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金箍棒
❶ 西游記中孫悟空的金箍棒的材質是什麼
如意金箍棒是《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用的兵器。書中說原是太上老君冶煉的神鐵,後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後遺下的定海神針,放在東海,當系作者杜撰,史籍中並未見有任何記載。金箍棒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是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見的各種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兩頭各有一段黃色,中間為紅色的棍子。
❷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武器金箍棒又叫什麼
孫悟空的金箍棒又叫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針、定海神鐵等等。相傳是大禹治水的時候,把它留在東海龍宮,一來可以保護東海龍宮祥和安定,二來可以堵住共工從泉眼通往天界。後來卻被孫悟空給拿走了,金箍棒是非常重的據說有一萬三千五百斤,而且還非常粗,也可以由小變大或者由大變小,非常地神奇。
大禹就用從太上老君那裡借來的神鐵,制住了滔滔不絕的洪水。而且把洪水的源頭泉眼給堵上了,從此之後共工再也不能從泉眼出來興風作浪了。所以才會有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這其實也主要是定海神針在海底起了很大的作用。
❸ 西遊記金箍棒真正主人不是孫悟空為何說起金箍棒來歷總不同呢
唯一的可能是大禹在經過幾番大戰後,靈陽棒受損,被棄之不用。不過,有高人看中了大禹的棒子(這個高人,在老葉的勘破西遊系列中,自然就是太上老君)於是將靈陽棒回爐再造,並且在上面刻上字,以掩蓋真相。
在原著第88回,孫悟空忽然又公布了金箍棒的最新消息。在這里,孫悟空糾正了一個重要錯誤!
原文道:
鴻蒙初判陶釒容鐵,大禹神人親所設。
湖海江河淺共深,曾將此棒知之切。
開山治水太平時,流落東洋鎮海闕。
此處,孫悟空竟然提出,金箍棒並非太上老君煉制,而是從最開始就是神王大禹的兵器!
那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應該說,孫悟空對金箍棒使用越久,了解的隱秘也就越多。越往後,公布的越是真相。
因此,這金箍棒——靈陽棒,最初應該是神王大禹的兵器,後來,開山之水完成後,大禹將其用來安定江河。後來,大禹等神族被滅,靈陽棒被帶到天上,成為天河定底神珍。太上老君為何實在他的反天大計,將靈陽棒重新鍛造,封印了一部分實力,並放在東海,等待孫悟空。
❹ 《西遊記》金箍棒來歷,孫悟空為什麼使用它
1、如意金箍棒是《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用的兵器。
2、書中說原是太上老君冶煉的神鐵,後內被大禹借走治水容,治水後遺下的定海神珍鐵,放在東海。
3、金箍棒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是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見的各種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兩頭各有一段黃色,中間為紅色的棍子。
4、孫悟空去東海龍王殿偶聽到龜丞相對龍王說鎮海之寶金箍棒,並尋找到一根柱子,上面寫著如意金箍棒,但孫悟空搬不動它,就自言自語到如果能變小就好了,金箍棒變聽到小字就變小並被孫悟空收為己有。
❺ 西遊記原著中金箍棒是誰鍛造的
太上老君。
如意金箍棒是《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用的兵器。書中說原是太上老君冶煉的神鐵,後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後遺下的定海神珍鐵,放在東海。
金箍棒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是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見的各種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兩頭各有一段金色的箍,中間為黑色的鐵棒。
(5)西遊記金箍棒擴展閱讀:
孫悟空自學藝回山後打敗混世魔王,得一口大刀,又從傲來國內以法力得大量兵器分發諸猴,但是沒有一樣兵器順手。
為了尋一件稱手的兵器,大鬧東海龍宮,終尋得如意金箍棒,又由其他三海龍王贈予鳳翅紫金冠、鎖子黃金甲、藕絲步雲履作為披掛。龍王懷恨在心,上報天庭,要求緝拿孫悟空。
孫悟空在此時正興旺發達、廣交朋友,結拜牛魔王、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獼猴王、禺狨王,結拜為七兄弟。
❻ 《西遊記》金箍棒來歷及孫悟空為什麼使用它
如意金箍棒是《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用的兵器。書中說原是太上老君冶煉的神鐵,後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後遺下的定海神針,放在東海,當系作者杜撰,史籍中並未見有任何記載。金箍棒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是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見的各種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兩頭各有一段黃色,中間為紅色的棍子。
《西遊記》中出現了許多兵器,但只有孫悟空的金箍棒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孫悟空正是依仗著這條鐵棒,大鬧天宮,降妖伏魔,既打出了一個令上界天仙驚心膽寒的「齊天大聖」的名頭,同時,也確保了一路坎坷危機重重的取經大業順利完成。應該說,金箍棒在孫悟空的人生履歷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首先,我們來看看金箍棒的出身。《西遊記》第3回,孫悟空跑到東海龍王那裡去尋寶,龍王先後拿出大捍刀、九股叉、畫桿方天戟等兵器,但孫悟空總嫌太輕,不中意。當龍王表示再沒有什麼兵器時,龍婆龍女的適時提醒讓孫悟空的尋寶活動「柳暗花明」。金箍棒這時閃亮登場了。原來它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此一神奇處。神奇處二是,平時它靜靜地躺在海底,默默無聞,這幾日卻「霞光艷艷,瑞氣騰騰」。神奇處三是,金箍棒上鐫刻有一行字,喚「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神奇處四是,剛開始它「約百斗來粗,二丈余長」,當悟空希望它更短些更細些時,它能「如意」地變化,最後竟能變成一根綉花針,塞在耳朵裡面藏下。
在此,作者賦予金箍棒種種神奇可謂煞費苦心,人們常說「寶劍贈英雄」,對神通廣大的、機智勇敢的大英雄孫悟空來說,也只有如此神奇的金箍棒堪為匹配,正是珠聯璧合,相輔相成。
然而這還不夠,小說第88回,作者專門用一段韻文對金箍棒進行全方位的「報道」:
鴻蒙初判陶鐵,大禹神人親所設。湖海江河淺共深,曾將此棒知之切。開山治水太平時,流落東洋鎮海闕。日久年深放彩霞,能消能長能光潔。老孫有分取將來,變化無方隨口訣。要小卻似針兒節。棒名如意號金箍,天上人間稱一絕。重該一萬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細能生滅。也曾助我鬧天宮,也曾隨我攻地闕。伏虎降龍處處通,煉魔盪怪方方徹。舉頭一指太陽昏,在地鬼神皆膽怯。混沌仙傳到至今,原來不是凡間鐵。
由這段韻文,我們至少可以獲得如下信息:其一,金箍棒是大禹治水時的定海神珍,是曾經拯救四海蒼生,匡扶社稷的寶物。讀者或許還記得《紅樓夢》中賈寶玉的那塊「通靈寶玉」,其來歷也自是非凡:原來它是女媧當年補天時剩下的一塊「頑石」。「通靈寶玉」本來被寄予厚望,補天拯世,無奈競沒有派上用場,其結局暗含著賈寶玉最終難堪挽賈府這座大廈於「將」的命運。但金箍棒不一樣,它也曾為濟世救民出了力,甚而可說是勞苦功高,將這樣的寶物給悟空作兵器不,不正寄託著作者希望孫悟空能夠依靠這條鐵棒「伏虎降龍」、「煉魔盪怪」,從而救萬民於水火,澤被蒼生嗎?其二,為什麼這樣非凡的寶物竟然沉寂於深海許多年,沒有被人重視呢?作者在此給讀者設置了這樣的懸念。拋開索引派的繁瑣考證與假設不談,我們至少可以感受到這一點:「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金箍棒是「千里馬」,這一點無需置疑,可惜的是東海龍王不是「伯樂」,不僅不是,而且還是一個萎縮怯懦愛打「小報告」的「小人」,金箍棒在他手裡的命運自是可想而知。作者利用這一細節,一方面表明悟空是真正的「伯樂」,真正的英雄,另一方面,也暗含他對黑暗不平的社會現實的某種諷刺。其三,金箍棒名喚「如意」,自是與一般兵器不同,它變幻多端,能大能小,大的時候能「彌於宇宙」,小的時候只有一根綉花針長短。金箍棒完全隨悟空的喜好「如意」變化,因而悟空能使得得心應手,給他西天途中伏魔盪怪憑添無窮的力量。
❼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金箍棒是怎麼得來的
概況
金箍棒
,全稱如意金箍棒是《西遊記》中孫悟空使用的武器。別名:神針、定海神針鐵、靈陽棒、九轉鑌鐵、天河鎮底神針。
金箍棒主人的簡介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的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了古代中國人的善良、正義、不阿的情懷和追求。
金箍棒生的由來
孫悟空為了尋一件稱手的兵器,大鬧東海龍宮,終尋得定海神珍鐵如意金箍棒;因陽壽已盡而大鬧地府,修改了生死簿,返回人間。
第一次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
第二次天界招安,封為齊天大聖;
偷吃蟠桃、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
五百年後被唐僧所救,拜其為師,踏上西天取經之路。歷經八十一難,終於大功告成,封為斗戰勝佛。
有多少根金箍棒
問:到底有幾根金箍棒?當年孫悟空與六耳獼猴大戰!不分勝負,他們曾去龍宮請龍王辨別真假.他們同時拿出金箍棒,同時變幻,龍王竟分辯不出真假.請問六耳獼猴那根棒子是何方神器,能與定海神針不分上下?
答:應該只是玄鐵打造的鐵棒,但為什麼會有金箍棒的威力,
我覺得應該看是什麼人使,
六耳獼猴沒現原形的時候,不是連五空都降伏不了嗎?
六耳獼猴應該是使用了最高級的障眼法,
就跟悟空大戰二狼神時候的變身大戰一樣,無空變做魚,
就有了魚的能力,二狼神變做老鷹,就有了老鷹的能力,
就能滅魚的。
所以六耳獼猴變做悟空,把鐵棒變做金箍棒,
就可以跟悟空戰為平手了。
金箍棒的密度
真的體積,估計大概就100立方毫米的樣子!
這樣算的話,就是質量m=13500/2=6750kg
v=0.1/1000000
立方米
這樣相除的話
就有p=6.75*(10的10次方)
現實中的「定海神針」
定海神針是黃龍洞景區的標志景點,,全高19.2米,圍徑40公分,為黃龍洞最高石筍,兩頭粗中間細,最細處直徑只有10厘米,如果按專家測定的黃龍洞石筍的年平均生長速度僅為0.1毫米,
那麼依此推算,「定海神針」生長發育至今已有20萬年歷史了,而且仍在繼續生長,如果再長6萬年,再長6米,就可直抵穹頂而「頂天立地」了!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標志景點,黃龍洞景區管理部門特地為「定海神針」買下—億元巨額保險,創全國為世界自然資源性遺產買保險之先河……
❽ 西遊記 孫悟空的金箍棒的作用
孫悟來空為了尋一件稱手的兵器自,大鬧東海龍宮,終尋得定海神珍鐵如意金箍棒;因陽壽已盡而大鬧地府,修改了生死簿,返回人間。
第一次天界招安,封為弼馬溫;
第二次天界招安,封為齊天大聖;
偷吃蟠桃、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指山下;
五百年後被唐僧所救,拜其為師,踏上西天取經之路。歷經八十一難,終於大功告成,封為斗戰勝佛。
❾ 西遊記中有誰能拿得起孫悟空的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斤,別說凡人,也別說妖怪,即便是法力不夠高強的神仙,也別想拿起那玩意兒。金箍棒之所以一直矗立在龍宮,直到孫悟空來後才變成他的兵器,正是因為它太沉重無人能夠拿得動,更何況將它當成一件稱手的兵器。
然而,金箍棒雖重,西遊記中卻有兩位妖怪和一個名凡人拿得動。
一位是黃獅精。在玉華州那難中,孫悟空收了國王的兒子為徒,教他棒法,但王子拿不動金箍棒,孫悟空只好將他的棒子送工匠那裡原樣打造。結果被黃獅精輕松偷走。黃獅精不僅偷了猴哥的棒子,還順便掠走了二師兄的九齒釘耙和沙僧的降妖寶杖。
另一位是青牛精。青牛精憑借太上老君的金剛圈,吸走不少神仙的兵器和法寶,這其中便有孫悟空的金箍棒。這牛哥們把猴哥的棒子取出來,隨意仍在自家院子里。由此可見,青牛精的力氣也不小。
這兩位妖怪,一位是太乙救苦天尊坐騎九頭獅子的徒弟,另一位是太上老君的坐騎,尤其是青牛精還能夠和孫悟空單挑許多回合,法力高強,他們能夠拿起金箍棒也還可以理解。可是,在西遊記中竟然還有個凡人能夠輕松舉起金箍棒,這就有點讓人費解,此人到底是誰呢?
他就是大禹。原著中,金箍棒的主人本就是大禹,它是大禹用來治水的定海神針。定海神針的作用,一是如其名,定住海,使海歸於平靜,二是用來做測量水深淺的尺子。既然要起到這個作用,大禹在治水時就免不了要將定海神針插來插去,如果不能金箍棒不能稱手,顯然辦不到這點。
可大禹只是個凡人,他當時既在天仙中沒有名籍,也不屬於地仙班列,憑什麼能將金箍棒運用自如?原因其實很簡單,金箍棒的全稱便已告訴我們答應,如意金箍棒,重點在如意二字,金箍棒是可以隨意變化的。大禹是金箍棒真正的主人,他當然可以任意差使金箍棒,將它變小。
事實證明,金箍棒一旦變小,它的重量將會變輕,不然孫悟空變蒼蠅時,一萬多斤的東西藏他耳朵里,翅膀還能飛動?這大概也是黃獅精當初能偷走金箍棒的原因。
❿ 為什麼西遊記里的金箍棒有多重13500斤
如意金箍棒是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用的兵器。書中說原是太上老君冶煉的神鐵,後被大禹借走治水,治水後遺下的定海神珍鐵,放在東海。金箍棒兩頭是兩個金箍,中間是一段烏鐵;緊挨箍有鐫成的一行字:「如意金箍棒,一萬三千五百斤。」在平常所見的各種金箍棒的形象是一根兩頭各有一段金色的箍,中間為黑色的鐵棒。
出處
根據《西遊記》的記載,金箍棒似乎註定就是孫悟空的。孫悟空去東海龍王處索要兵器時得到的。書中第三回說道「我們這海藏中,那一塊天河底的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艷艷,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
「龍王果引導至海藏中間,忽見金光萬道。龍王指定道:「那放光的便是。」最初作為定海神珍的金箍棒「乃是一根鐵柱子,約有斗來粗,二丈有餘長」。金箍棒亦稱「靈陽棒」。
(10)西遊記金箍棒擴展閱讀
話說當年的孫悟空從菩提祖師那裡學得七十二變之後,就回到了自己的花果山。由於他在外面學藝,所以家裡的猴子猴孫被混世魔王一直欺負,而孫悟空就用混世魔王的大砍刀一刀將他給砍了。但是回到洞府之後發現,這個大砍刀拿在手裡一點都順暢,這時候他才想起來,自己缺一個趁手的兵器。
而這時候,就有手底下的猴子出主意了,說在東海有著數不清的財寶,其中也包括了很多的兵器,讓美猴王去試著找找看。而孫悟空這么一聽也覺得非常有理,然後就來到了東海龍宮,而東海龍王一看,這也是一個有本事的人,於是就讓蝦兵蟹將把龍宮的兵器拿出來,讓孫悟空進行挑選。但是龍王將自己的寶物拿出來之後,沒有一件事讓孫悟空滿意的。
龜丞相和龍王說,當年大於所用的定海神針還在呢,如果這個他還不滿意的話,他就會自己走了,況且定海神針那麼重,孫悟空肯定拿不走。但是後來大家都知道了,龜丞相瞬間被打臉,孫悟空不僅拿起來了,而且還與孫悟空十分的契合,甚至可以根據孫悟空的心意來變大變小,所以後來稱之為是「如意金箍棒」。
那麼為什麼金箍棒會這么如意呢?其實在金箍棒中封印著水神共工。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大家都知道定海神針是當年大禹用來治水的神物,而大禹為什麼要治水呢?還不是當初共工怒觸不周山,導致了洪水泛濫,而天庭所做出的反應就是一方面讓大禹治水,一方面則是捉拿罪魁禍首
當時太上老君賜給了大禹定海神針,共工也被逼的走投無路,最後跳進了海眼之中,然後大禹將定海神針也扔到海眼,一方面是堵住海眼,一方面是封印共工。而孫悟空帶走定海神針,也算是為他解開封印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