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4 10:41:35

A. 城頭山在哪裡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澧縣城頭山城址位於湖南澧縣縣城西北約10公里處,屬車溪鄉南嶽村。 1979年,澧縣文管所在文物調查中發現了該城址。1991年11~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單先進和澧縣文管所曹傳松對該城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試掘。城頭山古城址佔地18.7公頃(280.5畝),是中國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遺址。約在65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人們開始在城頭山掘壕溝,築城牆。從此,人們在此城居住2000多年,歷經了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幾個歷史時期,直至石家河文化中期(距今約4300年),古城才被廢棄。城頭山古城略呈圓形,城垣外圓直徑340米,內圓直徑325米,圍繞城垣的護城河寬30—50米。專家們在城內發掘出大片台基式的房屋建築基礎、設施齊全的制陶作坊、寬闊的城中大路、密集而重疊的氏族墓葬和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距今6500年)。解剖城垣時,於城垣外坡又發現了大溪文化早期的壕溝,以及壕溝內留存的100多種動植物骨骸和籽實、竹葦編織物、船槳、船艄、船板和大批卯榫結構的木構件等。圍壕長1000多米,寬10米、深3—4米,比西安市半坡遺址圍壕大得多,說明洞庭湖平原早在城出現1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雄踞一方的中心大聚落,並表明長江流域古文化發展的高度水平,與素稱中化文明搖籃的黃河流域相比毫不遜色,而且時間更早。城頭山1979年被發現,經過1991—2001年連續11次考古大挖掘,現已出土各類精美文物5000多件。1992年和1997年,城頭山古城址的考古發掘成果曾兩度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5年3月25日,***總書記在視察澧縣時,欣然命筆,題了「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八個大字。1996年,城頭山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年初,城頭山遺址又被評為「中國二十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城頭山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古城址。其考古發掘成果記載到了北京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上,寫進了大學和中學的歷史教科書。

B. 湖南澧縣「城頭山古文化遺址」門票多少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是中國南方史前大版溪文化至石家河權文化時期的遺址,也是迄今中國唯一發現時代最早、文物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古城遺址,被譽為「中國最早的城市」。[1-2]
1979年湖南省文物普查時,澧縣考古工作者首次發現城頭山遺址。1991年至2011年,由湖南省考古所主持,澧縣進行了13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近9000平方米,先後出土有古城遺址、氏族墓葬、大型祭壇、灌溉設施完備的水稻田等大批珍貴文物。城頭山古文化遺址代表了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古文明的發展高度,對研究人類文明的起源、早期城池的建立以及階級、國家的產生具有重要意義。
1996年,城頭山古文化遺址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鐫刻到「中華世紀壇」的青銅甬道上。
中文名稱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
地理位置
湖南省常德市澧縣
景點級別
省級地質公園
遺址年代
前4000年—前2800年
所處時代
新石器時代
保護批次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文號
國發〔1996〕47號
批准單位
國務院

C.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的發掘歷史

1979年7月,在全省文物普查中,發現城頭山遺址。
1991年10月,對城址進行第一次實測,解剖了西南城牆,將築城時間定為屈家嶺文化中期。
1992年11月,在東城牆內揭露了從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的一批房基址,清理了數十座大溪文化的屈肢葬墓和瓮棺葬墓。
1993年11月,發現了壓在較晚城牆外坡下的大溪文化時期的環壕。
1994年11月,在城的西北部發現了從大溪文化晚期至屈家嶺文化晚期的墓葬區。在城的中心偏西揭露了一處包括多座陶窯、多餘取土坑道和眾多貯水坑、和泥坑以及工棚的大溪文化制陶作坊區。在南城牆下壓的大溪文化環壕開挖段落中,發現了炭化稻穀、數十種植物籽實,竹和蘆葦編織物以及木質船漿、船艄等。
1996年,初現了四次築城的地層關系,並小面積露出了壓在早期城牆之下的古稻田。
1997年,大面積揭露古稻田,同時將西南城牆探溝展寬並向東西伸展,取得了四次築城完整、准確的剖面。
1998年11月,揭露祭壇,在東城門內發現建城之前湯家崗文化時期的聚落遺存。
1999年11月,發現了大溪文化一期早段(建城前)的稻田遺跡。
2000年11月,對城的西北部位發現大溪文化時期所築一、二期城牆的環壕。
2001年,發現大型廳堂或宗廟式建築,近百個祭祀坑。

D. 在歷史教科書中出現的是城頭山還是彭頭山

城頭山位於湖南常德澧縣城頭山鎮〔原車溪鄉南嶽村〕境內,是中國目前發現內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容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古城遺址。古埃及建城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城頭山古城的發現將人類建城歷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不少考古專家認為城頭山古城可能還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

1992年、1997年,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兩度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城頭山遺址的發現,表明在洞庭湖平原出現1000多年前,這里就已形成了雄踞一方的中心大聚落,表明長江流域古文化發展的高度與素稱中華文明搖籃的黃河流域足相媲美!

1997年,在城頭山附近的彭頭山等地的古河道里,出土了幾萬粒稻穀和大米,在城頭山又發現了古老的水稻田和配套的灌溉設施。考古學家推斷這是世界上發現最早的水稻田,距今約6000多年,當時城頭山人栽種水稻的技術已十分成熟。

2001年,城頭山遺址又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新發現」,其發掘成果被載入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上,寫進了大學和中學的歷史教科書。

E. 澧縣城頭山遺址的介紹

澧縣城頭山位於澧縣車溪鄉南嶽村城頭山而得名,城址始建於年代屬於屈家嶺文化早期至大溪文化晚期,距今5000年前,是目前我國發現的一座最早的古城遺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1996年12月至1997年在澧縣車溪鄉城頭山發掘出一座古城址,清理出一批骨耜、骨鑽、骨鑿、木刀以及陶器、玉器等遺物。通過對西南城牆的解剖,確認古城曾四次修築,其中第一期城牆建於大溪文化時期,距今6000餘年,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古城址之一。在東城牆下發掘時,還揭露出一片100多平方米、距今6500年前的湯家崗文化水稻田,田埂、水溝清晰可辨,還發現有大量炭化稻穀、稻葉、稻莖等。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田,對研究水稻栽培史具有重要意義。

F. 城頭山屬於河姆渡文化還是大溪文化

城頭山古文化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是中國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遺址

G. 湖南有哪些文明遺址

主要史前文化遺址 - 玉蟾岩遺址、高廟遺址、城頭山遺址是湖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文物古 跡,分別代表了中華民族最早的稻作農業、宗教文化和城市文明。

H. 城頭山的考古

解剖城垣時,於城垣外坡又發現了大溪文化早期的壕溝,以及壕溝內留存的100多種動植物骨骸和籽實、竹葦編織物、船槳、船艄、船板和大批卯榫結構的木構件等。圍壕長1000多米,寬10米、深3—4米,比西安市半坡遺址圍壕大得多,說明洞庭湖平原早在城出現1000多年前就已形成了雄踞一方的中心大聚落,並表明長江流域古文化發展的高度水平,與素稱中化文明搖籃的黃河流域相比毫不遜色,而且時間更早。
1979年,澧縣考古工作者曹傳松和王本浩在車溪鄉南嶽村開展文物普查時發現了一座古城,它坐落在高出周圍平原1—2米的低平崗地上,當地村民稱它為「城頭山」。經過充分准備,於1991年—2001年間,以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長何介鈞研究員為總領隊,先後對城頭山進行11次考古發掘。其中1998年—2000年,經國務院特許,享譽學術界的日本國際文化中心組織大量專家,以城頭山為主要對象,開展環境考古和高科技考古的合作研究。10餘年間,共揭露面積近7000平方米,出土文物16000餘件。(作者:羅宏武)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