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遺址
1. 河姆渡遺址簡介
河姆渡遺址是浙江省餘姚市一處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間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餘姚市河姆渡鎮蘆山寺村的姚江北岸。
遺址發現於1973年夏,此後的兩次發掘發現遺址包含4個疊壓地層,揭露了干欄式建築等遺跡,出土了夾炭黑陶等遺物和大量動植物遺存和栽培稻穀,一時轟動學術界,其代表的考古文化被命名為「河姆渡文化」。
1982年,河姆渡遺址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考古》雜志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發現地建有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和遺址展示區。
(1)餘姚遺址擴展閱讀:
河姆渡遺址共發現61餘種動物的遺骸,主要見於第一期和第二期,尤以第一期居多。這些遺骸多因古人食用後丟棄而較為破碎。其中,無脊椎動物3種,脊椎動物58種,脊椎動物中以哺乳類為最多,此外還包含爬行類、魚類和鳥類。在遺址中發現的豬和狗為馴養動物。
在發現的豬標本中,少年個體和成年個體佔到90%,且第一期發現的陶豬身體比例介於野豬和現代家豬之間,證明當時已有養豬食肉的行為。遺址中出土的狗標本和狼存在明顯的差異,且在居住區發現了疑似狗糞,證明當時已馴養狗。
此外,發現較多的水牛標本,說明當時也有可能馴養水牛。其餘動物為捕獵所得,包含象、犀牛、麋鹿、紅面猴等在浙江野外已不存在的物種。據研究,這些物種遺骸應當是本地所產。
2. 餘姚河姆渡村發現的建築遺址是怎樣的
長江下游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村發現的建築遺址距今約六七千年,這是中內國已知最早採用榫卯技術容構築木結構房屋的一個實例,已發掘的部分是長約23米,進深約8米的木架建築遺址,推算原是一座長條形的體積相當大的干欄式建築,木構件遺物有柱樑、枋、板等,許多構件上都帶有榫卯。
3. 從餘姚市區到河姆渡遺址乘什麼公交車
公交線路:餘姚403路 → 餘姚515路,全程約26.0公里
1、從餘姚市步行約350米,到達餘姚市政府站
2、乘坐餘姚403路,經過6站, 到達餘姚汽車南站
3、步行約110米,到達餘姚汽車南站
4、乘坐餘姚515路,經過34站, 到達河姆渡遺址(遺址渡口)站
5、步行約70米,到達河姆渡遺址
4. 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的骨雕、牙雕藝術品有哪些
浙江餘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遺址出土了精美的刻紋牙雕片、鳥形牙雕、牙雕小盅、雙鳥朝陽牙雕片、牙雕蝶形器等象牙器,陰線雕刻的線條圓直曲折、流暢自如,既有幾何圖形,更有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這在尚未出現金屬工具的石器時代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5.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在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大量的文物,普遍發現了稻穀、谷殼、稻桿和稻葉等堆
(1)說明了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 (2)水稻和粟的出現會引發原始居版民的生活發生變化表權現在:原始居民可以不再靠打獵和漁業為生,而可以種植水稻或粟等農作物,生活所需食物可以有穩定來源;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再是游牧為主,而可以定居下來;糧食收獲後需要儲存,陶器等手工業就可以獲得初步發展。(意思對即可) |
6. 餘姚市都有那些旅遊景點
餘姚的旅遊景點有:龍泉山公園,勝歸山,大隱天下玉苑,餘姚博物館,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四窗岩,鵓鴣岩,白水沖,浙東區黨委舊址,浙東第二藏書樓——五桂樓,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四明湖度假村,黃梨洲墓,四明山竹海森林公園,王陽明講學處,通濟橋與舜江樓。
7. 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掘為什麼會使人驚訝
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掘使人驚訝,在其第四層4000餘平方米的范圍內,普遍存在著稻穀、稻殼、稻草的堆積,最厚處有1米以上,經過換算,稻穀總量高達120噸以上。稻穀經鑒定,屬於栽培稻秈亞型種中晚稻型水稻。這證明,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在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已經學會了大量種植水稻。
後又在長江流域發現了新石器中期的城背溪文化和彭頭山文華。
8. 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距今約有多少年歷史
距今約有
7000
年歷史
希望採納
9. 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的考古發現有哪些特點
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現了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的一個盅形雕器,它的上刻有4條蠶紋,彷彿4條蠶還在向前蜿蜒爬行,頭部和身軀上的橫節紋也非常清晰,這應是一種野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