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長平之戰遺址

長平之戰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4 04:33:11

① 長平之戰遺址永錄1號戰國屍骨坑的轟動一時的發掘

一星期後,正在外村趕會的李珠孩被家人匆匆叫回了家。原來是省里、市裡的考古專家來到了永錄村,找他了解情況。李珠孩帶著專家們來到了自家的梨園里,專家們在實地考察後初步得出結論:這里是兩千多年前長平古戰場的遺址,很值得發掘。
1995年10月20日,山西省考古所、晉城市文物局、高平市文博館聯合進行了發掘,長平之戰遺址考古發掘活動正式開始。考古人員非常細心地將表層的土一層層地剝離,經過幾天幾夜的工作,終於將這個長11米、寬5米、深1.2米的屍骨坑全部挖開,他們將這個坑編為將軍嶺一號屍骨坑。在坑內,屍骨無規則地亂扔亂放,層層疊壓,有的是仰面,有的是側面,有的是俯身,有的頭與軀干分離,有的頭部有鈍器、刃器、石塊造成的創傷等,很是觸目驚心。此外,坑內還出土刀幣17枚,銅鏃2件,銅帶鉤1件,鐵帶鉤1件,鐵簪1件,陶盆口沿殘片1件。
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一號坑上層大部分屍骨都已清理完畢。考古人員僅在這層就挖掘出頭蓋骨60多個,因天寒地凍無法再挖,專家們推測,此坑所埋趙軍官兵屍體至少超過百具。此外,考古人員還運用國際最先進的射線測定法,探測到在一號坑的西側,還有一個寬3至4米、長55米的大屍骨坑,他們將其編為二號坑。他們分析認為,此坑和附近的二號坑均為深坑,不像秦軍專為掩埋戰俘屍體所挖,更像是天然的深溝大壑。當年,秦軍將戰俘屍體拋入溝內,再填上一層薄土加以掩蓋。只是兩千多年的滄桑歲月,斗轉星移,才使這些屍骨深埋地下。最後,專家們得出結論:此屍骨坑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原始、最完好、規模最大,並最具有文物價值的長平之戰古戰場屍骨坑遺址。它的發掘,是我國近年考古工作的重要成就,它有力地印證了長平之戰秦軍野蠻屠殺趙國戰俘這一歷史事實。同時,長平之戰的許多疑難問題也得以澄清和解決。
一個多月的緊張發掘,考古人員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李珠孩也是如此,雖然他不懂什麼考古,但他每天都會守在發掘現場,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坑內每一個新發現,也都會讓他激動不已。
「自己一鋤頭刨出了這么有價值的古戰場遺址,當時我們全家人都很興奮。每當別人問起此事,我都會很驕傲地給他們講述當時的情況。可後來,我也聽到了村裡人一些別的議論。有人說我傻,刨到文物悄悄賣了就得了,通知有關部門來,自己什麼好處也撈不上。還有人說我精,發現了這么重要的文物趕緊通知有關部門,這樣一來,想和國家要多少錢都行,要發大財了,而且是名利雙收。唉,什麼亂七八糟的議論都有。可我卻真沒想那麼多,文物是國家的,發現了自然該由國家來處置。」轟動一時的發掘,讓李珠孩一下子出了名,從此,也讓他和這處遺址結下了不解之緣。

② 長平之戰被坑殺的40萬人遺骨被發現了嗎

將軍嶺下的驚人發現

1995年5月12日上午,山西高平城西北10多公里的永祿鄉永祿村60多歲的農民李珠孩像往常一樣,叫上他的兒子李有多,一起到位於將軍嶺下楊家山的承包地里勞作。手下的鐵鍬
突然鏟出一大堆壘壓交錯的森森白骨。坑越來越大,屍骨也越來越多。眼尖的李有金還在屍骨堆里發現了一串長滿銅綠的刀幣,一數共有17枚。更奇妙的是,他們還看到,在一根粗大的胯骨上還嵌進一個在脊形「鐵頭銅尾鏃」箭頭,顯然是當年惡戰中射入的。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接到報告後,組成專人迅速趕到高平現場考察,一致認為,將軍嶺屍骨坑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原始、最完好以及規模最大,也是最具文物價值的長平之戰屍骨坑遺址。

空前的慘案傳說千年卻無實證

山西高平,戰國時稱長平,為韓國上黨郡所轄。

相傳公元前260年,秦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向東擴張,首當其沖的就是與之毗鄰的韓國。秦繼佔領韓國野王(今河南沁陽)後,又將鋒芒直指橫亘在秦、趙之間的韓國上黨。在當時的戰國七雄中,唯有趙國在國力與軍事實力上能夠與秦抗衡。因此,在強秦看來,欲征服六國,必先擊敗趙國,而欲擊趙,必先佔趙國的側翼,即當時地屬於韓國的上黨。於是,秦昭王派出20萬大軍橫掃「河內」(今河南西部黃河以北一帶),進襲上黨。趙國派軍隊迎敵。

後來,趙國中了秦昭王的反間計。在長平西部狹長的平川里,40萬趙軍全部成了「瓮中之鱉」;被圍困46天後,主帥趙括在突圍時陣亡,群龍無首,40萬趙軍全部向秦軍投降。

據史書記載,秦軍主將白起殘暴兇狠,嗜殺成性。數十萬趙國戰俘被白起設詐坑殺於今山西高平西北韓王山至丹河一帶。

長平之戰40年後,秦始皇以武力統一中國。盡管趙國等國史籍對長平之戰曾有詳細記載,但「焚書坑儒」之後,六國史籍大多被付之一炬,有關長平之戰的史料也悄然失傳。《史記》、《資治通鑒》等史書此戰雖有記載,也是匆匆帶過,語焉不詳。歷代對長平之戰遺址所考均無結果,更沒有發現一個有規模的屍骨坑。由此「白起坑趙」便成了只有傳說無實證的一樁歷史懸案了。

1995年10月20日,長平之戰遺址考古發掘活動正式開始。考古人員非常細心地將表土一層層地剝離,經過幾天幾夜的工作,終於將這個寬5米、長11米的屍骨坑全部挖開,他們將這個坑編為將軍嶺一號屍骨坑。考古人員又運有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射線測定法,探測到一號坑的西側,還有一個寬3至4米、長55米的大屍骨坑,他們將其編為二號坑。

發掘工作主要在一號坑進行。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一號坑上層大部分屍骨都清理完畢。僅在這層就挖掘出頭蓋骨60多個,因天寒地凍無法再挖,專家們推測,此坑所埋趙軍官兵屍體至少超過百具。他們分析認為,此坑和附近的二號坑均為深坑,不像秦軍專為掩埋戰俘屍體所挖,更像是天然的深溝大壑。當年,秦軍將戰俘屍體拋入溝內,再填上一層薄土加以掩蓋。只是兩千多年的滄桑歲月,斗轉星移,才使這些屍骨深埋地下。

重要的考古成就

長平之戰一號屍骨坑的發掘,是我國近年考古工作的重要成就,它有力地印證了長平之戰秦軍野蠻屠殺趙國戰俘這一歷史事實。同時,長平之戰的許多疑難問題也得以澄清和解決。

秦之後相當多的史籍在記載長平之戰時,都沿用「白起坑趙」的說法。坑,在古代漢語里具有「活埋」的表意。因此,後來不少史學文章便稱白起「活埋了趙國40萬戰俘」,但誰也說不清這40萬人究竟是怎麼活埋的。長平之戰一號屍骨坑的發掘,對此作了有力的澄清:許多屍骨上有遭砍、射的痕跡,還有的僅有軀干而無頭顱,包括射進人的胯骨中的短箭頭,均說明這些趙國士兵都是被殺死後掩埋的。活埋之說不能成立。

專家們還在坑中發掘出了古代武夫征戰時束腰的衣帶鉤。經鑒定,這些金屬佩飾中只有少量是青銅質的,多數是鐵質。特別是「鐵頭銅尾鏃」箭頭的發現,表明鐵器在當時已經開始用於軍事。

③ 長平之戰的遺址

在山西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野王城,切斷了韓國上黨郡和國都的聯系。韓國想獻出上黨郡向秦求和,但是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請趙國發兵取上黨郡。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長王齙攻韓,奪取上黨。上黨的百姓紛紛逃往趙國,趙駐兵於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長平村),以便鎮撫上黨之民。四月,王齙攻趙。趙派廉頗為將抵抗。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敗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秦軍又攻趙軍壘壁,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雙方僵持多日,趙軍損失巨大。廉頗根據敵強己弱、初戰失利的形勢,決定採取堅守營壘以待秦兵進攻的戰略。秦軍多次挑戰,趙國卻不出兵。趙王為此屢次責備廉頗。秦相應侯范雎派人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用離間計,散布流言說:「秦國所痛恨、畏懼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容易對付,他快要投降了。」趙王既怨怒廉頗連吃敗仗,士卒傷亡慘重,又嫌廉頗堅壁固守不肯出戰,因而聽信流言,便派趙括替代廉頗為將,命他率兵擊秦。
趙括上任之後,一反廉頗的部署,不僅臨戰更改部隊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換將領,使趙軍戰力下降。秦見趙中了計,暗中命白起為將軍,王齙為副將。趙括雖自大驕狂,但他畏懼白起為將。所秦王下令「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
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主力配置在縱深構築袋形陣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敵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軍。8月,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採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敗走,暗中張開兩翼設奇兵脅制趙軍。趙軍乘勝追至秦軍壁壘,秦早有準備,壁壘堅固不得入。白起令兩翼奇兵迅速出擊,將趙軍截為三段。趙軍首尾分離,糧道被斷。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騷擾趙軍。趙軍的戰勢危急,只得築壘壁堅守,以待救兵。秦王聽說趙國的糧道被切斷,親臨河內督戰,征發十五歲以上男丁從軍,賞賜民爵一級,以阻絕趙國的援軍和糧草,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
到了九月,趙兵已斷糧四十六天,飢餓不堪,甚至自相殺食。趙括走投無路,重新集結部隊,分兵四隊輪番突圍,終不能出,趙括親率精兵出戰,被秦軍射殺。趙括軍隊大敗。四十幾萬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使詐,把趙降卒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小兵回趙國報信。趙國上下為之震驚。後因趙國的平原君寫信給其妻子的弟弟魏國的信陵君,委託他向魏王發兵救趙,於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發兵救趙,魏王派晉鄙率十萬大軍就趙。但由於秦昭襄王的威脅,魏王只好讓軍隊在鄴城待命。信陵君為了救趙,只好用侯嬴計,竊得虎符,殺晉鄙,率兵救趙,在邯鄲大敗秦軍,才避免趙國的過早滅亡。

④ 長平之戰的真實遺址還在嗎血流成河的紅河現在變成什麼了

長平之戰遺址,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今高平市城北。遺址范圍廣闊,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里;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里,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於重點保護區。

長平之戰遺址內,常有戈、矛、箭頭等文物出土。近年來,高平市對長平之戰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許多重要的發現。1995年5月,在永錄村發現一處屍骨坑,此坑就在將軍嶺下,出土了大量的屍骨以及刀幣、布幣、半兩、箭頭、帶鉤等文物

1995年10月20日,發掘了一號坑,這是個寬5米、長11米的屍骨坑,許多屍骨上有遭砍、射的痕跡,還有的僅有軀干而無頭顱,包括射進人的胯骨中的短箭頭,均說明這些趙國士兵都是被殺死後掩埋的。活埋之說不能成立。

——現在已經開放參觀

⑤ 長平之戰現在的遺址是不是有當時的屍骨坑一共有多少人

古長平在今高平市。許多地名、村名的由來都與此次戰爭有關,如康營、谷口、圍城、箭頭、棄甲院、三甲、趙庄、徘徊等。百里長城(又稱秦壘)、營防嶺、空倉嶺、白起台、骷髏山、將軍嶺、廉頗屯等許多遺址遺跡尚存。秦軍為斷絕趙軍的糧道和援軍而修築的長城,西起丹朱嶺,經關和嶺、羊頭山,到陵川的馬鞍山,蜿蜒曲折百餘里,至今遺址尚可見到。圍城村相傳為趙軍被秦軍圍困處,趙括就死於此地。趙庄村,相傳長平大戰後,此地成為一片廢墟,趙括死後,當地老百姓將趙括屍體偷回,葬於村北的二仙嶺上,為使子孫後代不忘趙國,遂將此地改名為趙庄。
谷口村,相傳是白起坑殺趙軍的地方,因此,谷口村又名殺谷、哭頭、省冤谷,位於高平市城西5公里處,村子裡有白起台、骷髏山、骷髏王廟等古跡。骷髏王廟始建於唐代,唐玄宗作潞王時,巡幸至此,見白骨遍野,頭顱成山,觸目驚心,遂在頭顱山旁修建骷髏王廟,「擇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髏大王」。現骷髏王廟為清代遺構,廟內塑趙括夫婦像。明代詩人於達真寫道:「此地由來是戰場,平沙漠漠野蒼蒼。恆多風雨幽魂泣,如在英靈古廟荒。趙將空餘千載很,秦兵何意再傳亡?居然祠宇勞瞻拜,不信骷髏亦有王。」每到高平旅遊觀光的人們,都要到骷髏王廟參觀游覽,領略長平古戰場的雄渾場面。
長平之戰遺址內,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常有戈、矛、箭頭等文物出土。近年來,高平市對長平之戰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有許多重要的發現。1995年 5月,在永錄村發現一處屍骨坑,此坑就在將軍嶺下,出土了大量的屍骨以及刀幣、布幣、半兩、箭頭、帶鉤等文物,為研究長平之戰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此屍骨坑現已原地保護,不久就會對遊人開放。

⑥ 白起坑殺40萬降卒的長平之戰遺址在哪

永錄屍骨坑
1995年,在山西省晉城高平市永錄村發現一處屍骨坑,出土了大量的屍骨和刀幣、布幣、半兩、箭頭、帶鉤等文物,為研究長平之戰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其中一號坑中重壘交錯的屍骨,有的胳膊大腿有明顯斷裂的痕跡(應該是刀砍)。有的胸腔內遺有箭頭,還有的僅見軀干而無頭顱。這些均說明他們是被殺死後掩埋的。另外此坑和附近的二號坑均為深坑,看上去更像是天然的深溝大壑,而非秦軍專為掩埋戰俘屍體所挖。由此而對幾千年「白起坑趙」之說提出異議。

骷髏廟
位於山西省晉城高平市市西2.5公里的谷口村,該廟始建於唐,後歷代均有修葺,廟內存有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和清光緒十年(1884年)所立重修骷髏廟碑記。
據《高平縣志》載,這里是戰國時期秦將白起坑殺趙降卒二十萬處,因為這里殺人太多,後老百姓稱之為殺谷。唐明皇巡幸澤、潞兩郡,路過高平時,見頭顱似山,於是命官員擇骷髏廟一座,此廟分正殿和東西耳殿,把村南之山改為頭顱山,更殺谷為省冤谷。骷髏廟以祭祀二十萬被坑殺趙卒之先靈。

白起台
在山西省晉城高平市王何村與王降村之間,有一條高大的土嶺,嶺上有個荒涼的土堆,當地群眾傳說: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清掃戰場收集頭顱,因頭顱太多而堆積成台,名叫「白起台」。

⑦ 長平之戰中,有人說秦軍會邊戰邊生產,現發現了幾處遺跡

長平之戰遺址,位於山西晉城高平市,現為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秦趙兩國之間的重大戰役。雖然已經過去了2200多年,但是現在這一地區的很多地名和村名都和此次戰爭有關。

骷髏王廟始建於唐代,是長平之戰遺址的最重要的建築。相傳唐玄宗巡遊至此,看到這里的累累白骨,便在這里的頭顱山旁修建了骷髏王廟,並且挑選了一個巨大的屍骨,將其封為骷髏大王,立像於廟中。明代詩人於達真對此寫道:

此地由來是戰場,平沙漠漠野蒼蒼。
恆多風雨幽魂泣,如在英靈古廟荒。
趙將空餘千載恨,秦兵何意再傳亡?
居然詞宇勞瞻拜,不信骷髏亦有王。

現存的骷髏王廟為清代建築,廟內供奉有趙括夫婦的塑像。長平之戰遺址有很高的考古價值。在遺址內出土了很多的刀幣、布幣、戈、矛、箭頭等文物,為研究長平之戰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⑧ 長平之戰,白起為何能坑殺40萬趙軍,坑殺遺址被發現,真相是什麼呢

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乃是白起的封神之戰,白起在這一戰當中,坑殺趙軍萬,因此殺神白起也被人們稱之為“人屠”。但是根據一些其他有關這場戰斗方面的記載來看,白起在這一戰當中並沒有坑殺如此多的人,而且坑殺的遺址現在也已經被發現了,通過專家們的勘測。真相也並不如我們所了解的那樣,其實說白起坑殺的40萬趙軍,乃是在這一場長平大戰當中,白起率領部隊總共殺的人,然後將這些人統一集中埋葬於此,這才造成了40萬的規模。

所以從種種方面來看,白起確實坑殺了很多的趙軍,但是絕對沒有40萬人如此巨大的規模。當然即使沒有如此大的規模,白起坑殺這些人的時候也需要分開在坑殺,如果聚在一起肯定會出現暴動的。不過雖然白起沒有坑殺40萬這么多,但是在我看來,白起坑殺的人肯定也不在少數,畢竟盛名之下無虛士,白起能被人稱之為“人屠”,肯定也是殺人無數。

⑨ 誰發現的長平之戰遺址1號坑屍骨坑

長平之戰遺址永錄1號戰國屍骨坑位於山西省晉城高平市境內,是1995年永錄村村民李珠海及其兒子在自家梨園里鋤地時意外發現的。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