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遺址
Ⅰ 浙江嵊州小黃山遺址的介紹
小黃山遺址位於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遺址面積50000多平方米,是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距今9000年前後規模最大的聚落遺址。遺址出土的夾砂紅衣陶器群、用於加工食物的石磨盤、磨石和儲藏坑是小黃山遺存最主要最鮮明的文化特徵,文化內涵不同於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文化;結合其14C測定年代,是浙江乃至東南沿海地區時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填補了這一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偏早階段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Ⅱ 定邊麻黃山北的遺址是哪一處
明城堡遺址
定邊縣境內,現遺存的古城遺址,宋代有10處(包括西夏):馮地坑鄉舊城、王盤山鄉西海螺城、樊學鄉石城子(現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白馬崾先鄉安達城、鐵角城,張崾先鄉木瓜城,羅龐塬鄉蕎麥城,新安邊堡城,油房庄鄉黃花城等;明代10處:定邊城,鹽場堡城、磚井堡城,安邊堡城,柳樹澗堡城(明崇禎年間,著名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故里),新安邊堡城,石澇堡城,馮地坑鄉三山堡城,鐃陽水堡,新興堡城。
Ⅲ 重慶黃山抗戰遺跡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1.布局: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環境清幽、景色秀麗、天然氧吧的南岸南山生態帶黃山風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景區,地處南山森林地帶的最東端,兩面環江、地勢起伏、層巒疊嶂,古樹名木數量位居
重慶首位,遺址面積4053平方米,總佔地500餘畝,每一處遺址都是一處特色景觀。重慶
抗戰遺址博物館是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渾然一體的綜合旅遊和愛國主義
教育基地;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的,且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綜
合性抗戰遺址博物館旅遊景區;是山城一枝獨秀的旅遊奇葩;是重慶旅遊立足重慶走向世
界獨具特色的精品旅遊勝地。
2.延伸
歷史沿革
重慶黃山抗戰遺跡博物館的歷史沿革經歷了四個階段,是重慶市重要的抗戰歷史文化保護地。
第一階段:20世紀初,重慶白禮洋行買辦黃雲階的私產,命名為黃山。
第二階段:「七·七」事變後,1937年10月,蔣介石召集國防最高會議,確定四川為抗戰大後方,重慶為國民政府駐地。為避日機轟炸,蔣介石侍從室將黃山購來為蔣宋修建官邸。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近5年中,由於黃山警衛森嚴,給外界一種神秘之感。
第三階段:解放後,為川東行署所在地。劉伯承、鄧小平、賀龍等曾在此活動休養。1951年,被確定為「黃山幹部療養院」。
第四階段:1992年,市政府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主要建築
重慶黃山抗戰遺跡博物館的13處文物,雲岫樓(蔣介石官邸)、草亭(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舊居)、松廳(宋美齡別墅)、蓮青樓(美軍顧問團住址)、松賴閣(宋慶齡別墅)、雲峰樓(何應欽寓所)、侍從室(蔣介石警衛人員所居住)、周至柔舊居(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居室)、黃山小學(抗戰遺孤學習、生活地)、孔園(孔祥熙的二女兒孔令儀的別墅)、望江亭觀景點、防空洞、發電機房。
黃山小學
老照片揭露日軍暴行。黃山小學建於上世紀30年代,在抗戰時期用於接收抗戰遺孤學習、生活,土木結構的房子保存至今。如今,這里陳列的珍貴歷史老照片記錄了當時日寇對我兒童犯下的滔天罪行。此外,黃山小學校舍內還珍藏有當時學生用過的課本等文物。
意義
抗戰時期的重慶,同美國的華盛頓、英國的倫敦、前蘇聯的莫斯科一起被列為世界反
法西斯戰爭的四大歷史名城,是中國的戰時首都,是世界反法西斯遠東戰場的指揮中心,
也是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政治舞台,黃山更是重中之重。黃山抗戰遺址是
重慶抗戰文化中具有代表性、保存最完整和相對集中的一處文物大遺址。經重慶市文物局
組織專家實地考察評審認為:黃山抗戰遺址作為抗日戰爭時期軍事、政治、外交的一個重
要場所,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見證,是重慶
在抗日戰爭時期重要歷史地位、重要歷史貢獻的價值體現和歷史文化的重要遺存和載體。
葉劍英舌戰群儒、蔣介石召開重要軍事會議、中國代表參加開羅會議的文稿起草等歷史史
實,它客觀記載著抗戰期間,重慶作為中國戰時首都的那段歷史
Ⅳ 安徽黃山發現唐朝古寺廟遺址是真的嗎
近日,在黃山市徽州區岩寺鎮東南小岩自然村的一處山坳中,發現一處被當地俗稱「古岩院」的大型古寺廟遺址。
據初步考證,該寺廟建於唐朝初年,是古徽州地區較早的佛教寺廟之一。
黃山市文物管理部門表示,該遺址文化遺存富集,將為進一步研究這一時期人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形態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Ⅳ 萬年小黃山遺址,千年文明唐詩路。百年越劇誕生地,中華書聖歸隱處。講的是哪裡拜託各位了 3Q
浙江嵊州
Ⅵ 小黃山遺址位於良渚遺址的哪一方位
小黃山遺址位於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的小黃山。
良渚遺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良渚街道境內。
上杜山村在良渚街道的東南方向,距離大約160公里。走高速路程在180公里左右。
Ⅶ 黃山是不是遺跡
是名勝 但是不是古跡 因為他是自然風光
Ⅷ 浙江嵊州小黃山遺址的嚴文明
小黃山遺址是個比較早、比較大的遺址。雖然大部分被破壞,還剩下不少遺跡遺物,彌足珍貴,希望採取措施保護下來。重要的原因看器物就知道。
第一期,器物比較單純,跟上山差不多,存在的微小差別也不一定是時期上的差別,也可能是隔了一定距離的關系。上山遺址測過年代,是距今9000~11000年,我覺得上山、小黃山第一期只能與南方的彭頭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北方的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放在一起,不能再早。因為這個階段的陶器才開始有分化,有炊器、水器、存儲器,造型上開始有了脖子、耳朵、圈足,再早一階段的譬如江西仙人洞、湖南玉蟾岩洞穴遺址的陶器很簡單,就是圜底罐、釜。而這里的陶器比較復雜,已不是陶器起源時期的樣子,這里有圜底器、圈足器、平底器,同一類陶器中還有好多種器形。按我的分期,小黃山、上山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或者說是早期的晚段。但在浙江新石器時代文化中是最早的,說明浙江還有更早的新石器文化,小黃山遺址發掘意義很大。
這一階段,在上山有明顯的稻穀遺存,小黃山也在紅燒土裡發現了稻穀遺存,在浙江稻作農業的起源研究上顯然也推進了一個階段。再就是聚落,小黃山遺址這么大,雖然比較破碎,只要按照田野操作規程一步一步做下去,以後可以弄得更清楚。這個遺址田野發掘工作難度很大,土色不好辨認,在這種土質中能找出這些遺跡、能把地層基本劃清楚已很不容易,我對田野工作的評價是高的,做得好。做得好並不是每一部分都做清楚了,比如擺在第一期的M2(05XHSBM2。整理者注),兩件器物都是灰陶,一件灰陶豆、一件罐,罐肩以下有豎向細繩紋,跟別的器物風格不一樣,與跨湖橋很像。如果這是個墓,墓的開口把握的准不準,這就有個問題,至於第二、三階段有可能有些器物是第一階段的,所以我們看起來一、二、三階段的差別不大,這以後是否再根據考古單元,根據地層學、類型學仔細推敲,把工作做扎實了。因為現在劃分的第二階段中有部分陶器與跨湖橋差不多。跨湖橋很多東西這兒沒有,如彩陶和黑光陶;這兒有的器物與跨湖橋幾乎看不出差別。從第一階段怎麼變成第二階段,這個跨度可能很大,但看其他的陶器差別又不大,我不太明白。如果小黃山與跨湖橋屬於兩個文化系統,只是在第二階段受到跨湖橋的影響,但第三階段怎麼又沒有這個影響?而且第三階段的14C測年比跨湖橋還早,明顯有矛盾。我講這些,並不說明這個發現不重要了。考古有些重要發現往往提出許多問題,能提出問題就是重要發現。
這里有好多遺跡,對它的性質一時難以提出確切的判斷,有多種想法很正常,重要的是找出證據來驗證想法,找證據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在野外做過細的工作。把這個進一步做好了,這次發掘的意義就更大。
總體講,第一,這次田野工作做得不錯。第二,這個遺址非常重要。第三,這個遺址可以劃分幾個階段,最早的階段與上山遺址屬於一個文化系統,同時大大豐富了上山遺址發掘的內涵,所以是個非常重大的發現。總體的年代,應把握住它不是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存,應劃在新石器時代中期,與彭頭山、裴李崗坐在一個板凳上。
我們要進一步尋找更早的新石器遺存,這是有根據的,像小黃山、上山那樣的文化在別的地方完全不見,說明它就是本地起源的,它已經有相當大的發展了。它的前身一定在當地。在浙江尋找更早的新石器文化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了。
Ⅸ 重慶黃山抗戰遺跡博物館的參觀信息
公交線路:872路 → 383路,全程約17.3公里 1、從觀音橋步行約260米,到達觀音橋車站 2、乘坐872路,經過10站, 到達海棠溪站 3、乘坐384路,經過5站, 到達黃山站 4、步行約170米,到達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杭甬高速 收費路段 6.3 公里 出口,前往59省道 部分收費路段 0.7 公里 在59省道向左轉 經過 1 個環行交叉口 6.2 公里 向右轉 30 米 向右轉 目的地在右側 0.5 公里 到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
Ⅹ 重慶黃山抗戰遺跡博物館的介紹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渾然一體的綜合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的,且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綜合性抗戰遺址博物館旅遊景區;是山城一枝獨秀的旅遊奇葩;是重慶旅遊立足重慶走向世界獨具特色的精品旅遊勝地。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重慶南岸南山生態帶黃山風景區,地處南山森林地帶的最東端,古樹名木數量位居重慶首位,遺址面積4053平方米,總佔地500餘畝,每一處遺址都是一處特色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