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遺址
⑴ 河南新鄭裴李崗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怎麼發現的
20世紀50年代,新鄭縣城北新村鄉裴李崗村一帶農民在田野耕種時,不斷挖出一些形狀奇特的石斧、石鏟、石磨盤、石磨棒、陶壺等,不知為何物,於是就把這些遠古的遺物搬回家中,充當捶布石、洗衣板或者是用來墊豬圈、壘院牆……
1977年至1982年春,考古工作者先後對新鄭縣的裴李崗、唐戶和沙窩李遺址進行發掘,其中對裴李崗和沙窩李進行了5較大規模發掘。
1978年,在當年《考古》第二期上發表了《河南新鄭裴李崗新石器時代遺址》,提出將裴李崗遺存命名為「裴李崗文化」。
⑵ 比較典型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有哪些
從比較具有地域特徵、遺跡內容也比較多的地方來說,多為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歸納起來,比較典型的,大體有下列幾處:河姆渡文化,位於浙江餘姚,距今大約七千年;仰韶文化,位於豫西澠池,距今大約六千年;紅山文化,位於內蒙古赤峰,距今大約六千年;馬家窯文化,位於甘肅臨洮,距今大約五千年;良渚文化,位於浙江杭州,距今大約五千年;龍山文化,位於山東章丘,距今大約四千五百年;齊家文化,位於甘肅廣河,距今大約四千年。這些地方的文化遺址,充分反映了我國遠古時代的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
⑶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為什麼普遍分布在黃河流域
新石器時期的遺址在長江流域也很多,特別是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新石器遺址,比黃河流域新石器遺址文明程度更高,更多,氣候環境更適宜人類居住。遠古人類是從采獵慢慢開始轉為定居,定居必須有水源,培育訓養野生動植物,長江流域新石器時期遺址有當時最先進地生產工具,又先進的種植技術。長江黃河是華夏七千年文明的不息之源,近幾年考古證明,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遍布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黃河流域平分秋色。
⑷ 海南島上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有哪些遺址
海南島上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的遺址,還有陵水大港沙丘遺址、定安佳籠坡遺址、五指山毛道散布在通什河左岸的5處遺址。
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有沙丘貝丘、台地山坡類型之分,前者的基本經濟生活仍是捕撈、狩獵和採集,而後者在時間上晚一些,主要從事狩獵、採集,捕撈活動已不突出。
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大部分屬於台地、山坡類型,主要分布在昌化江、南渡江、陵水河、萬泉河等江河及支流兩岸,山坡一般高約8米至30米,既臨河,又躲避河水泛濫之災。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從事原始農業生產的最佳選擇。
⑸ 內蒙古哪裡發現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了
從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考古人員在內蒙古鑲黃旗草原上發現一處距今8400年—7600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
這一被命名為乃仁陶勒蓋遺址的大型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遺址內發現房址270餘座,房址內有二層台、柱洞、火灶。房址出土遺物有動物骨骼、陶片、骨器及大量石器。
考古人員根據乃仁陶勒蓋遺址出土的遺物初步判斷,其年代與裕民文化類型相當。裕民文化是2015年發現的史前考古學文化新類型,被認為是我國北方草原新石器時代的開端。
(5)新石器遺址擴展閱讀
新石器時代的時間
新石器時代,是考古學家設定的一個時間區段,大約從一萬多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
新石器時代指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
新石器時代這一名稱是英國考古學家盧伯克於1865年首先提出的,這個時代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
新石器時代並不僅僅只是個時間區段概念,新石器時代和晚期智人出走非洲散布到全世界的過程有密切關系,晚期智人走出非洲之後石器的製作和早期智人差異很大,不再是數百萬年以來一直未變過的簡單打制切割用途,誕生了一系列種類繁多製作工藝和使用目的巨大的變化的新種類石器。據近代考古發現,在距今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古人已進入了文明。
⑹ 目前比較典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大體有哪些
目前比較典型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大體有以下幾處:河姆渡文化,位於浙江餘版姚,距今大約權七千年;仰韶文化,位於豫西澠池,距今大約六千年;紅山文化,位於內蒙古赤峰,距今大約六千年;馬家窯文化,位於甘肅臨洮,距今大約五千年;良渚文化,位於浙江杭州,距今大約五千年;龍山文化,位於山東章丘,距今大約四千五百年;齊家文化,位於甘肅廣河,距今大約四千年。
⑺ 山西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分別哪幾種類型
山西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可分為磁山文化和棗園遺存兩種類型。版
磁山文化代表物是山權西長治武鄉縣石門鄉鼻子灣村出土的一件石磨盤和一件石磨棒,遺物形制同河北武安縣磁山遺址出土的石磨盤如出一轍,因此將這些遺存歸屬於磁山文化的范疇。牛鼻子灣村位於漳河流域,地理位置與磁山文化分布區相毗鄰。
棗園遺存位於山西翼城縣北橄鄉棗園村,棗園村在翼城縣城東北約10千米處,滑家河、澆底河分別從村子的西北、東南通過。
遺址中有不少用火燒過的獸骨、大量的陶片,以及部分石、陶質生產工具。這些文化遺存年代與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基本相當,距今約7500多年。
⑻ 新石器時代的石圍牆的遺跡有哪些
迄今止,內蒙古中南部已出現19處石圍牆遺址:准格爾旗有白草塔、寨子上、寨子塔、小沙灣等:包頭有阿善、西園(兩座)、莎木佳(兩座)、黑麻板、威俊(三座)等;涼城有老虎山、西白玉、大廟坡、板城等,清水河有後城嘴、馬路塔等。
⑼ 這么記住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有哪些文化遺址
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包括西侯度文化、元謀人石器、匼河文化、藍田人文化以及東谷坨文化(見東谷坨遺址)、北京人文化、觀音洞文化、丁村文化、陽高許家窯人文化、薩拉烏蘇遺址、峙峪文化、小南海遺址、山頂洞遺址(見山頂洞人)等等
⑽ 比較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有哪幾處
河姆渡文化,位於浙江餘姚,距今大約七千年;仰韶文化,位於豫西澠池,距今大約六千年;紅山文化,位於內蒙古赤峰,距今大約六千年;馬家窯文化,位於甘肅臨洮,距今大約五千年;良渚文化,位於浙江杭州,距今大約五千年;龍山文化,位於山東章丘,距今大約四千五百年;齊家文化,位於甘肅廣河,距今大約四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