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城遺址
⑴ 1956年在河南鄭州發掘的古城遺址內都有哪些發現
城內發現大面積宮殿、宗廟遺址和用人頭骨製作器皿的制骨作坊。在以城為中心的約25平方公里的面積內,還發現大量住房、壕溝、水井和冶銅、制陶等手工業作坊遺址。
⑵ 殷墟遺址在中國的哪個古城
1、殷墟復遺址在河南制省安陽市。
2、簡介
殷墟是中國商朝晚期都城遺址,古稱「北蒙」,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商邑」、「大邑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遺址,位於河南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周圍,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自1928年科學發掘以來,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國家AAAAA級景區。
2006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⑶ 中國現在有那些城市依然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古城牆
新中國成立以後,許多著名的千年古城遭到了近於毀滅的浩劫,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此外還有河南南陽、河北保定、山西太原、陝西咸陽、山東青州、山東濟南、江蘇揚州、江蘇徐州、浙江杭州、安徽安慶、福建福州、江西南昌、湖北武昌、湖南長沙、廣東廣州、四川成都等地,江蘇南京、江蘇蘇州、河南洛陽、河南開封、河北邯鄲等地也被破壞得很嚴重。
但也有不少古城被保留了下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陝西西安,江蘇南京、江蘇蘇州、河南洛陽、河南開封、河北邯鄲也還保留了一些,此外還有山西平遙、山西大同、山西榆次(今晉中)、湖北襄陽、湖北荊州、安徽壽縣、河南商丘、遼寧興城、雲南大理、雲南建水、雲南巍山、福建崇武、福建長汀、浙江台州、浙江衢州、安徽歙縣、安徽鳳陽、江西贛州、廣東肇慶、廣東潮州、四川射洪、四川閬中、四川南溪、重慶奉節、湖南嶽陽、湖南鳳凰、貴州隆里、貴州青岩、山東曲阜、新疆喀什等;北京郊區的古宛平縣城(今屬豐台區)也基本上還存在,以及北京故宮、沈陽故宮、中國北方的萬里長城等。
在上述這些材料的基礎上,我確定以下為「中國十一大古城牆」名單
1/陝西西安
2/江蘇南京
3/山西平遙
4/山西大同
5/湖北襄陽
6/湖北荊州
7/安徽壽縣
8/河南開封
9/遼寧興城
10/雲南大理
11/河北邯鄲
12/福建崇武
⑷ 許昌有哪些名勝古跡
華佗墓,坐落在許昌市北10公里蘇橋鄉小清河畔。墓高5米,周圍30餘米,冢上新砌的花牆,環墓一周,呈六角形。冢前樹一碑樓,碑上鐫刻著正楷書寫的「神醫華公之墓」,還有華佗的生平事跡和後人敬仰之詞。碑樓經過新近復修,高約2米,樓頂結構為北方農村門樓式樣,花脊翹拱幾只瓦制魚獸仁立於上,古色古香。墓周有幾株松柏在風中搖曳,更增添了墓地的肅穆。華佗系安徽省亳縣人,東漢末年傑出的醫生,世稱「神醫」。他精通方葯,尤擅外科、內科、婦科、兒科、針灸科。為人醫病,處方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即可病除,在醫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用「麻沸散」對病人進行全身麻醉,做腹腔內切除手術。《三國演義》上描寫關雲長能夠在華佗為他割皮肉、用刀刮骨的情況下,仍飲酒食肉,談笑奕棋,毫無痛苦之色。藝術地再現了華佗麻醉技術之高超。這種麻醉術比西方國家早1400多年,是世界醫學史上的一項偉大的創舉。他還根據戶樞不朽的道理,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動作,創造了名為「五禽戲」的體育鍛煉方法,以增強體質,抵禦疾病,為祖國醫學做出了卓越的貢獻。華佗是很有骨氣的醫生,他一生不慕高官厚祿,在民間行醫,關心人民疾苦,無論走到哪裡,碰到病人,總是熱心地為其治療,曹操迎獻帝建都許昌後,患劇烈的頭疼病,慕名將華佗召到身邊,很快地治好了他的病。曹操將華佗封為侍醫,因而常在太祖左右。華佗思念親人,告別還鄉,見妻、子皆病而未歸。曹操曾多次催促他回朝,他未從命。曹操大怒,將他抓回許昌殺害。華佗臨終時囑咐獄卒,將他的屍體葬在清水河畔,以示清白。華佗長期生活在民間,為人民治病祛疾,解除痛苦,深受人民的愛戴。有關他的傳說故事,充滿著傳奇色彩。相傳曹操將華佗入獄後,有一獄卒同情,幫他逃出監牢。曹操發覺後立即派兵追殺。一直追到許昌城北石樑河邊,發現華佗鑽入蘆葦叢中,曹兵將蘆葦重重圍困。正在這時,恰有一牧童趕羊群經過,牧童忙脫下皮襖,讓華佗翻穿上混入羊群。曹兵搜不到華佗,便在羊群中亂砍亂殺,華佗遂被砍傷。曹兵走後,華佗醒來,看到慘景,他掙扎著站起來,在死羊中接頭對尾,施展神醫法術。羊兒被救活了,牧童高興地趕羊群離開蘆葦時,華佗因流血過多,帶著欣慰的笑,躺在石樑河邊長眠了。人們因敬佩華佗的人品和醫術,每逢清明時節,前來添土修墓的人絡繹不絕。
⑸ 中國有哪十大古都
西安,古名長安,陝西省的省會
南京,古名金陵
北京,中國西周時成為周朝的諸侯國之一的燕國的都城。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57餘年的建都史。自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先後稱為薊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師、順天府、北平、北京等。
洛陽,簡稱「洛」,地處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有4000餘年建城史和1529年建都史,自夏朝開始有13個王朝、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
開封,簡稱汴,現為河南省省轄市,開封曾被稱為大梁、汴梁、東京、汴京等。
杭州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
鄭州是河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大同有2300年的建城史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遠在1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許家窯人就在大同這塊土地上勞動繁衍生息。大同自古就為北方少數所佔兩晉南北朝之際是我國北方各民族大動亂、大遷移的年代。此時的大同,卻因此而繁榮昌盛起來。春秋時期以為代國南郡,北魏為鮮卑族拓跋部所建。該部原先生活在長城以北,後來逐步向長城以南發展,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王圭)定都平城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對峙時期。此時大同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也是各族人民交流的中心和中國北方的佛教中心。五代,遼、金、時期大同開始稱作雲州,並成為遼,金,元初西京(陪都)。這時的大同已成為我國北方發達的地區,而且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城市。也給我們留下了重多文物。
咸陽市地處「八百里秦川」的腹地,是陝西省第3大城市,省轄市,中國著名古都之一,為中國第一帝都。位於關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九嵕山之南,因山南水北俱為陽,故名咸陽。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咸陽成為全國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下轄秦都、渭城、楊陵三區、興平市和涇陽、永壽、乾縣、禮泉、三原、武功、淳化、旬邑、彬縣、長武10個縣。是中國甲級對外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地熱城、全國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市。2004年又被評為首屆中國魅力城市。
⑹ 中國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文化遺產有:
1、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其他的還有: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山西平遙古城,雲岡石窟,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雲南麗江古城,江蘇蘇州古典園林,重慶大足石刻,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甘肅莫高窟,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河南龍門石窟,山東曲阜孔廟 孔林 孔府,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四川青城山-都江堰、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澳門歷史城區,殷墟,開平碉樓與村落 ,福建土樓,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築群,元上都遺址,雲南紅河哈尼梯田,新疆天山。
⑺ 中國十大古都都是哪
中國十大古都是:
第一名:北京,中國金王朝的中都、元王朝的大都、明清王朝的京師,統治中國長達800年。
第二名:西安(長安),中國西周王朝、西漢王朝、北周王朝、隋唐王朝都城,統治中國長達750年。
第三名:洛陽,中國東周王朝、東漢王朝、西晉王朝、北魏王朝、後唐王朝的都城。鑒於其正統強大的王朝少於北京、西安,故排第三。
第四名:南京,中國東吳王朝、東晉王朝、劉宋王朝、南齊王朝、梁王朝、陳王朝、南唐王朝、明王朝都城。南京是漢族三次復興的大本營,東晉王朝以南京為都保存了漢族的文化、明王朝以南京為基地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都殊死抗戰救亡圖存。不過南京除明王朝作了短暫都城外統治的都是半壁江山。
第五名:開封,中國後梁王朝、後晉王朝、後漢王朝、後周王朝、北宋王朝都城。
第六名:杭州,中國吳越王朝、南宋王朝都城。
第七名:安陽,中國商王朝都城。
第八名:成都,中國蜀漢國、成漢國、前蜀國、後蜀國都城。
第九名:廣州,中國南越國、南漢國都城。鑒於南越考古發掘後,南越國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對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故列入。
第十名:銀川,西夏王朝的都城。
⑻ 有哪些證據證明了1956在河南鄭州發現的古城遺址是商代前期的國都
就構築城牆所需工程量來看,挖土約170萬立方米,夯土約87萬立方米。假如每天投入1萬名勞動力進行作業,3000名挖土,3000名運土,3500名夯打,500名做勤雜工作,以當時的最高作業率計算,需8年才能完成。如果不是最高統治者所在之地,沒有充足的人力、物力,是很難築成如此規模宏大的城池的。
⑼ 與偃師商城相比,建立時間略晚於偃師商城的河南鄭州的古城遺址技術上的提高體現在哪些方面
第一,主城牆已由板築法築成,兩側與護城坡接縫處,已近似垂直,壁面至今仍留有長約3米、寬約0.3米左右木板的痕跡。第二,護城坡為傾斜夯築而成,考慮到遲滯攻者攀登,在夯完後,由頂部向下進行鏟削,並在表面鋪設一層料姜石碎塊,以防雨水沖刷。第三,主城牆各夯層之間,採用筍卯式結合法,夯窩較深,兩夯層夯窩嵌接,緊密堅實,可增強主城牢固性。第四,使用的夯具,已由4根木棍綁在一起,發展為由成捆圓木緊密固定而成。
⑽ 沁陽故城位於沁水之陽故名沁陽,古城遺址在哪
沁陽市隸屬河南省焦作市,古稱懷慶府、河內縣,因故城位於沁水之陽而得此名,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沁陽為中國首批「千年古縣」,1自古為豫西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素有「覃懷古郡,河朔名邦,商隱故里,樂聖之鄉」的美譽。夏為覃懷首邑,商屬京畿重地,周稱野王邑,漢為野王縣,隋改河內縣,明清為懷慶府所在地。擁有有天寧寺三聖塔、清真北大寺、堯廟、堯泉、戰國墓、太平軍北伐指揮部舊址和紫金頂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