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小版
『壹』 西游記(三)小版張多少錢
中國郵政定於2019年4月20日發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三)》特種郵票1套4枚,小型張1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三打白骨精、智斗紅孩兒、鬥法車遲國、情阻女兒國,小型張圖案名稱為:眾神收青牛。全套郵票面值為11.40元。
『貳』 2015-8《西遊記》小版張有收藏價值嗎
你好,
這個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關於收藏品的收藏價值已經回答很多次了。值不值得收藏?它自有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它是承載歷史、文化、藝術信息的商品,其價值具有不穩定性,隨著時代風尚、審美趣味的變化而變化。而整體上呈上升趨勢。以書畫為例,齊白石的同一幅畫,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現在,可達到30萬元。至於古代的書畫,經年累月,其漲幅就更大了。
在現代社會,從事收藏已成為人們重要的投資手段。相對較低的投入、和相對較高的產出,低風險、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在經濟日漸繁榮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為文人雅士的專利,而逐漸成為人們經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歷史上靠收藏而成為巨富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明代中葉,因為江南經濟的發達,涌現了一大批書畫鑒藏家,如文徵明父子、項元汴家族,王世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這些收藏家同時又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收藏一方面推動著當時書畫市場的繁榮,同時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收藏品不僅是財富、更是品位、修養、以及地位的象徵。尤其是近年來眾多企業參與收藏,充分展示現代企業的層次和魅力,使其在激烈的商戰中永遠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
收藏在改變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提升著人們的精神生活。如果說,藏品之於內府,不過是眾多國家財產中一部分而已;而對於私人收藏家來說,每一件都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每一件藏品的各個細節:色調、神韻都瞭然於胸,而且熟知關於它的故事和傳奇。它的得與失、來與去、聚與散都與你息息相關。
因此,說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是有道理的。它要求收藏者具備理性的經濟頭腦的同時,還要有很好的藝術的修養。收藏者在收藏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自己培養成理性和感性結合得相當和諧的現代人。
至於估價,通過幾張圖片或者描述這里無法給你准確的評定,即使給出價格也未必准確,而且即便說出來您也未必相信。所以對於真偽和估價建議找行家現場評定。
(以上供你參考吧~希望能幫上點忙~~望你採納~)
『叄』 西遊記的各個版本
《西遊記》跟《水滸傳》一樣,也是在歷史與傳說的基礎上經文人編撰而成。唐代僧人玄奘赴天竺取經乃實有其事,後來玄奘弟子根據其口述先後撰成《大唐西域記》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兩部傳記作品。此後關於取經的傳說開始在民間流傳,大約晚唐五代時期出現了《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一書(關於此書的成書時代有不同看法,此處取李時人、蔡鏡浩說),此書已初具《西遊記》輪廓。到宋元時期又出現了許多與取經故事有關的戲曲。至元末明初則出現了比較完整的《西遊記》一書(取魯迅、孫楷第先生之說),但此書僅有片段佚文保存在《永樂大典》中。《西遊記》的版本流傳情形比較復雜,若概而言之則有:明代金陵世德堂刊本(為現存最早刊本)及李卓吾評本——此二本均無「陳光蕊赴任逢災」一回;至清人刊《西遊證道書》一百回,乃增第九回,遂成定本。關於此書作者,先有邱處機之說,後有吳承恩之說,然後說亦迭遭質疑,其作者歸屬竟成懸案。(以上參考史鐵良《明代文學研究》一書)
西遊記》的版本
繁本:為百回本。最早刻本是明萬曆20年(1592)金陵世德堂刻本,20卷。
清代刻本:汪象旭《西遊證道書》,陳士斌《西遊真詮》,張書紳《西遊記》,劉一明《西遊原旨》。均補唐僧出身為第九回。
簡本:有兩種。《唐三藏西遊釋厄傳》10卷,共69則,1/4百回本篇幅,朱鼎臣編輯,萬曆間刻,有唐僧出身故事;《四游記》中楊志和的《西遊記傳》,共4卷41回,篇幅與朱本相近,無唐僧出身故事。一般認為簡本是繁本的刪節本。
先有六小齡童的,然後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張衛健的兩部,還加上動畫片版的。日本好象也拍了一部。
有三個版本:影視版(新《西遊記》、舊《西遊記》),動漫版,評書版。
『肆』 《西遊記》一共有幾種版本
五種。
1、有1982年到1988年拍攝的央視版《西遊記》。
2、2011年張紀中版《西遊記》,講述盤古開天闢地。
3、1996年香港TVB版的《齊天大聖》。
4、2006年日本播出的《西遊記》是改編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5、2010年浙版《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最傑出的充滿奇思異想的神魔小說。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翱翔著無比豐富的想像的翅膀,描繪了一個色彩繽紛、神奇瑰麗的幻想世界,創造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孫悟空這個超凡入聖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
在奇幻世界中曲折地反映出世態人情和世俗情懷,表現了鮮活的人間智慧,具有豐滿的現實血肉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西遊記》以它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把讀者帶進了美麗的藝術殿堂,感受其藝術魅力。
(4)西遊記小版擴展閱讀:
國際影響
據初步統計,《西遊記》已有日、英、德、法、意、西班牙、俄、捷克、羅馬尼亞、朝鮮、越南、波蘭、匈牙利、世界語等多種文字的譯本,日文譯本最多約三十多種。海外對《西遊記》研究十分注重,多從主題思想、歷史背景、成書過程、語言特色、版本源流等方面進行探討,給作品以很高的評價。
1988年5月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華文書展」上,《西遊記》讀物就有五十多種,連環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大鬧天宮》等使少年兒童愛不釋手。《西遊記》主人公孫悟空形象在日本的書籍、漫畫和電視廣告中頻繁出現。美猴王孫悟空的形象在韓國是家喻戶曉的。
美國梁挺博士編著的《超時空猴王》更是將科學技術與孫悟空聯系起來,讓孫悟空在宇宙空間里大顯神通。孫悟空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出現在中、法兩國電影工作者合拍的《風箏》中。
豬八戒也不甘落後,以《豬八戒背媳婦》為名的木偶劇曾在匈牙利舉行的國際木偶節上獲得最高獎。大量事實說明,西遊文化已超出了作品本身和中國范疇,走向了世界。
『伍』 西遊記都有什麼版本的
小說:原復版也是最早的是吳承製恩寫的小說版
電視劇版的:88版《西遊記》、99版《西遊記續集》、2000版《西遊記後傳》、
2002《齊天大聖孫悟空》、浙版《西遊記》(2009)、《吳承恩與西遊記》(2010)、
張紀中版《新西遊記》(2011)
電影版:「邵氏西遊記」 共有1966年《西遊記》、1966年《鐵扇公主》、1967年《盤絲洞》、1968年《女兒國》、1975年《紅孩兒》這五部,前四部為精品,《紅孩兒》水準較差,遠不及前四部。
香港電影大話西遊系列共有《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情癲大聖》這三部
TVB版《西遊記》:《西遊記1》(1996)、《西遊記2》(1998)
動畫漫畫無數,最有名的是日本的《龍珠》和大陸本土的《大鬧天空》吧,其它還有很都版本
游戲版:《西遊記游戲》
大概就是這樣了吧~~~
『陸』 誰知道西遊記有幾個版本
《西遊記》,復又名《西遊釋厄傳制》,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
由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有
1986年央視版《西遊記》(六小齡童)
1996年TVB版《西遊記》(張衛健)
2010年浙版《西遊記》(陳司翰)
2011年張紀中版《新西遊記》(將於2011年7月南方衛視首播,接檔《摩登新人類》)
其他的電影和動畫片就不說了【純屬扯淡(雖然有幾個不錯的)】
『柒』 動畫片西遊記的所有版本
中文名: 《西遊記》
外文名: Monkey King
原作者: 吳承恩
導演: 方潤南
編劇: 王大為 凌 紓
主要配音: 沈曉謙,喬 榛,程玉珠,劉 風
出品時間: 1999年
出品公司: 中央電視台動畫部
集數: 52集
地區: 中國大陸
配音協作: 上海電影譯制廠
類型: 神話
《動畫版西遊記》特指1999年央視製作的一部經典神話系列動畫(並不是關於《西遊記》其它動畫),一經播映就備受熱捧!動畫片《西遊記》播出後,不但深深地吸引了青少年,也吸引了不少其他觀眾。
《美猴王》講述了在花果山上,猴群正在緊張的和混世魔王戰斗。一塊在花果山上蘊育多年的仙石突然崩裂,從裡面誕生出一隻石猴來。在老猴王的循循善誘下,石猴由被猴群排擠直至擁護為猴王。為了更好的保護花果山,在大家的勸解下,小石猴決定出海學藝。石猴來到了靈台方寸山向菩提祖師學藝。他不但學有所成,還交到了紅孩兒、玉兔、人生果等新朋友,另外也擁有了自己的名字——孫悟空。
中文名: 美猴王
原作者: 吳承恩
導演: 陳家奇
出品時間: 2010年1月25日
出品公司: 央視動畫有限公司
集數: 52集
地區: 中國
語言: 普通話
1.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彩色動畫長片 編輯本義項大鬧天宮求助編輯網路名片
《大鬧天宮》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1964年年製作的一部彩色動畫長片。該片作為中國動畫片的經典影響了幾代人,是中國動畫史上的豐碑。
『捌』 西遊記簡略版
《西遊記》故事梗概 : 在遙遠的古代,東勝神洲海外傲來國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上一塊仙石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目運兩道金光,射沖斗府。 一個烈日炎炎的夏天,這只石猴同一群猴子在山中避暑,無意之間發現了一股飛瀑從山頂流下。眾猴說:「誰能從這瀑布中鑽進去看個究竟,我們拜他為王。」石猴自告奮勇,鑽入飛瀑,發現裡面竟然是一個寬敞、幽靜的石洞,石碣上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眾猴拜石猴為王,稱他美猴王。 過了很多年,美猴王為能夠長生不死,遠離花果山去尋仙訪盜。在海上漂泊了幾日來到南贍部洲地界,他參訪仙道,但是無緣得遇,這樣過了八、九年,一日,他想著海外必有神仙,獨自又飄過西海,直西牛賀洲地界,在一位樵夫的指引下他來到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須菩提祖師收他為徒弟,賜名孫悟空。須菩提祖師認為他有靈性教授悟空七十二種變化和一個跟頭可以翻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功夫學成,孫悟空回到了花果山。為操練群猴,悟空使起法術,將傲來國的兵器攝上了花果山,山中的妖、獸全拜在了悟空足下。後來,悟空入東海龍宮借寶,討得了天河定底神珍鐵,即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不久,又大鬧地府,在生死簿上塗掉了所有猴子的名字。東海龍王和閻王表奏玉帝,請伏妖猴。 玉帝採納太白金星的建議,召孫悟空上天宮當了專管養馬的弼馬溫。當時猴王歡歡喜喜,與木德星官徑去到任。事後,悟空發現這是個不入流的官職,知道受了愚弄,氣憤地返回了花果山水簾洞,樹立了「齊天大聖」的旗幟。玉帝命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帶著天兵天將來捉悟空,結果被悟空打得大敗。玉帝無奈,只好承認「齊天大聖」的名號,命令孫悟空到天宮管理蟠桃園。 在蟠桃園中,悟空聽說蟠桃是仙桃,六千年一熟,吃了會體健身輕,長生不老。孫悟空知道後大喜,便偷吃光了園中大桃。過後不久,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要開蟠桃會,但沒有請他,心中十分惱恨。到蟠桃會這天,他騙走了赤腳大仙,自己冒充成赤腳大仙,進開會的地方喝光了宴會用的仙酒,還闖入太上老君的丹房,吃盡了葫蘆內的金丹,然後回到了水簾洞。玉帝對孫悟空擾亂蟠桃會甚為痛恨,命令四大天王、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去捉悟空,10萬天兵被悟空打敗。玉帝又派二郎神來戰孫悟空。經過多次交手,在二郎神同悟空大戰之際,太上老君拋下金剛圈擊中悟空,方才將他捉拿。 玉帝傳旨處死孫悟空,但因悟空吃過太上老君的仙丹,任憑刀砍斧剁,雷打火燒,皆豪發無傷。太上老君見狀,稟告玉帝道:「這猴子吃了我的仙丹,不如讓我領去,將他放在八卦爐中用文武火燒煉,既可煉出丹來,又可將他化為灰燼。」玉帝應允,於是太上老君將悟空放進了八卦爐中,經過49天燒煉,太上老君以為悟空已死,誰知悟空不僅活著,反而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悟空跳出丹爐,揮動金箍棒不分上下,東打西敵,無一神可擋。只打到通明殿里,靈霄殿外,大亂天宮。玉帝束手無策,求助西天如來。悟空對如來說:「玉帝不把天宮讓與我,定叫他永不太平!」但孫悟空終究敵不過佛法無邊的如來,一路筋斗雲卻翻不出佛掌。如來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飢吃鐵丸,渴飲銅汁,苦度了500年。 五百年後,正是大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如來為勸化東土眾人為善,令他的高徒金蟬子投生陳狀元家,但他尚未出世時,父親就被人害死,母親也遭人霸佔。他生下後,母親把他放入木盆拋入江中,後被金山寺和尚救下,做了和尚,法名玄奘。玄奘成年後,德行高尚,被唐太宗請入長安宣講佛法。這時,觀音菩薩奉了如來佛的法旨,帶著袈裟等五件寶貝,跟惠岸行者一塊兒來到東土大唐,尋找去西天求取三藏真經的人。觀音變成一個癩頭和尚,將袈裟、錫杖賜與玄奘,說道:東土皆是小乘佛法,還無大乘佛法,而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度苦人脫苦,功德最大。指點玄奘去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如來處取大乘佛經三藏經。玄奘得觀音開導之後,決定往西天取經。唐太宗親自排駕送行,口稱玄奘為御弟,賜尊號為三藏,一直送到長安城外。
『玖』 西遊記有幾個版本
小說《西遊記》版本較多,一般從讀本字數可以看出,普遍以人民出版社為標准,83萬字左右,有一部分點評和序章
筆者見過有91萬字左右的版本,裡面加了很多古今文人的點評文章,是目前關於西遊記官方最全的版本了。還有76萬字版本,去掉了諸多點評
再有就是60萬字的版本,刪掉了文章部分不影響主線的內容。但是,卻影響了作者的寫作原意,我個人不推薦這個版本。
完全手打,希望您能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