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東嘎遺址

東嘎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1-24 17:48:05

❶ 東嘎皮央的基本概況

東嘎是扎達縣的一個靠山臨水,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在「古格王國」遺址西北約40千米。東嘎石窟散布在東嘎村北面斷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現存洞穴接近200個,延綿2千米,儼如蜂巢。其中繪有精美壁畫的幾個窟洞,集中在東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
考古工作者所發掘的東嘎洞窟和皮央洞窟就在東嘎村和相鄰的皮央村附近的土石山崖上,這是西藏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一處佛教石窟遺址。集中在半山腰的3個洞窟中的東嘎壁畫保存得較好,是一個尚待解破的文化之謎。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洞窟壁畫有近千年的歷史,考古、研究價值極高。
位於東嘎遺址以北的是皮央石窟群,也是一處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組成的大型遺址。山上散布約1000個洞窟,其中一些雖已塌毀,但總的規模比東嘎還要大。
初步考證,東嘎遺址屬於古格王朝仁欽桑布時期所建的八大寺之一,建於10世紀,一度是古格王國重要的文化中心。為保護這兩處奇觀.東嘎、皮央洞窟目前尚未對外開放。但可向扎達文化局聯系參觀安排事宜。
為更好地保護「東嘎·皮央」遺址,西藏2013年4月啟動遺址修繕保護工程。阿里地區文物局局長李興國介紹說,截至2014年4月,總投資906萬元的一期山體排水和洞窟治理工程已接近尾聲,預計年內全部完工。二期壁畫修復工程也將陸續展開。

❷ 古格王朝遺址的遺址簡介

位於阿里地區的一座土山上。公元10世紀前半期建立,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王宮城堡是從10-16世紀不斷擴建的。古格王國遺址佔地約18萬平方米, 從山麓到山頂高300餘米,房屋建築、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達600餘座,形成一座龐大的古建築群。
現存較好的有寺廟、殿堂5座。寺內殘留有泥塑佛像和彩色壁畫。該遺址是研究西藏歷史和公元10世紀以來藏族建築史的珍貴資料。 古格王朝遺址西距扎達縣城18公里的扎布讓區象泉河畔,被眾土林遠遠近近地環抱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圍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築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斷壁殘垣與腳下的土林渾然一體,使人難以分辨究竟何為城堡、何為土林。每當朝霞初起或夜幕降臨之時,古格遺址便會在土林的映襯下透射出一種殘缺美、悲壯美。
古格王朝整座城堡建築在一座300多米高的黃土坡上,地勢險峻,洞穴、佛塔、碉樓、廟宇、王宮有序布局,自下而上,依山迭砌,直逼長空,氣勢恢弘壯觀。這些洞穴多為居室,密密麻麻遍布山坡。 古格的住宿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山坡上是達官貴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隸居住,有的洞窟則是僧侶的修行地。有這樣陡峭的山壁作為屏障,要爬上山頂比登天還難。那麼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原來聰明的古格人在山體內修築了許多暗道,暗道中某些類似窗戶的洞,既為了採光又可以用來防禦。這些暗道迂迴曲折,拾階而上可直達山頂王宮。
王宮總是高高在上,這一方面是為了防禦,另一方面也象徵著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然而,戰火摧毀了城堡,黃沙淹沒了豪傑。望眼前滿目凄涼,千古滄桑,一個興起於十世紀,演出了七百年燦爛歷史政劇,經歷過十六位世襲國王,擁有過十萬人之眾的龐然大國竟然在1635年拉達克人入侵的戰爭中瞬間灰飛煙滅。它為什麼會消失得這樣突然?當年的十萬之眾為什麼會無影無蹤?這對我們確實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千古之謎。 在這片備受摧殘的土地上,唯有寺廟保存完好。山腰中部的幾座寺廟分別為渡母殿、紅殿、白殿和輪回殿。這些寺廟都帶有濃郁的西藏建築風格,寺廟飛檐上雕飾的圖案多為獅、象、馬、孔雀等動物,這種雕飾大概與從岡底斯山脈分流的四條神水:同時也是印度河上游的主要河流——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孔雀河的傳說有一定關系吧。
古格壁畫是古格藝術的精品,雖然他們已經沉睡了幾個世紀,如今依然光彩照人。這些壁畫包括佛教故事、神話傳說以及當時古格人的生產、生活場面等等,內容十分豐富。透過這些絢麗斑斕的圖畫,人們不難窺視到昔日古格王朝的政治經濟活動以及文化風情,從中去追尋古格興盛與消亡的歷史。
近十數年間於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掘出的雕刻、造像及壁畫等揭開了古格王朝的神秘面紗。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而遺存數量最多、最為完整的是它的壁畫。占格壁畫氣勢宏大,風格獨特,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繪人物性格突出,用筆洗練,豐滿動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古格的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特點。
古格王朝遺址
古格盛產黃金白銀,在托林寺、札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出土的數量極大。這種經書以文書寫在一種略呈青藍色的黑色紙面上,一排用金汁、—排用銀汁書寫,奢華程度無以復加。 最早對這座古城遺址進行考察的是英國人麥克活斯·揚。1912年,他從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來到這里進行考察。此後便有探險家、旅行者、攝影家和藝術家們源源不斷地來探奇訪幽。但真正的科學考察是從1985年西藏自治區文管會組織的考察隊開始的。以他們實地測量,遺址總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調查登記房屋遺跡445間,窯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條,各類佛塔28座,洞葬l處:發現武器庫l座,石鍋庫1座,大小糧倉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處,木棺土葬1處。
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築群和洞窟,幾間寺廟除外, 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牆。遺址的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紅廟、白廟及輪回廟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不乏精品。圍繞古格都城周圍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達巴、皮央、香孜等, 都有大量文物遺存。

❸ 阿里地區札達縣到東嘎皮央遺址具體如何走

駕車路線:全程約55.7公里

起點:札達縣

1.從起點向東南方向出發,行駛600米,左轉

2.行駛6.8公里,右前方轉彎

3.行駛15.6公里,右轉

4.行駛1.6公里,右前方轉彎

5.行駛7.6公里,左轉

6.行駛21.6公里,到達終點(在道路左側)

終點:東嘎村

❹ 阿里古格王國遺址的介紹

阿里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古格王國是在公元十世紀前後,由吐蕃王朝末代贊普朗達瑪的重孫吉德尼瑪袞在王朝崩潰後,率領親隨逃往阿里建立起來的。遺址在阿里扎達縣札不讓區象泉河畔的一座土山上,佔地約18萬平方米,共有房屋洞窟300餘處、佛塔(高10餘米)3座、寺廟4座、殿堂2間及地下暗道2條。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在其紅廟、白廟及輪回廟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中不乏精品。圍繞古格都城札不讓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皮央等,均有大量文物遺存。

❺ 西藏的古格王朝真的存在嗎

古格王朝的遺址就在阿里地區

❻ 古格遺址的介紹

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現在的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築群和洞窯,幾間寺廟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牆。遺址的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紅廟、白廟及輪回廟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不乏精品。圍繞古格都城周圍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達巴、皮央、香孜等,都有大量文物遺存。

❼ 古格遺址是不是世界文化遺產

古格遺址不是世界文化遺產

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

❽ 古格遺址的歷史介紹

對於許多人來說,古格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如果把這個消亡了350年的王國的價值。把它和中美洲瑪雅文明,義大利的龐貝古城相提並論,三者有一個驚人的相似之處:它們都是在文明鼎盛時期突然遭到滅頂之災,正是因為突然的變故,一切都被保存下來了。在其後的幾個世紀,人類幾乎不知其存在,沒有人類的活動破壞它的建築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畫和藝術風格,它們甚至保留著遭到毀滅的現場。 如今的古格故地,有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十幾戶人家守著一座空盪盪的城市廢墟,而這十多戶人家並不是古格後裔。那麼當日十萬之眾的古格人如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呢?這里發生了什麼樣的天災或者瘟疫使得繁榮富強的文明突然間完全徹底消失?古格文明何以消逝得無影無蹤? 時至今日,我們對於古格王國還是知之甚少,少量的歷史典刊,殘缺並且相互矛盾的記載,不僅沒能揭開古格王國神秘的面紗,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宮,將西藏西部眾多的秘密深鎖其中。
10世紀中葉至17世紀初,古格王國雄踞西藏西部,弘揚佛教,抵禦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後的歷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位於青藏高原的最西端,札達象泉河(藏語為朗欽藏布)流域為其統治中心,北抵日土,最北界可達今克什米爾境內的斯諾烏山,南界印度,西鄰拉達克(今印占克什米爾),最東面其勢力范圍一度達到岡底斯山麓。其都 城札不讓位於現札達縣城西18公里的象泉河南岸。經測量,札不讓北面的香孜、香巴、東嘎、皮央遺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達巴、瑪那、曲龍遺址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除了這些由於今日仍然作為村莊或行政所在地而有幸被標明在地圖上的據點外,古格王國境內還有大量的無遺跡亦散布在荒原大漠之中,斷壁殘垣、坍毀的洞穴、傾圮的佛塔難以數計。

❾ 古格的歷史遺跡

古格的住宿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山坡上是達官貴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隸居住,有的洞窟則是僧侶的修行地。有這樣陡峭的山壁作為屏障,要爬上山頂比登天還難。那麼古格人自己又是如何上山的呢?原來聰明的古格人在山體內修築了許多暗道,暗道中某些類似窗戶的洞,既為了採光又可以用來防禦。這些暗道迂迴曲折,拾階而上可直達山頂王宮。
王宮總是高高在上,這一方面是為了防禦,另一方面也象徵著國王至高無上的權力。然而,戰火摧毀了城堡,黃沙淹沒了豪傑。望眼前滿目凄涼,千古滄桑,一個興起於十世紀,演出了七百年燦爛歷史政劇,經歷過十六位世襲國王,擁有過十萬人之眾的龐然大國竟然在1635年拉達克人入侵的戰爭中瞬間灰飛煙滅。它為什麼會消失得這樣突然?當年的十萬之眾為什麼會無影無蹤?這對我們確實是一個充滿誘惑的千古之謎。
在這片備受摧殘的土地上,唯有寺廟保存完好。山腰中部的幾座寺廟分別為渡母殿、紅殿、白殿和輪回殿。這些寺廟都帶有濃郁的西藏建築風格,寺廟飛檐上雕飾的圖案多為獅、象、馬、孔雀等動物,這種雕飾大概與從岡底斯山脈分流的四條神水: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孔雀河的傳說有一定關系吧。 古格壁畫是古格藝術的精品,雖然他們已經沉睡了幾個世紀,如今依然光彩照人。這些壁畫包括佛教故事、神話傳說以及當時古格人的生產、生活場面等等,內容十分豐富。透過這些絢麗斑斕的圖畫,人們不難窺視到昔日古格王朝的政治經濟活動以及文化風情,從中去追尋古格興盛與消亡的歷史。
近十數年間於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掘出的雕刻、造像及壁畫等揭開了古格王朝的神秘面紗。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而遺存數量最多、最為完整的是它的壁畫。占格壁畫氣勢宏大,風格獨特,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繪人物性格突出,用筆洗練,豐滿動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古格的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特點。
古格盛產黃金白銀,在托林寺、札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出土的數量極大。這種經書以文書寫在一種略呈青藍色的黑色紙面上,一排用金汁、—排用銀汁書寫,奢華程度無以復加。 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10-16世紀的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築群和洞窟,幾間寺廟除外, 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牆。遺址的外圍建有城牆,四角設有碉樓。整個遺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築分上、中、下三層,依次為王宮、寺廟和民居。紅廟、白廟及輪回廟中的雕刻造像及壁畫不乏精品。圍繞古格都城周圍的重要遺址還有東嘎、達巴、皮央、香孜等, 都有大量文物遺存。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國,王朝的建立大概從9世紀開始,在統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後建立的,到17世紀結束,前後世襲了16個國王。它是吐蕃王室後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治范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後重新找到立足點,並由此逐漸達到全盛。因此古格王朝在西藏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吐蕃王朝末代贊普郎達瑪時期,滅佛毀寺,不少避難僧人遠遁阿里。阿里地處西部邊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響,加上又是苯教的發源地,所以便成為各種思潮、各種力量匯集之地。公元843年朗達瑪被一位僧人刺殺,內戰紛起,4年後平民起義,吐蕃王朝崩潰。之後先後曾出現大小7個王國,西藏長期處於藩王割據局面。
朗達瑪的兩個兒子奧松與雲丹也為爭奪王室相互斗爭,奧松之子貝考贊為奴隸起義軍所殺,貝考贊的兒子吉德尼瑪袞見大勢已去,回天無力,便帶著三個人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並娶了當地頭人的女兒。後來吉德尼瑪袞將阿里一分為三,分封給他的3個兒子,古格王國即第三子德祖袞的封地。
17世紀中,古格王朝發生內亂,國王之弟請拉達克軍隊攻打王宮,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後,並入拉達克(今克什米爾)一段時間,後被以達賴喇嘛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古格王國的統治中心在扎達象泉河(藏語為朗欽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達今克什米爾境內的斯諾烏山,南界印度,西鄰拉達克(今印占克什米爾),最東面其勢力范圍一度達到岡底斯山麓。其都城札不讓位於現扎達縣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札不讓北面的香孜、香巴、東嘎、皮央遺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達巴、瑪那、曲龍遺址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 古格王朝崇尚佛教,多次派人到克什米爾學經,翻譯佛經108部,得佛教之益,王朝歷數百年不衰。1042年,印度高僧阿峽底到阿里地區弘法,使阿里成為佛教復興之地,佛教史稱之為「卜路弘法」。
古格在西藏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吏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當時古代印度的許多重要佛教教義,就是從這里傳入西藏腹心地區的,這里又是古代西藏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之一。 「古格」多年來專注於家居服飾的生產和經營,「古格」已在深圳設有多家形象店,在全國各大中城市擁有經銷點,得到廣大女性顧客的喜愛,引領現代都市女性新的家居服飾生活理念。
「古格」的願景不是銷售家居服飾而是專注於推廣一種文化品味,她將為你展示現代優雅、舒適和「溫韻生活」之美,讓你貼近自然。每一件精心設計的產品,都將向你訴說不同的情感故事。古格讓你靠近自己的內心,讓家居生活更加貼合您獨特的品味與個性需求。 古格
真名:趙宏
職業:音樂製作人 西藏人民廣播電台(高音)節目組音樂總監
古格,著名音樂人,集詞曲創作、MIDI編曲製作於一身。 1992年考入山西忻州師范學校,學滿三年後保送至山西師范大學藝術系。大學期間主修聲樂與鋼琴,多次獲得三好學生稱號。
1998年大學畢業 1998至2001年 {北京} 在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習,師從黃蜀青與趙易山學習作曲,和聲與視唱練耳,同時又考入中國廣播合唱團任男高音。並隨廣播合唱團在江蘇,安徽,四川等地巡演 在京期間,對流行音樂產生極大興趣並開始詞曲創作,還組建樂隊在各類宣傳活動,酒吧里進行演出,擔任鍵盤手。
2001至2004年 {青海} 青海省藝術學校舞蹈科任鋼琴伴奏。在此期間對藏族民族音樂產生濃厚興趣,先後去青海玉樹,黃南,海南,格爾木,海北州,德令哈等地采風,進行民族與流行音樂結合的嘗試並創作藏式流行歌曲。《阿媽啦》《你為何走得那麼遠》等都是那時的作品。
2004至2008年 {北京} 在北京「瑪吉阿米」任鍵盤手並擔任音樂總監。在這里更全面的了解藏族文化並整理記錄藏族民間歌曲。在此期間開始音樂製作,為阿佳組合,三木科,萬馬三智,勒毛吉創作製作音樂作品。
2008至今 {成都} 作為音樂人身兼作詞,作曲,編曲於一體,為大量的藏族歌手量身打造單曲或專輯。合作藝人:阿佳組合、成龍、瓊雪卓瑪、高原紅、三木科、央金蘭澤、索郎扎西、曲爾甲、嘉央曲珍、成林江措、萬馬三智、才吉、尼瑪拉毛、金珠卓瑪等。
2010年12月受聘於西藏人民廣播電台(高音)節目組任音樂總監。
2011年5月組織策劃大型公益環保演唱會(綠色協議)創作主題曲並擔任音樂總監。
2011年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西藏人民廣播電台、西藏電視台、青海人民廣播、青海藏語衛視、四川人民廣播電台、四川康巴衛視、甘南人民廣播電台、甘南電視台、雲南迪慶人民廣播電台、雲南迪慶電視台等相關單位共同主辦、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藏語頻率、《廣播歌選》雜志社、北京蓋亞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再唱山歌給黨聽——歌唱我們的幸福生活》
2011年藏族風格歌曲徵集評選展播活動中,由音樂人古格創作高原紅組合演唱的作品《好時光》榮獲二等。 1.《我們好好愛》嘉央曲珍.成林江措
2.《呼喚》阿佳組合.成龍
3.《天邊的西藏》 瓊雪卓瑪
4.《草原越野》 曲爾甲
5.《好時光》 高原紅
6.《我的思念只給你唱》曲爾甲.才吉
7.《吉米阿佳》 阿佳組合
8.《夢回喜馬拉雅》登格爾
9.《扎西德勒》 三木科
10.《藏北草原》 完瑪三智
11.《小扎西》 索朗扎西
12.《草原我愛你》康姆
13.《綠色協議》 藏族群星

❿ 東嘎皮央的簡介

東嘎皮央,是一處石窟壁畫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托林鎮)縣城北邊約40公里處。東嘎、皮央是這里兩個鄰近的村子的名字。東嘎皮央,就位於這兩個村子附近的土石山崖上。遺址分部在東嘎村的部分,是一組石窟群,是中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遺址分布在皮央村的部分,是一處由寺院、城堡、石窟和塔林組成的大型遺址,總規模比東嘎大(若單論石窟規模,則以東嘎村為大),屬於古格王朝仁欽桑布時期所建的八大寺之一,建於10世紀,曾一度是古格王國重要的文化中心。石窟壁畫是用礦物顏料繪制的,因此色澤完好。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