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葯洲遺址

葯洲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4 08:51:42

㈠ 九曜園、澄海西塘、十香園、余蔭山房及潮陽西園分別位於哪裡

九曜園位於廣州城內,是南漢開國皇帝劉岩,始建於919年,因湖中專有9塊奇怪石而得名。屬

澄海西塘位於汕頭澄海東里鎮塘西村,始建於1799年,後按蘇州園林式樣擴建,享有「蘇州庭園」美譽。

十香園位於廣州海珠昌崗中路懷德,建於1856年前後,四周以青磚砌牆圍成小院。

余蔭山房位於廣州番禺南村東南,始建於1867年,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

潮陽西園位於汕頭潮陽棉城西環路東側,始建於1898年,造園藝技既繼承了嶺南傳統庭園的精髓,又模仿了西方園林的形式美學。

㈡ 九曜園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917年,割據嶺南的劉岩在廣州稱帝,國號「大越」。次年,劉岩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他是南漢的開國皇帝。

919年,劉岩在廣州城內興建王府,並在城西營建了一個皇家園林,與其南宮連成了一片。

劉岩利用天然池沼鑿出了後來的「西湖」,長500餘丈,面積數百畝。該皇家園林的布局,以後來的西湖為中心,湖心有小島。

傳說,劉岩在鑿湖後,廣聚方士在小島上煉丹求仙,「以葯投之,水遂變色,故稱「葯洲」。另說,因為他在小島上遍植紅芍葯,所以小島被稱為「葯洲」、「仙湖」。

那時,為了點綴葯洲的靈氣,劉岩又從江南各地搜羅來大批奇石點綴在湖濱,「積石如林」,沿湖還建有亭、樓、館、榭等,風景甚好,美不勝收。

其中,以被置於葯洲上的,有「日光奇石」之稱著名的9塊靈璧石,就是後稱「九曜石」最引人入勝。

古時,「九」是多的意思,而「曜」本來就是星的稱謂,日、月、星均稱「曜」,日、月、火、水、木、金、土7星合稱「七曜」,而「九星」即是「九曜」的別稱。

據說,這些石頭,多是劉岩為了懲治罪人,要他們從太湖靈璧,浮海而至。其中9塊「九曜石」,均八九尺至一丈多高,雖不規則,但色澤翠潤,形似奔雲。

九曜石「瘦」、「透」、「皺」具備,形狀大小色澤各異,屹立於碧湖之中,與麗日晴空交相輝映。水天一色,奇特的石景、多變的倒影,令人彷彿看見海市蜃樓的奇觀。葯洲後假以九曜石為園名,被稱為「九曜園」。

九曜園內曲徑迴廊,圍欄水榭,一目瞭然。園內有一泓湖水,面積約440平方米,葯洲、九曜石以及書院的碑刻,嵌於園內湖北廊壁之上。

北宋統一嶺南後,九曜園成為士大夫泛舟觴詠、游覽避暑勝地,史稱「西湖」。當時,西湖有五代風格的門樓和碑廊。門樓面闊7米、進深4.8米,懸山頂。

在熙寧年間,北宋著名書法家米芾,在九曜園北岸、一塊高1.5米,狀如持笏的奇石上題刻「葯洲」兩字,並署「米黻元章題」。後來,此石被譽為「米題『葯州』石」,不久被移至廣東布政使署東院及兩廣總督署內。

1073年。米芾在泛舟西湖時寫下了《九曜石》詩,題刻在九曜園內池東石南面的一塊巨石之上:

碧海出蜃閣,青空起夏雲。

瑰奇蹲怪石,錯落動乾文。

其中首句「碧海出蜃閣,青空起夏雲」以海市蜃樓和變幻多端的夏雲作比,奇石奇詩,相得益彰。這塊巨石,後來因有人在其石手掌紋旁題刻了「仙掌」兩字,而被譽為「仙掌石」。

繼米芾游九曜園不久,一位叫許彥先的北宋書法家也至此游園。由於興致所至,詩興大發,他在園內北岸靠西,一塊高兩米,以圓石為頂,若牛頭,而且四旁有十餘竇相穿的「海上洲石」題刻賦詩一首:

花葯氤氳海上舟,水中雲影帶沙流。

直應路與銀潢接,槎客時來犯鬥牛。

到了南宋時,廣州西湖開始出現淤塞。1208年,廣州經略使陳峴對西湖加以了疏淤整治。與此同時,他不僅在西湖上種植了大量白蓮,號稱「白蓮池」,還在湖上建造了一座愛蓮亭。相傳,陳峴建亭「愛蓮亭」,取北宋學者周敦頤所作《愛蓮說》之意。

明初,廣州西湖的面積仍達數百丈,還存有寶石橋喝黃鸝港等勝跡,更有高大的九曜石傲立湖中。

拂曉之時,城中萬籟俱寂,旭日冉冉升起,東方彩霞滿天,倒映湖中,水天一色;名石古橋染上一層金黃。碧波粼粼,漣漪盪漾。

水面上綠蓮紅荷,堤岸邊垂柳飛絮,更顯天地幽清,寧靜安詳,而成此「春曉」之迷人景色。此景被譽為「葯洲春曉」,為當時羊城八景之一。

明嘉靖年間,有人在九曜園石堤東側,石形像鰲魚,高3.4米,重約25噸,號稱「九曜第一石」的石底部題刻了「此即九曜第一石也」。在這座石頭之上,後來還有著名書法家題刻的篆書「拜石」和隸書「龍窟」等題刻。

到了明晚期,廣州西湖淤塞情況更加嚴重,湖面逐漸縮小,最後由湖變池,再後來水著市街的展拓,就只剩下了一個西湖路名。

「九曜園」有幸保存了下來。雖然不大,但以石為名,當年九曜石上面還鐫刻著一些宋代文人的書法碑刻,其中以宋代米芾的「葯洲」兩字最為有名。

清時,著名書法家在游九曜園時,也曾在一塊名叫「葯洲石」的奇石上留下石刻。葯洲石位於九曜園湖中偏西處,形如筍峰,高2.4米,上刻翁方鋼題「葯洲」兩字。

當時,清代詩人吳蘭修曾有「九星墜地化為石」、「天然九朵芙蓉瘦」等贊美九曜園的詩句。另外,清代的另一位詩人趙均的長詩也對九曜園內的九曜石曾作了逐一的描繪。

由於九曜石知名度大,以至清代,附近的華佗廟亦稱「九曜古廟」,廟旁的橋也稱九曜橋。附近一帶形成街道後則稱九曜坊。

但是,到清晚期,九曜園遺存的太湖靈璧石則只剩下米題「葯洲」石、仙掌石、海上洲石、九曜第一石、葯洲石、池東石、白色中空石和珠泉石8塊了。

池東石位於九曜園內的東端,上下兩塊石相疊,上石較小,狀如黑豬,下石形如巨龜,重約16噸。石身有荷葉似的泡沫小孔。白色中空石位於在「葯洲」石西面,上面留有清人的題刻兩處。

珠泉石坐落在九曜園內西南面,西面刻「珠泉」,東面刻「釣磯」。此外,還有較大的6塊石則散落於九曜園園內西南角及西岸、北岸石間。

江南園林復原模型

㈢ 廣州羊城十景是哪些詳細些,謝謝

沒有羊城十景,只有八景。

史書記載 廣州歷史上的羊城八景

據史書記載,廣州自宋代開始就有羊城八景的評選。宋代工商業發達,特別是對外貿易的繁榮,在今天光塔路一帶形成的「蕃坊」、「蕃學」、「蕃市」非常興旺,加上富民思想的普遍,城市生活活躍,市民和外商喜歡風景名勝,是始創羊城八景的社會基礎。自宋以後,評選羊城八景成了傳統,歷代相沿,從不間斷。但是,隨著自然條件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地方風景會呈現不同的風采,人們審美觀的提高,有許多新景代替舊景也是必然的。

宋代:重視水文化
宋代羊城八景———扶胥浴日、石門返照、海山曉霽、珠江秋月(色)、菊湖雲影、蒲澗簾泉、光孝菩提、大通煙雨。
在宋代八景中,除光孝菩提外,都與水有關,可見當時重視水文化的特色。景點多在郊外。其中扶胥浴日、石門返照、珠江秋月(色)、光孝菩提4景仍存在,現在還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其餘4景則已不那麼出名了。

元代:全是山水之景
元代羊城八景———扶胥浴日、石門返照、大通煙雨、蒲間濂泉、粵台秋月、景泰僧歸、白雲晚望、靈洲鰲負。
元代八景都在城外,全是山水之景。除保留宋代的前四景為水景外,新增的4處全是山景。而這4景中的靈洲鰲負景在今南海官窯之靈洲山,今已全部消失。景泰僧歸也已坍毀。

明代:反映城區建設和貿易
明代羊城八景———粵秀松濤、穗石洞天、番山雲氣、葯洲春曉、琪林蘇井、珠江靜瀾、象山樵歌、荔灣漁唱。
明八景除保留越秀山和珠江外,其餘全為新景點,而且全部集中在城內,連白雲山也沒有選入,正好與元八景相反。反映當時重視城區建設和經濟發展,特別是明代重視對外貿易,當時已有定期外貿集市,出現了許多商業行會,反映了貿易的繁榮和活躍。

清代:神話傳說入景點
清代羊城八景———粵秀連峰、琶洲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禺山、鎮海層樓、浮丘丹井、西樵雲瀑、東海漁珠。
清八景選景內容較廣,包括神話傳說、山水美景和建築景觀,地點涵蓋城內、城外甚至遠郊,可見擇景之全面周詳。

1963年:增加人文景觀
1963年羊城八景———白雲松濤、羅崗香雪、越秀遠眺、珠海丹心、紅陵旭日、雙橋煙雨、鵝潭夜月、東湖春曉。
1963年新評選的羊城八景繼承了舊八景的傳統,既重視山水擇景,又增加了人文景觀,反映了當時城市發展的新面貌。1963年評選的羊城八景,有一半是全新的。

1986年:注重文化內涵
1986年羊城八景———紅陵旭日、黃埔雲檣、雲山錦綉、珠水晴波、黃花浩氣、越秀層樓、流花玉宇、龍洞琪林。

這次評選的新八景,除保留兩山一水的傳統山水景點外,增加了革命史跡「黃花浩氣」和城市現代景觀「流花玉宇」。反映評景者注重了八景的文化內涵和時代的進步。

古今羊城八景
〔 作者: 佚名 更新時間: 2004-09-22 16:43:36 〕
〔 轉貼自: news.gznet.gov.cn 〕

廣州,北靠高山,南臨大海,珠江環城過,五河匯於海。她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古人認為這里「負山帶海」,「可以立國」。因此,二千多年前就在這里建立都城。成為當時的九大都會之一。

廣州,具有三山五嶺雄,三江五河美的山水格局和「白雲越秀翠城邑,三塔三關鎖珠江」的優美環境空間結構。水得山而壯,山得水而活,城得山水而靈。廣州是很有靈氣的城市,自古以來,不但「富庶甲天下」,而且人文薈萃,名人輩出,都是得利於美好山水城市的哺育,自建城以來經久不衰。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廣州的山水之美,為歷來人們所嚮往,所贊譽,自宋代開始就有評選羊城八景,歷代相延,共評出48處景。這些八景為歷代人民所贊頌,本人粗略統計,僅詩詞就有約300首。

羊城八景的產生和發展

據史書記載,廣州自宋代開始就有羊城八景的評選。宋代工商業發達,特別是對外貿易的繁榮,在今天光塔路一帶形成的「蕃坊」、「蕃學」、「蕃市」非常興旺,加上富民思想的普遍,城市生活活躍,市民和外商喜歡風景名勝,是始創羊城八景的社會基礎。

自宋以後,評選羊城八景成了傳統,歷代相沿,從不間斷。但是,隨著自然條件的變遷和時代的發展,地方風景會呈現不同的風彩,人們審美觀的提高,有許多新景代替舊景也是必然的。

羊城八景不僅「山川融結,神靈孕秀」,絢麗多姿,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自然與文化的寶貴遺產。城市有八景,能使河山生色,增強城市的美譽度和提高知名度。

宋代羊城八景——扶胥浴日、石門返照、海山曉霽、珠江秋月(色)、菊湖雲影、蒲澗簾泉、光孝菩提、大通煙雨。

在宋代八景中,除光孝菩提外,都與水有關,可見當時重視水文化的特色。景點多在郊外。其中扶胥浴日、石門返照、珠江秋月(色)、光孝菩提4景仍存在,現在還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其餘4景則已煙鳳或消失了。

扶胥俗日。景在黃埔區南崗鎮廟頭村。今仍存南海神廟、浴日亭和「海不揚波」石碑坊。每年農歷2月11-13日是波羅誕,今天還是熱鬧非凡,為廣州最大的廟會,趕廟會的人多達十餘萬人。

石門返照。景在白雲區江高鎮石門村。為廣州的千年勝景,歷來都是游覽勝地,今天仍是著名旅遊點。這里是古代進入廣州的門戶,南北往來之要沖。石門的出名許多是與晉代廣州刺史吳隱之石門沉香的故事和作貪泉詩有關。現在仍存吳隱之祠、貪泉亭、貪泉碑和水月岩等古跡。對今天的反腐倡廉教育也很有意義,正如宋代古成之《貪泉》詩雲:「賢良知足辱,為爾戒貪名。一酌不能惑,千年依舊清。」

珠江秋月(色)。指今沿江西路永安堂至愛群大廈一帶的珠江景色。古代這里有海珠石(又名走珠石),為旅遊聖地而出名。民國後修馬路時被埋入地下,今年初被挖出部分(30-60米)而驚動政府首長和社會各界,最後決定保護起來開放參觀。

光孝菩提。景在今光孝寺。

元代羊城八景——扶胥浴日、石門返照、大通煙雨、蒲間濂泉、粵台秋月、景泰僧歸、白雲晚望、靈洲鰲負。

元代八景都在城外,全是山水之景。除保留宋代的前四景為水景外,新增的4處全是山景。而這4景中的靈洲鰲負景在今南海官窯之靈洲山,今已全部消失。景泰僧歸也已坍毀。

明代羊城八景——粵秀松濤、穗石洞天、番山雲氣、葯洲春曉、琪林蘇井、珠江靜瀾、象山樵歌、荔灣漁唱。

明八景除保留越秀山和珠江外,其餘全為新景點,而且全部集中在城內,連白雲山也沒有選入,正好與元八景相反。反映當時重視城區建設和經濟發展,特別是明代重視對外貿易,當時已有定期外貿集市,出現了許多商業行會,反映了貿易的繁榮和活躍。

粵秀松濤。泛指越秀山上各崗巒。

穗石洞天。景在惠福西路五仙觀。

番山雲氣。景在中山四路、文德路一帶,今天只余番山亭(在市13中學),雲氣則沒有了。

葯洲春曉。景在教育路、西湖路一帶。古代為南漢的皇家園林。劉岩在此鑿湖500餘丈,聚方士煉丹,故稱葯洲,為廣州最早的人工湖。今仍存葯洲遺址(九曜坊),內有古碑刻、太湖石、水池,是古葯洲的一部分,雖小巧玲瓏,但名氣很大。

琪林蘇井。景在今中山六路北側,現已完全消失。

象山樵歌。景在解放北路西側的象崗山。今天這里已是高樓大廈,只余山頂上一棵古榕樹和雙井街的地名。

荔灣漁唱。景在荔灣湖公園。古代荔枝灣比今天的公園大,是一片水鄉澤國,荔枝火紅,漁夫晚唱,甚有詩情畫意,故有荔灣漁唱之得名。相傳西漢陸賈大夫出使南越國時在此種下荔枝而聞名。以「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而著名的荔枝灣是廣州歷史最長、歷代延續,今天尚存在風景名勝之一。唐代是「十里紅塵,八橋畫舫」,晚唐詩人曹松稱之為「南國名園」。南漢時為御花園,劉王花塢的「紅雲宴」古今傳聞。明代仍是宮苑垂柳,花色醉遊人。清代的十三行富商在這修築了「廣約百畝」的海山仙館。現在荔灣區政府已在荔灣湖內重建海山仙館,還計劃清泥治污,再現「白荷紅荔」的景色。

清代羊城八景——粵秀連峰、琶洲砥柱、五仙霞洞、孤兀禺山、鎮海層樓、浮丘丹井、兩樵雲瀑、東海漁珠。

清八景選景內容較廣,包括神話傳說、山水美景和建築景觀,地點涵蓋城內、城外甚至遠郊,可見擇景之全面周祥。

粵秀連峰。景指越秀山諸峰景緻。清《羊城古鈔》有木刻圖,群峰高聳,雲霧飄繞,突出了擇景都的意境。

琶洲砥柱。琶洲古時是珠江河上的江心洲,上有20-40米高的小山,形似琵琶,故稱琶洲。明代在島上建有海鰲塔,八級九層,俗稱琶洲塔。旁邊有海鰲寺、海鰲廟,並有文人題詞勒石。據說今仍有遺跡遺物,宗教界有人提出要修復海鰲寺。琶洲一帶是古代廣州的古港口之一,琶洲塔成為導航塔。今琶洲島已與陸地連接。

五仙霞洞。景在惠福西路五仙觀,同明八景「穗石洞天」。

孤兀禺山。景在中山四路以北忠佑大街到兒童公園一帶。《羊城古鈔》有木刻圖,禺山高聳,雲霧飄迷。此地有禺山書院、關帝廟、城隍廟,林木茂盛,為城中一景。今只剩城隍廟,而在這一帶近年來則陸續發展秦代造船工場遺址、南越國宮署遺址、御花園和宮殿遺址,現仍在繼續進行考古挖掘。

鎮海層樓。景在越秀山頂五層樓。

浮丘丹井。景在西門口中山七路。古代這里是海中的浮丘石島,今天已不復存在,變成高樓密集的繁華市區。

西樵雲瀑。景在南海西樵山,離廣州百餘里。

東海魚珠。原景在黃埔區魚珠,與長洲島隔海相望。

1963年羊城八景一一白雲松濤、羅崗香雪、越秀遠眺、珠海丹心、紅陵旭日、雙橋煙雨、鵝潭夜月、東湖春曉。

1963年新羊城八景繼承了舊八景的傳統,既重視山水擇景,又增加了人文景觀,反映城市發展的新面貌,有一半是全新的。

白雲松濤。景在白雲山摩星嶺至明珠樓一帶的林海。在明珠樓景區有一黃臘石刻有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手書的「白雲松濤」四個大字。

羅崗香雪。景在白雲區羅崗鎮羅峰寺一帶。文革前,羅崗嘗梅是廣州人的傳統,每年「冬至」,人們成群結隊到「羅崗探梅」、「嘗雪」,坐汽車的,騎單車的,絡繹不絕,車隊一直排到羅崗鎮。不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種梅花不值錢,農民都改種水果了。羅崗鎮已有規劃,計劃重現「羅崗香雪」。

越秀遠眺。景在越秀山高處,主要是五層樓和中山紀念碑,是登高望遠的好地方,全城景色在望。在這里不但可以發思古之悠情,而且可以盡覽廣州城之新面貌,看到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氣息,感慨今天變化真大。

珠海丹心。景在以廣州解放紀念碑為中心的海珠廣場及周邊景色。威武雄壯的解放軍塑像,象徵著解放軍的一片丹心,守衛著祖國的南大門。這里在50年代建設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展覽大樓和華僑大廈,60年代建設了當時的最高建築——廣州賓館(27層)。海珠廣場和海珠橋是城市傳統中軸線和珠江風光線的樞紐景點,是山水相連、氣貫長虹的歷史中軸線的亮點,她不僅見證了廣州近百年變化的歷史,而且可以感受到城市現代化建築的偉大氣魄,正在地下建設的地鐵2號線在這里穿越珠江,開辟了從地下貫通河南、河北交通的歷史。

紅陵旭日。景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有山有水,人文景觀的文化內涵豐富,是一個寓教於游的旅遊景點,是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市民休閑的好地方。

雙橋煙雨。景在城西的珠江大鐵橋。這是通往粵西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中間跨越大坦沙島和東西兩個航道,故稱「雙橋」。1960年建成通車。東有青年公園,中有雙橋公園,周邊綠樹掩映。若是細雨紛飛的時候,無邊的白鵝潭,浩渺的珠江,煙雨迷濛,是最好嘗景的時候,如果不是身臨其境,就很難品味其中的朦朧之美了。

鵝潭夜月。景在沙面南邊白鵝潭海面。古人稱白鵝潭為「巨浸」,形容其遼闊浩瀚。清代竹枝詞說:「白鵝潭水連天,望入城象萬千」,「十里樓台千頃月,幾曾歌舞讓姑蘇」。在「月涌大江流」的夜晚,你到白鵝潭邊的沙面島,坐在古榕樹下的石凳上,放眼遠處海面,水上漁船燈光點點,襯出水下一輪明月,閃光粼粼,霓虹廣告燈閃爍,映出水下火海,此景只應天上有,地上那裡能尋找!回憶白天鵝救黃蕭養(農民起義軍領袖)的神話故事,廣州人民抵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孫中山為革命奮戰白鵝潭的英雄氣慨,看看今天廣州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感到對珠江河的可敬!祖國的可愛!正是:沙面島上憶古今,百年恥辱滿胸襟。風雲變幻翻天地,鵝潭氣象已更新。

東湖春曉。景在東山區東山湖。該湖佔地33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20多萬平方米。柳堤、綠島、曲橋,花草環湖,景色影趣。每當太陽初升的清晨,曉霽霧靄,百花盛開,迎著滿天的朝霞,人們頓覺清新寫意。欣嘗此景的同時,會想起50年代市民用自己的汗水挖出市區的四大人工湖(其他三個是麓湖、流花湖、荔灣湖)的勞動熱情,當時的主政者為改善城市環境和給市民一個休

息游覽好去處的「為人民服務」精神,居民是何等地從內心感激人民政府,如果今天在市區能營建多幾個這樣的湖景,老百姓肯定是會高興的。

1986年羊城八景——紅陵旭日、黃埔雲檣、雲山錦綉、珠海睛波、黃花浩氣、越秀層樓、流花玉宇、龍洞琪林。

這次評選的新八景,除保留兩山一水的傳統山水景點外,增加了革命史跡「黃花浩氣」和城市現代景觀「流花玉宇」。反映評景者注重了八景的文化內涵和時代的進步。

黃埔雲牆。景在黃埔港(包括新沙港)。廣州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全國對外貿易的極盛之地,繁榮發展二千年,為中國外貿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廣州港古代就是世界貿易大港,現在是我國兩個億噸大港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在世界上排第14位。廣州港現在的碼頭岸線長達十多公里,有46個萬噸級泊位,可同時停靠幾十艘萬噸海輪,海上船桅林立,高大的龍門吊車象一條鋼鐵長城,大片的集裝箱象一座七彩的城市,這就是黃埔雲檣的巨大形象,她就是廣州商貿之都的象徵。

黃花浩氣。景在先烈路的黃花崗公園。

流花玉宇。景指以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大樓和廣州火車站為中心的周邊現代建築,這一帶是廣州最具規模的商務、旅遊、購物中心和交通樞紐,是我國有代表性的對外窗口,是廣州商貿之都的一個縮影。

龍洞琪林。景在龍眼洞的華南植物園。該園佔地面積315公頃,是我國最大的亞熱帶植物。它既是一個以科研為主的科普基地,也是具有嶺南特色的游覽公園,其最具嶺南園林特色的湖畔水松林和椰林風光照片,人們不難從掛歷、畫冊中看到。

羊城八景的特點和歷史作用

廣州羊城八景的產生和發展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擇景重點從以山水景為主到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結合,人們的視線逐步轉移到城內,重視文化古跡的作用和城市建設的發展。

山水景始終是擇景者考慮的主要內容,說明廣州有重視山水文化的傳統,對今天建設山水城市很有啟發作用。

擇景從偏重自然景觀到與人文景觀相結合是人們審美觀的進步,這也是廣州人文精神的一種體現,廣州人的革命精神和開拓進取精神在羊城八景中都有體現。

隨著人們對歷史文化認識的提高,重視文化古跡入景,特別是革命史跡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在游覽中「寓教於樂」,使八景具有教化的功能。如「紅陵旭日」、「黃花浩氣」等。

古今羊城八景是廣州的寶貴財富,要重視保護和適度開發利用,為城市現代化建設服務。廣州市現在重點整治建設白雲山和珠江,提高文化品位,美化、凈化、綠化,對於建設青山、碧水、藍天、花城具有重大意義。

「蒲間濂泉」、「景泰僧歸」都在白雲山裡。白雲山戰國時已有名士出入,晉朝時已風景宜人,唐朝便以勝地著稱,宋代以來的「羊城八景」,白雲山次次入圍。
西門流評點:盡管白雲山是廣州的標志性景點,但一日游的旅遊團最好在周末避開白雲山。西門流此次是周六齣團,只見山上人頭攢動,所乘大巴步履惟艱,本來一天八景就夠緊張,這里倒好,結結實實地堵了半個鍾頭。而且,在山頂根本無法欣賞,和北京的香山一樣,人踩人、人擠人,天氣再熱點,非頭暈目眩不可。
陳家祠(古祠留芳)
西門流評點:新羊城八景中,陳家祠是一定要到的。據了解,陳家祠的門票收入已名列全省旅遊景點門票收入第二。西門流參加一日游的團友們對陳家祠都贊不絕口,大家似乎都比較喜歡能反映廣州舊時面貌的東西。其實在老城區還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可以考慮多組織一下專門的「老廣州一日游」。
越秀山風景區(越秀新暉)
西門流評點:一日游旅行團在越秀山只安排參觀了五羊石像一個景點,雖然有時間倉促的理由,但西門流想,至少可以開車在越秀公園里兜一圈,導游負責講解。畢竟花上10元錢,只為看一個塑像,呆上二十分鍾,實在是不劃算。
午餐:番禺南村萬綠海灣品嘗東江風味宴。吃飯時間差不多到一點半,大部分人都比較抱怨,所以上午最後一個越秀山風景區,大家都是草草過場。午餐的飲食雖然不算拔尖,但也還過得去,對於外地遊客來說,至少還配得上「食在廣州」的名聲。
蓮花山風景區(蓮峰觀海)
西門流評點:根據導游介紹,新八景之所以要花這么長時間遊玩,主要是因為來一次番禺、上一次蓮花山。如果算上來回車程和等人,西門流的一日游團隊在蓮花山花了近四個小時。在後邊的觀光中,我們不得不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實際上,在番禺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足夠自行組織一條線路,這樣,遊客的觀光效率比較高。
奧林匹克體育中心(五環晨曦)
天河東站水景廣場(天河飄絹)
西門流評點:羊城新八景中,如果說其它的景點反映出廣州2000多年歷史文化名城的一面,是對歷史傳統的尊重;那麼這兩個全新的風光則體現了廣州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都市風采。不過遺憾的是,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只能外部觀賞,聽說投資巨大的它目前處於閑置狀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時間不夠的緣故,天河的水景廣場我們只是在圍著繞了一圈,並不像宣傳單上所寫,可以在此處自由拍照,導游的解釋是沒處停車。
晚餐:荔灣湖畔如意樓品嘗羊城懷古宴,比午飯強。
珠江兩岸的夜景(珠水夜韻)
西門流評點:西門流原先是坐過船觀賞珠江夜景的,此次交通工具改為車,一來可以減少成本;二來風景照樣收入眼底,沿途還有導游不停解說岸邊的標志性建築物。因此推薦這種觀賞方法,特別是針對一日游這樣的旅遊團體,更有利於展示廣州市的美麗形象。

㈣ 葯洲遺址的人文歷史

南漢時置有名石9座,名「九曜石」,後世俗稱「九曜園」。五代時劉岩割據嶺南,立南漢國,建都廣州,興建王府,築離宮別院,在城西鑿湖500餘丈,地連南宮。湖中沙洲遍植花葯,名葯洲,葯洲中置太湖及三江奇石。這一帶湖、橋、石、花組成風景絕佳的園林勝地,寫下廣東古園林史精彩的一章。北宋統一嶺南後,葯洲成為士大夫泛舟觴詠、游覽避暑勝地,名為西 湖。南宋嘉定元年(1208)經略使陳峴加以整治,在湖面種上白蓮,稱白蓮池,建愛蓮亭。明代時以「葯洲春曉」列為羊城八景之一。明清以後湖面漸淤塞縮小。
1949年葯洲遺址的面積只得2000多平方米,其中湖水面積440平方米,僅存太湖山石8座。1988年開始維修葯洲遺址,將埋在地下的景石提升,並向西拓展恢復部分湖面。1991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的程建軍重新設計了仿五代風格的門樓和碑廊。門樓面闊三間7米、進深兩間4.8米,懸山頂。有關葯洲九曜石的詩文等幾十方碑刻嵌於湖北面新建的碑廊里。

㈤ 九曜園由何而來

917年,割據嶺南的劉岩在廣州稱帝,國號「大越」。次年,劉岩改國號為「漢」,史稱「南漢」,他是南漢的開國皇帝。

919年,劉岩在廣州城內興建王府,並在城西營建了一個皇家園林,與其南宮連成了一片。

劉岩利用天然池沼鑿出了後來的「西湖」,長500餘丈,面積數百畝。該皇家園林的布局,以後來的西湖為中心,湖心有小島。

傳說,劉岩在鑿湖後,廣聚方士在小島上煉丹求仙,「以葯投之,水遂變色,故稱「葯洲」。另說,因為他在小島上遍植紅芍葯,所以小島被稱為「葯洲」、「仙湖」。

那時,為了點綴葯洲的靈氣,劉岩又從江南各地搜羅來大批奇石點綴在湖濱,「積石如林」,沿湖還建有亭、樓、館、榭等,風景甚好,美不勝收。

其中,以被置於葯洲上的,有「日光奇石」之稱著名的9塊靈璧石,就是後稱「九曜石」最引人入勝。

古時,「九」是多的意思,而「曜」本來就是星的稱謂,日、月、星均稱「曜「,日、月、火、水、木、金、土7星合稱「七曜」,而「九星」即是「九曜」的別稱。

據說,這些石頭,多是劉岩為了懲治罪人,要他們從太湖靈璧,浮海而至。其中9塊「九曜石」,均八九尺至一丈多高,雖不規則,但色澤翠潤,形似奔雲。

九曜石「瘦」、「透」、「皺」具備,形狀大小色澤各異,屹立於碧湖之中,與麗日晴空交相輝映。水天一色,奇特的石景、多變的倒影,令人彷彿看見海市蜃樓的奇觀。葯洲後假以九曜石為園名,被稱為「九曜園」。

㈥ 關於廣州市教育路的葯洲遺址的相關資料

葯洲遺址 位於廣州市教育路。是南漢園林遺址。南漢王劉岩建都廣州時興建,尚見水石洲渚布局。北宋成為士大夫游覽避暑勝地,南宋時湖上種白蓮,建愛蓮亭,明代以「葯洲春曉」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葯洲遺址」簡介:

途經教育路南方戲院,有株蒼勁的巨榕樹,傘蓋著一所庭園,古色古香的園門上有幅引人注目的橫匾,上書「葯洲」下款米黻元章題,米黻即米芾,宋代大書法家。

葯洲遺址是五代南漢的千年園林遺跡,在今教育路南方劇場北側。當年置有名石9座,名「九曜石」,後假以為園名。今園內尚有一泓湖水,面積440平方米,九曜石散處水中和岸邊,水石洲渚的園林意境,依稀可見。

南漢主劉龔割掘嶺南時,建都廣州,稱興王府,遍築離宮別院,在城西開鑿西湖 (又稱仙湖)長500餘丈,地連南宮。據《南誨百詠》載:此處為劉龔「聚方士習丹鼎之地」。故稱葯洲。或說因栽植紅葯(有說即芍葯),故名葯洲。《南海百詠》引《圖經》載:九曜石為太湖舊產,劉龔時有富民負罪者,以石贖罪。但明代正統年間學使張明先懷疑此石不必遠取自太湖、三江,而可能運是從韶州運來。宋初統一了嶺南,葯洲成為士大夫泛舟觴詠、游覽避暑勝地。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經略使陳峴加以整治,在湖上種白蓮,號稱白蓮池。葯洲上建亭「愛蓮亭」,取周濂溪《愛蓮說》之意,後圮。明代以「葯洲春曉」為羊城八景之一。後來湖漸淤塞縮小,市街展拓。現在的仙湖街、九曜坊等,昔日都是湖區。

《廣東新語》載九曜石「高八九尺或丈余,嵌岩突兀,翠潤玲瓏,望之若崩雲,既墮復屹。上多宋人銘刻。」現將8座遺石分述如下:

米題葯洲石,在北岸,高1.5米,狀如持笏,上有宋代人書法家米芾題刻「葯洲」,署「米黻元章題」。米黻即米芾,時為熙寧六年(1073年)。該石曾被移到廣東布政使署東院及兩廣總督署。50年代遷回。

海上洲石,在北岸靠西,高2米,圓石為頂,若牛頭,四旁有十餘竇相穿。宋熙寧年間許彥先在石上刻詩:「花葯氤氳海上舟,水中雲影帶沙流。直應路與銀潢接,槎客時來犯鬥牛。」

池東石,在湖東端,上下兩塊石相疊,上石較小,狀如黑豬,石上通身有荷小孔如泡沫。下石形如巨龜,重約16噸。

仙掌石,在池東石南側。米芾在石上題刻一詩:「碧海出蜃閣,青空起夏雲。瑰齊九怪石,錯落動乾文。」明人關鵬在石上題「仙掌」2字。

九曜第一石,在石堤東側,高3.4米,重約25噸。石形似鰲魚。1988年維修時,把石升起約2米,發現石下有木柱樁。近底部有明嘉靖題刻「此即九耀第一石也」。清人翁方綱篆書 「拜石」。還有隸書「龍窟」等題刻。

翁題葯洲石,在湖中偏西處,形如筍峰。高2.4米,上有翁方綱題刻「葯洲」2字。屈大均所說 「門色中空」石,在翁題葯洲石西側,上有兩處清人題刻。

珠泉石,在湖中西南側,西面刻「珠泉」,東面刻「釣磯」。此外,還有較大的6塊石散落於湖西南角及西岸、北岸石間。1988年挖出大小3石,置於西部新拓湖上。它們可能是從九曜石崩裂出來的。

有關葯洲九曜石及濂溪書院的幾十方碑刻今仍嵌於湖北牆壁中。1963年3月公布九曜石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開始維修整個葯洲遺址,將景石提升,使更多露出水而,並向西拓展恢復部分湖面。

圖片在這里有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D2%A9%D6%DE%D2%C5%D6%B7&z=0

㈦ 葯洲遺址要收門票的嗎

不用。

㈧ 廣州有個「超1100年」皇家園林遺址以「葯」字命名,幾乎沒遊客

這是珊珊三丫頭愛生活、愛攝影、愛旅行、愛美食的駐足點。

參觀完葯洲遺址,珊珊三丫頭才回過神看剛錯過的葯洲門樓,這個門樓是五代的建築風格,給人感覺古色古香,此時,園內並沒有人,我坐於碑廊前,春風吹來,或是休憩,或是懷古,都覺得非常舒服。

那麼,你有來過廣州旅行嗎?你知道廣州北京路鬧市周邊有一個「超1100年」皇家園林遺址:葯洲遺址嗎?園內只有石頭和石刻,你會來看嗎?你喜歡這樣沒什麼遊客的小眾景點嗎?如果有機會廣州,你是否會葯洲遺址走走。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哦!本文是版權作品,未經珊珊三丫頭書面授權,嚴禁搬運、轉載、洗稿。如需轉載,請與作者珊珊三丫頭聯系,謝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廣東省有哪些名勝古跡

【七星崗古海岸遺址】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石榴崗
【秦代造船工場遺址】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
【南越國宮署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忠

【越王井】位於廣州市應元路。
【南越王陵墓】位於廣州市解放北路象崗山。

【光孝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光孝路。
【貪泉碑】位於廣州西郊石門。

【華林寺】位於廣州市下九路。 【六榕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六榕路。
【三元宮】位於廣州市應元路。

【南海神廟】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黃埔區廟頭村
【懷聖寺光塔】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懷聖寺位於廣州市光塔路,

【清真先賢古墓】位於廣州市解放北路蘭圃西側。

【海幢寺】位於廣州市海珠區同福中路。
【葯洲遺址】位於廣州市教育路南方戲院北側。
【南漢康陵遺址】位於廣州番禺市新造鎮。

【仁威廟】位於廣州市龍津路泮塘前街。
【宋朝西村窯遺址】位於廣州市西村皇帝崗。

【玉岩書院】位於廣州市蘿崗風景區。
【何仙姑家廟】位於廣州增城市小樓鎮仙桂村。

【五仙觀】位於廣州市惠福西路。
【嶺南第一樓】位於廣州市惠福西路五仙觀後。

【明代北城牆遺址】

【鎮海樓】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

【從化學宮大成殿】位於廣州市從化街口。

【琶洲塔】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琶洲。

【赤崗塔】位於廣州市海珠區赤崗。

【蓮花塔】位於廣州番禺市蓮花山。
【大佛寺】位於廣州市惠福東路。

【四方炮台遺址】位於廣州市越秀山。

【"古之楚亭"石牌坊】位於廣州市越秀山中山紀念碑下。

【洪秀全故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花都市官祿村

【純陽觀】位於廣州市海珠區漱珠崗上。

【石井橋】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鄉。

【昇平社學原址】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鄉。

【柯拜船塢遺址 】位於廣州市黃埔長洲島西北部現黃埔造船廠內。

【巴斯教徒墓地】位於廣州市黃埔長洲島的白頭斑(現稱巴斯山)。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瑣羅亞斯德教教徒的墓地。巴斯山海拔389米。
【聖心堂】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一德東路。

【餘蔭山房】位於廣州番禺市南村鎮。

【虎門要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獅子洋虎門水道主航道兩側,
【陳氏書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
【廣東咨議局舊址】位於大東門30號,即今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內的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

【三二九廣州起義指揮部舊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越華路小東營5號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先烈路。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國民黨"一大"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文明路215號廣東省博物館大院內。

【黃埔軍校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中山四路。

【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越秀南路89號。
【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越秀南東園橫路。
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

【廣州蘇維埃政府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廣州市起義路。
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越秀山南麓。 【西關大屋】位於廣州"西關角"(今荔灣區)一帶。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荔枝灣】位於今泮塘和荔灣湖公園一帶 【越秀公園】廣州市最大的公園。
白雲山風景區

【白雲山風景區】位於廣州市北面,因峰頂常有白雲飄繞而得名。
【從化溫泉風景區】廣州著名風景區之一。位於廣州北部75公里處從化市溫泉鎮。
【蓮花山風景區】位於廣州番禺市東部。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芙蓉嶂風景區】位於廣州花都市芙蓉鎮。、。

㈩ 九曜園建於什麼時候

九曜園位於廣州城內,是南漢開國皇帝劉岩,始建於919年,因湖中有9塊奇怪石而得名。

澄海西塘位於汕頭澄海東里鎮塘西村,始建於1799年,後按蘇州園林式樣擴建,享有「蘇州庭園」美譽。

十香園位於廣州海珠昌崗中路懷德,建於1856年前後,四周以青磚砌牆圍成小院。

余蔭山房位於廣州番禺南村東南,始建於1867年,以小巧玲瓏、布局精細的藝術特色著稱。

潮陽西園位於汕頭潮陽棉城西環路東側,始建於1898年,造園藝技既繼承了嶺南傳統庭園的精髓,又模仿了西方園林的形式美學。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