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團庄遺址

團庄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4 10:22:01

① 2005全國十大考古的具體名單

華社北京4月30日電(記者 劉暢)200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將於近期在北京揭曉。中國文物信息網日前公布了已入圍的24個「新發現」項目名單,這些「新發現」涵蓋了舊石器時代至宋元時期的文化遺存。

其中,最「古老」的遺址是天津薊縣舊石器地點群。考古學家在這里發現了27個石器埋藏地點,採集到了距今1萬-10萬年的刮削器、尖狀器、鑽器、砍砸器等人工痕跡清晰的舊石器時代生產工具。

最「年輕」的遺址是江西景德鎮瓷器山元代龍窯遺址。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首個未經開啟的元代瓷窯爐,考古學家所目睹的關於瓷窯爐內的一些細節,都成為研究和復原元代瓷窯窯爐形制、裝燒工藝的原始信息。

此外,「疑似」西周時期諸侯國君墓葬的陝西韓城梁帶村遺址也值得關注。在最近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專家宣布這里共發現了兩周墓葬895座、車馬坑64座,在已發掘的3座大型墓葬中出土了「諸侯級」禮器特徵的大批青銅器、玉器、金器和兵器。

即將完工的「西藏三大文物保護工程」中的薩迦寺保護工程,使考古學家對這個古老藏傳佛教建築的形制和「藏寶」情況有了新的認識。在薩迦北寺遺址,考古人員分析出了過去薩迦法王的寢宮,藏葯加工廠以及護法神殿。在薩迦南寺遺址,考古學家找到了曾作為法器使用的「人頭骨碗」。

作為三峽庫區文物搶救項目的重慶雲陽舊縣坪遺址,和南水北調文物保護項目的河南鶴壁劉庄遺址同時入圍「十大」候選名單,被認為是一次「有意味」的巧合。

今年秋天,三峽工程將提前一年實現三期156米蓄水目標,三峽考古接近尾聲。通過對雲陽舊縣坪遺址的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證實了史書關於中朐忍曾是漢晉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的說法。2005年11月,「南水北調文物搶救」工程在全線展開。位於河南鶴壁的劉庄遺址,是迄今首次發現的夏代商人族群墓地,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兩大水利工程的文物搶救項目在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中會合,說明配合基本建設的考古工作對認識和保護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國家文物局官員表示。據悉,中國每年批準的考古發掘項目中約80%與基本建設有關。

由中國考古學界的頂級專家組成的評審團在2005年1至12月期間國家文物局批准發掘的100餘項考古發現中,遴選出24個項目備選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的主辦單位將於近期邀請入圍項目負責人到京,向「終審」評委和公眾進行學術匯報。

② 詳細介紹一下河南的古戰場遺址

1.官渡古戰場景區位於鄭州中牟縣城東北2.5公里官渡橋村一帶,因傍官渡水而得村名。村內原有關帝廟,存清乾隆年間石碑,碑文雲「官渡乃關帝拒袁斬將處」。據《中牟縣志》載,這里舊有城叫「官渡城」,又有台名「官渡台」或「曹公台」,乃東漢曹操與哀紹相拒之處。附近有「水潰村」。距官渡20公里霍庄有「袁紹崗」,傳說是袁紹屯兵處。

官渡之戰發生在東漢建安五年(200),當時袁紹率兵20萬南下,曹操率兵4萬在官渡相拒。當年春,曹操乘袁紹傲慢輕敵,內部失和之際,兩次偷襲袁紹後方,焚其糧食輜重,斷其糧道,致使袁紹軍心動搖,紛紛潰散,曹則全線出擊,殲滅袁軍主力,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這是我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之一。...2.河南省鄲城縣文物普查隊員在縣城東寧平鎮發現西晉時期一處古戰場遺址——寧平之役遺址。該遺址分布於寧平鎮東、南、西部,面積約為30萬平方米。曾出土大量銅箭頭、鐵劍、大量疊壓屍骨等。西晉末年,司馬皇族為爭奪最高統治權發生了「八王之亂」 。晉惠帝永興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貴族劉淵乘機起兵,在山西平陽(今臨汾)稱帝,建立了「漢」國,公開反晉。石勒、王彌等率眾響應,並以劉淵為共主。永嘉3年(公元309年)石勒兵逾10萬,驅掠於河北地區,次年又南出襄陽,連取晉軍江北30多個軍事據點,洛陽亦在所圍。公元310年11月15日,晉太傅司馬越率領由王公大臣和禁軍等拼湊起來的10萬大軍,經許昌,進駐項縣(今河南沈丘縣槐店鎮)。司馬越自任豫州刺史兼豫州牧,任王衍為太尉,馮嵩為大營左司馬。第二年3月19日,司馬越病死於項縣。越死前,曾把後事交付給王衍,官員們共同推舉王衍為元帥。可王衍不敢當此重任,而願讓給襄陽王司馬范,范也不敢接受。於是大軍有沒有主帥的情況下,由王衍等一群高級官員集體領導,密送司馬越的靈柩前往其封國東海(今山東郯城)安葬。是年4月,石勒親自率領輕裝騎兵,追擊晉國護送司馬越棺木的龐大兵團,追到寧平城,終於追到。石勒發起攻擊,晉軍大敗。在石勒的指揮下,騎兵把晉軍團團圍住,晉軍10萬餘人,互相沖擊踐踏,屍體堆積如山,就這樣西晉帝國最後僅有的這支部隊,霎時瓦解。官兵不是被殺,就是被俘。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寧平之役」,這一戰役不僅決定了西晉王朝的滅亡,也給中華歷史留下了悲慘的一頁。3. 漢霸二王城古戰場風景區,位於鄭州市西北35公里,滎陽市區東北25公里的廣武鎮霸王村和漢王村,景區東鄰滎陽市三皇山桃花峪風景區和鄭州市黃河游覽區,北隔滔滔黃河與武陟縣嘉應觀黃河旅遊區相望,現存有漢王城、霸王城、鴻溝、日本侵化工事等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 「楚河漢界,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演繹了象棋文化博大精深,漢霸二王城古戰場風景區以「漢霸二王城」、「鴻溝」等馳名於古今中外的古戰場遺址為依託,向遊客展示河南獨特悠久和燦爛的歷史文化,如詩如畫的自然風情,豐富獨特的旅遊資源和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該項目是河南省 「大黃河旅遊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歷史文化資源的開發,向人們展示「蕭蕭古戰場、滾滾黃河情、茫茫黃土陵、悠悠棋藝源」的優美景色,具有廣闊的旅遊開發前景。

③ 濟南的名勝古跡都有那些

千佛山
著名佛教名山,位於市區東南,高21米。古稱歷山,隋代開鑿石佛後,始稱千佛山。山上有唐代古剎興國寺,寺後千佛崖上有隋代的六十餘尊佛。千佛崖下還有極樂洞、黔婁洞和龍泉洞,其中極樂洞中十六尊佛像最高達三米。
千佛山上新近又增添了一處勝境棗萬佛洞,它將我國佛教之精華的敦煌、龍門、麥積山和雲岡「四大名窟」於一洞,由萬千彩塑和壁畫構成一座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石窟藝術博物館。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老親自為「萬佛洞」題名。
交通:2、31、48、K51、K56、游66、游68路可達。
門票:20元,萬佛洞15元

趵突泉
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位於老城區西南,享有「天下第一泉」的美譽。趵突泉在《水經注》上有記載:「泉源上涌,水涌如輪。」趵突,即形容泉水上涌跳躍之狀。此泉有三個泉眼,終年噴涌,周邊面積50餘畝。水質優良,泡茶清香可口,泉東有望鶴亭、茶座等。
交通:5、41、49、K54、K96、游66、85、102、103、104路可達。
門票:15元

五峰山
位於長清區東南十公里處,與泰山、靈岩山並稱「魯中三山」。因有會仙、志仙、群仙、望仙、聚仙五個秀麗的山峰並列而得名。
這里群山綿延,山青水秀,是一塊難得的風水寶地。古時道教十分興盛,道觀規模宏大,分南、北兩觀。北觀即「洞真觀」,觀內碑石林立,宮觀殿字數百間,主要有玉皇殿、真武殿、三元殿、清冷亭、石牌坊等。歷史上,宮觀殿宇幾遭戰火破壞,現堂存歷代碑碣百餘塊,尤以「崔先生像贊碑」最為珍貴,此碑書畫、刻俱佳,多為歷代金石家所著錄。南觀稱元都觀,又名玄都觀,是明朝德王府的陵園,陵內有明德庄王、德懿王、德懷王、德恭王、德定王、德端王六座寢墓,最近發掘的德庄王墓,其規模與明十三陵墓相差無幾。近年來,長清縣投資修復了這里的大部分古跡,開辟了盤山道,增添了許多新景觀。觀內的千歲銀杏樹,系省內第二大銀杏樹,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潺潺泉水從清冷亭玉女盆流出,常年不竭,九十一級台階斜立蜂,勝似泰山天階;順盤山道登覽峰巔,猶如置身泰山捨身崖,陡峭峻險,五峰仙境盡收眼底,綠樹、黑瓦、紅牆掩映成趣,分外迷從。
交通:每周五到周日8:00解放橋乘游61路直達,往返票價10元。
門票:20元
食宿:五峰仙庄是有11座古樸典雅、且具有現代化裝飾的別墅,與五女峰古今媲美,相映生輝。

大明湖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 級別:AAAA級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大明湖湖水來源於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恆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點,並具有"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之謎。"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特色的寫照。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繁花似錦,遊人如織。 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每年舉辦多種游園活動,有春節文化廟會、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動和花卉盆景展覽、奇石展等。
大明湖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公園面積八十六公頃,其中湖面四十六公頃,約占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三。大明湖湖水來源於城內的珍珠泉、濯纓泉、王府池等諸泉,水源充足,有"眾泉匯流"之說,平均水深兩米,最深處約四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恆雨不漲,久旱不涸"是其一大優點,並具有"蛇不見,蛙不鳴"的自然生態之謎。"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特色的寫照。湖上鳶飛魚躍,畫舫穿行,岸邊繁花似錦,遊人如織。 湖畔有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匯波樓、北極廟和遐園等多處名勝古跡,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每年舉辦多種游園活動,有春節文化廟會、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動和花卉盆景展覽、奇石展等。

濟南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AAAA級
紅葉谷生態文化旅遊區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同時也是省內首家通過IS09000、IS014000質量環境雙認證的景區,是由濟南園林建設集團與新盛事置業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以生態文化為主題的大型近郊旅遊風景區。景區建設定位於「生態旅遊」,以「加強環境保護,提升生態質量,合理開發利用」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前提,以全方位建設生態文化為原則,是一個融休閑度假於一體的旅遊場所。

濟南跑馬嶺旅遊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AAAA級
濟南市跑馬嶺野生動物世界在濟南南部山區,柳埠森林公園內,距濟南市約40公里。分為步行游覽觀光區、森林休閑區、食草動物區、猛獸區、綜合服務區和動物飼養繁育中心等六大區域,放養各類動物150餘種,10000餘頭(只),園內游覽路線總長約12公里,有10000多米的動物隔離網,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野趣最濃的森林野生動物王國,在亞洲也堪稱一流。

靈岩寺旅遊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 級別:AAAA級
靈岩寺旅遊區位於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距104國道8公里,北依濟南,南靠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佛教聖地,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里,以其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馳名於世,素有「游泰山不游靈岩,不成游也」之說。

九頂塔民族風情園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未定級別 九頂塔民族風情園是集民族風情、名勝古跡、游樂探險和休閑度假於一體的大型生態民族文化區。該景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距濟南市區26公里,佔地1000餘畝。景區由山東華洋置業集團獨家開發建設,總投資進億元。風情園的規劃設計以遵循保護文物資源和自然資源的原則,以4A景區標准建設,以實施綠色工程提升生態環境為目的,充分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民族風情園由布依、朝鮮、傣、哈尼、納西(摩梭人)、蒙、苗、怒、佤、維吾爾、壯、藏等十六個民族村寨組成,薈萃了各民族的民族文化、民俗風情。

槲樹灣旅遊風景度假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未定級別 槲樹灣位於濟南南部柳埠鎮綿延的群山之中,佔地兩千餘畝。景區以青山綠水、民俗人文為主題,成為濟南近郊旅遊的又一顆明珠。槲樹灣沿承魏晉古風,以山、水、田園著稱。整個景區無絲毫現代工業文明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青石、茅草、籬笆、枯藤,對厭倦都市喧囂,追求心靈寧靜的遊客來說是休閑度假的絕佳去處。

濟南金象山滑雪場
所屬地區: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級別:未定級別濟南金象山滑雪場由濟南金象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於2004年12月中旬正式開放。該滑雪場是濟南市首家,山東省內規模最大、設施最齊全的一家滑雪場,為省城人們提供了一個冬季健身旅遊的嶄新空間。

④ 保定市蓉城縣北後台烈士紀念碑戰役故事哪裡有

容城歷史悠久,保存在境內的革命歷史文物非常豐富,這些文物是容城歷史發展的見證。

早在一九八二年,容城上坡遺址(磁山文化)、南陽遺址(春秋戰國)、晾馬台遺址(商周),被省政府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於一九八七年,容城縣人民政府將午方遺址、東牛北庄遺址、白龍遺址、東牛遺址、黑龍口燕長城遺址、陳陽庄城堡遺址、北後台烈士陵園,城內烈土塔,革命紀念館,共九處公布為容城縣文物保護單位。

現分別介紹如下:

一、現代文物三處:

1、北後台烈士陵園。1946年修建,1974年重建。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三十二團與敵浴血奮戰。不幸有497名指戰員英勇犧牲,遺體埋葬於此。位於賈光鄉北後台村西。

2、城內烈士塔。始建於1946年,後被敵人破壞,1966年重建。,為紀念全縣在抗日戰爭及以前犧牲的烈士嵌刻的碑記。塔由八通碑組成,園內松柏環繞,位於城內北大街路東。

3、容城縣革命紀念館,1986年建於城關鎮上坡村西側,總面積2664平方米,館內有大廳兩座,並有胡德林、胡福才(狼牙山五壯士容城籍烈士)等紀念碑亭三座。

二、古文化遺址

1、上坡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存,距今最早文化層約有七千多年的歷史,上坡遺址的發現把我縣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三千年,位於上坡村南。

2、南陽遺址:系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重要遺存,據出土遺物看,有燕國易都跡象。距今約兩千六、七百年的歷史。位於晾馬台鄉南陽村東南200米,保護范圍5萬平方米。

3.晾馬台遺址:此遺址為商周遺存,距今約四千年左右,遺址有重建明月禪寺一座,古寺巍峨,寺院內千年古柏遮天蔽日,位於晾馬台村西北隅。

4.午方遺址:經省文物研究所發掘此遺址為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址,距今約四、五千年,位於城關鎮午方西庄村西側。

5.北庄遺址:此遺址為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存。位於東牛鄉北庄村東「陰頂子」處,保護范圍6萬平方米。

6.白龍遺址:此遺址為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存。位於東牛鄉白龍村西500米。

7.東牛遺址:此遺址為仰韶文化遺存,距今約五、六千年。位於東牛村南100米。

8.黑龍口燕長城:當地人稱「界堤」。據考查,是戰國時燕國南境長城,西起易縣,東至渤海,我縣殘存1000米,高0.5至2米,位於小里鄉黑龍口村東至萍河橋堤。

9.陳陽庄城堡:此城堡傳說是保衛宋八王趙德芳墳墓駐兵之地。也是宋代北境邊防城堡,位於八於鄉西陳陽庄。

⑤ 高郵有什麼名勝古跡

高郵
別稱:秦郵
共59處名勝古跡
文游台景區(東岳廟、四賢祠等),秦郵八景之一
千年古驛站——盂城驛
明清南門古街
吳三桂故里(馬棚鎮東湖濕地度假村)
唐鎮國寺塔
奎樓、凈上寺塔
龍虯庄遺址博物館
楊根思紀念館
黃橋決戰紀念地
鄭板橋故居
施耐庵墓

⑥ 薊縣為何遭清軍的三次屠城

薊縣地理位置優越,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清兵入關時曾遭過三次屠城

薊縣悠久歷史文化
1、2005年秋,考古學家在薊縣北部山區的考古調查中,採集到了一千多件各類石質人工製品。根據出土地點的地貌特徵推斷,這些石製品的年代為舊石器時代,距今十萬至一萬年。這次考古挖掘,填補了津門考古工作中無舊石器人類活動遺址的空白。請說出我縣舊石器時代遺址有:太子陵遺址、丈煙台遺址、小平安遺址、北台遺址、七區遺址、楊家峪遺址、野溝遺址、大孫各庄遺址、周庄遺址、大星峪遺址、東營房遺址、東大屯遺址。
2、2005年,考古學家在薊縣北部山區採集到1000餘件石製品,根據出土地點的地貌特徵和出土石器的特點推斷,為舊石器時代晚期。這一發現,說明薊縣地區早在4.5萬年
年前就已存在人類活動。
3、距今1萬年左右至4000年的時候,人類使用的石器主要以磨製石器為主,考古學上稱此時期為新石器時代。我縣新石器時代遺址有:青池遺址、彌勒院遺址、下埝頭遺址、圍坊遺址、張家園遺址。
4、張家園遺址;古代建築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迄今為止,薊縣發現最早的古代建築,也是天津市最早的古代建築。
5、青池遺址是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於橋水庫南岸五百戶鎮青池一村北。青池遺址第一發現人是:董振剛
6、距今一萬年以前,薊縣地區高溫多雨,氣候濕潤,有著茂密的森林和豐沛的水草,非常適合大型食草類動物古菱齒象的生存。在天津自然博物館里,陳列著一具長度超過4米的古菱齒象化石,它的出土地點和時間是;1999年5月 薊縣楊津庄鎮大保安鎮
7、黃帝問道廣成子的傳說發生在:崆峒山。黃帝為了詢求修身至道之要,自涿鹿的都邑北上,來到了今天的崆峒山。崆峒山又名翁同山,明代山上修有府君廟,又稱府君山。眾多史料記載:相傳黃帝至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便是此山。崆峒山風景優美,「崆峒積雪」是清朝「漁陽八景」之一。
8、魯班是春秋時期的魯國(現今的山東曲阜)人,名般,古時「般」和「班」同音通用,後取國姓「魯」,他本應姓;魯班本姓公輸
9、春秋中期,在薊縣的北部山區生活著一支山戎部落,他們向南侵佔了燕山南部大片燕國領土,建立了一個以今天薊縣縣城為國都的國家,雄霸一方,並得到周王室的認可,成為周的子國,無終子國,史學界稱這是薊縣的肇始。
10、歷史上「老馬識途」的典故源於春秋時期;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後來山戎敗退到孤竹國境內。齊軍深入,最終滅了孤竹。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一個山谷里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齊相國管仲提議用老馬引路,最後終於走出山谷,回到了齊國。
11、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全國施行郡縣制,分設三十六郡,今天的薊縣,始稱無終縣,並為郡治之所。當時的無終縣屬於當時的右北平郡。
12、薊縣自古為交通要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全國修築馳道,在九條具有全國性的馳道中,2條通過無終,也就是今薊縣。
13、我縣漢墓眾多的原因是:西漢晚年海水倒灌,近海民眾遷徙而來,使薊縣山前平原人口密度大增。
14、古墓葬地的石人、石獸統稱為石像生,石像生的作用是:顯示墓主人身份等級和地位,也有驅邪、鎮墓的含義。
15、石刻造像,是立於墓葬地表用於祭祀或守陵之物。天津地區保存下來的最早的石刻造像在:邦均鎮石人庄村
16、薊縣境內出土的漢代祭壇遺址位於漁陽鎮:七里峰村
17、佛教傳入我縣是在:東漢時期
18、東漢年間,隨著佛教的傳入,在縣城北的鐵嶺西側、漁山東側建起的薊縣歷史上第一座寺廟是:香林寺
19、2000年,在薊縣桑梓鎮大安宅村北古井內出土了目前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道教方術木牘文書,年代是:漢代
20、目前天津地區發現的最大一處漢墓群,是薊縣:別山漢墓群
21、天津首次發現東漢磚石混合結構、多室畫像石墓,是:小毛庄漢墓
22、東晉時期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擬古》詩第二首寫道中描繪的「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問君今何行?非商夏非戎。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其人久已死,鄉里習其風。」詩中的田子泰是指:田疇
23、「桑無附枝,麥秀兩歧,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這是一首漢代民謠,講述了漢代薊縣政治清明,賞罰明信,吏民悅服。「民皆家殷戶阜,咸歌之。」這是薊縣流傳下來最早的民謠,民謠中提到的張君說的是:太守張堪
24、盤山法興寺始建於魏晉時期,是盤山年代最早的寺廟之一。它是元代改名少林寺,後稱北少林寺:
25、薊縣長城最早建於:北齊天保七年(556年)。
26、什麼時間,隋大業末年,無終縣改名漁陽縣,並為郡治。
27、隋義寧二年,高開道佔領漁陽郡,自稱燕王,定都漁陽
28、唐太宗東征時在我縣留下的歷史遺跡有:曬甲石、飲馬譚、東征石井、盤山天祥寺後的龍亭石、扳倒井。
29、獨樂寺觀音閣最早建於:隋朝。
30、盤山主峰掛月峰上的定光佛舍利塔,最早建於:唐延和年間。
31、綠釉雞冠壺、白釉蓮花水注均為薊縣境內古墓葬出土,是遼代時期的典型器物
32、金代薊州人竇漢卿妙於針灸,醫術神奇精妙,著有:《針經指南》、《瘡瘍經驗》
33、唐代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來到今薊縣、平谷一帶,寫下了一首《北風行》,旨在揭露安祿山的謀反罪行,布告全國。
34、「漁陽鼙鼓動地來」指的是:安史之亂。
35、自古有很多描寫薊縣的詩句,白居易《長恨歌》中寫到「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36、跟唐征高句麗有關的村名主要有:東兵馬、中兵馬、西兵馬、大安宅、小安宅、頭營、東二營、西二營等
37、「塘坊碼頭」唐代大詩人李白詩曰:「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芋。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這首詩描述了我縣漕運碼頭曾經的繁榮景象。
38、盤山在唐朝時期迎來歷史上佛教發展的高峰,起到主要推動作用是:寶積禪師
39、 竇禹鈞 《三字經》中「教五子,名俱揚」是一位薊縣古代名人。
40、薊州有位名人竇禹鈞,以教子有方名垂青史。五代竇禹鈞有5個兒子,家教甚嚴,建書房40間,買書數千卷,聘請文行之士為師授業。四方有志學者,聽其自至。5個兒子聰穎早慧,文行並優,均先後中進士史稱「竇氏五龍」。竇氏五龍分別是:竇儀、竇儼、竇侃、竇偁、竇僖。
41、竇禹鈞之墓在:相傳在西龍虎峪鎮龍前村
42、穿芳峪鎮大穿芳峪村有一棵古樹,名為「槐抱榆」。這棵古樹是:唐代所植,樹齡為1300多年
43、北宋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助趙匡胤策劃「陳橋兵變」,是歷史上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始作俑者;一生三次為相,《三字經》中「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說的就是他以半部《論語》治天下而名垂青史的故事。這個人是:趙普,薊縣人
44、白塔寺內的白塔始建於:遼代,漁陽郡塔
45、我們現在見到的白塔寺內的白塔是:遼清寧四年,公元1058年
46、天津市保存完好的唯一一座樓閣式磚塔是:五百戶鎮福山之頂的福山塔
47、目前薊縣,也是天津市僅存的三座遼塔分別是:城內白塔,盤山古佛舍利塔,五百戶鎮福山塔。
48、薊縣文廟始建於:金太宗天會年間。
49、在盤山掛月峰上有座古塔,被譽為天津市海拔最高的古塔:定光佛舍利塔
50、位於千像寺遺址內,有一通遼碑,石碑通體為漢白玉質料,記載唐遼時期薊州的經濟文化和盤山的佛教地位,號稱「京東第一碑」:盤山千像佑唐寺創建講堂碑
51、盤山千像佑唐寺創建講堂碑建於:遼統和五年(公元987年)
52、盤山千像佑唐寺創建講堂碑碑文書寫者是:遼代書法家德麟,法號法信大師
53、盤山千像佑唐寺創建講堂碑碑文的書法藝術成就表現在:承六朝遺風,追二王書體,楷行草三體兼容,匠心獨運。
54、千像寺石刻造像群位於:盤山東麓白水峪南、聯合村北
55、千像寺石刻造像群中的佛像最早雕刻於:遼統和五年之前
56、在陸路交通極為落後的古代,漕運曾佔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薊縣境內有三條古運河發揮了重要作用:州河、薊運河、遼運河
57、著有《針經指南》、《瘡瘍經驗》等醫書的薊縣古代名醫是:金代薊州人竇漢卿
58、請說出以下描述的是哪座塔。此塔為六角實心密檐花崗岩石塔,元大德元年(1297)雲峰首座等僧人同立,塔下有善蛇洞。:徹公長老靈塔
59、元代著名書法家虞集說「大德、延佑年間,其翰墨流傳於漁陽、巴西兩地,與趙孟頫齊名」,這里指的與趙孟頫齊名的書法家是:鮮於樞。
60、歷史上,人們把燕王朱棣奪取北平周圍的軍事重鎮所發起的戰爭稱:燕王掃北
61、明朝時期,隱居薊縣下營岐山瀾水洞,創立理教的人叫:羊宰
62、明洪武年間,薊縣城以鼓樓為中心,向東、西、南、北方向分設四條大街。問:這四條街道的名稱分別為::文化街、武定街、太平街、拱星街
63、明成祖朱棣,五次北征雄據漠北的元朝殘余勢力,並在薊州設重兵,修築工事,移民增兵屯田備戰,史稱:移民屯戍
64、薊州歷史上哪位名人,秉公執法,正派無私、有包青天之風:明成化年間,燕忠
65、被稱為「燕山處士」的是:明末清初進士李孔昭。
66、明朝時期,薊州的長城大規模修建是在:明成化年間
67、薊縣城桓,原為土城,明洪武四年(1317年)外麵包砌磚石。城牆東、西、南三面分別設威遠、拱極、平津三門,北面有樓無門。請問北城樓的名稱叫:北極閣
68、薊縣地理位置優越,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清兵入關時曾遭過三次屠城
69、清順治二年(1645年)薊縣城內開設鑄造錢幣的鼓鑄局,錢的背面鑄有滿、漢兩種文字。錢幣上鑄的是:薊
70、清康熙三十三年,知州張朝宗重修薊縣鼓樓,並書寫兩塊橫匾,至今懸掛於鼓樓南北,這兩塊橫匾分別:古漁陽和幾東鎖鑰
71、薊州最早的水利設施建造於:光緒年間,邵莊子排水閘
72、乾隆皇帝曾贊嘆:「天下何處無松,盤山之松天下松之宗」。傳說被乾隆皇帝賜名的「蟠龍松」,如今樹冠蔭及近畝,因樹下又生有柏樹一株,枝下八根石柱支撐,人們戲稱為「一百單八柱」:官莊鎮東後子峪村朝陽庵。
73、在天成寺替乾隆皇帝出家的是:雲海法師。
74、中共薊縣縣委最早成立於:1930年10月。
75、1934年秋,時任中共遷遵薊中心縣委書記李子光在薊縣城內創辦一分利文具店,作為黨的秘密活動聯絡點。這個秘密活動聯絡點建在:薊縣魯班廟西配殿。
76、1938年7月14日,冀東西部抗日武裝暴動的第一槍在我縣邦均打響。
77、大家都聽說過狼牙山五壯士。在我們薊縣盤山,也流傳著「七勇士」的英雄事跡。當時,敵人企圖消滅剛剛組建的八路軍十三團,七勇士在彈盡石絕的情況下,誓死不當俘虜,縱身跳崖,成功掩護大部隊安全轉移。這個事件發生:盤山蓮花峰。
78、他是陝西省蒲城縣人,原名趙寶森,又名趙寒,八路軍抗日將領,盤山抗日根據地主要創建者之一。曾任冀東軍分區決定由副司令員兼任八路軍十三團團長。在遵化市野瓠山與偽滿洲軍戰斗時,不幸被敵槍擊中,壯烈犧牲。這個人是:包森
79、1941年9月21日,包森巧妙運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消滅日軍駐馬蘭峪警備隊長山口正雄部的戰斗發生在:丈煙台
80、1945年5月26—29日,冀熱遼十四軍分區在平谷縣劉家河召開抗日群英表彰大會,被授予 「八路軍母親」光榮稱號是:薊縣磚瓦窯村的楊媽媽。
81、薊縣黨組織創始人李子光同志的故鄉是:薊縣西山北頭村。
82、盤山烈士陵園始建於:1956年。
83、薊縣抗日救國總會成立於:1938年4月4日 千像寺會議。
84、1942年,八路軍十三團全殲偽軍第二集團軍第四團,擊潰增援的第三團。首創冀東戰場整團消滅敵人戰例的這場戰斗的地點在:果河沿。
85、打響冀東西部抗日武裝大暴動第一槍的標志性事件是:1938年7月14日,王景軒、蘇甦率三區救國會員攻克邦均鎮偽警察分局。
86、在冀東西部戰場首次開創了整建制地殲滅日軍的光輝戰例:白草窪戰斗。
87、盤山根據地是培養革命志士的紅色搖籃,曾在這里戰斗過的革命烈士:包森、田野、王崇實、徐智甫、卜榮久、王少奇、洪濤等。
88、1938年6月20日的「馬伸橋事變」,揭開了薊縣抗日武裝大暴動的序幕。這次事變的領導者是:夏德元、趙合。
89、薊縣第一個黨支部是如何成立的,包括時間地點人物:1927年,中共玉田縣委員張洪以教書作掩護,在薊縣東部組織農會,在農會中發展黨員,三、四月間,在上倉河西首先發展了幾名小學教員和青年,建立了薊縣第一個黨支部。
90、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接連在薊縣製造了駭人聽聞的慘案:上倉、花峪、小嶺、吳家窪、辛莊子、雙楊村、五盆溝、聯合村等。
91、聯合村的由來:民國時期成村,當時是給千像寺看山場的幾十戶窮苦人家散居於此。抗日戰爭時期,盤山抗日根據地將這幾十戶人家組成了薊縣第一個抗日村政權,李子光等同志將它命名為聯合村。
92、抗日戰爭時期,特別是敵人實行「治安強化」運動期間,為了傳送情報、轉遞信件、護送幹部,在敵占區開辟了許多秘密交通線,:盤山——賈各庄——西山北頭——七百戶——高家團城;七百戶——下楊各庄——瓦岔庄——草房峪——青山——桑樹鞍——太平溝;桑梓——尤古庄——官辛庄——南燕村——辛撞等。
93、從1938年到1944年,根據抗日根據地和游擊區恢復和擴大的具體情況,為便於開展對敵斗爭,冀熱遼一帶成立了多個聯合縣:薊平密聯合縣、薊寶三聯合縣、薊遵興聯合縣、平三薊聯合縣、玉薊寶聯合縣、玉薊聯合縣等。

⑦ 求山東景點排名,哪些比較值得去

現在正值十一假期,很多人都外出旅遊了,也有不少人不知道該到哪裡去旅遊。事實上,山東省有很多旅遊景點,這里簡單地介紹其中幾個:

第一個旅遊景點是黃花溪。黃花溪是青州的一個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觀,這里山川起伏,水資源豐富,河流湖泊眾多。值得一提的是,這里也被稱為山東的「九寨溝」,可見這里的景色還是非常優美的。

第五個旅遊景點是水泊梁山風景區。水泊梁山風景區是梁山好漢的故鄉,整個景區以梁山泊文化為主題,結合了水泊涼山的優美風光。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