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查海遺址

查海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4 11:50:42

❶ 興隆窪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器有哪些

興隆窪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玦、玉斧、玉錛等玉器100餘件,年代為距今8200年至7400年,由此認定興隆窪文化玉器是我國年代最早的玉器,開創了我國史前用玉之先河。興隆窪文化玉器皆為陽起石的軟玉類,色澤多呈淡綠、黃綠、深綠、乳白或淺白色,器體偏小。興隆窪文化廣泛分布在內蒙古西拉木倫河南岸和遼寧省遼西地區。同類文化性質的遺址還有內蒙古林西縣白音長汗遺址、克什克騰旗南檯子遺址、遼寧阜新縣查海遺址等。玉玦的數量最多,是興隆窪文化最典型的玉器之一。興隆窪遺址發現有世界上最早的兩件白玉玦,距今8200年,玉質為閃石玉,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在4號居室墓出土兩件玦,在7號居室墓出土一對玦,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興隆窪文化遺址的匕形器的數量僅次於玉玦,也是興隆窪文化玉器中的典型器類之一。器體均呈長條狀,一面略內凹,另一面外弧,靠近一端中部鑽一小孔,多出自墓主人的頸部、胸部或腹部,應是墓主人佩戴的項飾或衣服上的綴飾。彎條形器和玉管數量較少,均為佩戴在墓主人頸部的裝飾品。斧、錛、鑿等工具類玉器特徵鮮明,其形制與石質同類器相仿,可形體明顯偏小,多數磨製精良,沒有使用痕跡,其具體功能尚待深入探討,但不排除作為祭祀用「神器」的可能性。在敖漢旗興隆溝遺址採集到的一件錛,玉質為閃石玉,暗綠色料,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阜新查海文化遺址,距今8200年,總計發現了50多件玉器,玉質主要是閃石玉,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此外,在遼寧省東溝後窪遺址下層發現9件玉器和大量滑石飾品,在長海小珠山下層發現斧一件,在庄河北吳屯遺址發現鑿3件等,其玉質主要為閃石玉,玉料來源於岫岩縣,滑石也應來自產滑石的岫岩縣。興隆窪居室墓葬是興隆窪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通過興隆窪居室墓葬的數量及其位置看,它應與當時人類的祭祀活動有關。還有的墓用兩頭整豬隨葬。墓主與雌雄兩頭豬同穴並列埋葬,說明墓主因生前的地位和死因特殊而被埋入室內,生者為了獲得某種超自然力量,便將死者作為崇拜和祭祀的對象;而人豬並穴埋葬表明,當時的祭祖活動與祭祀獵物的活動已經結合在一起,而且興隆窪先民們對豬靈的祭祀具有圖騰崇拜的意義。

❷ 遼寧哪裡山水好風景好 主要是安靜 適合隱居 真心謝謝大家了

遼寧全省共有9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國家森林公園
沈陽故宮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鞍山千山、本溪水洞、本溪關門山、桓仁五女山、鴨綠江、大連金石灘、興城海濱、大連海濱—旅順口、鳳凰山、青山溝、醫巫閭山、錦州筆架山、盤錦紅海灘及葦海、大青山。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沈陽。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蘇友誼紀念塔、奉國寺、沈陽故宮、遼陽壁畫墓群、清昭陵、平頂山慘案遺址、萬佛堂石窟、興城古城、北鎮廟、玄貞觀、朝陽北塔、崇興寺雙塔、遼陽白塔、旅順監獄舊址、金牛山遺址、牛河梁遺址、姜女石遺址、清永陵、福陵、查海遺址、五女山山城、鳳凰山山城、石棚山石棚、萬里長城—九門口、大連俄國建築、張學良舊居、海城仙人洞遺址、新樂遺址、東山嘴遺址、析木城石棚、葉茂台遼墓、廣濟寺古建築群、遼沈戰役紀念館、大連中山廣場近代建築群、東北大學舊址、廟後山遺址、九頂鐵剎山、高台山遺址、石檯子山城、赫圖阿拉故城、袁檯子墓、馮素弗墓、雲接寺塔、中前所城、廣寧城、佑順寺、聖水寺、萬忠墓、錫伯族家廟、西炮台遺址、關東廳博物館舊址、阜新萬人坑、鴨綠江斷橋、撫順戰犯管理所舊址。
本溪水洞
國家森林公園:大黑山國家森林公園。

❸ 查海遺址五一開放嗎

茶海遺址5月1日期間是能夠開放的,要在網上預約門票和取得當地的健康碼,才可以遷往游覽

❹ 遼寧現早期古村落有多少年的歷史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對阜新他尺西溝遺址的階段性考古發掘,確認該遺址為一處距今約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古村落,出土珍貴遺物近2500件。

遼寧大學歷史學院考古學系教師王闖說,通過發掘,確認他尺西溝遺址的文化性質與附近的查海遺址相同。查海文化是紅山文化的源頭,被稱之為5000年文明曙光的牛河梁「女神廟」就源於這里。查海遺址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中華文明起源的過程中先行了一步,是邁出原始社會、跨入文明之門,是中華文明的起步階段。

❺ 遼寧省 阜新市 縣古文化遺址分部在哪裡

摘要】:正
1982年5月,阜新市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以查海遺存為代表的三處遺址。它們所出的石器、陶器和居住址具有突出特徵。使我們意識到,這是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應予以特別關注。在這年秋季的全省文物普查工作總結會議上,大家對查海遺存的性質、時代與命名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隨後,由孫守道先生等於1983年初對此遺址又進行了復查,並提出這處遺址是距今約7~8千年前的聚落址。
1985年9月,蘇秉琦教授在遼寧考察了查海遺址出土遺物之後指出,查海文化當是紅山文化主源之一。據此,提出了先紅山

❻ 黃河流域或許不是中華文明起源地,那會在哪個地方

李濟,第一位挖掘考古遺址的中國學者,被稱為中國“考古學之父”,曾主持殷墟考古發掘,通過對安陽殷墟等考古發掘資料的研究,李濟認為中華文明起源地應該在中國北方、蒙古以及西伯利亞一帶:

兩千年來中國的史學家,上了秦始皇的一個大當,以為中國的民族及文化都是長城以南的事情……我們應當用我們的眼睛,用我們的腿,到長城以北去找中國古代史的資料,那裡有我們更老的老家。

一直以來,在中國人傳統認知中,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根在黃河流域,而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卻認為長城以北“有我們更老的老家”,中華文明起源於長城以北,這一結論無疑顛覆了我們傳統認知,那麼李濟這一觀點是否正確呢?


可見,紅山文化與中華文明存在明顯的傳承關系,因此不少學者指出中華文明源頭或在長城以北。

著名考古學家郭大順,曾先後主持了東山嘴、牛河梁等紅山文化重要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對於中華文明起源,與考古泰斗蘇秉琦一樣,他也認為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直根系”。所謂“直根系”,即紅山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主幹源頭地位。

如今30多年過去了,以牛河梁規模宏大的壇、廟、冢遺址群為中心的紅山文化是中華5000年文明的一個實證,已經取得共識。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在我們終於可以說,紅山文化是中華古文化的“直根系”。

通過目前考古發現來看,紅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但究竟是不是“直根系”,或者如李濟所雲長城以北“有我們更老的老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與考古發現。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黃河和長江流域也有驚人發現,比如河南距今9000餘年的賈湖遺址、距今3800餘年的二里頭遺址,浙江距今5000餘年的良渚文明,湖南距今7000年的城頭山遺址(中國最古老的城市)等,都在說明紅山文化應該不是中華文明單一源頭或最主要源頭,中華文明起源是多元的,即“多元一體”。

❼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起源地在哪

華夏文明起源是多元性的,遼河流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都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但已知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是黃河流域的大地灣遺址。從時間跨度上說,大地灣遺址距今6.5萬年至4800年,一個長達六萬年的新舊石器時代銜接的史前文明遺址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最新的考古科研的資料顯示,大地灣遺址有人類的歷史年代更震撼人心,據蘭州大學張東菊博士說,最新的考古顯示,大地灣遺址最早的年代是距今8萬多年(目前只是推測,還需要更多的證據證實);從文化類型看,早於全國已知任何一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類型,最早的部分被學界直接命名為大地灣類型,從老觀台文化到齊家文化,幾乎涵蓋了所有新石器時代的類型,這個也是罕見的;從遺址規模上看,大地灣遺址佔地面積約275萬平方米,發挖的面積僅點總面積的0.5%,這個規模之大在全國獨樹一幟的,發挖的面積之小成果之豐也是獨樹一幟;從出土遺存看,數量之巨在全國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挖中也是少見的。幾次科考發挖,挖掘出陶、石、骨器、房址、動物骨骼、灶址、灰坑、窖穴、墓葬、窯址、溝渠、其他遺存等共計3萬多件(粗略估算);從考古成果上看,大地灣遺址創造了十多個考古之最:至2013年,在已發掘的遺址中發現了十項「中國之最」——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最早的彩陶、最早的雕塑、漢字最早的雛形、最早的宮殿式建築(F901)、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人造輕骨料、最早的消防實例、最早的度量衡與十進制、最早的繪畫……除此之外,黃河流域的賈湖遺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最早的酒、最早的笛子;遼河流域的查海遺址被認為是中國龍文化的發源地,這里出土了中國最早的龍圖騰----華夏第一龍:石塊堆塑龍(距今約9000年);長江流域的三星堆遺址出土了最早的青銅器。

❽ 興隆窪文化與玉器的起源有什麼關系

「興隆窪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是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發現最早、保存最好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

興隆窪文化是北方三大文化系統之一,它的發現表明內蒙古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自有淵源。不但解決了紅山文化的源頭問題,而且進一步揭示出長城地帶東段新石器時代文化極富特色的土著性和連續性,為確立西遼河文化與黃河文化平行發展,對人類起源多元一體論提供了史證。

同時,興隆窪文化對整個東北地區的文化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既填補了我國北方文化空白,也將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向前推進了3000餘年。興隆窪文化遺址地處努魯兒虎山麓大凌河支流的牤牛河上游丘崗的緩坡台地上。地處平坦,視野開闊,加之近有泉水至今長流不斷,故很適宜古代人居住。

興隆窪遺址除興隆窪文化的遺存外,還保存著距今五六千年的紅山文化、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家店下層文化的居住址和城堡遺址。

興隆窪文化是一處不可多得的原始社會聚落遺址。遺址周圍有人工圍溝,是這個氏族營地的界限,也是一種防禦設施。這是我國大陸遠古居民最早的防禦設施。圍溝內有成排平行排列的房屋,井然有序,每排10座左右,都是西北至東南走向。

興隆窪文化的住房為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長方形建築,都沒有門道,可能是在房子頂部開孔,用梯子出入房間。這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重要發現。

房屋每間約50至80平方米,屋內有圓形灶坑,房址最大的140平方米。顯得比黃河流域的同時期氏族居址高大寬敞。

就在這層堆積中,發現了一座墓葬,墓主人兩耳處各有一件精美的玉玦,應是墓主人生前佩戴的耳飾。一件呈圓環狀,另一件呈矮柱狀,體側均有一道窄缺口。

興隆窪文化遺址中發現的玉玦、玉斧、玉錛等玉器100餘件,年代為距今8200年至7400年,由此認定興隆窪文化玉器是我國年代最早的玉器,開創了我國史前用玉之先河。

興隆窪文化玉器皆為陽起石的軟玉類,色澤多呈淡綠、黃綠、深綠、乳白或淺白色,器體偏小。

興隆窪文化廣泛分布在內蒙古西拉木倫河南岸和遼寧省遼西地區。同類文化性質的遺址還有內蒙古林西縣白音長汗、克什克騰旗南檯子、遼寧阜新縣查海遺址等。玉玦的數量最多,是興隆窪文化最典型的玉器之一。

興隆窪遺址發現有世界上最早的兩件白玉玦,距今8200年,玉質為閃石玉,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在4號居室墓出土兩件玦,在7號居室墓出土一對玦,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

興隆窪文化遺址的匕形器的數量僅次於玉玦,也是興隆窪文化玉器中的典型器類之一。器體均呈長條狀,一面略內凹,另一面外弧,靠近一端中部鑽一小孔,多出自墓主人的頸部、胸部或腹部,應是墓主人佩戴的項飾或衣服上的綴飾。

在敖漢旗大甸子鄉旺興溝發現一件匕形玉佩飾,玉質為閃石玉的黃白料,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

在敖漢旗王家營子鄉水泉出土一件玦,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

彎條形器和玉管數量較少,均為佩戴在墓主人頸部的裝飾品。斧、錛、鑿等工具類玉器特徵鮮明,其形制與石質同類器相仿,可形體明顯偏小,多數磨製精良,沒有使用痕跡,其具體功能尚待深入探討,但不排除作為祭祀用「神器」的可能性。

在敖漢旗興隆溝遺址採集一件錛,玉質為閃石玉的暗綠色料,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

阜新查海文化遺址,距今8200年,總計發現了50多件玉器,玉質主要是閃石玉,玉料來源於遼寧省岫岩縣。

此外,在遼寧省東溝後窪遺址下層發現9件和大量滑石飾品,在長海小珠山下層發現斧一件,在庄河北吳屯遺址發現鑿3件等,其玉質主要為閃石玉,玉料來源於岫岩縣,滑石也應來自產滑石的岫岩縣。

吉林省的幾個遺址也是興隆窪文化中發現玉器比較多的地方,如鎮賚縣聚寶山遺址距今7500年左右,發現珠8件,斧5件,環2件,璧、錛和匕形器各一件。通榆縣敖寶山遺址,發現珠一件。通榆縣張儉坨子遺址,發現飾一件。通榆縣北崗子遺址,發現珠兩件。

黑龍江的饒河縣小南山遺址屬興隆窪文化中晚期,早於新開流文化,發現長條狀玉匕形器、環狀玦、斧、紡輪、環、珠、管、彎條形飾、雙聯璧等81件。

興隆窪居室墓葬是興隆窪文化的重要內涵之一,通過興隆窪居室墓葬的數量及其位置看,它應與當時人類的祭祀活動有關。

還有的墓用兩頭整豬隨葬。墓主與雌雄兩頭豬同穴並列埋葬,說明墓主因生前的地位和死因特殊而被埋入室內,生者為了獲得某種超自然力量或祈求保佑,便將死者作為崇拜和祭祀的對象;而人豬並穴埋葬表明,當時的祭祖活動與祭祀獵物的活動已經結合在一起,而且興隆窪先民們對豬靈的祭祀具有圖騰崇拜的意義。

在興隆窪的房址居住面上及墓葬的陪葬品中都發現了大量的鹿、豬等動物的骨骼,因此可以確定狩獵經濟在當時人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興隆窪先民使用的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其中主要是用於掘土的打制的有肩石鋤。很多房址中都放置著這種先進的生產工具,還有石鏟、石斧、石錛、石磨盤、石磨棒和圓餅形石器等。

由石片嵌入骨柄凹槽的刮刀很有特色,是北方細石器工藝傳統的產品。其他加工獸皮用的石刀和漁獵工具也比較多。

骨器有錐、鏢、針等,磨製都比較精良。在房址的居住面上,常常發現琢制的石磨盤和磨棒,有的房間里還出土了石杵。這些穀物加工工具,既可以加工農作物去殼脫粒,也可以用於加工採集的植物籽實。

房址中發現較多的鹿角、狍骨和胡桃楸的果實硬殼,說明氏族營地附近廣布森林,狩獵和採集經濟仍佔一定的比重。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與黃河流域的諸新石器時代文化大體相當。另外,興隆窪遺址中還發現了我國最完整的蚌裙服飾,這在世界范圍內同期也是罕見的。

在新查海遺址發現的一條距今8000年的興隆窪文化石塊堆塑龍,是我國最早的具有傳統龍特徵的龍形象。這條龍用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礫岩擺塑,呈昂首張口、彎身弓背狀。

興隆窪玉器是我國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它標志著社會大分工的形成,使我國使用琢磨真玉器的年代追述到了8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為紅山文化玉器群找到了直接源頭。198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敖漢旗博物館聯合進行文物普查時,發現了興隆窪文化遺址。從而認定這是內蒙古及東北地區時代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

1996年,興隆窪文化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先後被列入「八五」期間我國十大考古發現、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大發現。

匕形玉器飾物

❾ 經過考古證明,黃帝部落確實是從西方遷到中國來的,那麼黃帝很可能是一位古埃及人

中國人是古埃及人後代?華夏文明源於古埃及?純屬放屁。先不說所謂的古埃及文明是否真的是西方人編造出來的,就算古埃及真的存在過又如何?華夏文明就是源於古埃及了?中國境內發現的七八千年前的文化遺址還少嗎?大地灣遺址、仰韻遺址、查海遺址、興隆窪遺址、賈湖遺址、玉蟾岩遺址、小河西遺址、河姆渡遺址等等七八千年前的文化遺址還少嗎?例如查海遺址出土的石塊堆塑龍距今將近9000年,為華夏民族龍圖騰的原型;賈湖遺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笛子、酒等,距今都將近9000年。當然按照西方人的特性,它們是不會承認的。

❿ 阜新都有哪些歷史文化遺址

查海遺址
查海遺址位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鄉查海村西五里當地稱為"泉水溝"北坡的向陽扇面台地上,距阜新市區25公里。1982年發現,到2010已進行過7次發掘,發掘7600平方米。揭露出遺跡、遺物有房址、陶器、石器、玉器等。經測定,這個遺址,年代為距今7600±95年,加樹輪較正,已超過8000年,是目前東北地區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