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遺址
⑴ 木塔一路木塔寺遺址公園東門怎麼去,雅記香港老味的地
公交線路:32路,全程約11.6公里
1、從西安市步行約450米,到達西華門站
2、乘坐32路,經過19站, 到達木塔寺苗圃站
3、步行約1.1公里,到達木塔寺生態遺址公園
⑵ 圓明園到圓明園遺址公園東門怎麼走
公交線路:320路,全程約2.6公里
1、從圓明園步行約700米,到達清華大學西門站
2、乘坐320路,經過2站, 到達清華附中站
3、步行約360米,到達圓明園遺址公園-東...
⑶ 坐公交從石景山金頂街到元大都遺址,公園東門,怎麼走
從石景山區金頂街步行190米到達金頂南路站,乘坐公交運通101線,37站後在櫻花園西街站下車,步行1.6公里到達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東門。
⑷ 南京明城牆城門
南京明城牆及城門2007年11月現狀
南京明城牆全長33.676公里,初建時一共開了13個城門,後來歷代各有所堵塞或新開。建國後的五十年代,南京城牆被拆去了大部分的城門和三分之一左右的城牆。南京明城牆現存九段城牆、十四個半城門(明城門五個半——包括建國後復建的明城門、清城門一個、民國城門五個、建國後城門三個)、兩處遺址。
石城門處至集慶門北側二百餘米處之城牆已被拆除無存(含三山門)。
1三山門(即「水西門」,明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西段,現水西門大街東端護城河東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俗稱「水西門」。該門原為南唐都城以及宋、元金陵城的「龍光門」,也稱水西門、下水門。明洪武初年直接利用了這座舊有的城門。洪武19年(1386年)重新建造,並改名為三山門。該門有內瓮城三座,四道門垣。城門南側建有水關一座(即西水關,現亦已拆除)。該門及附近的城牆已於1958年被拆除。
水西門至鳳台路雙塘路附近城牆已被拆除無存(不含城門)。
第一段:集慶門北側起至中山南路西側止的城牆段(含集慶門)。
水西門南側,沿鳳台路南行不遠,即可見一段城牆展現在眼前。這里的城牆原本是要全部拆除的,但拆了一半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暫時停止了工程,說等到以後再拆,此後就再也沒有拆過。實在感謝當初那不知原委的停工,為我們保留了一份今日的幸運!由鳳台路行至西干長巷,城牆由此折向東,此處即是南京城的西南角。2004年得到全面維修,城外建有綠地。城牆至中山南路路口處結束。 中山南路路口至中華西門西側城牆已被拆除無存(不含城門)。
2集慶門(建國後新開城門,現存):位於城牆西段,現集慶門大街東端護城河東側。1991年8月至9月,因城市建設和城內交通需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由東南大學建築系潘谷西教授設計建設。這是南京建國後開的第二個城門。該城門具有宋代「過梁式」城門的風格。《南京明代城牆》一書所錄照片中,集慶門門洞北側尚有缺損,現在已得到維修。同樣兩張集慶門的照片,卻記錄了不同的瞬間下集慶門不同的風貌。該城門不對外開放參觀。
第二段:中華西門起至江寧路西側止的城牆段(含中華西門、中華門、中華東門)。
城牆起自中華西門,經中華門至中華東門,沿著東干長巷向東延伸,到江寧路西側結束。該段城牆現已得到維修,環境也得到了整治,城外建有綠地,風景優美。沿著城牆根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被堵塞住的半人高的小門洞,初時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的,後來走近一看,上面寫著「人防公事,戰時啟用」。原來是在建國後那個特殊的歲月中挖的防空洞。
3中華西門(民國城門,現復建):位於城牆南段,中華門城門西側。1931年為改善城南交通狀況,以不破壞中華門內瓮城為前提,在該城門西側設城門開辟車道而成中華西兩門。城門於1958年被拆除。2007年復建,不對外開放。
4聚寶門(即「中華門」,明城門,現存):位於城牆南段,現雨花路北端護城河北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該門原為南唐都城至宋、元金陵城的「南門」,洪武初年直接利用了這座舊有的城門。洪武19年重新建造,並改名為聚寶門,其名源於城門外有座聚寶山(今稱「雨花台」)。1928年改稱「中華門」。該門有內瓮城三座,四道門垣。城門上原有城樓,在1937年毀於日軍的炮火。現有關部門計劃復建中華門城樓。
5中華東門(民國城門,現復建):位於城牆南段,中華門城門東側。1931年為改善城南交通狀況,以不破壞中華門內瓮城為前提,在該城門東側設城門開辟車道而成中華東門。從拍攝於1931的中華門照片上可以看到,中華門兩邊開設了車道,致使中華門與兩邊的城牆斷開不再相連了。而從拍攝於1937年和1945年的中華東、西兩門照片上看,城門上都是有城牆相連的。概因戰爭時城防需要,又將城牆與中華門連起,形成門洞式的城門。1945年中國軍隊收回南京,就是由中華東門進入南京城的。城門於1958年被拆除。2007年復建,不對外開放。由於中華東、西兩門自建成至拆除,一直未正式標注在南京的歷代地圖上,所以兩門的具體位置曾一度讓不少後人感到迷惑。
雨花門至原南唐伏龜樓遺址處城牆已被拆除無存(含雨花門)。
6雨花門(民國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南段,現江寧路南端護城河北側。1931年建設寧省鐵路時所開之城門,鐵軌由此出城至養虎巷口與江南鐵路貫通,1958年被拆除。
第三段:南唐伏龜樓遺址處至東水關的城牆段(含武定門、東水關)。
城牆從江寧路東側百餘米南唐伏龜樓遺址處起至通濟門西側東水關處結束。南京明城牆的第一個東南角即在此處,該處原為南唐城牆的伏龜樓,明初建城牆時直接利用該段城牆。此處整段城牆現已得到維修,牆體高大巍峨,城外建有武定門公園。
7武定門(民國城門,現復建):位於城牆東段,現長樂路東端護城河西側。1933年開此城門,1958年被拆除。2007年復建,不對外開放。
附:東水關(明水關,現半存):位於通濟門西側百餘米處。現已建為東水關公園,對外免費開放。南京原有兩座水關,西水關已全部拆除,所以東水關是僅存的再現明城牆水關建築的實物,極為珍貴。水關原有三層,底層通水,中層和上層是藏兵洞,現上層藏兵洞已坍塌不存。
東水關北側起至光華門東側百餘米處城牆已被拆除無存(含通濟門)。
該處城牆整體未得到維修,牆體上可見處處彈痕。城牆外建有綠地。
第六段:後標營路北側起至太平門東側的城牆段(含中山門)。
後標營路北側至中山門南側處城牆外即為月牙湖公園。經中山門,沿明陵路往太平門而行之段全為山路,山勢陡峭。沿城牆全段為綠地或山林。此段城牆有三處最值一游。其一,前湖段城牆。前湖開闊,山映鍾黛,極為清秀。湖邊之城牆曾於20世紀80年代因遭暴雨而致牆體坍塌,露出城牆中原所利用的舊城牆。現此坍塌處未予復建,而是保留了這牆中牆讓遊人參觀。其二,琵琶湖段城牆。琵琶湖較小,卻極為靜謐,而城牆卻又極為雄壯。水波輕扣牆腳,每日出或日暮,光影變幻於城磚清水之間,實山水與人工共成絕景。其三,龍脖子段城牆。此段城牆中以19世紀中期「天京戰役」而著名。清軍就是在這里炸開城牆攻入南京(即太平天國之「天京」),而李秀成於當晚保護幼天王也是從該處缺口突圍,成為戰爭史上經典的突圍案例。清軍收復南京後,又將此處城牆修復。今於該處城牆上可見「東界」與「西界」的標志,即清城牆也,與明城牆之磚體截然不同,一睹即可區別。過龍脖子段城牆後不遠,城牆即止於太平門東側。
10朝陽門(即「中山門」,明城門,現存):位於城牆東段,現中山東路東端月牙湖西北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清同治4年(1865年)於城門外增建外瓮城。1928年起改稱為「中山門」,並將單孔城門改築為三孔多跨連拱的復式券門,是民國首都南京市中軸線的東端,也是為了孫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而改建的。日軍侵華時由此門攻入南京,城門在戰爭中破壞較大,城樓被毀,且外瓮城也沒有了。中山門現已得到修復,並可以免費登上城門參觀。
太平門至九華山東側處城牆已被拆除無存(含太平門)。
11太平門(明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東段,現龍蟠路南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因城門外為「天牢」所在地(明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個衙門都設在城外),故名太平門。無瓮城。民國時曾一度改名,後於1958年被拆除。辛亥革命時,革命軍由此門進入南京,使南京得以光復!
12解放門(建國後首開之城門,現存):位於城牆東段,現環湖路南端玄武湖南側。1951年美軍轟炸機和U-2高空偵察機侵犯我上海領空,南京市當時的領導人出於防空疏散的需要,決定在此處增開城門一座。1951年12月進行設計施工,1952年6月12日竣工。解放門旁邊長期堵塞的「後湖小城門」也同時得到開通。這是建國後開設的第一個城門。解放門上有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館,門票10元。登上城樓,東眺小九華山,三藏塔依稀可見,紫金山更是隱隱在望。城外是秀美的玄武湖,城內是古老的雞鳴寺。台城雄偉恢弘,聯想起梁武帝的故事,不禁產生吳宮花草晉代衣冠的唏噓。
13豐潤門(即「玄武門」,清城門,現存):位於城牆東段,現環湖路中端玄武湖西側。宣統元年(1909年),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舉辦「南洋勸業會」,為中外賓客提供游覽場所,逐在臨近會場的明城牆上開辟了一座新城門。1928年起改稱為「玄武門」,並將單孔城門改築為三孔多跨連拱的復式券門。從三山門開始的11個城門中,這是第一個有城樓的城門,城門不對外開放。
14神策門(即「和平門」,明城門,現存):位於城牆北段,現龍蟠路西端護城河南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該門有外瓮城單翁一座,且瓮城開有兩個城門,為南京京城13座城門中所獨有。其神策門的名稱與附近守衛京城的駐扎部隊——「神策衛」有關。清初該門曾被堵塞。清順治16年(1659年),鄭成功圍困南京,梁化鳳復開神策門攻擊鄭軍,後為了慶賀擊退鄭成功的圍困,改名為「得勝門」。1928年起改稱「和平門」。該城門保存完好,2005年3月進行維修。現對外開放,門票5元。神策門也是第二個有城樓的城門。
神策門西側至中央門處城牆已被拆除無存(含中央門)。
15中央門(民國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北段,現中央北路南端護城河南側。1933年開築此門以便利交通,建國後拆除。
第二處遺址:中央門西側百餘米城牆遺址。
中央門西側有一段殘留的城牆,未能建為遺址公園,且為各互不相連的小區所掩,極難尋找。中央門西側路邊有城牆形狀及走向的土坡,無城磚包裹,乃其遺址也。另,黑龍江路28號小區內有一百米長的城牆形狀及走向的土坡,亦無城磚包裹,疑其乃遺址也。
黑龍江路城牆遺址西側至新民門處城牆已被拆除無存(含小北門、金川門)。
16小北門(清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北段,現鍾阜路北端護城河南側。此門何時所開目前不詳,清末曾又名「四扇門」,此城門又一度被人誤認為是明鍾阜門。建國後此門被拆除。
17金川門(明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北段,現鐵路北街北端護城河南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因金川河由此出城,故得名。嘉靖以後被堵塞。光緒25年(1909年),因修建貫穿全城的「寧省鐵路」而將該門重新打開,這鐵路入城後便是由前面介紹過的雨花門出城的。1958年該城門被拆除。
18新民門(民國城門,現存):位於城牆北段,現新民路西端的護城河西側。1933年開築此門,建國後拆除城門兩邊的城牆,城門保留未拆。新民門現保存完好,水泥牆柱邊仍可見到幾塊城磚。
新民門北側至建寧路北側城牆已被拆除無存(含鍾阜門)。
19鍾阜門(明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北段,現建寧路中端護城河西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無瓮城。洪武初年稱「東門」,洪武11年(1378年)12月改稱鍾阜門,因其遙對鍾山(亦稱「鍾阜」)而得名。明成化年之前與儀鳳門一起被堵塞。該門一度又被稱為「小東門」。於1958年被拆除。
第八段:建寧路北側數十米處閱江樓風景區入口北側起至定淮門北側佳盛花園處止的城牆段(含儀鳳門、挹江門、華嚴崗門)。
建寧路北側數十米處閱江樓風景區入口北側復有城牆,此處明城牆與獅子山上新建的閱江樓兩相呼應,前者如伏龍,後者如虎踞,構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景線。此段城牆全段皆沿城牆建有公園(閱江樓風景區、綉球公園及沿城綠地)。
20儀鳳門(明城門,現復建):位於城牆西段,現建寧路東端護城河東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無瓮城。明成化年之前與鍾阜門一起被堵塞。清順治16年(1659年)後,梁化鳳復開儀鳳門(原因同神策門)。1928年起改稱「興中門」。於1958年被拆除。2005年3月此處城牆得到維修,附近的靜海寺和天妃宮正在復建。一個新的景區正在形成之中。2005年年底,儀鳳門被重建,2006年3月建成,原本斷開的城牆也被重新連起。復建的儀鳳門無翁城,下設三個城門,城上有城樓(第三個有城樓的城門)。現在,城門被復建了,儀鳳門在復建中又尋找到了它新的生機與內涵。該城門免費對外開放。
21海陵門(即「挹江門」,民國城門,現存):位於城牆西段,現中山北路中端護城河東側。1914年,由南京下關商埠局幫辦金鼎首倡,經與各界人士合議,為開辟新的街市,繁榮下關碼頭,在此新開城門一座,1915年3月竣工。該門的開辟,對南京下關街市的形成,促成當地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28年起改稱為「挹江門」,並將單孔城門改築為三孔多跨連拱的復式券門。該門也是南京第四座有城樓的城門。城門免費對外開放,寬闊的護城河、蜿蜒的城牆、雄偉的城樓、氣吞山河的閱江樓,四者組合成了最佳的風景線。
22華嚴崗門(建國後新開城門,現存):2007年初,為察哈爾路延伸工程而將城牆破開,路成後建此門。設四個門洞,兩個大的門洞通行機動車,兩個小的門洞通行非機動車,城門上不設城樓。
定淮門北側百餘米處至清涼門北側國防園附近城牆已被拆除無存(含定淮門、草場門)。
23定淮門(明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西段,現定淮門大街東端護城河東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最早因為其臨近城內的馬鞍山,故名馬鞍門。洪武7年(1374年)正月,不知何故將其改名為定淮門。無瓮城。清道光23年(1843年)被堵塞。1958年被拆除。
24草場門(清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西段,現草場門大街東端護城河東側。光緒34年(1908年)為交通運輸需要而開。1958年被拆除。
第九段:清涼門北側國防園附近起至清涼門大街東側百餘米處止的城牆段(含清涼門)。
著名的石頭城(俗名「鬼臉城」)即在該段城牆處。當年水扣吳城,現在江水已遠離城牆,可見古今滄海之變遷也。有關部門沿著城牆修建了公園,環境優美,順著公園的小路,可以欣賞石頭城奇特的「鬼臉照鏡」風景。
25清涼門(明城門,現存):位於城牆西段,現西蘆柴廠中端護城河東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有內瓮城。洪武12年(1379年)改名為清江門,萬曆年間改回原名。清初被堵塞,後復開通。城門設單孔門券,上無城樓,現免費對外開放,可以登高一覽。
清涼門東側百餘米處至石城門處城牆已被拆除無存(含漢中門)。
26漢中門(民國城門,現已拆除無存):位於城牆西段,現漢中門大街東端護城河東側稍北處。1933年開築,1958年被拆除。在看《南京明代城牆》一書時,我費了很大的勁才弄清楚漢中門和石城門的區別。兩門的方位在歷史上頗為相近,現漢中門廣場上的城門其實是石城門的一部。漢中門開築的位置在石城門稍北處。
27石城門(明城門,現城門已拆除無存,僅存部分瓮城):位於城牆西段,現漢中門大街東端護城河東側。明初13座城門之一。今稱漢西門(亦稱「旱西門」),有內瓮城雙翁一座。該門為南唐都城至宋、元金陵城的「大西門」,明洪武年間改建後因其正對石頭城,逐定名為石城門。石城門的內瓮城現保留下一半,已建成為「漢中門市民廣場」,其餘部分則在1958年被拆除。
南京明城牆有兩個特點使得其與眾不同:1,不同於其他城池之嚴守方正之制,以城門位置暗合南北斗星位來顯示帝王之氣、中央之位。且正因為城牆依山傍水,順應自然地勢,所以才會達到建築與自然之間和諧完美的統一,且使各段城牆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景;2,城門多配內瓮城,且作為都城規模的城牆沒有一個馬面,這是很少見的。
那就到現存的幾處古城牆看看 像中山門 中華門的 如果想做深入研究 就要找這么面的專家了
⑸ 隋唐遺址有幾個門 靠近博物館那個門 叫東門還是叫西門
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位於西安高新區唐延路與灃惠南路間的帶形綠地內,南北全長3.7公里,東西寬約120米。歷史上,這一段唐城牆內有一座城門--延平門,由北向南經過7個里坊,分別是崇化、豐邑、待賢、永和、常安、和平和永陽。城牆遺址地表建築早已無存,僅有三處殘存地下約0.6米-1.4米深的夯土牆基。
唐長安城牆遺址公園的規劃與興建,是「唐皇城復興」理念的實踐與嘗試。該公園位於高新區唐延路與灃惠南路之間,南北全長3.7公里,東西寬約120米,佔地面積44.4萬余平方米。歷史上,這一段唐城牆內有一座城門——延平門,由北向南經過7個里坊,分別是崇化、豐邑、待賢、永和、常安、和平和永陽。該公園自2006年6月向市民免費開放以來,已成為附近市民休閑生活不可缺少的場所。
⑹ 西安古城牆有什麼典故沒比如名人的一些事情,名
1、西門:西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門。
2、北門:明代構築城牆時建造的北門,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城,這一帶戰爭激烈,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毀。1983年整修城牆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
3、玉祥門:1926年,軍閥劉鎮華包圍酉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1928年開通的這座城門,為紀念馮將軍的歷史功績,取名玉祥門。
4、中山門:1927年初,在馮玉祥將軍倡議下開辟的中山門,以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得名。中山門並列兩個門洞,馮分別為它們取名「東征門」和「凱旋門」。出師之日,馮將軍在城頭向各界歡送群眾講話,說等北伐勝利,再打開凱旋門歡迎他。後來時局變化,馮將軍再未率師回西安。
5、東門:東門在建造明城牆時構築,正式名稱叫長樂門。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由東門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將士們群情激憤。點火燒毀了這座城樓,清代重新建造。「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在東門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舊址已被修復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
⑺ 西安旅遊經典景點
西安市十大旅遊景點
1.秦始皇兵馬俑 AAAAA
秦始皇兵馬俑
世界第八大奇跡。197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坑的發現震驚世界。這一建在公元前3世紀的地下雕塑群以恢弘磅礴的氣勢,威武嚴整的軍陣,形態逼真的陶俑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無論建造年代、建築規模與藝術效果無不堪與「世界七大奇跡」媲美。
2.華清池 A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清池
華清池是位於唐華清宮遺址之上的一座皇家宮苑,西距西安30公里,南依驪山,北面渭水。因其亘古不變的溫泉資源、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以及豐厚的人文歷史資源而成為中國著名的文化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示範景區
3.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 AAAAA
大雁塔·大唐芙蓉園景區
大雁塔文化休閑景區,坐落西安標志性建築大雁塔的腳下,是國家AAAAA級景區,也是中國首批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區——曲江新區的北大門。自2003年12月31日大雁塔北廣場盛妝開放以來,景區平均每日接待各地遊客數以萬計,成為遊客的樂土、市民的家園、城市的窗口。
4.西安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 AAAAA
西安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
西安城牆·碑林歷史文化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牆和碑林都是遊客來西安必看的經典景區。城牆之於西安人,那是老城完整輪廓的記憶。碑林,之於西安人那是文化的根基所在。跨出碑林的東門穿過順城巷就可以登上古城牆。當它們聯手,就成為西安的靚麗窗口。西安城……
5.秦始皇陵 AAAA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距西安30公里,位於西安市臨潼縣東約5公里,南依驪山,層戀疊嶂,山林蔥郁;北臨渭水,逶迤曲轉,銀蛇橫卧。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巒環抱之中與驪山渾然一體,景色優美。秦始皇陵是為秦始皇蠃政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能與之媲美的是古埃及金字塔這座……
6.驪山國家森林公園 AAAA國家級森林公園
驪山國家森林公園
驪山位於西安市臨潼區,距離西安市區30公里,是我國古今馳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因系西周時驪戎國國地,因此稱為驪山,唐時臨潼名昭應、會昌,驪山又曾因此改名為昭應山、會昌山。周秦漢唐以來,這里一直是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東西綿亘25公里。
⑻ 東門到大明宮遺址公園東門怎麼走
公交線路:22路,全程約3.7公里
1、從西安城牆-東門步行約370米,到達東門(外)站
2、乘坐22路,經過3站, 到達太華路站
3、步行約730米,到達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⑼ 去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在哪個站下能進入公園我查的有北門,東門,等六七個站,最好從哪個站下呢
童家巷站下,如果你剛好離火車站不遠,可以步行過去,去火車站右側有個地下通道,走過後再經過一條巷子就可以看到丹鳳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