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巴什佛寺遺址
① 西域最大的佛寺遺址在哪裡
西域最大的佛寺遺址在哪裡?
暮鍾響起,佛音從偌大的寺院傳遞到天籟,整個西域籠罩在佛的世界裡。星星點點的油燈裝飾著大大小小的佛堂,坐禪的僧人從行善開始,闡述佛教的淵源。
1、庫車——漢唐龜茲佛都
抵達蘇巴什佛寺,一場冬雪剛剛降臨新疆庫車縣。曾經的龜茲故地,被冬天的霧霾覆蓋。來不及品味這座小城充溢的現代文明,我便一腳踏進了漢唐,行走在佛的世界,再一次被佛語擦亮了雙眼。
漫步於佛堂的殘垣斷壁之間,我聆聽不到來自千年之外的驚喜。如今的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依然靜悄悄地聳立在庫車河兩岸。昔日的輝煌被時光掩埋,游離於歲月的記憶里,我只能折腕嘆息。
從這里一直向東望去,高昌、敦煌、武威、麥積山、西安、洛陽、大同等一座座佛寺,連綿延續到最東方和最南方,這些聚集了龐大力量的精神信仰,組成了浩瀚的佛的國度,經久不衰。
當時光靜止,佇立於這座曾經的西域佛教中心,宏大的佛寺建築浮現在眼前,成百上千的僧侶打禪或誦經,耳邊傳來佛堂大殿令人心顫的梵梵佛音,彷彿置身於一座佛國的聖殿。
如今,曾經的西域佛教,被另一種信仰代替,一段歷史終將成為歷史。時光漸漸遠去,面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殘垣斷壁,見證和訴說著龜茲大地上的歷史變遷和發展。
東寺佛塔,據說下面埋葬著大玉佛腳。
2、 世界文化遺產煥發生機
時間定格在2014年6月,蘇巴什佛寺遺址獲得申遺成功,對於庫車縣各族人民群眾來說是一大盛事,也是阿克蘇地區的一件大事。這座漢唐時期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將向世界敞開寬闊的胸懷,源源不斷地接納各地紛沓而至的專家、學者、遊客及各界人士,蘇巴什佛寺遺址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
蘇巴什佛寺作為絲綢之路上東西文化的連接點,承載著世界佛教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並為研究龜茲文明、中國歷史和世界文化提供了充分的史料。
佛教產生於印度,它的最高發展階段是在中國內地。寺院方面,蘇巴什佛寺是在西域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傳播中心,西承印度、犍陀羅佛教藝術緒脈,但又在形制、布局、設施等進行創新,對龜茲以東產生深刻影響,尤其是佛塔的形制影響中國內地就更為深遠。
這座遺址始建於魏晉,鼎盛於隋唐。唐貞觀二年(628),玄奘去印度取經西行來到這里,並滯留兩月有餘。唐安西督護府移設龜茲後,內地高僧紛紛雲集,該寺佛事興隆,晨鍾暮鼓,燔火不絕。
專家們認為,蘇巴什佛寺遺址對研究龜茲地區古代地面佛寺遺址的建築方式、布局等方面佔有較高的意義,東、西佛寺的整體建築,代表了古代龜茲以至西域當時建築的先進技術。土坯與夯土是古代乾旱地區的傳統建築技術,西域、中亞、中東普遍應用,古今如此。
但我們發現,西域地區保存的高大建築比較多,尤其是在龜茲地區,超過10米的烽燧、佛塔和大型建築基座的建築遺存龜茲很多。如克孜爾尕哈烽燧,現通高15米多,烽燧幾乎垂直於水平拔地而起,它建於東漢,經千餘年而不塌,可見夯土技術之高超。而蘇巴什佛寺遺存佛塔的高度,有3座在8至9米,有兩座在13米以上,除去人為和自然破壞因素,仍能雄偉屹立至今,此種以土為建築材料的技術,亦是西域建築技術的傑出範例,是研究西域古代建築的極好標本。
庫車縣本土龜茲歷史研究專家裴孝曾說,蘇巴什佛寺能夠申遺成功,因為它具有突出的世界普遍性,「北傳佛教」的傳播,也就是沿著古代陸路交通大動脈——絲綢之路推進的,故「北傳佛教」也被成為「絲路佛教」。由於絲綢之路與「北傳佛教」相結合,佛教就在傳播中注入了東西方文明的因素,因此說,「絲路佛教」成為少有的世界重要文化的載體。佛教在印度本土的發展,就吸收了犍陀羅地區與希臘文化相融合的新的佛教造型藝術,印度哲學與希臘藝術取得完美結合成功,佛教藝術繼續傳播,又有兩河流域文明匯入,越過蔥嶺,中華文明與其產生碰撞與匯合,因此,西域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唯一匯合的地區,而龜茲又是集中而突出的地方之一。當前迫切的是申遺成功後,要積極地對遺址進行搶救性的保護,使其現有面貌不再遭受破壞,然後開展全方位研究,進一步揭示它的深層次文化真諦。
目前,除維修加固工程外,庫車縣正積極申請建設遊客接待中心和文物展示廳等項目,積極滿足世界各地的遊客來佛寺遺址觀光旅遊,並邀請了專家做相關規劃,爭取向遊客開放東寺。王志疆說蘇巴什佛寺申遺成功,既能很好的處理開發利用資源與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實現文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又進一步促進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是功在當代、造福後世的崇高事業。
西寺佛塔,背後就是埋葬千年女屍的地方
3、揭開寺院千年女屍的神秘面紗
20多年前,新疆考古專家在蘇巴什佛寺遺址進行考古挖掘時,曾在西寺大殿(以庫車河為界分為東西寺院)發現一具腹內懷有身孕的女屍。當時,很多考古專家不能理解,這具女屍為何埋在寺院內最重要的大殿呢?
眾所周知,古代凡是信佛的人必須六根清凈、終生不娶。難道說是這座寺院里的高僧有了「外遇」,紙終包不住火,情人有了身孕,便以燒香為名進寺院尋高僧討說法。害怕事情敗露,高僧就將情人活活勒死,偷偷地埋在大殿後面的牆層里。不料,千年以後,卻被後人發現了這一秘密。
這只是一種猜想。而這種猜想,卻有悖於佛教以善為本的的形象。
近日,裴孝曾老人卻給出一個驚人的答案。他說結合眾多專家的研究和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可以確定蘇巴什佛寺遺址是龜茲皇家寺院,埋在西寺大殿的女屍必定是龜茲王室的直系親屬,或者是傳說中的龜茲公主。因為只有龜茲王室最尊貴的人才能埋葬在寺院里,經過僧人的超度,死後在天堂也能享受榮華富貴。
佛教從印度傳入西域後,逐漸向東發展和輻射,形成了今天的佛教傳播格局。但也再次證明了西域(新疆)從古代開始就已經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 請解決下↓題
1新疆:世界文化遺產新聞發布,在卡達首都多哈召開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作為線路文化遺產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疆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遺址、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等六個遺產地成為新疆首批世界文化遺產。
2侗族:2009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格薩爾史詩》被稱為當今世界仍被傳唱的最後一部史詩
3藏族: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熱貢藝術
熱貢藝術是中國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頗具廣泛影響的流派。熱貢藝術從十五世紀開始,發祥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境內隆務河流域。同仁地區在藏語中稱為「熱貢」,因此這一藝術便統稱為「熱貢藝術」。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
4蒙古族:載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的名錄:
1.蒙古民族節日那達慕,
2.蒙古族呼麥藝術,
3.獵鷹節,
4.蒙古族民間長調,
5.馬頭琴傳統藝術,
6.蒙古包傳統工藝,
7.蒙古羊踝骨彈射,
迫切需要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蒙古笛子演奏長調的傳統方法-閉氣式,
2.蒙古史詩,
3.蒙古民間舞蹈藝術:貝勒格,
4.蒙古樂器朝爾演奏傳統藝術,
5.蒙古書法,
6.母駝勸奶習俗,
載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
世界文化遺產:
1.蒙古阿爾泰山岩畫群,
2.鄂爾渾峽谷遺址,
3.「布爾汗哈勒敦山及其周圍祭祀地」
世界自然遺產:
1.烏布蘇湖盆地,
載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
世界文獻遺產:
1.羅.黃金史冊,
2.蒙古硃砂版的丹珠爾經
3.九珍甘珠爾經,
亞太地區的遺產:
1.度母經,
此外,載入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范圍內的全球自然資源地網路的有下列地區。
蒙古達斡爾平原,蒙古東部平原,呼斯泰嶺自然公園,戈壁保護區,烏布蘇湖盆地,博格達汗烏拉,
③ 北疆旅遊景點介紹,要詳細點哦
1,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
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位於友好北路,1984年10月1日正式開展。陳列面積3700平方米,僅次於北京地質礦產博物館,居全國第二。各種實物標本、模型1000餘件,其中有人工模擬天然山洞、無線電遙控立體沙盤等大型模型多件。
2,大佛寺
大佛寺位於烏魯木齊北面卡子灣附近的紅光山,紅光山大佛寺建築群始建於2002年,於2010年完工,歷時8年,是中國西北的第一大漢傳佛教寺廟。寺廟內有一尊銅造鍍金立佛,高40.8多米,是「西域第一大銅造立佛」。
現黃金鍍身,神態超然,巍然屹立西域蒼穹下,與陽光交相輝映,熠熠生輝,蔚為壯觀。大雄寶殿背後,千手觀音與500羅漢金身大堂,典雅古樸,氣勢恢宏。
3,喀納斯景區
喀納斯景區地處中國與哈薩克、俄羅斯、蒙古國接壤的黃金地帶。景區規劃面積10030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哈納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白哈巴國家森林公園、賈登峪國家森林公園、喀納斯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納斯村三個原始圖瓦村落等八大自然景觀區和三大人文景觀區。
4,可可托海風景區
可可托海風景區暨可可托海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境內。景區主要由卡拉先格爾地震斷裂帶、可可蘇里、伊雷木湖、額爾齊斯大峽谷等四部分組成。2012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5,陝西大寺
陝西大寺位於建中路北端,是市內最大的回族清真寺院,可容納千人禮拜,始建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清光緒三十二年曾翻修擴建。現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市區其他清真寺不同的是,陝西大寺大殿系中原地區古代傳統磚木結構,琉璃瓦定的建築風格,坐西向東,高大十餘米。
④ 絲綢之路申遺中國遺跡22處是哪裡
絲綢之路申遺名單(中國境內22處)
陝西省: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唐長安城大明宮內遺址
大雁塔容
小雁塔
興教寺塔
張騫墓
彬縣大佛寺石窟
河南省:
漢魏洛陽城遺址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
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甘肅省:
玉門關遺址
懸泉置遺址
麥積山石窟
炳靈寺石窟
鎖陽城遺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高昌故城
交河故城
克孜爾尕哈峰燧
克孜爾石窟
蘇巴什佛寺遺址
北庭故城遺址
⑤ 唐僧取經女兒國在新疆什麼地方
新疆庫車。
據考證,書中所提到的西梁女國位於現在的新疆庫車。庫車古代被稱為龜茲,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這里水土好,是出美女的地方。傳說中的子母河就是現在的庫車河,當然喝河水就能懷孕只能是小說中的情節。
《大唐西域記·屈支國》稱:「屈支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六百餘里,國大都城,周十七八里」。屈支,即龜茲。據考證,文中所稱之「大都城。就是位於庫車縣出附近的龜茲都城(一稱皮朗故城),漢代名延城,唐代名伊羅盧城,漢唐時期均為龜茲國都。這座古城早已廢棄。
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著名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經西行至此,見寺廟僧侶雲集,香火甚盛,便在這里滯留兩月余講經弘法。7世紀中葉,唐安西都護府移設龜茲後,內地高僧集聚這里,暮鼓晨鍾,佛事興隆,到了9世紀,佛寺為戰火所焚,因而日趨衰敗,14世紀初徹底廢棄。
1998年國務院第四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蘇巴什佛寺遺址位於庫車縣城北約25公里銅廠河(庫車河)出雀勒塔山口兩岸的洪積台地上。蘇巴什佛寺遺址被庫車河水從中分割為東西兩個部分,故有東、西寺之稱。「蘇巴什」維吾爾語意為「水頭」之意。「蘇巴什佛寺遺址」是由遺址的地理位置而得名。
⑥ 新疆文物保護單位有哪些
克孜爾千佛洞(拜城縣)
庫木吐喇千佛洞(庫車縣)
高昌故城(吐魯番市)
雅爾湖故城(吐魯番市)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魯番市)
蘇公塔(吐魯番市)
樓蘭故城遺址(若羌縣)
北庭故城遺址(吉木薩爾縣)
阿斯塔那古墓群(吐魯番市)
阿巴和加麻札(墓)(喀什市)
尼雅遺址(民豐縣)
蘇巴什佛寺遺址(庫車縣)
伊犁將軍府(霍城縣)
森木塞姆千佛洞(庫車縣)
奴拉賽銅礦遺址(尼勒克縣)
圓沙古城(於田縣)
克孜爾尕哈烽燧(庫車縣)
孔雀河烽燧群(尉犁縣)
羅布泊南古城遺址(若羌縣)
莫爾寺遺址(疏附縣)
托庫孜薩來遺址(圖木舒克市)
米蘭遺址(若羌縣)
安迪爾古城遺址(民豐縣)
石頭城遺址(塔什庫爾干縣)
七個星佛寺遺址(焉耆縣)
熱瓦克佛寺遺址(洛浦縣)
白楊溝佛寺遺址(哈密市)
大河古城(巴里坤縣)
烏拉泊古城(烏魯木齊市)
台藏塔遺址(吐魯番市)
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青河縣)
焉不拉克古墓群(哈密市)
察吾乎古墓群(和靜縣)
切木爾切克石人及石棺墓群(阿勒泰市)
扎滾魯克古墓群(且末縣)
山普拉古墓群(洛浦縣)
吐虎魯克·鐵木爾汗麻扎(霍城縣)
昭蘇聖佑廟(昭蘇縣)
艾提尕爾清真寺(喀什市)
克孜爾尕哈石窟(庫車縣)
平定準噶爾勒銘碑(昭蘇縣)
丹丹烏里克遺址(策勒縣)
麻扎塔格戍堡址(墨玉縣)
通古斯巴西城址(新和縣)
樓蘭墓群(若羌縣)
五堡墓群(哈密市)
洋海墓群(鄯善縣)
阿日夏特石人墓(溫泉縣)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疏附縣)
速檀·歪思汗麻扎(伊寧縣)
葉爾羌汗國王陵(莎車縣)
艾比甫·艾潔木麻扎(阿圖什市)
哈密回王墓(哈密市)
靖遠寺(察布查爾縣)
吐峪溝石窟(鄯善縣)
坎爾井地下水利工程(吐魯番市)
塔城紅樓(塔城市)
三區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動中心舊址(伊寧市)
⑦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石窟、摩崖造像的都有哪些
搜、抄來襲如下
至2008年7月,中國已自有38處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25項,自然遺產8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文化景觀1項。
(以下是我摘錄的,手動加上半自動的)其中,您問到的石窟和摩崖造像部分有:
甘肅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遺產
山東泰山 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及孔林 1994.12 文化遺產(有造像)
重慶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遺產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2000.11 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 2001.12 文化遺產
中國安陽殷墟 2006.7.13 文化遺產
山西五台山2009.6.26 文化遺產(造像豐富,石窟少量,摩崖著名的不多)
希望以後還會有更多的這類遺跡被收入保護,孫悟空啥的之墓就算了
⑧ 蘇巴什故城的蘇巴什佛塔
蘇巴什佛寺,建於庫車河(銅廠河)東西兩岸,依山傍水,面積約2平方公里。蘇巴什東寺與西寺隔河相望,東寺建築規模略小,現遺址上可見有佛殿,佛殿殘牆上殘留有佛龕,佛殿外有一座佛塔,塔基層呈方形,塔身分為三級構造,上部呈柱狀圓體,佛塔現殘高約8米。周圍分布著僧房、禪房等佛教建築群。
蘇巴什西寺,因位於庫車河西岸而得名,西寺為蘇巴什佛寺的主要部分,佛教建築較多。現在尚可見有高大的佛殿殘牆,佛殿現僅殘存北、西、南三牆。佛殿的周長約318米。大佛殿內尚有小佛堂,壁上見有佛龕。大殿西側為僧房和禪房,大殿北約50米處,臨河斷崖丘狀山體的石壁上,保存有當年開鑿的十餘座洞窟,從窟形來看均為寺院僧人修行坐禪用的禪窟。沿崖岸北上,現有一洞窟,洞窟為一縱券頂長廊形通道,在通道的兩側開鑿有禪窟,共計17個。窟中壁畫較少,且難以辨認,但在石窟壁上見有龜茲文題記,這處洞窟的形制是目前中國石窟禪窟的構建方式中僅見的一種形式。在大殿西側約50米處,為西寺最壯觀的佛塔。佛塔塔基呈方形,塔基南有斜坡通道可直達佛塔的二層平台。佛塔由四個部分構成,在佛塔二層平台上有經過修復的原建於佛塔上方的中心柱支提佛殿,現殘存後甬道,寬約1米,僅容一人通過。後甬道後壁上見有殘存的壁畫痕跡。這種中心柱型支提佛殿形制在整個阿克蘇地區石窟佛寺建築方式上為僅存的一處,是龜茲地區佛教石窟與佛教寺院在地域化過程中的獨創。佛塔現殘高約13.2米,巍為壯觀,是西區寺院建築群中目前保存最好,最壯觀的一處景象。
蘇巴什佛寺東、西兩寺隔河相望,佛塔、僧房、佛殿、禪房組成了龐大的佛教建築群落。在構建中依山勢走向,北高南低,建築布局錯落有致,氣勢雄偉。從現存的佛寺群落中可以想見當年佛教昌隆時這座寺院的雄偉與繁華。
1902年,日東的大谷瑞探險隊到庫車,在庫車周圍的石窟和佛寺遺址進行大肆挖掘。在蘇巴什佛寺遺址中挖出了一個木質彩繪有翼童子舍利盒,盒蓋上繪有裸體帶翼童子四人,盒身彩繪一組由21人組成的形象十分生動的樂舞圖。在這組圖中有的舞者臉上戴有面具。這是古代龜茲地區非常流行的「蘇幕遮」舞,戴面具是這種舞蹈的典型藝術表現形式。它是龜茲地區紀俗生活的真實反映,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
20世紀70年代,庫車縣文物管理所曾在蘇巴什西寺佛塔西北部清理了一座墓葬,發現一具彩繪棺木。棺木內有人骨,木質龍頭,絲綢織品等。根據出土遺物分析,墓葬的年代為漢代。這具棺木及出土遺物現藏於庫車縣文物管理所。
⑨ 漢唐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嗎
漢唐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一個遺產點。
遺產名稱: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入選時間:2014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ii)(v)(vi)
地理位置:N34 18 16 E108 51 26
遺產編號:1442(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共有)
2012年7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與中國及中亞五國政府共同協商,最終確定中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國共同申報這一項目,並將申報項目名稱確定為「絲綢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網」。遺產項目的線路跨度近5000公里,沿線包括了中心城鎮遺跡、商貿城市、聚落遺跡、交通遺跡、宗教遺跡和關聯遺跡5類代表性遺跡共33處,以及沿途豐富的特色地理環境,申報遺產區總面積為42680公頃,遺產區和緩沖區的總面積為234464公頃。其中,中國境內遺產區總面積為28421公頃,遺產區和緩沖區的總面積為204011公頃。遺產項目共計包括三個國家的33處遺產點,其中吉爾吉斯斯坦境內3處,哈薩克境內8處,中國境內有22處。在會議審定時遺產名稱修改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中國境內22處申遺點,涉及陝西、甘肅、新疆、河南四個省區:
陝西省(7處):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城固張騫墓。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處):
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石窟、蘇巴什佛寺遺址、北庭故城遺址。
河南省(4處)
漢魏洛陽故城遺址、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新安縣漢函谷關遺址、陝縣崤函古道石壕段遺址。
甘肅省(5處)
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鎖陽城遺址、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哈薩克共和國境內共有8處遺產點:
科斯托比遺址、阿克托貝遺址、庫蘭遺址、開阿利克遺址、塔爾加爾遺址、奧爾內克遺址、阿克亞塔斯遺址、卡拉摩爾根遺址。
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境內共有3處遺產點:
阿克·貝希姆遺址、布拉納遺址、科拉斯納亞·瑞希卡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