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老殘游記讀後感

老殘游記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0-11-24 12:37:05

⑴ 一篇老殘游記的500字讀後感

清劉鄂所著《老殘游記》,分成幾部分,前二十回寫的比較完整,後面又加了續集九回,外編一卷。這本書寫了很多清朝的社會情況,有些十分隱晦。

第一回「土不制水歷年成患,風能鼓浪到處可危」,寫到老殘在蓬萊山上看到一艘大船,上面有賊人作亂,大船眼看就要沉沒,什麼駕駛的人殺人,所謂的英雄振臂高呼,都沒能挽救船上的人。三個觀者看不下去,劃船去救時被誤以為是洋人送外國向盤,被趕下船,大船眼看著沉沒了。我想作者是把清朝政府看作快要沉沒的大船,千瘡百孔,就等著人去救呢。

第二回講到明湖邊美人絕調,說兩個小姑娘說書精彩,寫的非常好:五腑六臟里,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服帖;三萬六千個毛孔,無一個毛孔不暢快。……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

第三回尋濟南名泉,看病結識高紹殷山東撫台庄宮保及很多名流,為後文埋下伏筆。

第四回講老殘辭卻宮保的盛情,一路打聽官風很好的玉佐臣,聽來很多暴行,特別是為了抓盜匪,竟然不辨分明,把一份安分守己又遭強盜陷害的於朝棟家害的家破人亡。更害了許多百姓,真正一個酷吏。後來結識申東造,推薦一個劉仁甫幫他們治賊。為請這個人,申的族兄申子平一路歷經艱辛,,墜深澗,過危橋,遇猛虎,碰到塗家女子熱心相迎,談道論詩,還鼓琴調瑟,與桑家姑娘彈箜篌,吹角掀鈴:耳中但聽得風聲,水聲,人馬蹙踏聲,旌旗鑊炔聲,干戈擊軋聲,金鼓薄伐聲……談論時政,借古喻今,發了不少高論。老殘繼續游歷,在黃河遇到冰封河面被阻,遇黃仁瑞,救翠環,了解到黃河漫堤的慘劇。設計謀,識真相,為齊河縣十三口人命案查明真相,解救了魏家翁媳,救活了眾人,懲治了酷吏剛弼、花花公子吳二,讓人拍手稱快!

續集里講老殘挾夫人翠環與德慧生夫婦上泰山燒香,救下斗姥宮,遇到尼姑逸雲靚雲,談道入迷,翠環出塵。其中講到逸雲著魔,由要入男歡女愛到看破紅塵,講得很是細致。由此就知男人不把女人當人,女人不能太下賤,必自愛然後人愛之然後寫了老殘游地獄,其中關於地獄刑罰的描寫顯然有勸人向善的意味。可惜現在的人不願看,否則倒是蠻好的教訓。後來講到現實生活中的弊端,也不過發發牢騷罷了。

書是看完了,餘音饒梁。過去的人能把事情寫的那麼出神入化,為什麼我卻不能呢?

書中看出要寫書還要有淵博的知識,有獨到的見解,有精闢的言辭,還要有嚴密的邏輯,總之不是一件易事。

⑵ 急需一篇1000字老殘游記的讀後感

1903年8月,劉鶚寫作的《老殘游記》,首次在《綉像小說》上連載,以其獨特的立意和優美的文字,使晚清小說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作為一個思想開明、勇於進取,具有富國救民熱情的實業家,劉鶚的事業艱難坎坷,屢屢失敗。《老殘游記》是他為中國的命運也為自己的命運而痛惜,希望喚醒沉睡中的民眾,補救殘破的國家的「哭泣」之作。
《老殘游記》批判晚清社會的腐敗,其視角更為獨特,著重揭露所謂「清官」之罪惡和所謂「好官」的昏庸,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政治的統治支柱,可謂切中要害。
《老殘游記》的描寫藝術從它一問世就受到人們的稱贊。無論是景色描寫,還是形象描刻畫,無論是心理活動,還是氣氛渲染,劉鶚的文筆都舉重若輕,清新樸素,情境逼真,氣韻生動。
胡適先生說:《老殘游記》最擅長的是描寫的技術,無論寫人寫景,作者都不肯用套語爛調,總想熔鑄新詞,作實地的描寫。在這一點上,這部書可算是前無古人了。

《老殘游記》二十回,一九○三年發表於《綉像小說》半月刊,至十三回因故中止,後續載於《天津日日新聞》,原署鴻都百煉生著。作者的真名叫劉鶚,字鐵雲,清末江蘇丹徒人,生於一八五七年,卒於一九○九年。他出身於一個封建官僚的家庭,卻無意於以科舉博取功名,懂得算學、醫葯、治河等實際學問。曾先後在河道總督吳大澄、山東巡撫張曜處作幕賓,幫辦治黃工程,得到很大的聲譽。又曾向清廷建議借外資興築鐵路、開采山西煤礦,事情雖非經劉鶚手辦成,但在帝國主義列強對我國虎視眈眈,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時候,這種不惜有損主權以維護清廷腐朽統治的主張,顯見違反人民的利益和願望,遂被目為「漢奸」。劉鶚也終因不得志於清廷,去而經商,有過多次創辦實業的計劃,最後都一一歸於失敗。庚子(一九○○年)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劉鶚向聯軍購得太倉儲粟,設平糶局,以振北京飢困。一九○八年清廷即以私售倉粟罪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七月病死於迪化(即今烏魯木齊)。
《老殘游記》是劉鶚晚年寫的一部小說,成於一九○六年。書中借老殘的游歷見聞,對當時吏治的黑暗痛加攻擊,揭發了所謂「不要錢」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於做大官」(第六回)不惜殺民邀功、用人血染紅頂子的劊子手。客觀上幫助人民認識到對整個官僚集團是不能寄以任何希望的。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較進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觀卻是落後的,甚而是反動的。他堅決擁護封建統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缺乏認識,反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斗爭,這在書中也有明顯的表現。因之,《老殘游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書。
本書流行五十年來,擁有相當廣泛的讀者。許多人都稱道它的文字藝術,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也贊說:「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為一部藝術作品來看,無論在語言的運用上、在對生活的觀察上、在細節的描繪上,都看得出作者不願因襲、追求創造的精神。與晚清的同類小說相較,藝術上的成就是比較卓越的。
原文鏈接:http://www.yue.org/thread-3641-1-1.html

⑶ 老殘游記五年級讀後感200到300字

最近剛讀完,覺得很合我的胃口。老殘一個人到處游歷,用非常文藝的話來說就是流浪。有點類似美國的嬉皮士時代。只不過老殘是一個人拿著銅鈴行醫,一個是開著破車飛馳在美國西部的公路。不同的是老殘接觸的多是官,或者說是為民請命的角色。
我最喜歡看那段一個劉姓青年去找一位隱藏在山裡的高人,一路上所見所聞讓人猶如仙境,還遇到神仙似的人物,那段經歷當真是回味無窮。到後來倒是無趣了些,結合了較多社會上的流行元素,不喜。總的來說很有意思,推薦。

⑷ 讀《老殘游記》有感800字

作者劉鶚,原名夢鵬,又名孟鵬。劉鶚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從小得名師傳授學業。他學識博雜,精於考古,並在算學、醫道、治河等方面均有出類拔萃的成就。他所著《老殘游記》備受世人贊譽,是十大古典白話長篇小說之一,又是中國四大諷刺小說之一。劉鶚本人也是富有學識又得不到抱負的人。

《老殘游記》是社會譴責小說,以暴露的陰暗面和種種弊端為主要內容,涉及到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晚清的社會譴責小說的代表作有4部。《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老殘游記》《孽海花》。其中每部書的側重點各不一樣,而《老殘游記》則更以對自然風光的描寫而見長,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感染力。

《老殘游記》的語言清新流暢、富有韻味。魯迅說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有鮮明的層次和色彩。可以作為優美的散文來讀。
我覺得書中對大明湖的風光,黃河冰雪以及對音樂的描繪等藝術成就尤高,看起來讓我很受感染。比如在描繪濟南府的時候用「家家流水,戶戶垂楊」來寫,僅僅八字,就寫出了濟南的水多,樹多的特點。我曾兩次去過濟南,那的水真是既多又特別清澈,連護城河中都能看到招搖的水草,綠油油的在水中自由地擺動。而大明湖中隨處可見的一眼眼小小的泉眼,更是無時無刻不活潑地冒著泡泡。

作者在自敘里說:「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小說是作者對「棋局已殘」的封建末世及人民深重的苦難遭遇的哭泣。老殘是作品中體現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不入宦途,但是他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小說的突出處是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中很少揭露的「清官」暴政。作者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 劉鶚筆下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於要做大官」而不惜殺民邀功,用人血染紅頂子的劊子手。

這里反映出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比較進步的一面。但他的基本政治觀卻是落後的,甚而是反動的。他堅決擁護封建統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缺乏認識,反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義和團的反侵略斗爭,這在書中也有明顯的表現。因之,《老殘游記》是一部瑕瑜互見的書。而讀書是不能用現在的思維和政治觀點來評判古人的,古人的觀點和現在是有出入的。所以讀書時,不要過分在意作者的政治觀點,不能因為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的不一樣而否定這是一本好書。

⑸ 老殘游記的讀後感400字數

中國少有的好書,講的多是人生至理,對人生的理解特別透徹,對官場、對佛教、對道教的理解勝人一籌。有時間的話,建議夥伴們看看,對你的人生有所啟迪!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