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100回

西遊記100回

發布時間: 2020-11-24 06:01:37

A. 西游記第50至100回的主要內容

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
悟空以金箍棒畫一阻妖之圈,讓唐僧等坐在圈內,便去化齋。唐僧三人不耐等候,遂出圈行至前方人家,誤入獨角兕大王之魔洞。悟空忙趕去與魔交戰,卻被那魔拋出一個圈子,將金箍棒套去。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悟空上天查訪那怪來歷無果,先後請來托塔天王父子、火神、黃河神等助戰,皆未取勝。悟空發怒,以毫毛變出三五十小猴,又被套走,悟空變蒼蠅飛入洞,拿起金箍棒一路打了出去。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山白幾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
悟空變成促織入洞,拿了諸神被套去的兵器出來,又被那怪使圈子套走。如來佛遣十八羅漢來,亦斗怪不過。一羅法言,如來曾示意去問太上老君降怪之法。悟空請來老君,用芭扇出那怪三相,原來是老君座騎青牛,其圈為老君的金剛琢。
●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
唐僧和八戒飲了河水而懷胎。悟空往索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紅孩兒被悟空而降生恨。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誘開真仙之機,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飲水解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
到都城城關,一行人被女官接入館驛,女王欲招唐僧為夫。悟空讓唐僧假意應承。四人入城,女王在宮中設宴款待,宴後,倒換關文,差三徒前往西天。唐僧邀女王同乘龍車出城為三徒送行,趁機與三徒共投西方,路旁忽閃出一女,弄風攝走唐僧。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
三徒趕至一座高山,見山中有洞。悟空變峰入一山洞,正逢女妖挑逗唐僧,與怪相鬥,被螫頭部。八戒被螫了嘴。觀音讓悟空請天神昂日星宮,治好八戒、悟空之傷,又現出大雄雞原身,嚇死那怪,原來是一母蠍成精。
●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
唐僧被一夥強盜吊在樹上,悟空救下唐僧,打死二人,當晚,投宿一老者家,老者之子與強盜發現悟空,便欲謀財報仇。老者報信,師徒走脫,強盜追來,被悟空打得死傷傷,老者之子亦被割下頭,僧大驚,先念起緊箍咒,使悟空疼痛難忍,又趕走了他。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悟空去見觀音被留。假悟空打倒唐僧,搶去包袱。在花果山念包袱內的文牒,並聲言自己將去西去天取經,沙僧見了,去南海拜見觀音。忽見悟空在旁,於是掣杖便打,並向觀音述說自己所見。觀音遣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
●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悟空見假悟空而發怒,兩個舞棒在空中惡戰,真假難辯。如來認出假悟空

B. 求西遊記1-100回的主要內容

關於《西遊記》一到一百回的概括有:

  • 第一回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一老猴指點,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 第二回悟空從祖師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一日,悟空受眾人挑唆,變為松樹,引起祖師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與佔山妖魔廝斗取勝,帶回被擄的眾猴與物品。

  • 第三回悟空使攝法將傲來國庫館里兵器搬進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獸紛紛拜悟空為尊。悟空向龍王討得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 第四回悟空被授以「弼馬溫」之官,他得知此官為末等職,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與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敗。金星再次招來悟空。玉帝命造齊天大聖府,讓悟空居住。

  • 第五回悟空管理蟠桃園,吃盡園中大桃。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 第六回南海觀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戰敗。觀音又薦二郎神。二郎神與悟空大戰,太上老君在天觀戰,丟下金剛套,擊中悟空。眾神押其回上界。玉帝傳旨處死。

  • 第七回太上老君將悟空置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孫悟空一路筋斗雲,跳不出佛掌。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鐵丸銅汁飼喂悟空。

  • 第八回五百年後,如來佛欲尋一信徒取經,以使佛法永傳東土。觀音率木叉,帶著袈裟、錫杖和金、緊、禁三個箍,駕雲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凈、豬悟能和小白龍;勸化孫悟空,讓他們共保取經人。

  • 第九回涇河龍王為使袁守誠預卜落空,私改降雨進辰,雨量。又以所佔失准搗毀袁守誠卦鋪。袁守誠斷言龍王因違旨將被唐丞相魏徵處斬。並讓龍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夢龍王求情,許之,命魏徵入朝隨侍,使其不能斬龍。

  • 第十回魏徵與太宗對奕時,夢斬老龍。當晚太宗夢龍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為防鬼祟,他令尉遲恭、秦叔寶夜守宮門。太宗不久亡故,在陰間遇魏徵舊友,現為陰間判官的崔珏。崔珏為太宗添壽二十年。還陽途中,太宗被冤鬼糾纏,散金銀給眾鬼而脫身。

  • 第十一回唐太宗還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嚴禁毀僧謗佛。眾人推舉陳玄奘主持水陸大會,太宗許之。

  • 第十二回觀音菩薩變成疥癩游僧,將錫杖袈裟獻給太宗。太宗將其賜予玄奘。觀音上台對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處,玄奘願去西天,太宗封其為「御弟聖僧」,賜號為「三藏」。三藏唐僧出關而去。

  • 第十三回唐僧騎馬西行。山邊城,夜登雙叉嶺,被虎魔王部下生擒。太白金星搭救了唐僧。唐僧行至兩界山,忽聽喊聲如雷:「我師父來也!」

  • 第十四回叫喊者正孫悟空。唐僧收悟空為徒。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個剪徑的強盜,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縱雲離開唐僧。觀音授唐僧緊箍咒,悟空接受龍王勸告,重來保護唐僧,戴上了緊箍咒,表示不現款違背師言。

  • 第十五回途徑蛇盤山,馬匹被鷹愁澗中之龍吞食。觀音召出惡龍,將其變為白馬賜給唐僧當座騎。

  • 第十六回行到觀音禪院,老住持為謀占袈裟,欲縱火燒死唐僧師徒,悟空從天界借鑒是避火罩罩住唐僧,自己在一邊鼓風,使火燒凈禪院。黑風山的熊羆怪趁火偷走袈裟。悟空上山尋妖索要袈裟。

  • 第十七回悟空見一黑漢正與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開佛衣會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與黑漢熊精相鬥。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 第十八回高老莊高太公因妖怪入贅其家請求降妖。悟空變為太公之女。迷惑妖怪。又現出原身。妖怪化作狂風而逃。悟空緊追。

  • 第十九回那怪入洞取出九齒釘耙一悟空大戰,當聽悟空說為保護唐僧取經過此,那丟下釘耙,跟悟空去拜見唐僧,被取明為豬八戒。三人到浮屠山、逢烏巢禪師,從其處得《心經》一卷。

  • 第二十回黃風嶺的黃風怪先鋒虎精,將唐僧攝往洞中。悟空、八戒趕往洞口搦戰。虎先鋒難抵敗逃,被八戒一耙築死。

  • 第二十一回悟空斗不過黃風聖,敗下陣來。請來靈吉,抓住黃毛貂鼠變的妖精,救出唐僧。

  • 第二十二迴流沙河中妖怪徑搶唐僧,八戒悟空去戰,妖怪鑽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見觀音,觀音讓木叉與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凈。悟凈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

  • 第二十三回驪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母女四人,意在試探四眾禪心是否堅固,唯八戒禪心不堅被捆。

  • 第二十四回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後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

  • 第二十五回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 第二十六回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 第二十七回唐僧遣悟空去化齋飯。山中妖精,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 第二十八回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風揚石,砸死上山捕猴的眾獵戶。唐僧誤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與與老妖黃袍怪在半空中亂殺。

  • 第二十九回唐僧在洞內見一婦人,自稱是寶象國公主,十三年前被黃袍怪攝來。公主勸老妖釋入唐僧。行到寶象,國唐僧向國王遞上婦人所託書信。沙僧降妖救女,二人應諾,往戰黃袍怪,八戒難敵,鑽入草叢躲藏。沙僧被黃袍怪擒入洞中。

  • 第三十回黃袍怪變為一美男子,前往寶象國探望岳丈國王,將唐倍變為猛虎。白龍馬變為宮娥,舉刀暗算黃袍怪,被打中後腿。八戒要回高老莊,白龍馬勸他去找悟空。悟拒絕,八戒下山大罵,被眾猴捉回。

  • 第三十一回八戒用激將法使悟空當下隨他前來。悟空變成公主痛哭,吞下九怪的內丹舍利,現出本象,一路棍棒打得妖怪無影無蹤。悟空去天界查訪,星神念動咒語,將那私自下凡作怪的奎木狼收回。悟空將公主帶回國,並使唐僧恢復原身。

  • 第三十二回行至一山,悟空聽說有妖,攛掇師父讓八戒去巡山。八戒要躲懶睡覺,編謊騙人,但被變成蟲的悟空一一聽知,當面戳穿其謊言。八戒只得再去探路。兩妖之一的銀角大王率眾妖洞巡邏,捉住八戒。

  • 第三十三回銀角大王變做一跌折腿的道士躺在路上,唐僧讓悟空將其背起。那妖遣來三座大山壓住悟空,將唐僧、沙僧拿到洞中。土地、山神等搬開大山,使悟空脫身。悟空變成老道士,在哪吒太子幫助下,用假葫蘆換了妖怪裝人的真葫蘆。

  • 第三十四回悟空變老妖進洞,被吊起的八戒識出走了風聲。銀角大王與悟空大戰。悟空拋出壓從老妖處得的幌金繩將對手捆住。銀角大王念松繩咒解脫,反用繩捆住悟空。悟空變出鋼銼,銼斷繩子脫身。又變成小妖偷走幌金繩。銀角大王用葫蘆裝了悟空。悟空騙魔開啟葫蘆,乘機逃出,再潛入洞,偷得葫蘆

  • 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獲寶伏邪魔銀角大王被悟空用葫蘆裝入,頃刻便化為水。金角大王用扇扌+扇出烈火敗悟空。悟空鑽入洞內,竊得凈瓶和扇子。將老魔裝入凈瓶,太上老君說受觀音之託,讓童子化為兩位妖魔考驗唐僧師徒。二童子復活歸天。

  • 第三十六回來到一座破寺,師徒四人在庭院賞月。唐僧思鄉,悟空以月為喻,為其點明「見佛空易,返故田亦易」之理,唐僧解悟,滿心歡喜。八戒、沙僧觀月,於佛理亦各有所得。

  • 第三十七回唐僧夢前來,自稱是此地烏雞國國王,三年前被一道士推入御花園井中害死,道士變為國王篡位。作為告知親生太子的表記。唐僧從夢中驚醒,但階下卻真有一玉王+圭。悟空變為白兔,將出城打獵的太引入寺中。又變成一矮人為太子言明其父王事,並請他回去向母驗證。

  • 第三十八回母後和太子經過對證,確認現今君王為妖所變。悟空八是御花園,在芭蕉樹下到已被掩埋的井。八戒下井,得國王屍身,背回寺中。並挑唆師父念緊箍咒逼悟空將死者醫活。

  • 第三十九回悟空向太上老君索得一粒還魂丹,救活國王,假國王大恐,變為唐僧,但因不會念緊箍咒而被識破。文殊菩薩對悟空說,國王曾將自己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故派遣騎來浸國王年,以報前恨。

  • 第四十回紅孩兒縱風將唐僧懾走。悟空得知紅孩兒是自己五百年前結拜的兄長牛魔王之子,欲藉此關系向他討還師父。

  • 第四十一回紅孩兒不信悟空所說,從口鼻中噴出煙火燒退悟空八戒。龍王弟兄被請來向紅孩兒噴水,反使一身煙火的悟空幾乎被激死。八戒去請觀音,被那怪假扮觀音,賺入洞內。

  • 第四十二回悟空變做牛魔王被紅孩兒問破綻,縱筋斗雲徑投南海,請觀音收服了紅孩兒。

  • 第四十三回黑水河中妖怪變成船家,將乘船的唐僧、八戒攝去水底。沙僧潛水與那怪大戰,不能獲勝。悟空問罪於龍王。龍王命太子摩昂前去收伏。

  • 第四十四回行至車遲國。國王興道滅佛,僧人都被罰做苦工。悟空監工道士,放走諸僧,又叫醒八戒、沙僧,鼓風吹散道士之會,推倒觀內塑像,變為三清大吃供品。

  • 第四十五回眾道士將三人當作降臨的三清祈拜,以求對水。三人將尿施與,縱雲而回。三大仙向國王奏說悟空等打死道士、冒充三清事。國王命唐僧等與三大仙賭賽求雨。虎力大仙先登壇弄法,召來風、雲、霧諸神和四海龍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無雨降下。悟空登壇,風雷大作,暴雨傾盆。

  • 第四十六回虎力與唐僧各在一高台上坐禪。虎力變出臭蟲咬唐僧,悟家變成蜈蚣叮虎力大仙,使他跌下;賭猜櫃中之物,賭砍頭剖腹油鍋洗澡等:由於悟空使計,三大仙皆輸。

  • 第四十七回前方到八百里的通天河。四人夜宿在河邊村裡一老者家,聽說此地有一錄感大王,慣施甘雨,唯每年需吃一對童男女,今年輪到吃自己之女與其弟之子。悟空變童男,讓八戒變童女,在廟里等候那妖。

  • 第四十八回那怪被八戒舉耙築下兩片魚鱗,逃回水宮。妖怪凍結河面。誘唐僧踏冰過河,使其落入水中。被藏於宮後石匣內。八戒、沙僧、白馬和悟空會齊,返回村莊。

  • 第四十九回八戒、沙僧將怪引出水面,悟空掄棒便打,那怪潛入水中不出。觀音被悟空請來,收伏妖怪,言明那怪是自己池中金魚走脫成精。河中老黿馱唐僧師徒過河,並托唐僧去西天問佛祖自己將來之事。

  • 第五十回悟空以金箍棒畫一阻妖之圈,讓唐僧等坐在圈內,便去化齋。唐僧三人不耐等候,遂出圈行至前方人家,誤入獨角兕大王之魔洞。悟空忙趕去與魔交戰,卻被那魔拋出一個圈子,將金箍棒套去。

  • 第五十一回悟空上天查訪那怪來歷無果,先後請來托塔天王父子、火神、黃河神等助戰,皆未取勝。悟空發怒,以毫毛變出三五十小猴,又被套走,悟空變蒼蠅飛入洞,拿起金箍棒一路打了出去。

  • 第五十二回悟空變成促織入洞,拿了諸神被套去的兵器出來,又被那怪使圈子套走。如來佛遣十八羅漢來,亦斗怪不過。一羅法言,如來曾示意去問太上老君降怪之法。悟空請來老君,用芭扇出那怪三相,原來是老君座騎青牛,其圈為老君的金剛琢。

  • 第五十三回唐僧和八戒飲了河水而懷胎。悟空往索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紅孩兒被悟空而降生恨。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誘開真仙之機,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飲水解胎。

  • 第五十四回到都城城關,一行人被女官接入館驛,女王欲招唐僧為夫。悟空讓唐僧假意應承。四人入城,女王在宮中設宴款待,宴後,倒換關文,唐僧邀女王同乘龍車出城為三徒送行,趁機與三徒共投西方,路旁忽閃出一女,弄風攝走唐僧。

  • 第五十五回三徒趕至一座高山,見山中有洞。悟空變峰入一山洞,正逢女妖挑逗唐僧,與怪相鬥,被螫頭部。八戒被螫了嘴。觀音讓悟空請天神昂日星宮,治好八戒、悟空之傷,又現出大雄雞原身,嚇死那怪,原來是一母蠍成精。

  • 第五十六回唐僧被一夥強盜吊在樹上,悟空救下唐僧,打死二人,當晚,投宿一老者家,老者之子與強盜發現悟空,便欲謀財報仇。老者報信,師徒走脫,強盜追來,被悟空打得死傷傷,老者之子亦被割下頭,僧大驚,先念起緊箍咒,使悟空疼痛難忍,又趕走了他。

  • 第五十七回悟空去見觀音被留。假悟空打倒唐僧,搶去包袱。在花果山念包袱內的文牒,並聲言自己將去西去天取經,沙僧見了,去南海拜見觀音。忽見悟空在旁,於是掣杖便打,並向觀音述說自己所見。觀音遣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

  • 第五十八回悟空見假悟空而發怒,兩個舞棒在空中惡戰,真假難辯。如來認出假悟空是六耳彌猴,使他現了原身。悟空一棒將其打死,又被觀音送回唐僧處。

  • 第五十九回前方火焰山擋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羅剎女借扇,羅剎女因其子紅孩兒被悟空降伏,一扇悟空扇到五萬里外的靈吉菩薩處。悟空得到定風丹再到索戰,被扇不動;接著變成蟲子入洞,飛到茶水中,被羅剎女飲下肚,在腹內翻騰。羅剎女只得將扇借給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 第六十回悟空到積雷山找到入贅玉面公主的牛魔王借扇;牛魔王被請走赴宴。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騎金睛獸,變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騙得真扇,依羅剎女所教之法將扇變大。卻不會變小。牛魔王失金睛獸,忙趕回芭蕉洞。

  • 第六十一回牛魔王變成八戒,接過定扇,現出三相與悟空相鬥。在眾護法神將幫助下,牛魔王敗走。諸金諸剛與天兵天將,將牛魔王收伏。悟空用羅剎女交出的寶扇扇息山火,師徒翻越火焰山。

  • 第六十二回四人隨披枷戴鎖的和尚們來到金光寺。悟空得知夜得知夜放霞光之寶為龍王駙馬九頭蟲盜,受國王之託前去擒妖取寶。

  • 第六十三回那妖怪是一個九頭巨鳥。悟空在二郎神與梅山六聖幫助下。斗敗那妖,騙得塔寶。

  • 第六十四八戒開路行至荊棘嶺上,被一自稱荊棘嶺土地的老者,化作陰風將唐僧攝去。那老者同另外三老者是柏、檜、竹、松之精。四老揚道,唐僧主佛。杏仙女前來要與唐僧匹偶。眾徒尋來,樹精化為樹木。八戒諸樹築倒。

  • 第六十五回唐僧進「雷音寺」拜佛,和悟空、八戒、沙僧一被合在金鐃之內,揭諦上天請來星神,亢金龍用角沿鐃縫鑽入,救出悟空。老妖忙用搭包將眾神盡皆裝入。夜半,悟空放去師父,唱同弟與諸神。那妖追出,又裝去唐僧師徒與眾神。悟空走脫,去請武當山真武大帝來搭救。

  • 第六十六回真武派出的五龍、龜蛇及盱眙山小張太子和四大神將,盡妖魔裝入搭包。悟空正凄慘時,彌勒佛忽然降臨,稱那怪是自己司磬的黃眉童在成精。悟空依彌勒計鑽入那怪腹內翻騰擺布。彌勒將怪裝入袋內。

  • 第六十七回七絕山一蟒成精作怪、悟空乘其張口來吞,借勢鑽入其腹,將金箍棒從背上搠出,那怪死於土中。八戒現成巨豬,沿稀柿行一路拱去,唐僧一行翻越七絕山。

  • 第六十八回師徒一行入朱紫國。國王患病求醫。眾官依八戒之言請悟空上朝給國王治病。

  • 第六十九回上論妖邪國五被悟空醫好病,說出病根是因三年前端午,麒麟山妖精賽太歲掠走竽後金聖所致,說話間妖怪驟臨,悟空讓八戒、沙僧在比護持,自己急縱祥江,跳將上去。

  • 第七十回悟空打跑賽太歲派來的先鋒,打死一自換去朱紫為下戰書的小妖,攜其屍回國。國王把皇後曾戴的黃金串交給悟空作為表記。悟空變成被打死的小妖進山入洞並差,將寶串交交給皇後,並托她將那怪放煙、沙、火的三個金鈴騙來,剛要盜走,驚動那怪,只好丟下金鈴,變成蒼蠅藏身。

  • 第七十一回悟空使計騙得妖怪金鈴,溜出洞外挑戰,引出那怪,用鈴搖出煙、沙、火,使那怪走投無路。觀音灑甘露救火,並言此怪是自己座騎金毛犭+孔,因報國王射傷孔雀大明王菩薩子女之恨,來此拆散國王鸞鳳。

  • 第七十二回盤絲洞中七女妖把進來化齋的唐僧吊上房梁,又從臍冒出絲繩,將庄門漫住。悟空變蒼蠅見七女在庵旁溫泉洗浴,遂變餓鷹,叼走其衣。八戒下水變成鯰魚亂鑽,然後現出本相,舉耙便築。眾女盤絲絆倒八戒回洞。悟空用毫毛變眾鳥,滅了守洞毒蟲,救出唐僧,七女已走脫。

  • 第七十三回七女妖去師兄道觀避難,見唐僧等來,暗請道士為己報仇。道士以毒茶毒死唐僧、戒和沙僧。悟空撞破蛛網,打死七女妖的原身大蜘蛛。那道士兩脅下乾眼齊放金光,悟空與之相鬥,根據黎山老姆所說,請來毗藍婆菩薩,用金針破金光,入觀救活唐僧三人,又將道士現出的原身大蜈蚣畏帶走。

  • 第七十四回太白金星來說山中三位魔王很神通。悟空變成一小妖聲言孫悟空要來打死眾妖。眾妖魂飛魄散,哄然而去。

  • 第七十五回悟空進洞,見獅怪、象怪和鵬怪,但不慎被鵬怪看破捆翻,裝入寶瓶。瓶內相繼出現烈火、蛇和火龍,他忙拔下觀音賜給的救命毫毛變成鑽子透瓶底鑽出,被獅怪張嘴吞下。獅怪飲葯酒欲毒死悟空。悟宛飲酒後撒起酒瘋,將獅怪折磨得死去活來。

  • 第七十六回悟空迫使獅怪答應送唐僧過山。象怪攔住,以鼻捲去八戒,捲住悟空。悟空以棒搠其鼻孔而被扌+卒放,又拿住象鼻將其牽回,迫他答應讓唐僧過路。三魔定計,在前面城市攔住三徒大戰,眾小妖趁機將僧搶入城內。

  • 第七十七回八戒被怪咬住,沙僧被象捲住,悟空縱筋斗雲欲走,被鵬怪飛上抓住。三怪將師徒入入籠內蒸時,悟空脫身,救出唐僧等,又將唐僧等人捉回。悟空拜請如來,如來令文殊、普賢二菩薩分別收伏自己騎青獅和白象。如來使鵬怪落在自己頭上,現了原身。

  • 第七十八回前方城市,每戶人家前置一內有小兒的鵝籠。驛丞言道,國王貪愛道士獻來的美女而致身體九+王羸,又聽道士之言,欲以一千餘小兒心肝為葯引。悟空識得那道士是妖邪,令諸神將鵝籠藏起。又聽那道士言說唐僧心肝強過丟失的一千小兒心肝。悟空變成唐僧,被武士押上朝廷。

  • 第七十九回悟空將自己胸腹剖開,唯缺道十所要的黑心,現出原身,打敗道士。妖道化寒光投東而走,被壽星在空中罩住。妖道現出壽星座騎白鹿的原身。悟空打死化為美女的狐狸,回城令諸神送歸小兒。

  • 第八十回悟空見山中黑松林內有黑邪之氣,勸唐僧不要救被綁在樹上的妖女,唐僧不聽,帶女子到禪林寺。寺中老喇嘛請師徒入內,並引出七八十個小喇嘛相見。

  • 第八十一回悟空聽眾僧說有妖魔在此傷人,夜間變成一小僧,一位美女來引誘,他現出原身,輪棒就打。那女子攝走唐僧。山神、土地跪告陷空山無底洞中之妖攝去唐僧。悟空讓八戒入山探路。

  • 第八十二回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 第八十三回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 第八十四回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 第八十五回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 第八十六回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 第八十七回鳳仙郡郡官張榜懸賞,祈雨除久旱。原來郡侯不敬天,故被降災。悟空勸郡侯歸佛教,上天徑訪九天應元天尊,借來雷、電、雨諸神,降雨三尺。郡侯為四眾建生祠。

  • 第八十八回到天竺國玉華城,三徒為三個前來尋畔的王子演示身手,使他們折伏。玉華王懇請悟空三人收三子為徒,並借三人兵器為王子依樣製作。三兵器在廠坊夜放異彩,被附近虎口洞妖怪看見攝走。

  • 第八十九回悟空入山偵知妖王欲買豬羊祝得到兵器,與八戒就成二小妖,讓沙僧扮作販豬羊者,三人進入洞中,各抓兵器,邊打邊走。妖王黃獅怪至竹節山盤桓洞其祖翁九頭獅處告急。祖翁率從獅怪來城。

  • 第九十回九頭獅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天尊。天尊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

  • 第九十一回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 第九十二回八戒、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斗木犭+解、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 第九十三回前行到「布金禪寺」。寺僧道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次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 第九十四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 第九十五回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 第九十六回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 第九十七回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 第九十八回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 第九十九回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 第一百回四眾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和眾官歡迎。次日,太宗升朝,作《聖教序》以謝唐僧取經之功,又納蕭(王+禹)之議,請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經法。唐僧捧經登台,忽聽八大金剛召喚,便騰空而去西天。如來授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

C. 西遊記100回的題目都是什麼啊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第九回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

第十回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魏丞相遺書托冥吏

第十一回 游地府太宗還魂 進瓜果劉全續配

第十二回 唐王秉誠修大會 觀音顯聖化金蟬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第十七回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聖除魔

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第二十回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庄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者竊人參

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孫行者大鬧五庄觀

第二十六回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傍門見月明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

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第三十九回 一粒丹砂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

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 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

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

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兜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冷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

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迷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主乃修身

第六十三回 二僧盪怪鬧龍宮 群聖除邪獲寶貝

第六十四回 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逢大厄難

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

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污道心清

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葯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

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孔 觀音現像伏妖王

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

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體 魔主還歸大道真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

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

第七十九回 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見嬰兒

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

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

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

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頂 奼女還歸本性

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王計吞禪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土授門人

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

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蟄 聖顯幽魂救本原

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

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

(3)西遊記100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D. 西遊記80至100回故事概述,

1、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悟空見山中黑松林內有黑邪之氣,勸唐僧不要救被綁在樹上的妖女,唐僧不聽,帶女子到禪林寺。寺中老喇嘛請師徒入內,並引出七八十個小喇嘛相見。

2、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悟空聽眾僧說有妖魔在此傷人,夜間變成一小僧,一位美女來引誘,他現出原身,輪棒就打。那女子攝走唐僧。

山神、土地跪告陷空山無底洞中之妖攝去唐僧。悟空讓八戒入山探路。

3、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4、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

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5、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

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6、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7、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

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8、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鳳仙郡郡官張榜懸賞,祈雨除久旱。原來郡侯不敬天,故被降災。悟空勸郡侯歸佛教,上天徑訪九天應元天尊,借來雷、電、雨諸神,降雨三尺。郡侯為四眾建生祠。

9、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到天竺國玉華城,三徒為三個前來尋畔的王子演示身手,使他們折伏。玉華王懇請悟空三人收三子為徒,並借三人兵器為王子依樣製作。

三兵器在廠坊夜放異彩,被附近虎口洞妖怪看見攝走。

10、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耙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悟空入山偵知妖王欲買豬羊祝得到兵器,與八戒就成二小妖,讓沙僧扮作販豬羊者,三人進入洞中,各抓兵器,邊打邊走。

妖王黃獅怪至竹節山盤桓洞其祖翁九頭獅處告急。祖翁率從獅怪來城。

11、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九頭獅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天尊。天尊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

12、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13、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八戒、 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14、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今。

天竺國朝王遇偶前行到「布金禪寺」 。寺僧道 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次

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15、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16、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17、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圖富貴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18、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蟄。

聖顯幽魂救本原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

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

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19、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知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

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20、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

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21、第一百回 徑回東士。

五聖成真四眾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和眾官歡迎。次日,太宗升朝,作《聖教序》 以謝唐僧取經之功,又納蕭之議,請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經法。

唐僧捧經登台,忽聽八大金剛召喚,便騰空而去西天。如來授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

E. 《西遊記》76-100回梗概,一回50字左右。 急需!!!!!

七十六回
悟空迫使獅怪答應送唐僧過山。象怪攔住,以鼻捲去八戒,捲住悟空。悟空拿住象鼻將其牽回,迫他答應讓唐僧過路。三魔定計,在前面城市攔住三徒大戰,眾小妖趁機將僧搶入城內。
●第七十七回
師徒幾人被怪抓住。三怪將師徒入籠內蒸時,悟空脫身,救出唐僧卻魔頭察覺,又被捉回。文殊、普賢二菩薩分別收伏自己騎青獅和白象。如來使鵬怪落在自己頭上,現了原身。
●第七十八回
前方城市,每戶人家前置一內有小兒的鵝籠。驛丞言道,國王欲以一千餘小兒心肝為葯引。悟空識得那道士是妖邪,又聽道士說唐僧心肝強過小兒心肝。悟空變成唐僧被武士押上朝廷。
●第七十九回
悟空將自己胸腹剖開,唯缺道士所要的黑心,打敗道士。妖道化寒光投東而走,被壽星在空中罩住。妖道現出壽星座騎白鹿的原身。悟空打死化為美女的狐狸,回城令諸神送歸小兒。
●第八十回
悟空見山中黑松林內有黑邪之氣,勸唐僧不要救被綁在樹上的妖女,唐僧不聽,帶女子到禪林寺。寺中老喇嘛請師徒入內,並引出七八十個小喇嘛相見。
●第八十一回
悟空聽眾僧說有妖魔在此傷人,夜間變成一小僧,一位美女來引誘,他現出原身,輪棒就打。那女子攝走唐僧。山神、土地跪告陷空山無底洞中之妖攝去唐僧。悟空讓八戒入山探路。
●第八十二回
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第八十三回
那怪出洞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執牌位上天,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曾被天王父子降伏,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第八十四回
滅法國國王專嗜僧。悟空趁夜入城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師徒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第八十五回
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第八十六回
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假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悟突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郡官張榜懸賞,祈雨除久旱。原來郡侯不敬天,故被降災。悟空勸郡侯歸佛教,上天徑訪九天應元天尊,借來雷、電、雨諸神,降雨三尺。郡侯為四眾建生祠。
●第八十八回
到天竺國玉華城,三徒為三個前來尋畔的王子演示身手,使他們折伏。玉華王懇請悟空三人收三子為徒,並借三人兵器為王子依樣製作。三兵器在廠坊夜放異彩,被附近虎口洞妖怪看見攝走。
●第八十九回
悟空入山偵知妖王欲買豬羊祝得到兵器,與八戒沙僧喬裝打扮進入洞中,各抓兵器,邊打邊走。妖王黃獅怪至竹節山盤桓洞其祖翁九頭獅處告急。祖翁率從獅怪來城。
●第九十回
九頭獅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天尊。天尊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
●第九十一回
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第九十二回
八戒、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第九十三回
前行到「布金禪寺」。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次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第九十四
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

F. 西遊記第七十回到第一百回主要內容

●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

悟空打跑賽太歲派來的先鋒,打死一自換去朱紫為下戰書的小妖,攜其屍回國。國王把皇後曾戴的黃金串交給悟空作為表記。

悟空變成被打死的小妖進山入洞並差,將寶串交交給皇後,並托她將那怪放煙、沙、火的三個金鈴騙來,剛要盜走,驚動那怪,只好丟下金鈴,變成蒼蠅藏身。

●第七十一回 回行者假名降怪犼 孔觀音現象伏妖王

悟空使計騙得妖怪金鈴,溜出洞外挑戰,引出那怪,用鈴搖出煙、沙、火,使那怪走投無路。觀音灑甘露救火,並言此怪是自己座騎金毛犭+孔,因報國王射傷孔雀大明王菩薩子女之恨,來此拆散國王鸞鳳。

●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盤絲洞中七女妖把進來化齋的唐僧吊上房梁,又從臍冒出絲繩,將庄門漫住。悟空變蒼蠅見七女在庵旁溫泉洗浴,遂變餓鷹,叼走其衣。

八戒下水變成鯰魚亂鑽,然後現出本相,舉耙便築。眾女盤絲絆倒八戒回洞。悟空用毫毛變眾鳥,滅了守洞毒蟲,救出唐僧,七女已走脫。

●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七女妖去師兄道觀避難,見唐僧等來,暗請道士為己報仇。道士以毒茶毒死唐僧、戒和沙僧。悟空撞破蛛網,打死七女妖的原身大蜘蛛。那道士兩脅下乾眼齊放金光,罩住悟空。

悟空與之相鬥,根據黎山老姆所說,請來毗藍婆菩薩,用金針破金光,入觀救活唐僧三人,又將道士現出的原身大蜈蚣畏帶走。

●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

太白金星來說山中三位魔王很神通。悟空變成一小妖聲言孫悟空要來打死眾妖。眾妖魂飛魄散,哄然而去。

●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

悟空進洞,見獅怪、象怪和鵬怪,但不慎被鵬怪看破捆翻,裝入寶瓶。瓶內相繼出現烈火、蛇和火龍,他忙拔下觀音賜給的救命毫毛變成鑽子透瓶底鑽出,被獅怪張嘴吞下。

獅怪飲葯酒欲毒死悟空。悟宛飲酒後撒起酒瘋,將獅怪折磨得死去活來。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悟空迫使獅怪答應送唐僧過山。象怪攔住,以鼻捲去八戒,捲住悟空。 悟空以棒搠其鼻孔而被扌+卒放,又拿住象鼻將其牽回,迫他答應讓唐僧過路。三魔定計,在前面城市攔住三徒大戰,眾小妖趁機將僧搶入城內。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相性 一體拜真如

八戒被怪咬住,沙僧被象捲住,悟空縱筋斗雲欲走,被鵬怪飛上抓住。三怪將師徒入入籠內蒸時,悟空脫身,救出唐僧等,卻魔頭察覺,又將唐僧等人捉回。

悟空拜請如來,如來令文殊、普賢二菩薩分別收伏自己騎青獅和白象。如來使鵬怪落在自己頭上,現了原身。

●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

前方城市,每戶人家前置一內有小兒的鵝籠。驛丞言道,國王貪愛道士獻來的美女而致身體九+王羸, 又聽道士之言,欲以一千餘小兒心肝為葯引。

悟空識得那道士是妖邪,令諸神將鵝籠藏起。又聽那道 士言說唐僧心肝強過丟失的一千小兒心肝。悟空變成唐僧,被武士押上朝廷。

●第七十九回 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

悟空將自己胸腹剖開,唯缺道十所要的黑心,現出原身,打敗道士。妖道 化寒光投東而走, 被壽星在空中罩住。妖道現出壽星座騎白鹿的原身。悟空打死化為美女的狐狸,回城令諸神送歸小兒。

●第八十回 奼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

悟空見山中黑松林內有黑邪之氣,勸唐僧不要救被綁在樹上的妖女,唐僧不聽,帶女子到禪林寺。寺中老喇嘛請師徒入內,並引出七八十個小喇嘛相見。

●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眾尋師

悟空聽眾僧說有妖魔在此傷人,夜間變成一小僧,一位美女來引誘,他現出原身,輪棒就打。那女子攝走唐僧。山神、土地跪告陷空山無底洞中之妖攝去唐僧。悟空讓八戒入山探路。

●第八十二回 奼女求陽 元神護道

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

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

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徵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

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

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

唐僧師徒四人路過鳳仙郡,郡官張榜懸賞,祈雨除久旱。唐僧見連年乾旱,百姓逃荒的逃荒,餓死的餓死,讓悟空幫忙下雨,悟空來到天庭,得知玉帝下令禁雨的原因是郡侯不敬天,故被降災。

悟空勸郡侯歸佛教,上天徑訪九天應元天尊,借來雷、電、雨諸神,降雨三尺。郡侯為四眾建生祠。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

到天竺國玉華城,三徒為三個前來尋畔的王子演示身手,使他們折伏。玉華王懇請悟空三人收三子為徒,並借三人兵器為王子依樣製作。三兵器在廠坊夜放異彩,被附近虎口洞妖怪看見攝走

●第八十九回

悟空入山偵知妖王欲買豬羊祝得到兵器,與八戒就成二小妖,讓沙僧扮作販豬羊者,三人進入洞中,各抓兵器,邊打邊走。妖王黃獅怪至竹節山盤桓洞其祖翁九頭獅處告急。祖翁率從獅怪來城。

●第九十回

九頭獅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天尊。天尊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

●第九十一回

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第九十二回

八戒、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斗木犭+解、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第九十三回

前行到「布金禪寺」。寺僧道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

僧去國中打聽。次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第九十四

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第九十五回

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第九十六回

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第九十七回

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

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

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第九十八回

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

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第九十九回

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

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第一百回

四眾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和眾官歡迎。次日,太宗升朝,作《聖教序》以謝唐僧取經之功,又納蕭(王+禹)之議,請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經法。

唐僧捧經登台,忽聽八大金剛召喚,便騰空而去西天。如來授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

(6)西遊記100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全書內容簡介

小說開頭寫道,東勝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頂一石,受日月精華,生出一石猴。之後因為成功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

美猴王為求長生不老,四海求師,在西牛賀洲得到菩提祖師指授,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數七十二般變化,筋斗雲可行十萬八千里。

歸來打敗混世魔王,收復七十二洞妖王,結義六大魔王,去龍宮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針(原著作「神珍」),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又去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

龍王、秦廣王去天庭告狀,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諫言,把孫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馬溫,在御馬監管馬。猴王初時不知官職大小,後知實情,打出天門,返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聖」。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美猴王連敗巨靈神、哪吒二將,七個兄弟結義七大聖。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請孫悟空上天做齊天大聖,管理蟠桃園。孫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離天宮。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雙方爭持不下,觀音菩薩舉薦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戰。孫悟空與二郎神賭法斗戰,不分勝負。太上老君把金剛鐲從南天門扔下擊中悟空。猴王被擒。

玉帝命天兵刀砍斧剁、南斗星君火燒、雷部正神雷擊,不能損傷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把悟空置八卦爐鍛煉,七七四十九日開爐,孫悟空躲在巽宮,有風無火,遂無傷,得火眼金睛。

後跳出八卦爐,大亂天宮更無一神可擋,又與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和三十六員雷將在靈霄殿外的通明殿嚷斗,驚動玉帝,玉帝下旨著游奕靈官、翊聖真君請來如來佛祖,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西遊記》原著中的「五百年」形容年代很久遠,並非具體時間。

根據原著第十四回中記載,五行山是王莽篡漢之時從天降下。據此推算,到唐太宗貞觀年間實際已經過去大約六百多年)。飢時,給他鐵丸子吃,渴時,給他熔化的銅汁喝。

如來佛祖說西牛賀洲不貪不殺,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派觀音菩薩去東上尋一取經人,去往西天取經,以大乘佛法勸化眾生。

菩薩在流沙河、雲棧洞、五行山分別度化沙悟凈、豬悟能、孫悟空三人,將來做東土取經人的徙弟,又度白龍給取經做腳力。

唐太宗開科取士,海州陳光蕊得中狀元,被丞相殷開山之女殷溫嬌拋球打中,做了佳婿,但在去江州上任途中被賊艄劉洪、李彪謀害。

殷溫嬌產下一子,拋流江中,被金山寺法明和尚所救,取名江流,十八歲受戒。法名玄奘。後玄奘母子相見。報了前仇。

涇河龍王因賭卦少降雨水,觸犯天條當斬,求唐太宗救命。太宗臣魏徵夢斬涇河龍王,太宗魂被迫入陰司對證。還生後修建「水陸大會」。

請陳玄奘主行法事,開演諸品妙經。觀世音顯像,說其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指化陳玄奘去西天取真經。唐太宗認玄奘御弟,賜號三藏。

唐三藏西行,出離邊界即落入魔洞,得太白金星解救。又在兩界山遇猛虎,幸得劉伯欽搭救,之後念經度了劉伯欽父親超生。在五行山揭去如來的壓帖,救出孫悟空,賜號行者。

因孫悟空打死劫經的強盜,唐僧數落人,孫悟空一怒離去,觀世音化作老母,傳給唐僧一頂嵌金花帽,一道緊箍咒,騙悟空戴上金花帽,金箍嵌入肉中。唐僧念動咒語,悟空就頭疼難忍,以此為唐僧鉗束悟空的手段。

師徒二人西行,在鷹愁澗收伏白龍,白龍化作唐僧的坐騎,鷹愁澗水神點化漁夫助師徒過了鷹愁澗。在觀音院,因悟空賣弄錦斕袈裟,引起金池長老貪心,要火燒唐僧師徒,反被悟空弄法燒了觀音禪院。

混亂中,袈裟被黑風怪竊走,孫悟空去南海請來觀音,自己變化仙丹。誘黑風怪吞下,降伏此怪。

二人繼續西行,來到高老莊,莊主女兒被一長嘴大耳妖怪強占。悟空追趕妖怪來到雲棧洞,得知妖怪為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屬於嫦娥中的一員,《西遊記》中「嫦娥」是對月府所有仙女的稱呼。

並非民間傳說里的後羿之妻姮娥)被貶下界,誤投豬胎。經觀音收伏,賜名豬悟能,在此等候取經人,遂引起拜見唐僧,賜號八戒,做了唐僧的第二個徒弟。後來唐僧在浮屠山得烏巢禪師傳授《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在黃風嶺遇怪刮黃風迷人,孫悟空請須彌山靈吉菩薩降伏此怪。在流沙河中,他們又收伏了觀音賜名沙悟凈並令其在等候東土取經人的水怪,賜號沙和尚,做了唐僧第三個徒弟。師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經。

觀音菩薩欲試唐僧師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賢、文殊化成美女,招四人為婚。唐僧等三人不為所動,只八戒迷戀女色,被菩薩吊在樹上。在萬壽山五庄觀,悟空等偷吃人參果,推倒仙樹,被鎮元子拿獲。

悟空請來觀音,用甘露救活仙樹。白骨精三次變化,欲取唐憎,都被悟空識破,將怪打死。八戒趁機進讒言,唐僧不辨真偽,逐走悟空,自己卻被黃袍怪拿住。被黃袍怪攝入洞中的百花公主放了唐僧並央他到寶象國給父王送信,前來搭救。

八戒、沙僧斗不過黃袍怪,沙僧被擒,唐僧被變作老虎。八戒欲回高老莊,經白龍馬苦勸。到花果山請回孫悟空,降伏妖魔,師徒四人繼續西行。

平頂山蓮花洞金角大王、銀角大王,欲拿唐僧,並有紫金紅葫蘆、羊脂玉凈瓶、七星劍、芭蕉扇、幌金繩五件寶器,神通廣大。悟空與之鬥智斗勇。屢經磨難,才降伏二怪。

烏雞國國王因不敬文殊菩薩被獅精推入井內淹死。獅精變化國王。國王鬼魂求告唐僧搭救,八戒從井中背出屍身,悟空又從太上老君處討來金丹,救活國王。獅精原來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青毛獅子所化。

牛魔王的兒子紅孩兒據守火雲洞,欲食唐僧肉。悟空因火眼金睛怕煙,抵不過紅孩兒的三昧真火。請來觀音菩薩降妖。觀音菩薩降伏紅孩兒,讓他做了善財童子。黑水河龍王變作艄公。

誘唐僧、八戒上船,沉入水府。孫悟空請來西海龍王太子摩昂擒龍回西海。車遲國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妖使巧法術,哄信君王,當了國師,國王信其讒言,殘害僧人。悟空等與三法師鬥法,一一打死他們,使之現了原形。

觀音座前蓮花池內金魚修煉成精,在通天河歲食童男童女。悟空和八戒變作童子,打退妖怪。妖怪作法,使通天河封凍,誘唐僧上冰上行走,攝入水府,觀音菩薩趕來,念咒語殺死所有魚精,把金魚收回南海。

太上老君坐騎青牛趁看守童打瞌睡,偷了老君的金剛鐲下界作怪,在金兜洞把唐僧捉去。

悟空金箍棒被收,無奈求助天庭,請來李天王哪吒太子、火德星君、鄧張二雷公、黃河水伯神王、十八羅漢等,概莫能降服,都被妖怪用金剛鐲把兵器收去,如來暗示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後來找到太上老君處,方用芭蕉扇把青牛收伏。

師徒四人繼續西行。唐僧、八戒喝子母河水受孕,悟空取來落胎泉水,解了二人胎氣。西梁國王欲招唐僧做夫婿,悟空等智賺關文,堅意西行,唐僧卻被琵琶洞蠍子變化的女妖攝去。

悟空和八戒聯手打不過蠍子精,請來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化作雙冠子大公雞,使妖怪現了原形,死在坡前。

不久,悟空打死攔路劫財的強盜,唐僧怪悟空傷生,再次把他逐走。六耳獼猴趁機變做孫悟空模樣,搶走行李關文,又把小妖變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樣,欲上西天騙取真經。

真假二悟空從天上殺到地下,菩薩、天庭眾神、地藏等均不能辨認真假,直到雷音寺如來佛處,才被佛祖說出本相,六耳獼猴被悟空打死。師徒四人和好如初。同心戮力,赴奔西天。

在火焰山欲求鐵扇公主芭蕉扇扇滅火焰。鐵扇公主惱恨孫悟空把她的孩子紅孩兒送往靈山做童子,不肯借,悟空與鐵扇公主、牛魔王幾次鬥智斗勇,借天兵神力,降服二怪,扇滅了大火。師徒四人得以繼續西去。

後來,師徒四人又先後除去了萬聖老龍和九頭蟲駙馬。唐僧師徒經過荊棘嶺,一群樹精攝走唐僧,欲逼迫唐僧成親。三個徒弟尋得唐僧後,殺死了所有樹精。後又斗黃眉怪,打死蜘蛛精,請人幫助收蜈蚣精和青獅、白象、大鵬三怪。

比丘國國王被聖壽星坐騎白鹿變化的國丈迷惑,欲從一千一百一十個小兒的心肝做葯引。悟空解救嬰兒,敗退妖邪。壽星趕來把白鹿收回。

陷空山無底洞里老鼠精又變化女子擄唐僧強逼成親。孫悟空訪知老鼠精是李天王義女,上天庭告狀,李天王察覺後遂點本部天兵下界降妖把白鼠精押回天庭發落。

滅法國王發願殺一萬僧人,孫悟空施法術,把國主後妃及文武大臣頭發盡行剃去,使國王回心向善,改滅法國為欽法國。隱霧山豹子精欲食唐僧肉,被悟空用瞌睡蟲睡倒,八戒一耙結果了妖怪性命。

師徒四人到天竺國,郡侯張榜求雨。悟空訪知原委,原來是玉帝惱火郡侯對其不敬,禁止降雨,導致大量人死亡,孫悟空毫無辦法,之後勸郡侯向善,敬了佛門,降甘霖。師徒來到玉華州,因教授王子學藝,被黃獅精盜走兵器。

悟空等三人奪回兵器,黃獅精投奔祖翁九靈元聖,即太乙救苦天尊坐下九頭獅子所化。悟空至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岩宮請來太乙救苦天尊,收伏了九靈元聖,殺死了黃獅精等。

來到金平府,唐僧元宵夜觀燈,被玄英洞辟寒、辟暑、辟塵三個犀牛攝去。悟空請來四木禽星擒拿三怪,斬首示眾。

在天竺本國,唐僧被月宮玉兔變化的假公主拋綵球打中,欲招為駙馬。悟空識破真相,會合太陰星君擒伏了玉兔,救迴流落城外的真公主。

在西牛賀洲銅台府地靈縣寇員外家化齋後,寇家遭劫,寇員外喪生。唐僧師徒被當做強盜捉起入獄,悟空入地府招回寇員外靈魂,案情大白。

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靈山聖地,拜見佛祖,卻因不曾送人事給阿難、伽葉二尊者,只取得無字經。

燃燈古佛派白雄尊者提醒唐僧師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贈紫金缽做人事,這才求得真經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東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難還缺一難未滿,在通天河又被老黿把四人翻落河中,濕了經卷。

唐三藏把佛經送回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孫悟空成了正果,金箍兒也自然脫落。自此五聖成真,共享極樂。

G. 西遊記一到一百回概括

匿名用戶
推薦於 2017-12-14
●第一回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一老猴指點,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第二回
悟空從祖師學得長生之道、七十二般變化及「筋斗雲」。一日,悟空受眾人挑唆,變為松樹,引起祖師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與佔山妖魔廝斗取勝,帶回被擄的眾猴與物品。
●第三回
悟空使攝法將傲來國庫館里兵器搬進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獸紛紛拜悟空為尊。悟空向龍王討得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屬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悟空被授以「弼馬溫」之官,他得知此官為末等職,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與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敗。金星再次招來悟空。玉帝命造齊天大聖府,讓悟空居住。
●第五回
悟空管理蟠桃園,吃盡園中大桃。又赴瑤池,喝光仙酒;吃盡太上老君葫蘆內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眾天神。
●第六回
南海觀音徒弟木叉助天王,被戰敗。觀音又薦二郎神。二郎神與悟空大戰,太上老君在天觀戰,丟下金剛套,擊中悟空。眾神押其回上界。玉帝傳旨處死。
●第七回
太上老君將悟空置入煉丹爐燒煉,四十九天後,悟空出來,大鬧天宮。玉帝請來如來佛。孫悟空一路筋斗雲,跳不出佛掌。如來將五指化為大山,壓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鐵丸銅汁飼喂悟空。
●第八回
五百年後,如來佛欲尋一信徒取經,以使佛法永傳東土。觀音率木叉,帶著袈裟、錫杖和金、緊、禁三個箍,駕雲前往。一路上收伏沙悟凈、豬悟能和小白龍;勸化孫悟空,讓他們共保取經人。
●第九回
涇河龍王為使袁守誠預卜落空,私改降雨進辰,雨量。又以所佔失准搗毀袁守誠卦鋪。袁守誠斷言龍王因違旨將被唐丞相魏徵處斬。並讓龍王向唐太宗求生路。太宗夢龍王求情,許之,命魏徵入朝隨侍,使其不能斬龍。
●第十回
魏徵與太宗對奕時,夢斬老龍。當晚太宗夢龍王索命,自此身心不安而患病。為防鬼祟,他令尉遲恭、秦叔寶夜守宮門。太宗不久亡故,在陰間遇魏徵舊友,現為陰間判官的崔珏。崔珏為太宗添壽二十年。還陽途中,太宗被冤鬼糾纏,散金銀給眾鬼而脫身。
●第十一回
唐太宗還魂,登朝宣布大赦天下,嚴禁毀僧謗佛。眾人推舉陳玄奘主持水陸大會,太宗許之。
●第十二回
觀音菩薩變成疥癩游僧,將錫杖袈裟獻給太宗。太宗將其賜予玄奘。觀音上台對玄奘言大乘佛法的妙處,玄奘願去西天,太宗封其為「御
弟聖僧」,賜號為「三藏」。三藏唐僧出關而去。
●第十三回
唐僧騎馬西行。山邊城,夜登雙叉嶺,被虎魔王部下生擒。太白金星搭救了唐僧。唐僧行至兩界山,忽聽喊聲如雷:「我師父來也!」
●第十四回
叫喊者正孫悟空。唐僧收悟空為徒。西行路上,悟空打死六個剪徑的強盜,唐僧抱怨不已。悟空縱雲離開唐僧。觀音授唐僧緊箍咒,悟空接受龍王勸告,重來保護唐僧,戴上了緊箍咒,表示不現款違背師言。
●第十五回
途徑蛇盤山,馬匹被鷹愁澗中之龍吞食。觀音召出惡龍,將其變為白馬賜給唐僧當座騎。
●第十六回
行到觀音禪院,老住持為謀占袈裟,欲縱火燒死唐僧師徒,悟空從天界借鑒是避火罩罩住唐僧,自己在一邊鼓風,使火燒凈禪院。黑風山的熊羆怪趁火偷走袈裟。悟空上山尋妖索要袈裟。
●第十七回
悟空見一黑漢正與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開佛衣會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與黑漢熊精相鬥。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第十八回
高老莊高太公因妖怪入贅其家請求降妖。悟空變為太公之女。迷惑妖怪。又現出原身。妖怪化作狂風而逃。悟空緊追。
●第十九回
那怪入洞取出九齒釘耙一悟空大戰,當聽悟空說為保護唐僧取經過此,那丟下釘耙,跟悟空去拜見唐僧,被取明為豬八戒。三人到浮屠山、逢烏巢禪師,從其處得《心經》一卷。
●第二十回
黃風嶺的黃風怪先鋒虎精,將唐僧攝往洞中。悟空、八戒趕往洞口搦戰。虎先鋒難抵敗逃,被八戒一耙築死。
●第二十一回
悟空斗不過黃風聖,敗下陣來。請來靈吉,抓住黃毛貂鼠變的妖精,救出唐僧。
●第二十二回
流沙河中妖怪徑搶唐僧,八戒悟空去戰,妖怪鑽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見觀音,觀音讓木叉與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凈。悟凈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
●第二十三回
驪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母女四人,意在試探四眾禪心是否堅固,唯八戒禪心不堅被捆。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後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
●第二十五回
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第二十六回
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第二十七回
唐僧遣悟空去化齋飯。山中妖精,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第二十八回
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風揚石,砸死上山捕猴的眾獵戶。
唐僧誤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與與老妖黃袍怪在半空中亂殺。
●第二十九回
唐僧在洞內見一婦人,自稱是寶象國公主,十三年前被黃袍怪攝來。公主勸老妖釋入唐僧。行到寶象,國唐僧向國王遞上婦人所託書信。國王懇求八戒、沙僧降妖救女,二人應諾,往戰黃袍怪,八戒難敵,鑽入草叢躲藏。沙僧被黃袍怪擒入洞中。
●第三十回
黃袍怪變為一美男子,前往寶象國探望岳丈國王,將唐倍變為猛虎。白龍馬變為宮娥,舉刀暗算黃袍怪,被打中後腿。八戒要回高老莊,白龍馬勸他去找悟空。悟拒絕,八戒下山大罵,被眾猴捉回。
●第三十一回
八戒用激將法使悟空當下隨他前來。悟空變成公主痛哭,吞下九怪的內丹舍利,現出本象,一路棍棒打得妖怪無影無蹤。悟空去天界查訪,星神念動咒語,將那私自下凡作怪的奎木狼收回。悟空將公主帶回國,並使唐僧恢復原身。
●第三十二回
行至一山,悟空聽說有妖,攛掇師父讓八戒去巡山。八戒要躲懶睡覺,編謊騙人,但被變成蟲的悟空一一聽知,當面戳穿其謊言。八戒只得再去探路。兩妖之一的銀角大王率眾妖洞巡邏,捉住八戒。
●第三十三回
銀角大王變做一跌折腿的道士躺在路上,唐僧讓悟空將其背起。那妖遣來三座大山壓住悟空,將唐僧、沙僧拿到洞中。土地、山神等搬開大山,使悟空脫身。悟空變成老道士,在哪吒太子幫助下,用假葫蘆換了妖怪裝人的真葫蘆。
●第三十四回
悟空變老妖進洞,被吊起的八戒識出走了風聲。銀角大王與悟空大戰。悟空拋出壓從老妖處得的幌金繩將對手捆住。銀角大王念松繩咒解脫,反用繩捆住悟空。悟空變出鋼銼,銼斷繩子脫身。又變成小妖偷走幌金繩。銀角大王用葫蘆裝了悟空。悟空騙魔開啟葫蘆,乘機逃出,再潛入洞,偷得葫蘆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獲寶伏邪魔銀角大王被悟空用葫蘆裝入,頃刻便化為水。金角大王用扇扌+扇出烈火敗悟空。悟空鑽入洞內,竊得凈瓶和扇子。將老魔裝入凈瓶,太上老君說受觀音之託,讓童子化為兩位妖魔考驗唐僧師徒。二童子復活歸天。
●第三十六回
來到一座破寺,師徒四人在庭院賞月。唐僧思鄉,悟空以月為喻,為其點明「見佛空易,返故田亦易」之理,唐僧解悟,滿心歡喜。八戒、沙僧觀月,於佛理亦各有所得。
●第三十七回
唐僧夢前來,自稱是此地烏雞國國王,三年前被一道士推入御花園井中害死,道士變為國王篡位。又交給唐僧一玉王+圭。作為告知親生太子的表記。唐僧從夢中驚醒,但階下卻真有一玉王+圭。悟空變為白兔,將出城打獵的太引入寺中。又變成一矮人為太子言明其父王事,並請他回去向母驗證。
●第三十八回
母後和太子經過對證,確認現今君王為妖所變。悟空八是御花園,在芭蕉樹下到已被掩埋的井。八戒下井,得國王屍身,背回寺中。並挑唆師父念緊箍咒逼悟空將死者醫活。
●第三十九回
悟空向太上老君索得一粒還魂丹,救活國王,假國王大恐,變為唐僧,但因不會念緊箍咒而被識破。文殊菩薩對悟空說,國王曾將自己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故派遣騎來浸國王年,以報前恨。
●第四十回
紅孩兒縱風將唐僧懾走。悟空得知紅孩兒是自己五百年前結拜的
兄長牛魔王之子,欲藉此關系向他討還師父。
●第四十一回
紅孩兒不信悟空所說,從口鼻中噴出煙火燒退悟空八戒。龍王弟兄被請來向紅孩兒噴水,反使一身煙火的悟空幾乎被激死。八戒去請觀音,被那怪假扮觀音,賺入洞內。
●第四十二回
悟空變做牛魔王被紅孩兒問破綻,縱筋斗雲徑投南海,請觀音收服了紅孩兒。
●第四十三回
黑水河中妖怪變成船家,將乘船的唐僧、八戒攝去水底。沙僧潛水與那怪大戰,不能獲勝。悟空問罪於龍王。龍王命太子摩昂前去收伏。
●第四十四回
行至車遲國。國王興道滅佛,僧人都被罰做苦工。悟空監工道士,放走諸僧,又叫醒八戒、沙僧,鼓風吹散道士之會,推倒觀內塑像,變為三清大吃供品。
●第四十五回
眾道士將三人當作降臨的三清祈拜,以求對水。三人將尿施與,縱雲而回。三大仙向國王奏說悟空等打死道士、冒充三清事。國王命唐僧等與三大仙賭賽求雨。虎力大仙先登壇弄法,召來風、雲、霧諸神和四海龍王,被悟空使法力阻住,無雨降下。悟空登壇,風雷大作,暴雨傾盆。
●第四十六回
虎力與唐僧各在一高台上坐禪。虎力變出臭蟲咬唐僧,悟家變成蜈蚣叮虎力大仙,使他跌下;賭猜櫃中之物,賭砍頭剖腹油鍋洗澡等:由於悟空使計,三大仙皆輸。
●第四十七回
前方到八百里的通天河。四人夜宿在河邊村裡一老者家,聽說此地有一錄感大王,慣施甘雨,唯每年需吃一對童男女,今年輪到吃自己之女與其弟之子。悟空變童男,讓八戒變童女,在廟里等候那妖。
●第四十八回
那怪被八戒舉耙築下兩片魚鱗,逃回水宮。妖怪凍結河面。誘唐僧踏冰過河,使其落入水中。被藏於宮後石匣內。八戒、沙僧、白馬和悟空會齊,返回村莊。
●第四十九回
八戒、沙僧將怪引出水面,悟空掄棒便打,那怪潛入水中不出。觀音被悟空請來,收伏妖怪,言明那怪是自己池中金魚走脫成精。河中老黿馱唐僧師徒過河,並托唐僧去西天問佛祖自己將來之事。
●第五十回
悟空以金箍棒畫一阻妖之圈,讓唐僧等坐在圈內,便去化齋。唐僧三人不耐等候,遂出圈行至前方人家,誤入獨角兕大王之魔洞。悟空忙趕去與魔交戰,卻被那魔拋出一個圈子,將金箍棒套去。
●第五十一回
悟空上天查訪那怪來歷無果,先後請來托塔天王父子、火神、黃河神等助戰,皆未取勝。悟空發怒,以毫毛變出三五十小猴,又被套走,悟空變蒼蠅飛入洞,拿起金箍棒一路打了出去。
●第五十二回
悟空變成促織入洞,拿了諸神被套去的兵器出來,又被那怪使圈子套走。如來佛遣十八羅漢來,亦斗怪不過。一羅法言,如來曾示意去問太上老君降怪之法。悟空請來老君,用芭扇出那怪三相,原來是老君座騎青牛,其圈為老君的金剛琢。
●第五十三回
唐僧和八戒飲了河水而懷胎。悟空往索落胎泉水,如意真仙因其侄紅孩兒被悟空而降生恨。悟空教沙僧趁自己誘開真仙之機,取走泉水。唐僧八戒飲水解胎。
●第五十四回
到都城城關,一行人被女官接入館驛,女王欲招唐僧為夫。悟空讓唐僧假意應承。四人入城,女王在宮中設宴款待,宴後,倒換關文,差三徒前往西天。唐僧邀女王同乘龍車出城為三徒送行,趁機與三徒共投西方,路旁忽閃出一女,弄風攝走唐僧。
●第五十五回
三徒趕至一座高山,見山中有洞。悟空變峰入一山洞,正逢女妖挑逗唐僧,與怪相鬥,被螫頭部。八戒被螫了嘴。觀音讓悟空請天神昂日星宮,治好八戒、悟空之傷,又現出大雄雞原身,嚇死那怪,原來是一母蠍成精。
●第五十六回
唐僧被一夥強盜吊在樹上,悟空救下唐僧,打死二人,當晚,投宿一老者家,老者之子與強盜發現悟空,便欲謀財報仇。老者報信,師徒走脫,強盜追來,被悟空打得死傷傷,老者之子亦被割下頭,僧大驚,先念起緊箍咒,使悟空疼痛難忍,又趕走了他。
●第五十七回
悟空去見觀音被留。假悟空打倒唐僧,搶去包袱。在花果山念包袱內的文牒,並聲言自己將去西去天取經,沙僧見了,去南海拜見觀音。忽見悟空在旁,於是掣杖便打,並向觀音述說自己所見。觀音遣悟空沙僧同去花果山。
●第五十八回
悟空見假悟空而發怒,兩個舞棒在空中惡戰,真假難辯。如來認出假悟空是六耳彌猴,使他現了原身。悟空一棒將其打死,又被觀音送回唐僧處。
●第五十九回
前方火焰山擋路,悟空向牛魔王妻羅剎女借扇,羅剎女因其子紅孩兒被悟空降伏,一扇悟空扇到五萬里外的靈吉菩薩處。悟空得到定風丹再到索戰,被扇不動;接著變成蟲子入洞,飛到茶水中,被羅剎女飲下肚,在腹內翻騰。羅剎女只得將扇借給悟空。悟空扇火不息,方知假扇。
●第六十回
悟空到積雷山找到入贅玉面公主的牛魔王借扇;牛魔王被請走赴宴。悟空偷了牛魔王座騎金睛獸,變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騙得真扇,依羅剎女所教之法將扇變大。卻不會變小。牛魔王失金睛獸,忙趕回芭蕉洞。
●第六十一回
牛魔王變成八戒,接過定扇,現出三相與悟空相鬥。在眾護法神將幫助下,牛魔王敗走。諸金諸剛與天兵天將,將牛魔王收伏。悟空用羅剎女交出的寶扇扇息山火,師徒翻越火焰山。
●第六十二回
四人隨披枷戴鎖的和尚們來到金光寺。悟空得知夜得知夜放霞光之寶為龍王駙馬九頭蟲盜,受國王之託前去擒妖取寶。
●第六十三回
那妖怪是一個九頭巨鳥。悟空在二郎神與梅山六聖幫助下。斗敗那妖,騙得塔寶。
●第六十四
八戒開路行至荊棘嶺上,被一自稱荊棘嶺土地的老者,化作陰風將唐僧攝去。那老者同另外三老者是柏、檜、竹、松之精。四老揚道,唐僧主佛。杏仙女前來要與唐僧匹偶。眾徒尋來,樹精化為樹木。八戒諸樹築倒。
●第六十五回
唐僧進「雷音寺」拜佛,和悟空、八戒、沙僧一被合在金鐃之內,揭諦上天請來星神,亢金龍用角沿鐃縫鑽入,救出悟空。悟空打碎金鐃,老妖忙用搭包將眾神盡皆裝入。夜半,悟空放去師父,唱同弟與諸神。那妖追出,又裝去唐僧師徒與眾神。悟空走脫,去請武當山真武大帝來搭救。
●第六十六回
真武派出的五龍、龜蛇及盱眙山小張太子和四大神將,盡妖魔裝入搭包。悟空正凄慘時,彌勒佛忽然降臨,稱那怪是自己司磬的黃眉童在成精。悟空依彌勒計鑽入那怪腹內翻騰擺布。彌勒將怪裝入袋內。
●第六十七回
七絕山一蟒成精作怪、悟空乘其張口來吞,借勢鑽入其腹,將金箍棒從背上搠出,那怪死於土中。八戒現成巨豬,沿稀柿行一路拱去,唐僧一行翻越七絕山。
●第六十八回
師徒一行入朱紫國。國王患病求醫。眾官依八戒之言請悟空上朝給國王治病。
●第六十九回
上論妖邪國五被悟空醫好病,說出病根是因三年前端午,麒麟山妖精賽太歲掠走竽後金聖所致,說話間妖怪驟臨,悟空讓八戒、沙僧在比護持,自己急縱祥江,跳將上去。
●第七十回
悟空打跑賽太歲派來的先鋒,打死一自換去朱紫為下戰書的小妖,攜其屍回國。國王把皇後曾戴的黃金串交給悟空作為表記。悟空變成被打死的小妖進山入洞並差,將寶串交交給皇後,並托她將那怪放煙、沙、火的三個金鈴騙來,剛要盜走,驚動那怪,只好丟下金鈴,變成蒼蠅藏身。
●第七十一回
悟空使計騙得妖怪金鈴,溜出洞外挑戰,引出那怪,用鈴搖出煙、沙、火,使那怪走投無路。觀音灑甘露救火,並言此怪是自己座騎金毛犭+孔,因報國王射傷孔雀大明王菩薩子女之恨,來此拆散國王鸞鳳。
●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中七女妖把進來化齋的唐僧吊上房梁,又從臍冒出絲繩,將庄門漫住。悟空變蒼蠅見七女在庵旁溫泉洗浴,遂變餓鷹,叼走其衣。八戒下水變成鯰魚亂鑽,然後現出本相,舉耙便築。眾女盤絲絆倒八戒回洞。悟空用毫毛變眾鳥,滅了守洞毒蟲,救出唐僧,七女已走脫。
●第七十三回
七女妖去師兄道觀避難,見唐僧等來,暗請道士為己報仇。道士以毒茶毒死唐僧、戒和沙僧。悟空撞破蛛網,打死七女妖的原身大蜘蛛。那道士兩脅下乾眼齊放金光,罩住悟空。悟空與之相鬥,根據黎山老姆所說,請來毗藍婆菩薩,用金針破金光,入觀救活唐僧三人,又將道士現出的原身大蜈蚣畏帶走。
●第七十四回
太白金星來說山中三位魔王很神通。悟空變成一小妖聲言孫悟空要來打死眾妖。眾妖魂飛魄散,哄然而去。
●第七十五回
悟空進洞,見獅怪、象怪和鵬怪,但不慎被鵬怪看破捆翻,裝入寶瓶。瓶內相繼出現烈火、蛇和火龍,他忙拔下觀音賜給的救命毫毛變成鑽子透瓶底鑽出,被獅怪張嘴吞下。獅怪飲葯酒欲毒死悟空。悟宛飲酒後撒起酒瘋,將獅怪折磨得死去活來。
●第七十六回
悟空迫使獅怪答應送唐僧過山。象怪攔住,以鼻捲去八戒,捲住悟空。悟空以棒搠其鼻孔而被扌+卒放,又拿住象鼻將其牽回,迫他答應讓唐僧過路。三魔定計,在前面城市攔住三徒大戰,眾小妖趁機將僧搶入城內。
●第七十七回
八戒被怪咬住,沙僧被象捲住,悟空縱筋斗雲欲走,被鵬怪飛上抓住。三怪將師徒入入籠內蒸時,悟空脫身,救出唐僧等,卻魔頭察覺,又將唐僧等人捉回。悟空拜請如來,如來令文殊、普賢二菩薩分別收伏自己騎青獅和白象。如來使鵬怪落在自己頭上,現了原身。
●第七十八回
前方城市,每戶人家前置一內有小兒的鵝籠。驛丞言道,國王貪愛道士獻來的美女而致身體九+王羸,又聽道士之言,欲以一千餘小兒心肝為葯引。悟空識得那道士是妖邪,令諸神將鵝籠藏起。又聽那道士言說唐僧心肝強過丟失的一千小兒心肝。悟空變成唐僧,被武士押上朝廷。
●第七十九回
悟空將自己胸腹剖開,唯缺道十所要的黑心,現出原身,打敗道士。妖道化寒光投東而走,被壽星在空中罩住。妖道現出壽星座騎白鹿的原身。悟空打死化為美女的狐狸,回城令諸神送歸小兒。
●第八十回
悟空見山中黑松林內有黑邪之氣,勸唐僧不要救被綁在樹上的妖女,唐僧不聽,帶女子到禪林寺。寺中老喇嘛請師徒入內,並引出七八十個小喇嘛相見。
●第八十一回
悟空聽眾僧說有妖魔在此傷人,夜間變成一小僧,一位美女來引誘,他現出原身,輪棒就打。那女子攝走唐僧。山神、土地跪告陷空山無底洞中之妖攝去唐僧。悟空讓八戒入山探路。
●第八十二回
八戒探明那妖與唐僧晚間成親。唐僧用悟空之計,邀那怪入後花園,摘下悟空所變紅桃奉與妖怪。悟空入肚,迫使那怪送唐僧出洞。
●第八十三回
那怪出洞變花鞋為替身敵住三徒,復攝唐僧入洞。悟空發現那怪供奉的父兄托塔天王與哪吒牌位,不禁大喜,執牌位上天,先向玉帝告天王縱女精害人罪,又隨金星到天王府。天王父子隨悟空下天界。那怪是曾被天王父子降伏,拜為父的鼠精。見到哪吒,磕頭求命。
●第八十四回
滅法國國王專嗜殺僧。悟空趁夜縱雲入城,變成燈蛾飛入一客店,拿走眾客衣服,復駕雲出城。師徒衣至客店,睡在大木櫃內。店內伙計聽悟空說帶有許多銀兩,夥同賊盜,將大櫃抬出城去。官兵奪回大櫃。悟空出小悟空,將國王、嬪妃作眾官均剃成光頭。
●第八十五回
君臣表示不再殺戮和尚。師徒從櫃中跳出,倒換關文。行至一座高山,八戒與妖怪相鬥而取勝,那怪以三小妖變成自己替身,敵住三徒,自己趁機抓去唐僧,悟空見師父,不由大驚。
●第八十六回
八戒將妖洞之門築破。妖怪拋出樹根做成的唐僧頭,被悟空識破。又拋出真人頭,騙過三徒。悟空、八戒決心報仇,屯那怪相戰。悟突變成瞌睡蟲,使眾妖睡倒,又去後園解下師父再次入洞將怪綁出。八戒一耙將其築死,原來是一豹精。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郡官張榜懸賞,祈雨除久旱。原來郡侯不敬天,故被降災。悟空勸郡侯歸佛教,上天徑訪九天應元天尊,借來雷、電、雨諸神,降雨三尺。郡侯為四眾建生祠。
●第八十八回
到天竺國玉華城,三徒為三個前來尋畔的王子演示身手,使他們折伏。玉華王懇請悟空三人收三子為徒,並借三人兵器為王子依樣製作。三兵器在廠坊夜放異彩,被附近虎口洞妖怪看見攝走。
●第八十九回
悟空入山偵知妖王欲買豬羊祝得到兵器,與八戒就成二小妖,讓沙僧扮作販豬羊者,三人進入洞中,各抓兵器,邊打邊走。妖王黃獅怪至竹節山盤桓洞其祖翁九頭獅處告急。祖翁率從獅怪來城。
●第九十回
九頭獅噙走唐僧和玉華王父子,叼上八戒。悟空也被叼入洞中。悟空打死看守的小妖走脫,又根據土地所說,訪九頭獅之主太乙天尊。天尊降了九頭獅。王子隨悟空三人習武。
●第九十一回
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第九十二回
八戒、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斗木犭+解、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第九十三回
前行到「布金禪寺」。寺僧道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次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第九十四
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第九十五回
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第九十六回
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第九十七回
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第九十八回
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第九十九回
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 第一百回
四眾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和眾官歡迎。次日,太宗升朝,作《聖教序》以謝唐僧取經之功,又納蕭(王+禹)之議,請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經法。唐僧捧經登台,忽聽八大金剛召喚,便騰空而去西天。如來授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

H. 求西遊記91回—100回的章節梗概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八戒、 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斗木犭+解、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今 天竺國朝王遇偶前行到「布金禪寺」 。寺僧道 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次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圖富貴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蟄 聖顯幽魂救本原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知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第一百回 徑回東士 五聖成真四眾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和眾官歡迎。次日,太宗升朝,作《聖教序》 以謝唐僧取經之功,又納蕭(王+禹)之議,請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經法。唐僧捧經登台,忽聽八大金剛召喚,便騰空而去西天。如來授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

I. 概括西遊記91-100回的主要內容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師徒入金平府城個慈雲寺宿下,又隨寺僧入城看燈。空中忽現妖怪所變的三尊佛身,將唐僧攝走。悟空斗不過三怪,對八戒、沙僧言說那三怪似是三頭犀牛成精。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八戒、 沙僧相繼被擒。悟空上天請來角木蛟、斗木解、奎木狼與井木犴四星降妖,三妖落荒而逃。入夜,寺主言去年風刮風一處稱天竺國公主之女子入寺至今,並托唐僧去國中打聽。次日,師徒入城,一妖變成的公主正投綉球選駙馬,擊中唐僧。

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今 天竺國朝王遇偶前行到「布金禪寺」 。寺僧道 此即是當年給孤獨長者請佛講經,金磚布地的園祗。直至西洋大海。龍太子拿了一犀,井星現出塬身,咬死一犀,眾神又捉一犀。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御花園 一怪空懷情慾喜國王降旨,讓唐僧師徒先去御花園安歇用齋。至婚日,悟空讓唐僧應承婚事。國王在關文上畫押用印,打發三徒四驛館。悟空變成蜜蜂,飛入朝中,落在唐僧帽上。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公主為妖邪所變,因敵不過悟空,鑽入山洞,被悟空尋見。太陰星君稱那是月宮中玉兔,將其帶回。國王傳旨繪下唐僧四人真容供養。

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圖富貴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蟄 聖顯幽魂救本原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知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第九十九回

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九九數完魔滅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

第一百回

徑回東士 五聖成真四眾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和眾官歡迎。次日,太宗升朝,作《聖教序》以謝唐僧取經之功,又納蕭之議,請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經法。

唐僧捧經登台,忽聽八大金剛召喚,便騰空而去西天。如來授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

(9)西遊記100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第91-100回呈現世俗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雙重極權——皇權和神權,生存主體無論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都被牢牢地桎梏,屈服於政權和宗教的二重宰制,在心理結構上集體無意識匍匐於皇帝和佛祖的腳下。

顯然,《西遊記》的文本散發著與生俱來的國民奴性氣味。即使是作為反叛偶像的「英雄」最終也不得不拜倒在象徵高高在上統治形式的佛的「法力」之下。

孫悟空是一個「古典式英雄」。既是一個充滿游戲精神的可愛英雄,又是一個也會遇到艱難困苦,遭受人生挫折的的英雄。顯然,在被如來佛的魔法鎮壓之後,孫悟空顯明為一個不徹底的英雄和遭遇災難的英雄,身體和精神同時被囚禁。

從具體細節考察,孫悟空是一個神話的虛幻英雄,而且是一個不斷求援的英雄,是必須藉助法術和寶物的英雄,在大鬧天宮之後,他的英雄形象則表現出在對凡人的救助上。

豬八戒為人好吃懶做,憨厚,膽小,且貪圖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富有喜劇色彩的,而且有時也立有功勞。跟隨唐僧西天取經。最終得正果,封號為「凈壇使者」。

沙僧一路主要負責牽馬,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得成正果後,被封為「金身羅漢」。

J. 《西遊記》第96回至第100回內容概括

第九十六回

師徒又入一城,前往性喜齋僧的寇員外家。唐僧為員外做罷齋僧已夠一萬的圓滿道場,寇員外為唐僧師徒送行,大哭而返。

第九十七回

強盜夜入寇家踢死員外。其妻屯子赴官府誣告唐僧一行。悟空縛那伙強盜。師徒欲將財物送還寇家,被這兵押入城中。至五更時,悟空變蜢蟲飛入寇家,叮在棺材上假冒員外之魂說話,讓其妻撤回訴狀;

又飛入刺史住宅,冒充家其伯考之魂,令釋放唐僧一行。天明時,從半空里伸下一隻腳,將縣堂麗滿,令眾官立即放出唐僧。師徒被釋,悟空徑闖森羅殿索回寇員外魂,使其死而復生。

第九十八回

到玉真觀,受到金頂大仙迎接。次早,四眾登靈山。逢大河。唐僧失足落水,凡體肉胎脫下成為水中一屍。一行上山直至如來佛之雷音寺,拜見如來。阿儺、迦葉奉如來命去檢取佛經,但趁機索取禮物,唐僧未備,拿到無字經書。唐僧再來求佛,阿儺、迦葉得到唐僧的紫金缽後,方傳真經。

第九十九回

觀音菩薩查僧所受之災,見距九九八十一之數尚缺其一,故令揭諦再生一難。遣送四眾的八大金剛接到觀音法旨,遂使騰雲的四眾墜落於通天河西岸。

老黿馱四眾渡河,但因唐僧忘記向如來問他所託之事而將師徒四人和馬匹拋在水中。諸陰魔興風作雨欲奪經而未成功。天明後,莊上人見唐僧師徒歸來盛情款待。夜至三更,師徒離去。

第一百回

四眾回到長安,受到唐太宗和眾官歡迎。次日,太宗升朝,作《聖教序》以謝唐僧取經之功,又納蕭之議,請唐僧去雁塔寺演涌經法。

唐僧捧經登台,忽聽八大金剛召喚,便騰空而去西天。如來授唐僧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為斗戰勝佛;豬八戒為凈壇使者;沙僧為金身羅漢;白龍馬為八部天龍馬。

(10)西遊記100回擴展閱讀:

1、斗戰勝佛

斗戰勝佛是佛教裡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西遊記》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的孫悟空最後被封為斗戰勝佛,所謂「佛」,就是「覺悟者」的意思,是屬於佛家的說法,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受封是在天竺靈山大雷音寺,是西牛賀洲(地球)的地界,屬於藝術創作描寫。

然而,在佛家並沒有職位的高低、先後,佛的智慧境界是圓滿無漏的,不是某某存在封的、認證的,而是靠自力證得,吳承恩這樣寫,主要是想借這個來影射當時的社會和官場,從佛家的觀點來看,「佛」是最高的悟道者,其次是「菩薩」,再者「羅漢」,因而從小說來講在悟道的程度上,孫悟空是要超過五百羅漢的。

2、凈壇使者

豬八戒是明朝小說家吳承恩所作《西遊記》中登場的虛擬角色。又名豬剛鬣,法號悟能(觀音取),渾名八戒(唐僧取),是唐僧的二徒弟,會天罡數的三十六般變化,所持武器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親賜的上寶沁金鈀(俗稱九齒釘耙)。

豬八戒前世為執掌天河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一直傾慕容貌過人的霓裳仙子(屬於嫦娥中的一員,《西遊記》中「嫦娥」是對月府所有仙女的稱呼。並非民間傳說里的羿妻嫦娥)。

《西遊記》中各路神仙基本借鑒了正統道教神仙錄,由高老莊一集豬八戒提及可見,豬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帥即是水神天河憲節。因調戲霓裳仙子並且惹來糾察靈官後,又拱倒鬥牛宮被貶下凡塵,卻又錯投豬胎,後受觀音點化,成為唐僧的弟子,與孫悟空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

3、金身羅漢

沙僧,又叫沙和尚、沙悟凈,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在書中也稱黃婆,土母、刀圭,五行屬土,俗稱沙和尚、沙僧。原為天宮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因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危害一方,專吃過路人。

後經觀音點化,賜法號悟凈,一心歸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玄奘法師(又稱唐三藏或唐僧,俗名陳禕)西天拜佛求取真經。

沙僧個性憨厚,忠心耿耿。他不像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貪戀女色,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踏踏實實,謹守本分,最終功德圓滿,被如來佛祖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屬於菩薩位,不是羅漢位。

4、八部天龍馬

在《西遊記》中,白龍馬最後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的玉龍太子,小說並未提及其名和法名。在原著中被稱為「玉龍三太子」,並沒有「小白龍」這一稱呼。電視劇《西遊記後傳》中稱其名為敖烈。

因縱火燒了龍宮殿上玉帝賜的明珠,犯下大罪被送上剮龍台處死,後被觀世音菩薩救下,命其在蛇盤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經,後誤食唐僧坐騎白馬。

被觀音菩薩收服後,鋸角退鱗,幻化為龍馬代替原坐騎承載唐僧去西天取經。後功德圓滿,加升中職正果,被賜封為「八部天龍馬」,屬於天龍八部眾之一。而眾佛佛位中稱之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