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賞析
A. 西游記賞析
《西遊記》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西遊記》的藝術特色,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幻,一是趣;而不是一般的幻,是奇幻,不是一般的趣,是奇趣。小說通過大膽豐富的藝術想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神奇絢麗的神話世界。《西遊記》的藝術想像奇特,豐富、大膽,在古今小說作品中罕有其匹的。孫悟空活動的世界近於童話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豐富多彩。浪漫的幻想,源於現實生活,在奇幻的描寫中折射出世態人情。《西遊記》的人物,情節,場面,乃至所用的法寶,武器,都極盡幻化之能事,但卻都是凝聚著現實生活的體驗而來,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氣息,折射出世態人情,讓讀者能夠理解,樂於接受。
《西遊記》的藝術魅力,除了它的奇異想像,就要數它的趣味了。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可以說是趣味性和娛樂性最強的一部作品。雖然取經路上盡是險山惡水,妖精魔怪層出不窮,充滿刀光劍影,孫悟空的勝利也來之不易,但讀者的閱讀感受總是輕松的,充滿愉悅而一點沒有緊張感和沉重感。
B. 西遊記原著句子賞析50句
1、文:影動星河近,月明無點塵。雁聲鳴遠漢,砧韻響西鄰。
歸鳥棲枯樹,禪僧講梵音。蒲團一榻上,坐到夜將分。
賞:此詩看似過渡寫景之功用,其實把這首詩用在第十三回的開頭第三段,巧妙而詩意地描繪出師徒四人旅途勞頓的樣子,以及寄宿寺廟所處位置的偏遠,還用「星河」「砧韻」「夜將分」點明時間之晚,用一個時間上的結束來昭示另一個新故事的開始,這才是這首詩的妙用。
2、文: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三藏鉗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頭幾度。
賞:此處是眾僧在討論西天取經的原由。前有眾僧意見不一的猜測,莫不是一些前途險惡難測的推斷,這是作者為了突出主角所加的鋪墊。從後文三藏「鉗口不言」,與眾人相比另類的表現中看出他的與眾不同,思想之深。這也是作者想讓主角在新的環境中博得尊重設置的一個考驗。
3、文:數村木落蘆花碎,幾樹楓楊紅葉墜。路途煙雨故人稀,黃菊麗,山骨細,水寒荷破人憔悴。白灊紅蓼霜天雪,落霞孤鶩長空墜。依稀黯淡野雲飛,玄鳥去,賓鴻至,嘹嘹嚦嚦聲宵碎。
賞:此為對季節入秋的描繪。作用當然也不單單是寫景,這首詞描繪的秋景凄寒寂寥,落葉、煙雨,詩意中有旅人孤獨的悲傷情懷,也有山高路遠、路途終點茫茫無期的擔憂。
4、文:一行三人,連馬四口,迎著清霜,看著明月,行有數十里遠近,見一山嶺,只得撥草尋路,說不盡崎嶇難走,又恐怕錯了路徑。
賞:時間為凌晨,地點為荒郊野外,「撥草尋路」「崎嶇難走」暗示了環境的凶險與不確定,平添了緊張氣氛,也表達出一行人取經的不易,為下文遇見凶險做鋪墊。
5、文:唬得個三藏魂飛魄散,二從者骨軟筋麻。
賞: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就形象地表現出兩個人物的性格。唐三藏性格軟弱,膽小懦弱。而二徒弟更是膽小如鼠,更加不能擔當保護師父的責任。這里從側面表現出孫悟空的機智勇敢,也暗示取經途中缺少孫悟空的不明智與不可能。
6、文:不一時,紅日高升。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東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處,忽然見一老叟,手持拄杖而來。
賞:旭日東升,是一天的開始,也是希望的曙光。環境描寫在此處起了暗示人物命運轉機的作用,老叟仙風道骨的模樣與凶神惡煞的妖怪形成鮮明對比,由此推斷老人的心地善良。而他出現在三藏遇難彷徨無措時,也明顯的是一個拯救者的角色。
7、文:寒颯颯雨林風,響潺潺澗下水。香馥馥野花開,密叢叢亂石磊。鬧嚷嚷鹿與猿,一隊隊獐和麂。喧雜雜鳥聲多,靜悄悄人事靡。那長老,戰兢兢心不寧;這馬兒,力怯怯蹄難舉。
賞:這里的環境描寫優美,表現了人物化險為夷的處境,也從些許凄涼與人物腳步躊躇中表現出人物處境的無助與心慌。
8、文:行經半日,更不見個人煙村舍。一則腹中飢了,二則路又不平,正在危急之際,只見前面有兩只猛虎咆哮,後邊有幾條長蛇盤繞。
賞:一則凶險的環境描寫來勾起讀者的好奇心,二則襯托下文出現救主角出困境的人物的英勇,為下文人物的出場做伏筆。
9、文:此間還是大唐的地界,我也是唐朝的百姓,我和你同食皇王的水土,誠然是一國之人。
賞:因是一國之人而仗義出手相救,表現了唐朝百姓的品德操行之高。也從一個小方面可以窺到作者隱藏在字里行間的品德、精神之高尚。
10、文:閃過的再生人道,撞著的定見閻君。
賞:用誇張的手法描寫了太保的技藝高超,前面有對相較兩者的實力相當之描寫,後面就有這一句話,有心人就能從這一句中看出註定了勝負的結局。
C. 西遊記賞析
西遊記〉中的人物
〈西遊記〉中貫穿作品始終的四大典型人物就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對他們四人的性格形容呢,就是皮猴·憨豬·嚴師·忠僧。這,也是我們經常評論的話題。
(一) 頑皮機智的孫悟空
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功」: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閻王爺的「生死簿」;大鬧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聖」……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後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聖的規范之間的沖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 功利憨厚的豬八戒
提起《西遊記》中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彙聯系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干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情節中他的這一特點表現得最為突出。你看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總是在一次次地原諒自己的貪婪(先後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後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里。(在一個個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無底洞、大戰盤絲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幫手。豬八戒,是吳老先生筆下的一個戲劇性人物,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而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的醜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後,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豬八戒,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三) 嚴格執著的唐僧
唐僧取經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不顧禁令,前去天竺國取經,費時十七年,經歷百餘國,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終於取回真經,影響深遠,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西遊記》小說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態度,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D. 西遊記賞析和寫作手法
西遊記〉中的人物
〈西遊記〉中貫穿作品始終的四大典型人物就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對他們四人的性格形容呢,就是皮猴·憨豬·嚴師·忠僧。這,也是我們經常評論的話題。
(一) 頑皮機智的孫悟空
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誕生之地。美麗的山水、飄香的花果養育了聰明機智富有靈性的悟空,也造就了他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的大無畏精神的英雄氣概。在他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確是一個天真浪漫、調皮任性的「野猴」。且看他的屢屢「戰功」: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游樂地府撕碎閻王爺的「生死簿」;大鬧天宮,高喊玉帝為「玉帝老兒」;回歸花果山,高掛的旗號是「齊天大聖」……這個時期的孫悟空正如林語堂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他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頑皮的部分」。但是從五行山下出來以後的悟空,雖說是頑猴的「劣性」不改,但那讓他頭暈目眩的緊箍咒使得他歸順、聽話了。孫悟空的超級本領在這時才有了用途,一路保駕師父到西天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其實這也是悟空聰明機智的一面,如果不聽話,就要上「緊箍」,甚至被趕回花果山,完成不了保駕師父西天取經的任務。林語堂說這代表「不甘約束的人類精神與神聖的規范之間的沖突」。孫悟空———美猴王,聰明勇敢的化身,我們心中崇高的形象。
(二) 功利憨厚的豬八戒
提起《西遊記》中豬八戒,人們總是將他與「好吃懶做、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見利忘義」等不好聽的詞彙聯系在一起。的確,豬八戒也干過「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情節中他的這一特點表現得最為突出。你看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口渴),總是在一次次地原諒自己的貪婪(先後吃了悟空、沙僧、唐僧的西瓜),最後掉進自己設置的陷阱里。(在一個個西瓜皮上摔跟斗)但在為師父西去取經的曲折道路上,雖然沒有悟空神通廣大的超常本領,卻也立下了不少戰功。你看他在智取芭蕉扇、四探無底洞、大戰盤絲洞中,真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幫手。豬八戒,是吳老先生筆下的一個戲劇性人物,雖然有著許多的缺點,而我們一點兒也不覺得他的醜陋和厭惡。相反地,在他的這些缺點背後,透露出來的憨厚老實富有人情味的一面,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林語堂先生所說他是一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豬八戒,讓我們覺得可親又可愛。
(三) 嚴格執著的唐僧
唐僧取經原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不顧禁令,前去天竺國取經,費時十七年,經歷百餘國,克服了許多難以想像的困難,終於取回真經,影響深遠,為我國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在《西遊記》小說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四)忠心耿耿的沙和尚
沙和尚是唐僧取經途中的一個忠誠衛士,也是讓師父操心最少的一個徒兒。肩挑千里重擔,沒有半句怨言。師兄鬧矛盾時,他從中調停和解;師父遇難時,他挺身而出,以死相救。盡管平時少言寡語,但在保護師父的戰斗中沖鋒陷陣,英勇無比。沙和尚,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的態度,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西遊記》以積極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神奇的豐富多彩的幻想世界,開拓了我國古代長篇神話小說創作的新領域。
(二)神話人物的塑造突出的特色是把社會化的個性,超自然的神性和某些真實動物的特性結合起來,既反映了社會的真實,又有著神奇色彩。
(三)幽默、詼諧的藝術風格。《西遊記》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結合起來,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和憎。
藝術特徵:《西遊記》描寫的幻想世界和神話人物,大都有現實生活作基礎,同時在神奇的形態下體現了作家與人民的某些美好願望。八十一難,七十二變,各種神魔的本領都充滿幻想色彩;五花八門,奇光異彩的寶貝,顯然是人們為了征服自然或戰勝敵人才假想出來的。
《西遊記》 構成了浪漫主義的基本藝術特徵。
E. 西遊記好句賞析
1、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
賞析: 臉襯桃花瓣,就這一句就了得了,『襯』字從宏觀上寫,寫出了女王臉型的嬌美,大約是瓜子臉吧;『桃花瓣』,從微觀上看,也可聯想到女王膚質的柔膩和白滑。
2、黃袍怪變動後的形象:
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言語多官樣,行藏正妙齡。才如子建成詩易,貌似潘安擲果輕。頭上戴一頂鵲尾冠,烏雲斂伏;身上穿一件玉羅褶,廣袖飄迎。足下烏靴花摺,腰間鸞帶灼爍。豐神真是奇夫君,聳壑軒昂美俊英。
賞析:這段詞寫得著實是妙,把一個儒雅學士的形象刻畫的非常立體。重新到足,出奇的俊逸灑脫!形容典雅,體段崢嶸,怨不得天子也認不出來呀,只怕莪們見到也得生出戀慕交友之心呢!
3、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鬟堆金鳳絲。秋波湛湛妖嬈態,春筍纖纖嬌媚姿。斜嚲紅綃飄彩艷,高簪珠翠顯燦爛。說甚麼昭君仙顏,公然是賽過西施。柳腰微展鳴金佩,蓮步輕移動玉肢。月里嫦娥難到此,九天仙子怎如斯。宮妝巧樣特別類,誠然王母降瑤池。
賞析:怎樣,若您是唐僧,只怕早已不取經了罷?呵呵!!
臉襯桃花瓣,就這一句就了得了,『襯』字從宏觀上寫,寫出了女王臉型的嬌美,約莫是瓜子臉吧;『桃花瓣』,從微觀上看,也可遐想到女王膚質的柔膩和白滑。
別的的更不消說了!絕色尤物呀!
4、沉沉宮漏,蔭蔭花香。綉戶垂珠箔,閑庭絕火光。鞦韆索冷空留影,羌笛聲殘靜四方。繞屋有花籠月燦,隔空無樹顯星芒。杜鵑啼歇,蝴蝶夢長。銀漢橫天宇,白雲歸故鄉。正是離人情切處,風搖嫩柳更凄涼。
賞析:這是玉免精中的一段詞,主要是暗寫真公主的可憐遭遇。我尤為欣賞是其中的兩句:鞦韆索冷空留影,羌笛聲殘靜四方。此時正是深夜,玉宇無塵,鞦韆空懸,寒月留影,平日的歡鬧早已遠去;夜深人靜,羌笛聲起,悲韻不絕,更添凄涼;您動了側隱之心了嗎?
5、穿一件織金官綠紵絲襖,上罩著淺紅比甲;系一條結綵鵝黃美麗裙,下映著高底花鞋。時樣□(上「髟」下「的」)髻皂紗漫,相襯著二色盤龍發;宮樣牙梳朱翠晃,斜簪著兩股赤金釵。雲鬢半蒼飛鳳翅,耳環雙墜寶珠排。脂粉不施猶自美,風騷還似少年才。
賞析:這是第二十三回中刻畫的一位夫家姓賈,外家姓莫的婦人的形象。你看,一個是賈(假),一個是莫(沒);只可憐了八戒了。 這一段寫得相稱流暢,色彩美麗奪目,重點刻畫頭飾,『時樣』、『宮樣』二字,闡發這個婦人還是相稱時興;『飛鳳翅』、『寶珠排』給人一種動感; 末兩句更是畫龍點晴之筆:脂粉不粉猶自美,風騷還似少年才!您看看,可謂半老徐娘,風采猶存,怨不得斷港絕潢的八戒要說:「娘啊,既是他們不肯招莪啊,你招了莪罷!」
6、半晌寂靜可愛,琪花瑤草常明。不亞天台仙洞,勝如海上蓬瀛。
賞析:"第十九回寫浮屠山"山南有青松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鬧聒聒,山禽對語;舞翩翩,仙鶴齊飛。香馥馥,諸花千樣色;青冉冉,雜草萬般誇。澗下有滾滾綠水,崖前有朵朵祥雲。真個是風物非常幽雅處,寂然不見往來人。"
7、第八十六回寫道:"石徑重漫苔蘚,柴門蓬路藤花。附近山光毗連,一林鳥雀嘩鬧。密密松篁交翠,紛紛異卉奇葩。地僻雲深之處,竹籬茅舍人家。"
賞析:這些風物與天上皇宮、神聖西天、冥界、海底龍王天下的風景截然差別,是人間山川故鄉風物的大聚集。
8、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水火方隅高積土,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卧。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會處擎天柱,萬劫無移大地根。
賞析:長短句結合,一路對偶下來,讓人嘆服作者高超的語言駕馭能力。字里行間,現出一個美麗神奇、鍾靈毓秀的花果山來。
9、好猴王,將身一縱,跳起去,一路筋斗,直至北下觀看,見一座高山,真是十分險峻。好山—— 筆峰挺立,曲澗深沉。筆峰挺立透空霄,曲澗深沉通地戶。兩崖花木爭奇,幾處松篁斗翠。左邊龍,熟熟馴馴;右邊虎,平平伏伏。每見鐵牛耕,常有金錢種。幽禽斯朔聲,丹鳳朝陽立。石磷磷,波凈凈,古怪蹺蹊真惡獰。世上名山無數多,花開花謝蘩還眾。爭如此景永長存,八節四時渾不動。誠為三界坎源山,滋養五行水臟洞。
賞析:非常佩服作者又用不同的筆法寫了另一座好閃,這一次凸顯其險峻,多的是山石,多的是龍虎,從挺立深沉來寫,又別有一番風味
10、煙霞散彩,日月搖光。千株老柏,萬節修篁。千株老柏,帶雨半空青冉冉;萬節修篁,含煙一壑色蒼蒼。門外奇花布錦,橋邊瑤草噴香。石崖突兀青苔潤,懸壁高張翠蘚長。時聞仙鶴唳,每見鳳凰翔。仙鶴唳時,聲振九皋霄漢遠;鳳凰翔起,翎毛五色彩雲光。玄猿白鹿隨隱見,金獅玉象任行藏。細觀靈福地,真個賽天堂!
賞析:此段作者又毫不
F. 西遊記摘抄加賞析 賞析多一點的
1、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臉襯桃花瓣,蒙堆金鳳絲。
賞析:臉襯桃花瓣,就這一句就得,襯字從宏觀上寫,寫出女王臉型的嬌美,大約是瓜子臉吧;『桃花瓣』,從微觀上看,也可聯想到女王膚質的柔膩和白滑。
2、黃袍怪變動後的形象:
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言語多官樣,行藏正妙齡。才如子建成詩易,貌似潘安擲果輕。頭上戴一頂鵲尾冠,烏雲斂伏;身上穿一件玉羅褶,廣袖飄迎。足下烏靴花,腰間彎帶灼爍。豐神真是奇夫君,聳壑軒昂美俊英。
賞析:從這段詞寫得著實是妙,硬生生把一個儒雅學士的形象刻畫的非常立體。重新到足,出奇的俊逸灑脫!形容典雅,體段崢嶸,怨不得天子也認不出來呀,只怕葯們見到也得生出戀慕交友之心呢!
3、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潤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癢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一朝天氣炎熱,與群猴避暑,都在松陰之下頑耍。你看他一個個。
賞析:這段話用簡潔的語言敘述了孫悟空在山中的無憂生活,在與自然的親密接觸里,不知人間幾何,讀起來卻又讓人覺得很是值得憐愛的。
4、跳樹攀枝,採花覓果;拋彈子,邱么兒,跑沙窩,砌寶塔;趕蜻蜓,撲八蠟;參老天,拜菩薩;扯葛藤,編草未;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頑,綠水潤邊隨洗澀。
賞析:非常喜歡這段話,讀著讀著,眼前彷彿能看到那個群猴稱王的花果山來了。運用生動形象的動作神態描寫,展現了猴兒們快樂悠閑的日子,讀來讓人忍俊不禁,眼前滿是猴兒們撒潑玩耍的場景了。
5、穿一件織金官綠絲絲襖,上罩著淺紅比甲;系一條結綵鵝黃美麗裙,下映著高底花鞋。時樣口(上「影」下「的")譬皂紗漫,相襯著二色盤龍發;宮樣牙梳朱翠晃,斜簪著兩股赤金釵。雲鬢半蒼飛鳳翅,耳環雙墜寶珠排。脂粉不施猶自美,風騷還似少年才。
賞析:這是第二十三回中刻畫的一位夫家姓賈,外家姓莫的婦人的形象。你看,一個是賈(假),一個是莫(沒);只可憐八戒。這一段寫得相稱流暢,色彩美麗奪目,重點刻畫頭飾,時樣』、『宮樣』二字,闡發這個婦人還是相稱時興。
G. 西遊記讀書筆記摘抄及賞析
西遊記讀書筆記摘抄及賞析
1、摘抄:一日,見那老樹枝頭,桃熟打扮,他心裡要吃個嘗新。奈何本園土地,力士並齊天府仙吏緊隨不便。忽設一計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那眾神果退。
選自:《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點評:這段話體現了孫悟空的機智,聰明,很有辦法。
2、摘抄:那赤腳大仙撞見大聖,大聖低頭定計,賺哄真仙,他要暗去赴會,卻問:「老道何往?」大仙道:「蒙王母見招,去赴蟠桃嘉會。」大聖道:「老道不知。玉帝應老孫筋斗雲疾,著老孫五路邀請列位,先至通明殿下演禮,後方去赴宴。」大仙是個正大光明之人,就以他的誑語作真,道:「常年就在瑤池演禮謝恩,如何先去通明殿演禮,方去瑤池赴會?」
選自:《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點評:這一段與赤腳大仙的對話寫出孫悟空的機智。
3、摘抄:這大聖一條棒,抵住了四大天王與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殺夠多時,大聖見天色將晚,既拔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碎了,噴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聖,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戰敗了五個天王。
選自:《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點評:這段寫出了孫悟空英勇善戰,才打退了哪吒太子和五個天王。
4、摘抄:大聖行時,忽見有無根肉紅柱子,撐著一股青氣。他道:「此間乃盡頭路了。這番回去,如來作證,靈霄宮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說:「且住!等我留下些記號,方好與如來說話。」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氣,叫「變!」變做一管濃墨雙毫筆,在那中間柱子上寫一行大字雲:「齊天大聖,到此一游。」寫畢,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卻在第一根柱子下撒了一泡猴尿。
選自:《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點評:這段話寫出了孫悟空的自以為是,也寫出了他淘氣,可愛的本性。
5、摘抄:這菩薩近前來,拍著寶台,厲聲高叫道:「那和尚,你只會談『小乘教法』,可會談『大乘教法』么?」玄奘聞言,心中大喜,翻身下台來,對菩薩起手到:「老師父,弟子失瞻,多罪。見前的蓋眾僧人,都講的是『小乘教法』,卻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選自:《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像化金蟬》
點評:這一段寫出了玄奘謙虛,尊重老者的性格。
6、摘抄:眾僧們燈下議論佛門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由。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三藏箝口不言,單一手指自心,點頭幾度。眾僧們莫解其意,合掌請問到:「法師指心點頭者,何也?」三藏答曰:「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設下洪誓大願,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使我們法輪回轉,願聖主皇圖永固。」
選自:《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
點評:這段話說明了哪怕水遠山高,路多虎豹,峻嶺陡崖難度,毒魔惡怪難降;三藏去西天取經的想法都很堅定,是不可動搖的。
7、摘抄:原來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氣,他見三藏只管絮絮叨叨,按不住心頭發火道:「你既是這等,說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絮舌惡我,我回去便了!」
選自:《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點評:說明了孫悟空受不得人氣,離師傅而去。也為下文當中幾次離三藏而去做了鋪墊。
8、摘抄:行者見說得有理,真個不敢動身,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師傅!這是他奈何我的法兒,教我隨你西去。我也不敢惹他,你也莫當常言,只管念誦。我願保你,再無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待我上馬去也。」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擻精神,束一束棉布直裰,扣背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進。
選自:《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點評:有了這一段對話,才有了後來孫悟空死心塌地的跟著唐三藏。
9、摘抄:慌得個三藏滾鞍下馬,望空禮拜道:「弟子肉眼凡胎,不識尊神尊面,望乞恕罪。煩轉達菩薩,深蒙恩佑。」你看他只管朝天磕頭,也不計其數。路旁邊活活得笑倒個孫大聖,孜孜的喜壞個美猴王,上前來扯住唐僧道:「師父,你起來罷,他已去得遠了,聽不見你的禱祝,看不見你磕頭。只管拜怎的?」長老道:「徒弟啊,我這等磕頭,你也就不拜他一拜,且立在旁邊,只管傻笑,是何道理?」行者道:「你那裡知道,像他這個藏頭露尾的,本該打他一頓;只為看菩薩面上,饒他打盡夠了,他還敢受我老孫之拜?老孫自小兒做好漢,不曉得拜人,就是見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歌喏便罷了。」
選自:《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點評:寫出了孫悟空的頑劣,大膽,同時也反襯出了唐僧對於老者的尊重。
10、摘抄:行者在旁道:「師父,我日前在包袱里,曾見那領袈裟,不是件寶貝?拿與他看看如何?」眾僧聽說袈裟,一個個冷笑。行者道:「你笑怎的?」院主道:「老爺才說袈裟是件寶貝,言實可笑。若說袈裟,似我等輩者,不止二三十件;若論我師祖,在此處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足有七八百件!」叫:「拿出來看看。」
選自:《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點評:寫出了孫悟空喜歡炫耀,大膽的個性。
有幫助請及時採納哦⊙∀⊙!謝謝
H. <<西遊記>>的賞析
《西遊記》是我國優秀的古典文學名著之一,至今仍廣為流傳,其中的精彩故事都還記憶猶新。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玄奘怒逐美猴王;孫大聖四海求仙方,觀世音甘露活寶樹;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孫行者智取芭蕉扇。可堪稱是經典中的經典。雖然書中有一些看不大懂的地方,但卻並沒有減弱我對《西遊記》的喜愛之情:調皮機靈,詭計多端的老孫;大腹便便,視食如命的老豬;老實忠厚,謙虛謹慎的老沙;有時心軟,有時固執的唐僧。
I. 西遊記賞析400字左右。
提到《西遊記》大家肯定能將其中的一些片段記得滾瓜爛熟,我也一樣,再一次拿出那本在書架上已微微發黃的《西遊記》,愛不釋手,道一杯香茗,沒翻開幾頁,隨著吳承恩爺爺的精彩描繪,就被其中的情節給吸引住了。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 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 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J. 西遊記賞析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斗。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斗,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孫悟空那種正義大膽、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的必勝信念。
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非常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斗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心裡老想著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愛撒個謊,可笨嘴拙腮的又說不圓;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實在多,這正是小私有者的惡習。作者對豬八戒缺點的批評是很嚴厲的,但又是善意的。他並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並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師傅唐僧,雖說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