陸,東吳之所以鼎立;彭宋潘韓,清季之所以揚名。宋有兩范,詩文傳誦百世;明有四家,書畫流韻至今。崑曲婉轉,笛簫依依傳送;吳儂軟語,琵琶聲聲相聞。蘇綉並緙絲,精細雅潔;宋錦與年畫,獨具風韻。原真性、整體性,整舊如故;可讀性、可持續性,傳承似新。
歷經千載,名城依舊珍藏珠玉;時逢盛世,勝地重新捧獻寶貝。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惟古城古鄉鎮,今世少見;吳地吳文化,歷劫不毀。願園林遺產擴展項目申遺成功!復吾古城歷史文化之應有品位。噫!水鄉兮水為靈魂,人文兮人需教化;古城兮古乃核心,名都兮名應護衛。此亦申遺題中之義,古城不朽之道也。

3. 蘇州留園皆文章讀後感100字

蘇州園林講究完美,他像一幅山水畫一樣呈現在遊客的眼前。重巒疊嶂的假山、九曲回轉的迴廊想畫幕一樣鋪開來。踏在幽深的迴廊上彷彿可以聽到古代詩人在雨打芭蕉駐立窗前低吟的讀書聲。"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就是這種意境吧。

4. 描寫蘇州的散文

人一生要讀的60篇散文 中國卷 蘇州賦2007年04月09日 星期一 16:09蘇州賦

文/ 王蒙

左邊是園,右邊是園。

是塔是橋,是寺是河,是詩是畫,是石徑是帆船是假山。

左邊的園修復了,右邊的園開放了。有客自海上來,有客自異鄉來。塔更挺拔,橋更洗練,寺更幽疑,河更鬧熱,石徑好吟詩,帆船應人畫。而重重疊疊的假山,傳至今天還要繼續傳下去的是你的參差坎坷的魅力。

這是蘇州。人間天上無雙不二的蘇州。中國的蘇州。

蘇州已經建成2500年。它已經老態龍鍾。無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訪的時候它是那樣疲勞,那樣憂傷,那樣強顏歡筆。失修的心靈似乎都在懷疑蘇州自身的存在。蘇州,還是蘇州嗎?

蘇州終於起步,蘇州終於騰飛。為外鄉小兒熟知的江蘇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塵器,孔雀電視機,長城電風扇全都來自蘇州。人們曾經擔心工業的浪潮會把蘇州的歷史文化與生活情趣淹沒,看來,這個問題已經受到了蘇州人的關注,還不知道有哪個城市近幾年的修復復原了這么多古建築古園林。在慶祝蘇州建成2500年的生日的時候,1986年,蘇州迎來了再生的青林。1500年前的盤門修復了,是全國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陸城門。環秀山莊後面蓋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樓房拆除了,秀美的山莊復原,應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靈欣慰,更令今天的遊客流連忘返,贊嘆不已。戲曲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刺綉博物館……紛紛建成。寒山寺的鍾聲悠揚,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墳落成,蘇州又回來了!蘇州更加蘇州!

當我看到觀前街、太監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輝煌的彩燈裝飾的得月樓、松鶴樓的姿影,看到那些辦喜事的新人和他們親友,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聞到聞名海內外的蘇州佳餚的清香的時候,不禁為她的太盛景而萬分感動。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年的麻煩、沖撞、緊迫、危機與危機的意識,然而今天的蘇州,得來是容易的嗎?會有人甘心失去嗎?

不,我不能再在蘇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這樣的小巷不應該出現在我的腳下而只能出現在陸文夫的小說里,夢見彈詞開篇的歌聲里。彈詞、蘇昆、蘇劇、吳語吳歌的珠圓玉潤使我迷失,我真怕聽這些聽久了便不能再聽得懂別的方言與別的旋律。也許會因此不再喜歡會講已經法定了推廣了許多年的普通話——國語。那迷人的庭園,每一棵樹與它身後的牆都使我傾倒,使我懷疑蘇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亞洲、中國、硬邦邦的地球上還是生活在自己營造編織的神話里。這神話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得也要美得多。她太小巧,太嬌嫩,太優雅,她會使見過嚴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長著繭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親近她。

一雙飽經憂患的眼睛見到蘇州的園林還能保持自己的威嚴與老練嗎,他會不會覺得應該給自己的眼睛換上純潔的水晶?他會不會因秀美與巨大這兩個審美范疇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靈魂,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已經或者正在或者將要可能成為蘇州的留園、遇園、拙政園的對立面呢?他會不會產生消滅自己或者消滅蘇州這樣一種瘋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說蘇綉乃蘇州的佳看美點了。看到一個個刺綉女工的驚人的技藝和耐心,優雅和美麗,我還能寫作和滔滔不絕地發言嗎?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嗎?還有勇氣或者有涵養去傾聽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談、草率無涯的胡說八道嗎,在蘇州呆久了,還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與粗野的事情嗎?

蘇州的刺綉,沉靜的創造。蘇州的菜餚,明亮的喜悅。蘇州的歌曲,不設防的溫柔。蘇州的園林,恬美的詩情。蘇州的街道,寧靜的夢幻。而蘇州的企業和企業家,溫雅的外表下包含著洋溢的聰明生氣,這一切都是怎麼發怎麼留存的?也怎麼樣經歷了那大起大落大嗡多災多難的時代。

蘇州是一種誘惑,是一種挑戰,是一種補充。在我們的生活里,蘇州式的古老、沉靜、溫柔已經變得越來越陌生。而大言欺世、大鬧盜名、大轟趨時的「反蘇州」卻又太多了。蘇州更是一種文化歷史現實未來的混合體。蘇州是一種珍惜,是一種保護,對於一切美善,對於一切建設創造和生活本身的珍惜與保護。也是一種反抗,是對一切惡的破壞的無聲的反抗。雖然,惡也是一種時髦,而破壞又常常披上革命的或忽而又披上現代意識的虎皮。我真高興,七年以後,我有緣再訪蘇州。我們終於能夠平靜下來,保護蘇州,復原蘇州,欣賞蘇州,愛戀蘇州了。我們終於能珍重蘇州的美,開始懂得不應該去做那些褻瀆美毀滅美的事情。在歷史的驚濤駭浪和洶涌大潮當中,在一個又一個神聖的豪情與偏狂的爭鬧之中,在不斷時髦轉眼更替的巨輪與浪頭之中,蘇州保留下來了,蘇州復原了,蘇州在發展。蘇州是永遠的。比許多雷霆萬鈞的炮聲更永遠。

5. 求 寫一篇去蘇州遊玩的散文

很早很早的時候就知道「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這句名言,小的時候在課本里經常可以讀到描寫蘇杭的文章,都是些文人墨士寫的名聞天下的游記,再有就是發生在蘇杭的美麗的愛情故事了。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白蛇傳》和《紅樓夢》了。那時候對紅樓夢沒什麼興趣,到是很喜歡白蛇傳,特別喜歡裡面的白娘子,美麗溫柔又堅強勇敢,千年得來的修行變化成人了,為了一個懦弱的許仙,情願被關在雷峰塔下,這是很多人追求的愛情,可惜現在不可能再有這樣執著的愛情了,也只有在神話故事裡才會那麼完美。
切切實實的感受到杭州的美麗,是在我上大學的時候了。杭州最美的是西湖,一眼望不到邊,遠處有山,近處有島,還有一艘艘小船在湖面穿梭,偶爾還有幾只鳥兒掠過湖面,那時侯想:這就是真正的天堂吧!
現在畢業了,沒有時間到處遊玩了,可是我有一個地方一直很嚮往,就是另一個天堂 蘇州。
請了一天的假,加上周日,去蘇州來個自助2日游。本以為可以玩上一天半的,沒想到在車上的時間就大半天了。下車後坐車去市區,一進市區我就真實的感覺到「下有蘇杭」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蘇州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美」,所有的建築都是一種風格,很江南的風格,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城市。街道不是很寬,但是給人感覺很愜意,兩邊的的樹木很茂盛,公交車亭是園林風格的,連路燈都是很江南的燈籠形狀。夜晚來臨的時候,兩邊的路燈就象庭院人家中的燈籠一樣,不是很明亮,但很有意境,夜晚的蘇州城街道很象是園林中的廊庭,這時的蘇州城更溫柔美麗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去了蘇州最著名的園林「拙政園」,聽說《紅樓夢》就是在「拙政園」拍攝的,我沒有仔細看過紅樓夢,所以不能感受到「紅樓」的意境,能感受到的是蘇州園林的溫婉秀麗。我最愛的還是園中幽曲的長廊,很多人都說江南的人心思細膩委婉,其實在園林中就能充分的感覺出來,就象那長廊一樣,彎彎曲曲,別有洞天,又條理清晰,四通八達,讓走進去的人意尤未盡,深深的被吸引了。
接著去的是「定園」,景色和「拙政園」差不多,突出的也是長廊,但是和「拙政園」的長廊很不一樣,「定園」的長廊象是一個述說中華故事的博物館,有各種古代墨客的墨寶,還有24節氣長廊,畫著中國各個節氣的不同風俗。再有就是很有藝術氣息的根雕了,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紅豆衫了,據說它是一種目前最有效的抗癌葯材。最後去的是「留園」,「留園」沒有給我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沒有讓我覺得特別的地方,但依然很秀麗,很精緻。
逛完了三個園林,大半天就過去了,本來還想去「寒山寺」的,因為記得有一首詩: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鍾聲到客船。
這是唐代詩人張繼為蘇州寒山寺題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它已傳誦了一千多年了。我很想去看看「寒山寺」,可是在計程車上司機告訴我們「寒山寺」最著名的就是鍾聲,在日落的時候,對著運河靜靜的聽著寺廟傳來的鍾聲,才能真正的體會到詩人張繼當時的心境,其實「寒山寺」裡面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麗,只是單純的一個佛門清凈之地。我想既然這樣就不要去打擾佛祖了,但願佛祖能看在我的一片誠心的份上,保佑我們都平平安安的。
熱心的的士司機還給我們介紹了很多蘇州的歷史,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唐伯虎的住宅,正巧那個司機的家就在唐伯虎住宅的舊址上,他上的小學也是唐伯虎當年上的學堂,他還自嘲的說,同是一個學堂出來的,他成了才子,我成了庸才了。從那個學堂里出來的人有千千萬萬個,又有幾個成為才子了呢!我們還路過了著名的「桃花塢」,可是我看到的「桃花塢」只是一條破舊是小巷,不象是盛傳的著名的江南小巷,司機說別看這巷子破舊,它可是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呢,在明朝的時候就有了。蘇州的每一條街都是一個故事,都能出一本書了。要不是那個熱心的司機,我還不能了解到蘇州的深厚文化底蘊,真要好好感謝那個司機呢!
最後我們去了在蘇州同樣著名的步行街「觀前街」,這條街的建築同樣是很江南的,又融進了現代的元素,街邊有很多商店,大多數是服裝店和飾品店,還有美食一條街,和別的城市沒什麼區別,是供人休息娛樂的地方。
我們在「觀前街」一直呆到很晚,依依不捨的踏上了去火車站的路。火車上,我一直在回味著蘇州城的美麗,我想這可能是我見過最美麗的城市了,美麗的建築,美麗的風景,還有美麗的人!

6. 游記(散文)怎麼寫

到「形散而神不散」,明確並把握中心,用心去感受體會。散文中,「我」居重要地位,並非必須以第一人稱去描寫,而是要突出「自我」,張揚個性,表達出自己真實情感或者意見及主張。散文也是一種虛實結合,因實出虛的藝術,要以客觀外物鋪開心靈之路。總之,處處有情,有性靈之美。 一)精於立意 「凡文以意為主」。散文的「意」是存在於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獲得它,必須依靠我們對生活的深入觀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要從生活實際出 發,憑著鮮明的感受,鋒銳的觀察能力,同人民同時代共同跳動的脈博,深厚的感情,豐富 的想像,深沉的思索,就會感到我們生活中洋溢著的詩意。這詩意,就是使我們心靈受到觸 動的東西,使我們眼睛豁然開朗的東西,思想突然升華的東西,感情更為純潔的東西,它就 詩的靈感。我們要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趕緊捕捉住它。因為這裡面有心靈的顫動,思想的 閃光。劉白羽說:「哪怕是微弱的閃耀也比沒有閃耀要好,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這才是文 學。」 譬如,一個作家去看茶花,品種繁多,美不勝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勞動創造的。是誰白天黑夜、積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澆著花,象 撫育自己兒女一樣撫育著花秧,終於培養出這樣絕色的好花?應該感謝那為我們美化生活的 人。」這就是思想的閃耀,作家十分寶貴它,就及時把這個意思記下來。後來,他聽一位花 匠介紹一種茶花說:「這叫童子面,花期遲,剛打開骨朵,開起來顏色深紅,倒是最好看的。」 並沒有引起思索,但他是記住這種茶花的名稱的。過了一會,恰巧一群小孩也來看茶花,這 事引起了作家的注意,他看見孩子們一個個仰著鮮紅的小臉,甜蜜蜜地笑著,唧唧喳喳叫個 不休,心靈猛然一顫,不禁脫口說出:「童子麵茶花開了。」而花匠聽了這話省悟後說:「真 的呢,再沒有比這種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這話使得一個念頭突然跳出他的腦海,他說:「我得到一幅畫的構思。如果用最濃最艷的朱紅畫一大朵含露乍開的童子麵茶花,豈不正可 以象徵著祖國的面貌?」於是,作家就把看茶花引起的感受、思索寫成一篇文情並茂的散文 《茶花賦》。這個作家就楊朔。而讀者、評論者通過閱讀就可以悟出作家寫此文的立意:歌 頌如花的祖國,歌頌美化祖國的勞動人民。 (二)善於構思 構思是寫作者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提煉 的過程。寫作者要在構思中為散文的思想內容尋找盡量完美的藝術形式,使思想性與藝術性 達到和諧的統一。因此,構思要解決立意、選材、創造意境、確定體裁、基本手法、布局謀 篇等問題。這里著重講講確定體裁、尋找線索、創造意境三個問題。 第一、確定體裁。散文的體裁靈活多樣。我們有了一個好的意思(思想),並且選取了 表現這一意思(思想)的材料,那麼就要考慮:是寫成書信體,還是寫成日記體?是寫成隨 筆,還是寫成偶感?是寫成游記,還是寫成回憶錄?是寫成序或跋,還是寫成讀後感?確定 具體體裁的原則是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譬如到蘇州旅遊之後,你感到要向父母 報告一下自己的游蹤和觀感,你就可以寫成書信;你在遊玩中遇到一些使你感動的人或事, 你就可以寫隨筆、漫錄;你在遊玩虎丘、獅子林、寒山寺、西園、留園等地之後,覺得寒山 寺的鍾特別吸引人,並引起你的遐思,你就可以寫成如《社稷壇抒情》那樣詩意濃郁的抒情 文;你如果是舊地重遊,吃到蘇州某種土特產而憶起往事,則可以偏重於回憶,寫成《小米 的回憶》那樣的回憶式的散文……總之,要根據立意內容來確定表現形式--具體的體裁。 一是感情線索。我們的感情在生活中發生變化,如由厭惡到喜愛,或從喜歡到厭惡,就 可以用這條感情的線索把一些似乎沒有關聯的材料聯結起來。如楊朔寫《荔枝蜜》就是利用 感情線索,才把兒時記憶、從化療養、荔枝樹林、蘇軾詩詞、喜嘗蜂蜜、參觀蜂場、贊揚蜜 蜂、農民勞動和夜晚夢蜂等事串連起來的。 二是事物線索。如曹靖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今天仍然需要發揚延安時期「小米加步 槍」的艱苦奮斗精神,就搜羅記憶中有關小米的往事,用小米把發生在不同地點、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的事件組合在一起。許多托物詠志的散文也是以物為線索的,如茅盾的《白楊禮贊》。 三是人物線索。如寫某一個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活動,可以用這個人物作為線 索串連起來,也可以用另一個人物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物、不同內容的事物串連 起來。這個人物還可以是寫作者本人——「我」。 四是思緒線索。如面對某一事物、景物沉思遐想,「鶩趨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於 須臾,撫四海於一瞬」,「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就能通過聯想與想像,把有關的 材料組織在一起,表達原定的主題思想。如秦牧的《土地》、楊朔的《海市》、賈平凹的《丑石》等。 五是景物線索。「一切景語皆情語也」。通過景物描寫,在寫景中融進寫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天山景物記》、《西湖即景》。 六是行動線索。如游記以遊程行蹤為線索。劉白羽寫《長江三日》就以遊程為主線來寫, 當然,全文還有一條哲理性的思緒線索:「戰斗——航進——穿過黑夜走向黎明」。 「文無定法」,散文的線索很多,以上六種線索是較為人們常用的。 第三、創設意境。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統一,是作者浸透了時代精 神的主觀感情、意志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統一。意是靈魂,境是血肉。意高則境深,意 低則境淺。散文的這種意境應是詩的意境,即所謂「詩情畫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 受的,是物質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動人心弦的,震顫魂魄的,是精神的,性靈的。如朱自 清寫《荷塘月色》,全篇著力於「淡淡的情趣』,順著沿路走來、佇立凝想的線索,通過描繪 使小路、荷塘、花姿、月色、樹影、霧氣、燈光……色彩斑爛,可見可感,而葉香、蛙鳴、 蟬聲,又可味可聞。更加上心情的抒寫,巧妙的譬喻,創造出一種淡雅、閑靜、情景交融的 意境。這種優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寫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創造的。 構思方法可以向前人借鑒,更需自己創新。過去就有一個青年作者發明出一種「散文快 速構思法」,為《青春》、《採石》等刊物的編輯所重視。 (三)巧於布局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卻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難處。這 猶如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亂石,常常無損大山的壯觀。但是一個小園中有一堆亂石,就很容 易破壞園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結構十分重要。參觀蘇州園林,從它精巧的建築布 局上,我們可以得到啟示,可以借鑒它的園林建築布局來考慮散文的布局。葉聖陶在《蘇州 園林》中寫道,蘇州園林建築的設計者和匠師們「講究亭台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 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 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為散文的寫作來說,也要這樣講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襯、層次。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但散文布局有時則需講究對稱,或對比。葉聖陶又說:「蘇 州園林在每一個角度都注意圖畫美。」那麼,散文的整體布局要講究藝術性,它的局部的布 局不是同樣要講究藝術性嗎? 至於布局的具體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講的線索問題也與布局有關。這里可以著重提一下 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設文眼,開頭往往似談家常,結尾則加以深化,畫龍點睛, 「卒章顯其志」,並且首尾呼應,通體一貫,有機結合。初學散文寫作,不妨學習這種布局 的方法。 (四)明於斷續 。散文要「散」得起來,除了選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敘寫上要注意斷續的技巧。明於 斷續,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揮灑自如。賈平凹說:「記住:越是你知道多的地方,越要不寫 或者寫得很少;空白,這正是你要寫的地方呢。」他認為,「講究了『空白』處理,一是散文 可以散起來,斷續之,續斷之,文能『飛起』,神妙便顯也。二是散文可以含蓄起來,古人 也講過:意在筆先,故得舉止閑暇,看似胡亂說,骨子裡卻有分數。」我們要多閱讀古人優秀的散文作品,學習他人的斷續技巧,在寫作實踐中多次運用之後就必然 熟能生巧。……相信自己,祝你成功~~

7. 求描寫蘇州的美文

橫塘遠去
秋末
在人們印象里,蘇州西郊的橫塘,不是旅遊景點。蘇州周邊遠遠近近的古鎮,借旅遊的東風,一個一個在興盛起來,唯獨沒有橫塘。能勾起游興一去橫塘的,就是運河邊上睡著的古老的驛亭。
橫塘,可是詩人騷客常吟唱的呀,讀了點詩詞又誰人不識君。
范成大以橫塘為題,有專門吟唱橫塘的。「南浦春來一綠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一幅江南煙雨送客圖。「陣陣輕寒細馬橋,竹林茅店小簾招。東風已綠南溪水,更染溪南萬柳條」,一派田園風光。
清代詩人吳寬也以《過橫塘》為題,「夏半橫塘風日多,畫船載酒壓晴波」,把過橫塘作為「登山第一歌」;唐寅在《江南四季歌》中,說「吳山穿繞橫塘過,虎丘靈岩復元墓」,把橫塘與虎丘、靈岩吳中諸山連了起來;厲顎在《自石湖至橫塘二首》中,「為愛橫塘名字好,夢腸他日繞吳門」,化用《吳書》孫堅「母懷妊堅,夢腸出繞吳昌門」的典故,把愛橫塘推到了極致。
橫塘更出了名的,還在賀鑄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把江南黃梅時的煙雨、滿城飛絮,比作一腔閑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兩種不同的愁,異曲同工,到了絕處。也因「梅子黃時雨」,賀鑄得了賀梅子的雅稱。詞的開頭,「凌波不過橫塘路」,橫塘也出了名。
張中行老先生二十年前來蘇州,在《姑蘇半月》中就因賀鑄的《青玉案》而專寫了一節過橫塘的思緒:坐汽車西行三次,往返過那個地方六次,每次過,看江水,看路旁的房屋,心裡都泛起「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的思情。這是由賀鑄的一首《青玉案》詞引起的,詞的開頭是「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我讀,同人閑談,常常接觸這首詞,以為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之類所謂豪放的相比,這寫得才是詞境,值得用心靈去吟味……
橫塘還在,可是,這么煙雨,這么盡綠,讓人尋芳,引起詩人騷客萬般憐愛的橫塘,已經遠去,只能像張中行先生一樣,車過橫塘,想想罷了。橫塘,你是怎麼遠去,怎麼消失的?
或許橫塘沒有許多名勝古跡留下來,沒有像沈萬三那樣的沈廳、明清時的民居留下來,沒有同里、角直那樣的河橋留下來,或許後來再沒有像范成大、賀鑄那樣的詩人住在橫塘附近了,這或許都是原因;但橫塘的消失,可能已有一二百年了,我猜想,橫塘的功能變了,橫塘已不是蘇州水陸交通的津口和要沖了。或許就是,公路的開通,路失橫塘。
「凌波不過橫塘路」,女士去石湖、太湖,去靈岩、洞庭,到了橫塘就要改乘水路,男士也是如此。沈復在《浮生六記》中浪遊記快,說:「吾父稼夫公喚女伶演劇,宴客吾家。余患其擾,先一日約鴻干赴寒山登高,藉訪他日結廬之地。芸為整理小酒榼。越日天將曉,鴻干已登門相邀,遂攜榼出胥門,入面肆,各飽食。渡胥江,步至橫塘棗市橋,雇一葉扁舟,到山日猶未午……」橫塘是游石湖、太湖、靈岩的第一站。橫塘,通胥口,通越溪,連太湖,連京杭大運河,蘇州水路交通的要沖,西行、北進的渡口,水路造就了橫塘。「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盡管今天橫塘仍是蘇州西部水路交通的必經之地,但作為石湖、太湖諸多名勝的起始,作為折柳送客的站頭,陸路的興盛,公路的暢通,這樣的作用減少了,降低了,乃至可有可無了。橫塘因水路而名,也因水路而失。這或許也是交通發展的一種結果,用不到讀古人詩而傷今人的神。
很久沒有去橫塘了,橫塘成不了旅遊景點,也得去問問。興致一來,再熱的天,也擋不了。或許橫塘的小街比不得周庄、同里的老街,或許橫塘不想走古鎮新區的路,原來一條臨河而建的街,已是盪然無存,展現在面前的是江南千鎮一面的新鎮,一條水泥路的兩邊,林立著四五層高的樓房,底層開著商鋪。穿過一條小路,來到大運河岸邊。亭子橋卧龍似的橫亘在運河上,與彩雲橋、古驛亭,組成一個直角,運輸船川流而過,多少給人一點今古奇觀。而瞅瞅運河兩岸,一邊在裝卸紅磚,一邊在下載金屬廢件,一邊碎磚滿地,一邊滿地油污,游興瞭然無痕。彩雲橋卧在胥江與運河的交接處,與驛亭相連。不知為何,刻有「彩雲橋」的花崗石欄,被棄在一旁。還能使人喚起橫塘古鎮思緒的,古驛亭靜靜地蹲在河邊。在遙遠的過去,這兒燈懸待月、客到烹茶、遠映胥江,冷清之中還是相當有熱氣的。而今,無論白天夜晚都沒有客到烹茶了,唯有月照胥江。古驛亭,還能吸引些慕名而來的遊客,河東邊雜亂的民居,家家門前屋後的鐵柵欄,一條墨黑似的小河,發著陣陣臭味,游興絕對不會再有了。
應該包蘊在橫塘里,鎮東一里許就是吳中才子唐寅的墓。經過多次修葺,加上邊上新築的秋香園,無論旅遊,無論拜謁這位使蘇州名聲遠播的才子,橫塘還是有吸引力的。盡管天大熱,遊客不多,唐寅紀念室里還是見到七八個來自外地的年輕學子。傳媒介紹,蘇州將花大力開發石湖,蘇州發展又在西進,石湖離不開橫塘,橫塘又是西進的門戶,西進的起點,北邊蘇州高新區又在合圍過來,橫塘應該興盛起來。唐寅紀念室有副楹聯,半聯雲:「繼宋玉招魂之後,此番蒼墓重修,更裝點橫塘美景,替湖山花月增妍」,唐墓已經裝點,橫塘美景何時重來?

橫塘南望
邱載
橫塘是個文化積淀十分深厚的古鎮。她位於我們古城西南角,坐落在胥江、古運河和越來溪的會合處,史稱「橫塘古渡」。
橫塘首先是個詩鎮。早在一千多年前,橫塘就聳立在優美的詩林里。「未隨洞庭酌,且醉橫塘席」,盛唐詩人孟郊就曾醉倒在橫塘的詩情畫意之中。而後,宋代的詩人賀鑄、范成大,明清的文徵明、唐寅、吳寬……他們都為橫塘留下了清新、秀麗的詩詞:碧水青山、古渡亭橋、黃牆朱塔、春雨煙柳、秋月畫船……這就是古老的、已經逝去的,卻仍頑強地活在詩中的橫塘!
在描繪橫塘的詩詞中,最有名的當推北宋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濃郁的水鄉田園風光里,傾注了詩人無限的希冀和愛。詩作一經傳世,立即轟動文壇,成為宋詞的典範。賀鑄從此以「賀梅子」的雅號著稱於世。現在大學中文系的學生都必學《青玉案》。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首詞對於橫塘的意義,絕不亞於《楓橋夜泊》之於寒山寺。那麼為何寒山鍾聲至今仍不絕於耳,而《青玉案》所及的橫塘,在人們印象中卻顯得冷落、淡漠了呢?
其實,今日的橫塘仍然保存著眾多的名勝古跡:北有古驛亭、彩雲橋,南有范成大祠堂、石湖景區,東有唐寅墓,西有七子山藏軍洞、始蘇台遺址和鬱郁蔥蔥的橫山森林公園,等等。其中一些古遺跡的歷史價值絕不遜於寒山寺、江楓橋。今日橫塘缺的是意境,像現今楓橋寒山寺那樣的意境,那些描寫橫塘詩中的清新、秀麗的意境。
當然,更多的人則對我言說,蘇州人沒有有意冷落、淡漠橫塘,實在是顧不過來啊,東園西區的開發建設實在讓蘇州人夠忙的了。蘇州高新區的寬闊道路、潔凈廠房已經與橫塘鎮的鎮北連成一片。2002年,在把蘇州做大做強做優做美的城市化進程中,蘇州人又把注意力投向了橫塘鎮南,決定在胥江以南、上方山以東、運河以西這塊風水寶地上,籌建蘇州國際教育園(北區)。在開發建設的主體單位―――蘇州高新中銳科教發展有限公司的陳列室里,我們看到了國際教育園(北區)的規劃模型。教育園環繞核心區,環狀輻射教育科研區、生活後勤區三個圈層,一條綠化景觀大道貫穿南北,將上方山的山體脈絡引入教育園,與石湖景區融為一體。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經過三到五年的開發建設,這里將形成以培養高級國際型人才、以本科教育為主的產、學、研一體化的山水教育園。
橫塘還是個旅遊古鎮。清代詩人蔡雲曾寫「石湖串月」一詩:「行春橋畔畫橈停,十里秋光紅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幾人醉倚望湖亭。」想當年,八月十八游石湖,蘇州老百姓傾城而出,石湖岸邊人山人海,人們通宵達旦地賞月、燒香,如痴如醉地觀看龍舟、拳船比賽……第二天,遊人被踏掉的鞋子要堆成小山樣哩。歲月滄桑,石湖的秀美風光和廟會熱鬧的情景卻一直保留在人們的記憶里。2001年下半年,重振石湖旅遊業擺上了市府的議事日程,11月專門成立了石湖(上方山)景區開發建設辦公室,負責景區的整治、規劃、開發、協調等工作。2002年12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石湖景區總體規劃。根據蘇州城市發展需要,決定把石湖景區建設成以吳越遺跡和江南田園風光為特色,具有生態、游覽、科普、休閑等功能的國家級的重要風景區,包括:上方山、石湖、七子山、濱湖等七大景群;景區面積從原來的15平方公里擴大為22.3平方公里。
當年古詩中有名的梅子橋,已成了鐵欄桿水泥橋了。此刻,我們站在梅子橋上向南眺望,新建的鐵索拉桿的石湖大橋橫跨在大運河上,高高的斜拉索橋墩像干將、莫邪兩把巨劍直刺藍天;而國際教育園(北區)的主環路工程已於去年9月開工興建;石湖裡挖泥船往返穿梭,清淤凈水工程正在緊張進行;而湖東的1000餘畝風景林地已經建成,在成片的銀杏、樟樹林里,映掩著荷塘、小橋、湖石小品……已初步形成一個濱湖景群。當我們收回目光,再凝視梅子橋畔,多麼希望能見到,有一尊詩人賀鑄的塑像,一方《青玉案》的詩碑,還有古亭、垂柳、系著畫舫。願日後的橫塘以優美的詩境凈化我們沾滿紅塵的心靈,讓我們領略到悠久的吳越遺韻和江南田園的清新純情。

寂寥寶帶橋
吳中橘紅
蘇州因水成市,故以橋多而聞名於世,所謂:「綠浪東西南北水,紅闌三百九十橋」(白居易詩)。在蘇州從古至今所建的眾多橋梁中,魅力獨具的我想得數寶帶橋了。寶帶橋橫卧於運河與澹臺湖之間,橋長千餘尺,橋洞五十三個,就像一條長長的玉帶,平緩地飄浮在寬闊的水面上。每到中秋月夜,便能見到」寶帶串月」奇景:五十三孔連綴倒映水中,虛實相映間,水中有五十三個「月亮」串連……於是,寶帶橋成了蘇州人中秋賞月的絕佳去處。怎奈寶帶橋已廢棄,如今不免生出幾分寂寥。
今春的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單車去看看久違了的寶帶橋。原來沿城東運河的那條馬路可通寶帶橋,不料如今一路過去都是一個個卸貨的碼頭。路上一堆堆紅磚、水泥什麼的,最後堵得連自行車都沒法子過。於是我只好再繞道人民路,經團結橋、長橋,然後向東七轉八拐的,總算兜到了寶帶橋。
走過一段石板路,橋堍有隻殘存的漢白玉石獅,破損得較為嚴重,見石獅身上有好幾處用白水泥修補的痕跡。青崗石夾著花崗石的橋面平平坦坦,走在上面如履平地。橋面的石縫里,生長出各色各樣叫不上名的野草來。橋上有一個小青年騎著山地車,慢騰騰篤悠悠的一路看風景。過一會兒又遇上一個背著相機提著三角架的中年男子,不時注視著太陽所處的位置,長發飄飄像是一個搞攝影的。行走中偶爾也碰到一對情侶,有說有笑地與我擦肩而過。但就一座橋而言,寶帶橋還是讓人覺得過於冷清了。
正是暮春時分,四周田野里油菜花金黃,河兩岸楊柳碧綠,陽光下河水波光粼粼,遠處長方山一脈蔥翠。「長虹卧波、鰲背連雲」的寶帶橋,與周邊的環境結合得竟是如此和諧巧妙。人行走在橋上,不覺進入了宋詞的意境里。
只要從稍遠處觀望,寶帶橋便像一條玉帶飄浮在綢緞一般的水面上,橋中微微隆起的一段,恰似玉帶上的搭扣。這是我坐在寶帶橋不遠處的石亭里,看寶帶橋所得到的感覺。亭叫乙未亭,堆滿歲月的塵埃。亭里的那塊張松聲碑記,被時光磨得光禿禿的,碑文已無從辨認。太陽漸漸西落,不覺暮色降臨,近處的澹臺祠香火裊裊,此刻的寶帶橋越發顯得落寞了。
寶帶橋始建於唐元和十一年。當時為了保障漕糧暢通,朝廷一方面加強了運河兩邊的衛戌,另一方面又廣修纖道。而澹臺湖口有三百多米的湖面,纖道被阻斷,漕船至此困難重重。為了方便拉纖引船,又不切斷太湖水入海的通道,並考慮到船隻的通行,便設計建造了這樣一座獨具個性的石拱橋。只是到了近代隨著輪船的興起,才使為便於拉纖引船而建的寶帶橋失去了作用。如今被廢棄的寶帶橋成了一道昨日的風景,橋上荒草萋萋落拓寂寥,呈現出一番英雄暮年的凄涼景象,看了不免叫人生出許多感慨。

說井
蔡叔健
井,鑿地取水也。「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世上第一口井是誰挖的,已湮沒無考,想來井該是人類從「被動」地自江河湖泊取水,到「主動」地穿地取水,經過遠、無數實踐所積累的智慧結晶!
有井,周圍就有人家,井多更表明人氣旺盛,而蘇州的「人均」井數,自古以來,可以說是排列在前幾位的,這該是天堂的標志之一吧!
幾千年來,井對人類,不誇大地說,起過關繫到生死存亡的作用,有哪一口井,不曾當過一個「圓心」,將她的清泉滋潤著周圍,養育著萬物?何況井水冬暖夏涼,甘甜爽口,恩澤蒼生。井,不斷地將水施捨給人們,自身亦藉此不斷地凈化。
人們不光使用井,還讓井休息。蘇州人自古就有封井之俗:在大年夜用紅紙貼沒井口,要到正月里,好像要到年初五才可以開封使用。井使用不骯臟,也要清洗,在從前,就是人們所說的「淘井」。那時,得請幾位體力棒,耐力好的壯漢,快速不停地汲水,井水先清後混,直到將黃泥湯也打個凈光,見了井底,才罷休。待過了一夜,井裡又會湧出清泉來。現今,再也沒人干「淘井」這種「傻」事了。倒不是因為有了抽水機,也不是因為有了自來水,由於井水的水源大多已被污染了。再有技術支撐的現代人,做夢也別想把井「洗」干凈!
蘇州最古老的井,或許得數靈岩山上的吳王井和玩月池了,這兩口並列的井,可能也是蘇州地勢最高的井了。最動人的井該是東山柳毅井了,有關這口井,相傳的故事酷極了。還有虎丘的憨憨泉,也可算是口「名」井了。然而,這些有名的井,有的「寄人籬下」,有的被迫「動遷」,有的虛有其名;至於數不過來的無名「井」輩,休再提昔日的貢獻,只在今天飛速發展的城市建設中,先是道路的擴建,被趕出「家門」,後又嗚呼哀哉,任人一口口地吃掉!
關於井,說得風趣的,有《南村輟耕錄》中所謂:「人慾娶妻,謂之尋河覓井。已娶而料理家事,謂之擔雪填井。男婚女嫁,財禮奩具,種種不可闕,謂之投河奔井。」這些不論是好是壞的話,道出了井的重要性。可以說,人們一生實在不離不開「井」。
如果再也沒有井了,那麼,老師講成語:「飲水思源」,小學生只會想起自來水龍頭,而說起俗語:「飲水不忘掘井人」,孩子們或許會好奇地問,掘井人是干什麼的?
井是無法移入博物館里保存的,但我希望最好留些口井吧!至少還可以讓我等井底之蛙有個坐井觀天的地方!

古城賦
林錫旦
古者蘇州,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二千五百餘年;巧也蘇州,世界文化遺產大會,時值二十八屆。相逢相會,盛世盛事。獻賦數句,惟作一頌。
江南平原,勾吳立國;太湖之濱,伍員建城。通門二八而水道陸衢;環城一河並三縱四橫。水木清華,川原暄淑,竟繁衍成錦綉之鄉、風雅之藪;風土清嘉,人物雋秀,且發展為文萃之邦、園林之城。因山兮得名蘇州,以地兮亦謂吳中,世稱兮人間天堂,又號兮東方水城。奕奕煌煌,代有遺跡;星星點點,世有傳承。
君不見運河西來,濤聲依稀。自古千帆鼓浪,供輸南北;長年萬里通波,集散東西。吳趨自有始,請從閶門起。飛閣跨津梁,茂苑賽京畿。金閶內外,五更市賈不絕;河塘左右,八方生機相依。中市大街兮五金雜陳;玄妙觀前兮百貨駢闐。人民路長兮商鋪林立,專業坊巷兮各業整齊。攘往熙來,盡為四遠客商;櫛比鱗次,均屬百年店基。此誠姑蘇繁華之地,吳郡滋生之源也。
巡覽古跡,探訪名勝。則館娃吳宮,采草香徑;走犬長洲,盪舟錦帆。虎丘劍池,疑冢千古未解;生公講台,蓮池一石頭點。試劍而思干將;練兵而憶孫武。斜塔迎朝暉,姑胥擁翠微。畫船燈舫,山塘七里煙籠;茶寮酒肆,長堤一路花香。江楓漁火,百八鍾聲警世;寒山拾得,數篇詩句教人。城裡半園亭,無非前人居住之所;巷內幾寺院,均屬今日旅遊之地。滄浪亭畔,未進園而先成景,一泓綠水兮相迎;獅子林內,方入洞而已迷路,幾座假山兮莫辨。拙政名園,疏朗平淡而近乎自然,茂樹曲池乃勝甲吳下;寒碧山莊,留園法帖而長留天地,冠雲三峰乃獨冠吳中。敬亭山房藝圃,維其明式;環秀山莊假山,獨步江南。枕波聽櫓,耦園住佳耦;負郭臨流,城曲築詩城。漁隱網師兮擷秀名樓;虎葬葯圃兮殿春題簃。五百羅漢,雖僅西園一角;獨重律宗,竟至東震三千。龍蟠水陸兮古盤門;瑞照塔院兮喜來登。建築美與人文美,融為一體;自然美共藝術美,相得益彰矣。
至若小橋流水人家,粉牆黛瓦;狀元宰相故宅,庭院深深。一重重,門樓堂樓走馬樓,蘊含民情風俗;一進進,轎廳客廳紗帽廳,流傳才子佳人。聚族而居,厚德載福;睦鄰為友,持儉致勤。風煙十萬家,水埠兩岸邊。畫橋豈三百,幽巷數不清。平江路段兮雙橋疊現;怡園街區兮密布重檐。登樓看雨,倚欄臨風。花應解語,石不能言。繩痕之井欄,記歲月之滄桑;凝重之牌坊,豎道德之典型。義庄祠堂,昔日之善舉;會館公所,鄉邦之聯盟。文保單位,控保建築,方列絕對保護;古構築物,歷史街區,乃已紫線圈明。清風明月無價,近水遠山有情。富土而為同里,水鄉而有周庄。具區莫厘縹緲,林屋雕樓;消夏湖光山色,翠峰隱亭。地傑更人靈,才士多賢能。朱張顧陸,東吳之所以鼎立;彭宋潘韓,清季之所以揚名。宋有兩范,詩文傳誦百世;明有四家,書畫流韻至今。崑曲婉轉,笛簫依依傳送;吳儂軟語,琵琶聲聲相聞。蘇綉並緙絲,精細雅潔;宋錦與年畫,獨具風韻。原真性、整體性,整舊如故;可讀性、可持續性,傳承似新。
歷經千載,名城依舊珍藏珠玉;時逢盛世,勝地重新捧獻寶貝。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惟古城古鄉鎮,今世少見;吳地吳文化,歷劫不毀。願園林遺產擴展項目申遺成功!復吾古城歷史文化之應有品位。噫!水鄉兮水為靈魂,人文兮人需教化;古城兮古乃核心,名都兮名應護衛。此亦申遺題中之義,古城不朽之道也。

8. 關於蘇州園林的美文 急需 500字

長了點 你可以選一點 因為把很多園林分開來寫了

在這個地方,中國古代的文人們以優雅的情趣、超凡脫俗的美感,用無數個風花雪月的時光建造起一座座園林。他們在繁華的鬧市裡營造了一片屬於自我的寂靜山林,平日里繪制著一卷卷水墨風光,吟唱出一首首優美詩篇。也就在那個時節,中國最優美的唱腔在這些園林中回響,所有的中國人都認為這里就是人間天堂,而這些天堂中的一座座園林就是每個人夢想中的精神家園……
蘇州位於中國東部的江蘇省境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資源極其豐富。蘇州是一座具有兩千五百餘年建造歷史的古城,古城中的私家園林最早興起於公元二三世紀,經過千餘年的發展,在十六至十八世紀建造的園林達到五百餘座,進入了鼎盛時期,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造園風格。

【滄浪亭】

這道水面既是這個園林的天然屏障又讓外人能夠欣賞到園中的部分景色,這樣的格局為滄浪亭所獨有。滄浪亭始建於公元十世紀中國的五代時期,是現在蘇州城中最為古老的一座古典園林。

這道長廊又稱為復廊。一側臨水,可欣賞園外的風光,另一側在園中依假山環繞,連接起了整個園林。復廊以花牆為間隔,漏窗點綴其中,整個形態隨著地勢而起伏綿延,是中國園林長廊的經典之作;

園內以這座土石結合的假山為主,主峰高處是座造型古樸、名為滄浪亭的石亭,園林也因此而得名;

百餘個漏窗散布全園、構思獨特、製作精巧、式樣無一雷同,是古典園林中漏窗藝術的典範;

園林中規模不大的竹林隨處可見,典雅的建築錯落分布;

庭院間的石子小路彎曲穿行;

一汪綠水深潭錦鯉出沒。

滄浪亭九百餘年來傑出地詮釋著蘇州古典園林的幽靜之美。遙想當年,遠方好友攜帶著禮品興沖沖乘船而來,登上滄浪亭與朋友對弈。時光在山石古樹間流逝。在園林之中,中國的文人們品味著人生什麼為進退,千古如何算輸贏的境界與滋味。

【獅子林】

獅子林是蘇州現存唯一的一座始建於公元十四世紀中國元代的園林,它是由一位禪師為紀念他的老師而建造的。園內假山眾多,各種造型奇特的太湖石遍布其上、形狀怪異。因為佛經中如來說法被比喻為獅子吼,故而這座由佛門子弟建造的古典園林便有了「獅子林」這樣一個名稱。

在蘇州古典園林中疊石為山是模仿自然的主要手法之一,但像獅子林這樣以假山為主來點綴園林,幾乎是一個孤例,因而又有了「假山王國」之稱。

深藏於假山中的這座建築在一個側面同時呈現出八個翹角飛檐的建築奇觀。

園內四個表達中國文人生活方式的漏窗堪稱一絕。

獅子林將山川的壯麗融入蘇州古典園林特有的秀美,獨樹一幟。

和其它園林一樣,獅子林深居於鬧市之中,從這個角度看去可以明白蘇州的古典園林為何又被稱為「城市山林」。

相傳幾百年前,僧人們曾在這里打坐修禪。而在園林主人的眼中,一座座奇峰就如同名賢高士,更多的時候他們會點燃一炷高香,在群峰環繞之中參悟著俗世間的生老病死、天堂里的轉世輪回。

在蘇州的茶館中,經常能看到一種熱鬧的說唱表演。表演者往往是一男一女,用當地的方言講述才子佳人的愛情、英雄好漢的傳奇。

蘇州評彈——一門古老優美的說唱藝術,它產生於四百餘年前傳唱至今依然生氣勃勃。

【拙政園】

拙政園始建於公元十五世紀初,現佔地七十八畝,是現存蘇州古典園林中面積最大的一座。

東部,呈現的是一幅田園風光。個別的建築點綴在河岸樹叢之中,溪流在假山的腳下穿行,構建出一個充滿山林野趣的空間;

中部,拙政園的精華所在。佔地十八畝,池水面積過半,各式建築傍水安置,造型古樸典雅。假山四周池水環繞、山頭高低錯落如湖中的島嶼,整個空間充滿了自然的風韻,氣氛寧靜而又深遠,顯示出十六世紀中國明代的造園格局。

石舫在水面之上構築而成的船形建築是中國古代一種獨特的建築樣式,這個石舫叫做「香洲」。園林的主人當年曾乘風破浪、萬里行游,而今退隱於園林之中,這座靜止的香洲也便成為一種豪情的象徵。在香洲的平台之上,安置好一把古琴,煙霧緲緲,撫一曲《高山流水》,是回憶,更是寄託和慰藉,這種旋律曾長久地在一片片精緻的人造山水間回響,最終成為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絕唱。

小飛虹——拙政園唯一的廊橋,將一片水面隔開,營造出幽深的感覺。

見山樓,三面臨水,有兩個曲橋連接南北,是當年主人與朋友們吟詩作賦的場所。

大空間中還有一些被分割隱藏起來的小院落,園中有園,這是蘇州造園藝術的典型手法之一。

穿過這道形如滿月的圓形石門,便是拙政園的西花園,一個賞心悅目的精巧空間。這條波形水廊曲折建構、一波三折,不但起到將中西部分割開來的作用,而且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去都呈現出曲折所帶來的各種美感,是中國長廊建築的傑出之作。

拙政園的建造典型地代表了蘇州古典園林的普遍歷史。

公元1509年,明王朝的一位高官因官場失意回歸故里,以一座寺廟的舊址為基礎開始興建拙政園並邀請了當時江南最著名的畫家文徵明參與設計。文徵明以一個畫家的審美情趣,用傳統的筆墨勾勒出了整個園林的總體布局,在他的主持下歷時十年拙政園終於建造完成,形成了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的園林風格,強烈地表現出中國文人山水畫中所追求的審美意境。自此,「以真實的自然山水為藍本,融入中國畫的藝術再現手法」成為了蘇州古典園林整體布局的一大宗旨。

拙政園的三十六鴛鴦館、西花園的主體建築雅緻、豪華。四面菱形玻璃藍白相間,由內外望一窗一景。那時的園林主人便在此處欣賞中國最優美的古老戲劇——崑曲。

從明代開始,許多畫家參與了園林的建造,他們依據繪畫的理論和技法,將中國山水畫的原理直接運用於造園藝術,在方寸之地創造出一個個精緻的空間,讓人流連忘返,感受到意猶未盡的審美體驗。

【環秀山莊】

這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假山,佔地半畝多。絕壁、山洞、峽谷、危崖模仿著自然的山體變化,移步換形、變化萬端,整個造形如同真山一般,惟妙惟肖。山間峽谷長達十餘米,山峰七米多高,山中小道六七十米。

這座體積寵大的假山,三面溪水環繞,建造於公元十八世紀,坐落於環秀山莊之中,占據了這座園林一半的面積,它典範地體現了假山的構建技藝,顯示出永恆的藝術美感,堪稱湖石假山的中國之最。

遠離山林卻嚮往著山林,兩百餘年的歲月中,不同的人家先先後後地成為了這座園林的主人。平常的日子裡他們都會在山石間徘徊,品味園林構建的藝術美感,都會和好友在洞室中暢飲,談論古往今來的佳話,此情此景就是中國古代文人們享受生命的一個經典時刻。

【留園】

留園,佔地三十畝,是最精緻的蘇州古典園林,現在的風貌代表了十八世紀中國清朝時期的園林風格。

走入其中,在經過了一段彎曲迂迴的通道之後,園中的景色才次第展開:

中部地帶以水池為中心;

西側假山高聳、樹木高大,山勢一直蜿蜒至北部,上築可以俯瞰全園的聞木樨香軒;

南側是主體建築明瑟樓,明瓦合窗、古色古香、翹角飛檐、古樸典雅;

東側主體建築——曲溪樓,輕盈挺秀,兩側樹木茂盛,中間還有人工堆成的小島,號稱「小蓬萊」,將水面分割成大小兩湖。方寸之間景觀高低錯落、參差不齊,形成變化多端的視覺空間;

在假山腳下,兩側堆砌的山石夾著徐徐流入的湖水如同高山峽谷(相傳是當時一位著名畫家親自堆疊而成的);

各式漏窗光影迷離;

全園的長廊達七百餘米,沿牆曲折蜿蜒、高低起伏,和牆之間留出一點點彎曲的空間,栽種些植物、放置點湖石便形成了一個個園林的微型景觀,氣息生動、充滿趣味,這也是蘇州古典園林中長廊建造的典型手法;

五峰仙館——留園最大的廳堂。左右兩廂建築各異,形成了一個四合院落;

冠雲峰高達六點五米,是蘇州古典園林中最高大的單體太湖石,旁邊配以兩座湖石。三座石峰充滿了自然造化的奇特美感,形成一處絕佳的景觀;

這是明瑟樓的頂層,園林的主人曾在此作畫。宣紙、筆墨、清風、美景,這是中國文人感悟生命的美妙時刻。

【耦園】

耦園,三面臨水,園中景色盡藏於高牆之中。

園內這座黃石假山是蘇州園林中的又一個傑作。它四面環水、體積恰當、高低自然錯落,和周圍的建築和諧相處,成為一個優美的景區。

吾愛亭——一個溫馨的名稱,臨水而建,和曲線優美的長廊相連,秀麗動人。山水間一座水閣,四角高翹、典雅方正。靜坐於內,滿眼湖光山色。

一百三十多年前,一對夫妻曾在這里隱居,她們躲避著高牆之外的世俗社會,日常勞作於花園之間,享受著平靜生活所帶來的淡然與安逸。因為思念家鄉,女主人便在園林靠近河道的角落中建成高樓一座,這就是聽櫓樓。它與旁邊男主人的書房魁星閣兩兩相對、內部相通。在蘇州古典園林中這幾乎是唯一一處顯示出男女平等意味的建築。每當園外的櫓聲傳來,園內的女主人又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人可以不在家鄉生活,但對家鄉的記憶思念則會伴隨一生。

【退思園】

蘇州附近的同里鎮是江南水鄉風情的典範代表,在這里有一座始建於十九世紀的古典園林——退思園。以水為中心,各式建築貼近水面,好像整個園子浮於水上。

鬧紅一舸——一個石舫建築,船身由湖石托起,外艙緊貼水面,彷彿航行於江海之中(古代江南水鄉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寄情於船是一種水鄉文化的特徵)。

……

幾盤乾果、一杯清茶,在望景樓的窗前,或與朋友或和家人品茗聊天,這應該是園林人家日常生活的一個情景。就在鬧紅一舸的船頭,當年美麗的江南女子曾吹動長蕭,一旁的青年男子以笛聲合奏。優雅精緻的生存智慧、溫文內斂的精神氣質,這就是蘇州古典園林留給世界的另一份遺產。

蘇州古典園林創造了詩一般的夢幻境界,是中國文人始終追求和嚮往的人生歸宿。

9. 求、關於蘇州園林的散文

陳從周<說園>堪稱經典,兼具文學和美學價值,共五篇
。現附其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說園
我國造園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世界園林中樹立著獨特風格,自來學者從各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見,如今就我在接觸園林中所見聞掇拾到的,提出來談談,姑名「說園」。
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這一點我們在造園之先,首要考慮。何謂靜觀,就是園中予游者多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要有較長的游覽線。二者說來,小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庭院專主靜現。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前者如蘇州網師園,後者則蘇州拙政園差可似之。人們進入網師園宜坐宜留之建築多,繞池一周,有檻前細數游魚,有亭中待月迎風,而軒外花影移牆,峰巒當窗,宛然如畫,靜中生趣。至於拙政園徑緣池轉,廊引人隨,與「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彷彿,妙在移步換影,這是動觀。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動靜之分,有關園林性質與園林面積大小。象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園,則宜以靜觀為主,即為一例。
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疊山理水要造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山與水的關系究竟如何呢?簡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縮小(網師園水池仿虎丘白蓮池,極妙),處理原則悉符畫本。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貫通,全園生動。我曾經用「水隨山轉,山因水活」與「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隨地作低平」來說明山水之間的關系,也就是從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啟示。明末清初疊山家張南垣主張用平岡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園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們能初步理解這個道理,就不至於離自然太遠,多少能呈現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國園林的樹木栽植,不僅為了綠化,要具有畫意。窗外花樹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間古樹三五,幽篁一叢,乃模擬枯木竹石圖。重姿態,不講品種,和盆栽一樣,能「入畫」。拙政園的楓楊、網師園的古柏,都是一園之勝,左右大局,如果這些饒有畫意的古木去了,一園景色頓減。樹木品種又多有特色,如蘇州留園原多白皮鬆,怡園多松、梅,滄浪亭滿種箬竹,各具風貌。可是近年來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品種搞亂了,各園個性漸少,似要引以為戒。宋人郭熙說得好:「山水以山為血脈,以草為毛發,以煙雲為神采」。草尚如此,何況樹木呢?我總覺得一地方的園林應該有那個地方的植物特色,並且土生土長的樹木存活率大,成長得快,幾年可茂然成林。它與植物園有別,是以觀賞為主,而非以種多斗奇。要能做到「園以景勝,景因園異」,那真是不容易。這當然也包括花卉在內。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國園林是各具風格的。古代園林在這方面下過功夫,雖亭台樓閣,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風花雪月,光景常新。我們民族在欣賞藝術上存乎一種特性,花木重姿態,音樂重旋律。書畫重筆意等,都表現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達到耐看耐聽,經得起細細的推敲,蘊藉有餘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討上,這些似乎對我們有所啟發。
園林景物有仰觀、俯觀之別,在處理上亦應區別對待。樓閣掩映,山石森嚴,曲水灣環,都存乎此理。「小紅橋外小紅亭,小紅亭畔、高柳萬蟬聲。」「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這些詞句不但寫出園景層次,有空間感和聲感,同時高柳、杏梢,又都把人們視線引向仰觀。文學家最敏感,我們造園者應向他們學習。至於「一丘藏曲折,緩步百躋攀」,則又皆留心俯視所致。因此園林建築物的頂,假山的腳,水口,樹梢,都不能草率從事,要著意安排。山際安亭,水邊留礬,是能引人仰觀、俯觀的方法。
我國名勝也好,園林也好,為什麼能這樣勾引無數中外遊人,百看不厭呢?風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還有個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歷史。我曾提過風景區或園林有文物古跡,可豐富其文化內容,使遊人產生更多的興會、聯想,不僅僅是到此一游,吃飯喝水而已。文物與風景區園林相結合,文物賴以保存,園林藉以豐富多采、兩者相輔相成,不矛盾而統一。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個有古今文化的社會主義中國園林。
中國園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入尋味立峰是一種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細看才象。九獅山亦然。鴛鴦廳的前後梁架,形式不同,不說不明白,一說才恍然大悟,竟寓鴛鴦之意。奈何今天有許多好心腸的人,惟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裝了人工大魚,熊貓館前站著泥塑熊貓,如做著大廣告,與含蓄兩字背道而馳,失去了中國園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風景。魚要隱現方妙,熊貓館以竹林引勝,漸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過去有些園名,如寒碧山莊(注二)、梅園、網師園,都可顧名思義,園內的特色是白皮鬆、梅、水。盡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額真是賞景的說明書。拙政園的荷風四面亭,人臨其境,即無荷風,亦覺風在其中,發人遐思。而對聯文字之雋永,書法之美妙。更令人一唱三嘆,徘徊不已。鎮江焦山頂的別峰庵,為鄭板橋讀書處,小齋三間,一庭花樹,門聯寫著「室雅無須大;花香不在多」。游者見到,頓覺心懷舒暢,親切地感到景物宜人,博得人人稱好,游罷個個傳誦。至於匾額,有磚刻、石刻,聯屏有板對、竹對、板屏、大理石屏,外加石刻書條石,皆少用畫面,比具體的形象來得曲折耐味。其所以不用裝裱的屏聯,因園林建築多敞口,有損紙質,額對露天者用磚石,室內者用竹木,皆因地制宜而安排。住宅之廳堂齋室,懸掛裝裱字畫,可增加內部光線及音響效果,使居者有明朗清靜之感,有與無,情況大不相同。當時宣紙規格、裝裱大小皆有一定,乃根據建築尺度而定。園林中曲與直是相對的,要曲中寓直,靈活應用。曲直自如。畫家講畫樹,要無一筆不曲,斯理至當。曲橋、曲徑、曲廊,本來在交通意義上,是由一點到另一點而設置的。園林中兩側都有風景,隨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顧盼有景,信步其間使距程延長,趣味加深。由此可見,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有些曲橋,定要九曲,既不臨水面(園林橋一般要低於兩岸,有凌波之意),生硬屈曲。行橋宛若受刑,其因在於不明此理(上海豫園前九曲橋即壞例)。
造園在選地後,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作為此園之特徵,表達出預想的境界。北京圓明園,我說它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園內景物皆因水而築,招西山入園,終成「萬園之園」。無錫寄暢園為山麓園,景物皆面山而構,納園外山景於預園內。網師園以水為中心。殿春簃一院雖無水,西南角鑿冷泉,貫通全園水脈,有此一眼,絕處逢生,終不脫題。新建東部,設計上既背固有設計原則,且復無水,遂成僵局,是事先對全園未作周密的分析,不加思索而造成的。園之佳者如詩之絕句,詞之小令,皆以少勝多,有不盡之意,寥寥幾句,弦外之音猶繞梁間(大園總有不周之處,正如長歌慢調,難以一氣呵成)。我說園外有園,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內。園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於「時」,花影、樹影、雲影、水影、風聲、水聲、鳥語、花香,無形之景,有形之景,交響成曲。所謂詩情畫意盎然而生,與此有密切關系(參見拙作《建築中的借景問題》)。
萬頃之園難以緊湊,數畝之園難以寬綽。緊湊不覺其大,游無倦意,寬綽不覺局促,覽之有物,故以靜、動觀園,有縮地擴基之妙。而大膽落墨,小心收拾(畫家語),更為要諦,使寬處可容走馬,密處難以藏針(書家語)。故頤和園有煙波浩渺之昆明湖,復有深居山間的諧趣園,於此可悟消息。造園有法而無式。在於人們的巧妙運用其規律。計成所說的「因借(因地制宜,借景)」,就是法。《園冶》一書終未列式。能做到園有大小之分,有靜觀動觀之別,有郊園市園之異等等,各臻其妙,方稱「得體」(體宜)。中國畫的蘭竹看來極簡單,畫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摺子戲,亦復喜看,每個演員演來不同,就是各有獨到之處。造園之理與此理相通。如果定一式使學者死守之,奉為經典,則如畫譜之有「芥子園」。文章之有八股一樣。蘇州網師園是公認為小園極則,所謂「小而精,以少勝多」。其設計原則很簡單,運用了假山與建築相對而互相更換的一個原則(蘇州園林基本上用此法。網師園東部新建反其道,終於未能成功),無旱船、大橋、大山、建築物尺度略小,數量適可而止,亭亭當當,象一個小園格局。反之,獅子林增添了大船,與水面不稱,不倫不類,就是不「得體」。清代汪春田重葺文園有詩:「換卻花籬補石闌,改園更比改詩難;果能字字吟來穩,小有亭台亦耐看。」說得透徹極了,到今天讀起此詩,對造園工作者來說,還是十分親切的。園林中的大小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無大便無小,無小也無大。園林空間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變化,以有限面積,造無限空間,因此大園包小園,即基此理(大湖包小湖,如西湖三潭印月)。是例極多,幾成為造園的重要處理方法。佳者如拙政園之枇杷園、海棠塢、頤和園之諧趣園等,都能達到很高的藝術效果。如果入門便覺是個大園,內部空曠平淡,令人望而生畏,即入園亦未能游遍全園,故園林不起游興是失敗的。如果景物有特點,委宛多姿,游之不足,下次再來。風景區也好,園林也好,不要使人一次游盡,留待多次,有何不好呢?我很惋惜很多名勝地點,為了擴大空間,更希望一覽無余,甚至於希望能一日游或半日游,一次觀完,下次莫來,將許多古名勝園林的圍牆拆去,大是大了,得到的是空,西湖平湖秋月、西泠印社都有這樣的後果。西泠飯店造了高層,葛嶺矮小了一半。揚州瘦西湖妙在瘦字,今後不準備在其旁建造高層建築,是有遠見的。本來瘦西湖風景區是一個私家園林群(揚州城內的花園巷,同為私家園林群,一用水路交通,一用陸上交通),其妙在各園依水而築,獨立成園,既分又合,隔院樓台,紅杏出牆,歷歷倒影,宛若圖畫。雖瘦而不覺寒酸,反窈窕多姿。今天感到美中不足的,似覺不夠緊湊,主要建築物少一些,分隔不夠。在以後的修建中,這個原來瘦西湖的特徵,還應該保留下來。拙政園將東園與之合並,大則大矣,原來部分益現局促,而東園遼闊,遊人無興,幾成為過道。分之兩利,合之兩傷。
本來中國木構建築,在體形上有其個性與局限性,殿是殿,廳是廳,亭是亭,各具體例,皆有一定的尺度,不能超越,畫虎不成反類犬,放大縮小各有范疇。平面使用不夠,可幾個建築相連,如清真寺禮拜殿用勾連搭的方法相連,或幾座建築綴以廊廡。成為一組。拙政園東部將亭子放大了,既非閣,又不象亭,人們看不慣,有很多意見。相反,瘦西湖五亭橋與白塔是模仿北京北海大橋、五龍亭及白塔,因為地位不夠大,將橋與亭合為一體,形成五亭橋,白塔體形亦相應縮小,這樣與湖面相稱了,形成了瘦西湖的特徵,不能不稱佳構,如果不加分析,難以辨出它是一個北海景物的縮影,做得十分「得體」。
遠山無腳,遠樹無根,遠舟無身(只見帆),這是畫理,亦造園之理。園林的每個觀賞點,看來皆一幅幅不同的畫,要深遠而有層次。「常倚曲闌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如能懂得這些道理,宜掩者掩之,宜屏者屏之,宜敞者敞之,宜隔者隔之,宜分者分之,等等,見其片斷,不逞全形,圖外有畫,咫尺千里,餘味無窮。再具體點說:建亭須略低山巔,植樹不宜峰尖,山露腳而不露頂,露頂而不露腳,大樹見梢不見根,見根不見梢之類。但是運用上卻細致而費推敲,小至一樹的修剪,片石的移動,都要影響風景的構圖。真是一枝之差,全園敗景。拙政園玉蘭堂後的古樹枯死,今雖補植,終失舊貌。留園曲溪樓前有同樣的遭遇。至此深深體會到,造園困難,管園亦不易,一個好的園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園的歷史,更應知道園的藝術特徵,等於一個優秀的護士對病人作周密細致的了解。尤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不能魯莽從事,非經文物主管單位同意,須照原樣修復,不得擅自更改,否則不但破壞園林風格,且有損文物,關繫到黨的文物政策問題。郊園多野趣,宅園貴清新。野趣接近自然,清新不落常套。無錫蠡園為庸俗無野趣之例,網師園屬清新典範。前者雖大,好評無多;後者雖小,贊辭不已。至此可證園不在大而在精,方稱藝術上品。此點不僅在風格上有軒輊,就是細至裝修陳設皆有異同。園林裝修同樣強調因地制宜,敞口建築重線條輪廓,玲瓏出之,不用精細的掛落裝修,因易損傷:傢具以石凳、石桌、磚面桌之類,以古樸為主。廳堂軒齋有門窗者,則配精細的裝修。其傢具亦為紅木、紫檀、楠木、花梨所制,配套陳設,夏用藤棚椅面,冬加椅披椅墊,以應不同季節的需要。但亦須根據建築物的華麗與雅素,分別作不同的處理。華麗者用紅木、紫檀,雅素者用楠木、花梨:其雕刻之繁簡亦同樣對待。傢具俗稱「屋肚腸」,其重要可知,園缺傢具,即胸無點墨。水平高下自在其中。過去網師園的傢具陳設下過大功夫,確實做到相當高的水平,使游者更全面地領會我國園林藝術。古代園林張燈夜遊是一件大事,屢見詩文,但張燈是盛會,許多名貴之燈是臨時懸掛的,張後即移藏,非永久固定於一地。燈也是園林一部分,其品類與懸掛亦如屏聯一樣,皆有定格,大小形式各具特徵。現在有些園林為了適應夜遊,都裝上電燈,往往破壞園林風格,正如宜興善卷洞一樣,五色繽紛,宛或餐廳,幾不知其為洞穴,要還我自然。蘇州獅子林在亭的戧角頭裝燈,甚是觸目。對古代建築也好,園林也好,名勝也好,應該審慎一些,不協調的東西少強加於它。我以為照明燈應隱,裝飾燈宜顯,形式要與建築協調。至於裝掛地位,敞口建築與封閉建築有別。有些燈玲瓏精巧不適用於空廊者,掛上去隨風搖曳,有如塔鈴,燈且易損,不可妄掛,而電線電桿更應注意,既有害園景,且阻視線,對拍照人來說,真是有苦說不出。凡茲瑣瑣,雖多陳音俗套,難免絮聒之譏,似無關大局,然精益求精,繁榮文化,愚者之得,聊資參考!

熱點內容
下載小電影官網 發布:2024-05-14 08:31:00 瀏覽:628
愛情電影大全冷棟屍魂 發布:2024-05-14 08:29:18 瀏覽:821
電影直接看 發布:2024-05-14 07:45:45 瀏覽:378
免費觀看完整版高清百度雲 發布:2024-05-14 07:44:49 瀏覽:330
安全出口電影法國免費 發布:2024-05-14 07:37:03 瀏覽:895
迷上一個女的然後入市強奸的電影叫什麼 發布:2024-05-14 07:30:11 瀏覽:85
修女里的法國佬死了沒 發布:2024-05-14 07:24:42 瀏覽:61
鞏俐演的片里叫唐水生的那個叫什麼電影 發布:2024-05-14 07:20:32 瀏覽:351
男人在線小電影 發布:2024-05-14 07:18:25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