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黑熊精
① 西游記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梗概
梗概:
悟空見一黑漢正與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開佛衣會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與黑漢熊精相鬥。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請貼,變為老住持赴會。因被識破,只好請來觀音。觀音變為道士,勸熊怪服下悟空變的仙丹。悟空在肚內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門。
(1)西遊記黑熊精擴展閱讀
黑熊精,又名熊羆怪,在觀音院正東南二十里黑風山黑風洞修行,雖生於魔界,然精於文墨,關心國家大事,喜高談闊論,觀音院二百七十歲高齡的老院長金池上人常與他講道;生得十分威猛,有詩為贊「碗子鐵盔火漆光,烏金鎧甲亮輝煌。皂羅袍罩風兜袖, 黑綠絲絛麃穗長。
手執黑纓槍一桿,足踏烏皮靴一雙。眼幌金睛如掣電,正是山中黑風王。」善使一柄黑纓長槍,武藝高強,《西遊記》第十七回中,描述了黑熊精與悟空的二場打鬥,一次因肚子餓敗走,一次借口天晚敗走。
觀音非常欣賞黑熊精的文化才華和武功,盡管兩次被悟空打的躲回家裡,但武藝神通也得到悟空的認可,雖然黑熊精有偷唐僧錦瀾佛衣的污點,但依然把它帶回落伽山,做守山大神。
孫大聖在比丘國降妖時,曾經答應那位昏君的要求,自己將心挖出來,撿出來給眾人觀看,分別是「紅心、白心、黃心、慳貪心、利名心、嫉妒心、計較心、好勝心、望高心、侮慢心、殺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謹慎心、邪妄心、無名隱暗之心、種種不善之心。」
這些「心」中,貪心永遠是第一位的,萬罪都由貪心而起,貪心就是「第一毒心」。 人有了不良慾望,就會有了蒼狼的野心,就像金池長老一樣,馬上動了非法佔有袈裟的念頭。
為了收伏黑熊精,觀音菩薩變成了「蒼狼」——凌虛子,孫大聖笑的說,「妙啊,妙啊!還是妖精菩薩,還是菩薩妖精?」菩薩也笑了,「悟空,菩薩妖精,總是一念。若論本來,皆屬無有。」 孫大聖一時「頓悟」,轉身變做一粒仙丹,恢復了本來的「面目」。
② 在西遊記中,黑熊精是被誰降伏的
黑熊精是漢族神話故事中的精怪。作為《西遊記》的角色,熊羆怪原是一頭黑熊,住在黑風山裡的黑風洞,修行多年成為精怪,使一柄黑纓長槍,善於變化,手段也很厲害。後被觀音菩薩收為守山大神
③ 西遊記觀音收的那個黑熊精叫什麼名字
黑風山熊羆怪,又叫黑熊精,號稱黑風大王。觀音收服它後帶至珞珈山做守山大神。
④ 西遊記中的黑熊精是什麼來歷 為什麼他能和孫悟空打成
沒有任何背景,屬於草根出身,沒有任何靠山。主要是他結交了金池長老(觀音院的主持啊,討好了不就等於間接討好了觀音菩薩嘛。)。本身也有很多神通,也不亞於孫悟空。
原著里和悟空打了三次,都沒到虧。
⑤ 輕輕鬆鬆就得道成仙,西遊記中的黑熊精是什麼來頭
黑熊精是唐僧一行人在初期就遇到的一隻妖怪,這只妖怪和他們在路上遇到的其他妖怪不同,黑熊精並不知道唐僧,也不知道唐僧肉,只是快活地當自己的妖怪,與世無爭。然而天不該地不該,它認識了一個貪心的老住持,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一個貪心的人。正好這次唐僧等人炫富引來了住持的注意,黑熊精來救火看到袈裟也是直了眼,這才有了後來與孫悟空的鬥法。
這的確有可能,因為黑熊精不像其他妖怪有著明確的目標想吃唐僧肉,它與孫悟空的爭斗完全是意外,這就證明了黑熊精的不凡,很有可能人家本來就是一個山神,不想當了,貪念起了成為了一隻無憂無慮的小妖怪了。
⑥ 西遊記中黑熊精是什麼來頭,為何它輕輕鬆鬆就得道成仙
西遊記中的黑熊精是唐僧西天取經的時候遇到的一個妖怪,因為他實力強勁,而且修煉特別的成功所以可以得道成仙。
黑熊精在和孫悟空比試的時候,是難以分出勝負的,而且黑熊並不笨,是有一定計策的,導致孫悟空遲遲沒有辦法戰勝他,去求了觀音菩薩,這才讓觀音菩薩去收服他。
黑熊精的本事是高超的,他不是與孫悟空的本領是差不多的,甚至要比孫悟空更加強一點,到後來菩薩來給他帶上緊箍咒,也正說明了這一點。黑熊精還心存善念,所以沒有傷害孫悟空他們師徒四人。
⑦ 在《西遊記》中,關於「熊羆精」(黑熊精)的看法
首先:熊羆怪,這妖怪竟然知道「母難日」!!!
說起「母難日」,現在知道的人也許並不是很多,但說到「生日」,每個人都會喜形於色,終身銘記。所謂「母難日」,其實也就是生日。這種說法最早來源於佛教,不過在中國古代史書上,也有人把生日稱為「父憂母難日也」,但在現實生活中卻並不常用,然而在日本,這種說法卻是較為普遍的。他們通常都把自己的生日稱為「母難日」,自己過生日那天要請母親吃飯,向母親鞠躬。
其實,「生日」與「母難日」並無本質上的差異,但是由於概念生成角度的不同,便體現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心理內涵:將自己的生日說成「母難日」,其實就是站在母親的立場上審視自己的結果,它體現著兒女對母親的敬重和感激;相反,只知道生日而不知道母難日的人便多少有些自私了。在《西遊記》中,那個相貌醜陋,趁火打劫,偷走唐僧袈裟的熊羆怪卻還記得「母難日」。小說第十七回講到熊羆怪過生日請客,發出的請柬上面就寫著:「大王華誕,明日母難」。妖怪竟然知道母難日,尚能在生日之時惦記母親,這使我們不得不有些肅然起敬了。仔細說來,這熊羆怪不是一般的妖怪,她除了有至孝之心外,還有很多的優點是其他妖怪所沒有的,因此,「熊羆怪」變成了《西遊記》中「最可愛的妖怪」。
《西遊記》里的妖怪實在多的很,僅僅知名度大妖怪就有50多個,像什麼「牛魔王,蜘蛛精,賽太歲,金角大王,黃風怪……」這些妖怪種類繁多,按照出身的不同,可分飛天上的,地上的,水裡的三種。當然,除了這種出身標准外,「德行」也是一個重要的標准。按照「德行」的高下,妖怪們和人一樣,又可分為「高尚的」和「卑劣的」兩種。卑劣的妖怪多是作惡多端、嗜血成性。如「白骨夫人、白鹿精、蜘蛛精」等等。至於「高尚的妖怪」,這似乎是一個很滑稽的概念。
在唐僧一行的西遊世界裡,熊羆怪可謂是怪非怪,它有著妖怪的嘴臉,但有與大多數的妖怪不同。他不僅氣質儒雅,身手不凡,處變不驚,而且待人真誠、堅定執著,最重要的一點是,它似乎還受過良好的國學教育,比如知道如今已很少有人知道的「母難日」。可以說,這種高素質的妖怪在《西遊記》里是絕無僅有的。
為什麼說它是個儒雅的妖怪呢?所謂「熊羆怪」,其實就是修煉成精的黑熊,一隻熊,能有什麼儒雅之處?在世人眼裡,熊就是「笨」的代名詞,可《西遊記》里的這只熊,卻真的與眾不同,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它的起居說起。據觀音院的老院主說,這黑大王熊羆怪,住在觀音院正東南二十里的黑風山的黑風洞里,先說這黑風山,悟空初上此山,便看出它的俊秀非同一般,在悟空眼裡:黑風山上「萬壑爭流,千崖競秀。鳥啼人不見,花落樹尤香。雨過天連青壁潤,風來松卷翠屏張……」這等雅緻之所,著實叫人流連忘返,難怪悟空都不禁陶醉其中。這般仙境居處,足見擇居之主的與眾不同。
說完黑風山,再說山中的黑風洞,那可更是個好去處:洞門處「煙霞渺渺采盈門,松柏森森青繞戶……」熊羆怪的雅緻顯現在其居所的選擇和設計上,而這高雅的情趣自然與其淵博的學識大有關聯
縱觀《西遊記》中的妖怪,哪個不是見利忘義,趁火打劫,又有誰會想熊羆怪那樣見義勇為呢?還記得觀音院院主縱火一案吧當火起之時,風助火勢,四周一片火光,熊羆怪其實正在酣睡,不想睡醒翻身之時,只見那窗戶透亮,只道是天明。起來看時,卻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大驚道:「呀!這必是觀音院里失了火!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時,與它救一救來。」這一刻,在它心裡,想到只是要撲滅大火,位朋友排憂解難,這種助人為樂的積極姿態,想來著實可敬。當然,後來者看見那後房無火,房脊上還有一人(孫悟空)放風的情況下,他開始懷疑這是一場人為縱火案,因此,它便覺得,「不義之財,取之何妨」。
嗟乎!人非人,怪非怪,熊羆之事,可為談資矣!
⑧ 西遊記里的狗熊精是什麼意思
黑熊怪,又稱熊羆怪,黑熊精,是黑風山上修煉成精的本土妖怪,因為偷去了唐僧的錦鑭袈裟而與孫悟空爭斗,後來在觀音菩薩幫助下,將其收服,在南海落伽山當了一個守山大神。黑熊怪,《西遊記》中的人物,原是一頭黑熊,住在黑風山黑風洞,修行多年成為妖怪,使一柄黑纓長槍,善於變化,手段也很厲害。唐僧取經路上,這個黑熊怪偷走如來佛祖賜給唐僧的寶貝袈裟。孫悟空與他爭斗多次,也未討回師傅的袈裟,只好求救於南海觀音菩薩。觀音假裝送給熊精一粒仙丹,使黑熊精現出原形,為唐僧討回袈裟。後來,黑熊怪皈依佛門,摩頂受戒,在菩薩的落伽山後當了守山大神。
⑨ 西遊記黑熊精下場如何
當初唐僧和孫悟空路過禪寺的時候,和老院主展示唐僧的寶袈裟,結果當晚被黑熊精看到了,於是連夜偷走袈裟,後來又和孫悟空打了個平手,之後孫悟空請來觀音降伏了黑熊精,觀音封了黑熊精守山神,看管後山。
⑩ 《西遊記》原著中,盜袈裟的黑熊精的朋友是什麼妖怪
黑熊怪的朋友有:蒼狼精和白花蛇怪。
白花蛇怪是中國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角色,白花蛇精與黑熊精、蒼狼精結拜,本事一般,與黑熊、蒼狼討論佛衣會,悟空於此時現身將他打死,黑熊、蒼狼逃走。
凌虛子,《西遊記》中的角色,本是一隻蒼狼精,與黑熊怪、白花蛇怪為友,得知熊羆怪的生日要開「佛衣會」特帶兩顆金丹去祝壽,途中被悟空打死,孫悟空又求觀音菩薩變成凌虛子的模樣,誆騙熊羆怪,奪回了錦襕袈裟。
(10)西遊記黑熊精擴展閱讀
原文節選:
那行者正觀山景,忽聽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語。 他卻輕步潛蹤,閃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觀看。原來是三個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條黑漢,左首下是一個道人,右首下是一個白衣秀士,都在那裡高談闊論。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煉汞,白雪黃芽,旁門外道。
正說中間,那黑漢笑道:「後日是我母難之日,二公可光顧光顧?」白衣秀士道:年年與大王上壽,今年豈有不來之理?」黑漢道:「我夜來得了一件寶貝,名喚錦襕佛衣,誠然是件玩好之物。我明日就以他為壽,大開筵宴,邀請各山道官,慶賀佛衣,就稱為佛衣會如何?」。
道人笑道:「妙,妙,妙!我明日先來拜壽,後日再來赴宴。」行者聞得佛衣之言,定以為是他寶貝,他就忍不住怒氣,跳出石崖,雙手舉起金箍棒,高叫道:「我把你這伙賊怪!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什麼佛衣會!趁早兒將來還我!」
喝一聲:「休走!」輪起棒照頭一下,慌得那黑漢化風而逃,道人駕雲而走,只把個白衣秀士,一棒打死,拖將過來看處,卻是一條白花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