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遺址
Ⅰ 山西有哪些著名景區
·大同湯頭溫泉
·大同廣靈水神堂
·大同火山群
·大同司馬金龍墓
·大同青磁窯舊石器遺址
·大同清真大寺
·大同北魏平城遺址
·大同觀音堂
·大同鼓樓
·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
·大同善化寺
·大同華嚴寺
·大同九龍壁
·大同應縣木塔
·大同懸空寺
·北嶽恆山
·大同雲岡石窟
·晉中曹家大院
·晉中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
·晉中日升昌票號
·晉中張壁古堡
·晉中榆次老城
·晉中王家大院
·晉中平遙文廟
·晉中常家莊園
·晉中孔祥熙宅院
·晉中渠家大院
·太原龍山石窟
·太原大佛寺
·太原玄中寺
·太原杏花村
·太原雙林寺
·晉中喬家大院
·太原九溝風景旅遊區
·太原龐泉溝風景區
·太原娘子關風景區
·太原綿山
·太原純陽宮
·太原崇善寺
·太原天龍山風景區
·太原雙塔寺
·太原平遙古城
·太原晉祠
·太原北武當山
Ⅱ 古城大同的歷史與變遷
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描述為:「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大同境東的馬鋪山是漢代劉邦與匈奴奮戰七晝夜的戰場;金沙灘 (屬於山西朔州市界)是楊家將血戰的疆場。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比較有影響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 春秋 為北方少數游牧民族居住地。 戰國 公元前三世紀:趙武靈王就「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置雲中、雁門、代郡」初設平城,隸屬代郡。 秦 朝 秦始皇北逐戎狄,在大同城西「築城武周塞內以備胡」。大同東西分屬雁門郡和代郡,並在境內修築長城。 西漢 沿襲秦制,雁門郡屬並州,代郡屬幽州。白登之圍發生於此。 東漢 漢明帝時,通光寺建成,大同最早的佛教寺廟。 三國 大同為烏桓、鮮卑等部族占據 北魏 初中期建都於此,稱「代京」、「平城」,歷經七帝96年。大同遂即成為當時我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佛教的中心,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繁榮。 唐朝 為雲州 。 五代 時作為幽雲十六州的一部分割讓與遼 。 遼代 遼在此設西京大同府,為遼國陪都,從此稱為大同。 金 代 也在此設西京大同府,為金國陪都。 元代 改為大同路,大同又被封為西京(陪都)。1277年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大同,他當即盛贊「大同是一座宏偉而美麗的城市」。 明朝 改路為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管轄渾源,應,朔,蔚等四州七縣。明朝時大同為十三重鎮之一,有藩王封地,並駐重兵,最多時有13.6萬人,戰馬5萬多匹,當時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說。1438-1571年:明王朝對蒙古各族採取懷柔和親政策,在大同三設馬市,數辟月市,久立小市,應允韃靼「通貢」。 清朝 為大同府治。 1949年建國後劃歸察哈爾省,並由大同城區設立大同市。 1953年察哈爾省撤銷,大同重新劃歸山西省。 1958年大同縣並入 。 1964年大同縣又分出,為地級市。 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銷,原有縣中的7縣劃歸大同市。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京包鐵路、北同蒲鐵路、大秦鐵路的交點,北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東鄰河北省張家口市、西南與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靠山西忻州,總人口321萬(2007年),市區非農業人口112萬,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菲尼克斯」之稱。 - 簡稱 :同 - 別稱 : 鳳凰城 - 舊稱 : 平城,雲中,遼代根據禮運-大同篇稱為大同,並一直沿用至今。 - 坐標 : 北緯40度,東經113度 - 電話區號 : 0352 - 郵政編碼 : 037000 - 車牌編號 :晉B - 中國行政區劃代碼 : 140200 - 市樹 : 油松 - 市花 : 波斯菊 行政 -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省 山西 - 行政級別 地級市,較大的市 - 設市 1949年 - 現任市長 耿彥波 - 現任市委書記 豐立祥 -市轄區 : 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開發區(大同新的城市規劃將大同重新劃分為平城區,御東區,口泉區,雲岡區和新榮區)。 -縣 : 陽高、天鎮、廣靈、靈丘、渾源、左雲、大同。
希望採納
Ⅲ 山西有哪些風景名勝
國家級:五
個
名
稱
所在地區
五台山風景名勝區
忻州地區五台縣
壺
口風景名勝區
臨汾地區吉
縣
五老峰風景名勝區
運城地區永濟縣
恆
山風景名勝區
大
同
市渾源縣
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
呂梁地區方山縣
省
級:五
個
綿
山風景名勝區
晉中地區介休市
靈空山風景名勝區
長
治
市沁源縣
石膏山風景名勝區
晉中地區靈石縣
姑射山風景名勝區
臨汾地區
晉祠--天龍山風景名勝區
太
原
市晉源區
縣
級:一
個
洪洞廣勝寺風景名勝區
臨汾地區洪洞縣
自然保護區一覽表
國家級:二
個
名
稱
所在地區
歷
山自然保護區
晉
城
市沁水縣
龐泉溝自然保護區
呂梁地區交城縣
省
級:八
個
蘆芽山自然保護區
忻州地區寧武縣
五鹿山自然保護區
臨汾地區蒲
縣
靈空山自然保護區
長
治
市沁源縣
蟒
河自然保護區
晉
城
市陽城縣
綿
山自然保護區
晉中地區介休縣
天龍山自然保護區
太
原
市晉源區
河津灰鶴自然保護區
運城地區河津市
運城天鵝自然保護區
運城地區
運城濕地自然保護區
運城地區
縣
級:一
個
靈丘青(木覃)自然保護區
大同市靈丘縣
森林公園一覽表
國家級:十六個
名
稱
所在地區
五台山國家森林公園
忻州地區五台山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
忻州地區寧武縣
禹王洞國家森林公園
忻州地區
恆
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
同
市渾源縣
趙杲觀國家森林公園
忻州地區代
縣
交城山國家森林公園
呂梁地區交城縣
五老峰國家森林公園
運城地區永濟市
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
晉中地區榆次市
天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
原
市晉源區
關帝山國家森林公園
呂梁地區交城縣
雲
崗國家森林公園
大
同
市
龍
泉國家森林公園
晉中地區左權縣
方
山國家森林公園
呂梁地區方山縣
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
長
治
市沁源縣
老頂山國家森林公園
長
治
市
中條山國家森林公園
運城地區垣曲縣
省
級:七
個
山西省安國寺森林公園
呂梁地區離石縣
山西省介休市森林公園
晉中地區介休市
山西省雲龍山森林公園
晉中地區和順縣
山西省葯林寺森林公園
陽
泉
市平定縣
山西省冠
山森林公園
陽
泉
市平定縣
山西省諸龍山森林公園
陽
泉
市
盂
縣
山西省馬營海森林公園
忻州地區寧武縣
Ⅳ 山西大同有幾個著名旅遊景點
1、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是我國第一批5A級旅遊景區。 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亘,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態,神彩動人。
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鍾,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 石窟始建於北魏時代,是當初為了供奉佛教創建的,最早的是曇曜五窟,現在可以開放的只有45個,重點參觀的是前20個。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2、懸空寺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懸掛在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間,是國內僅存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8米,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 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奇——遠望懸空寺,像浮雕嵌在峭壁間,近看,大有凌空欲飛之勢。 懸——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
巧——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 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
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 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岩石暗托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寺內有銅、鐵、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 懸空寺不僅外貌驚險,奇特、壯觀,建築構造也頗具特色,形式豐富多彩,屋檐有單檐、重檐、三層檐,結桅構有抬梁結構、平頂結構、斗拱結構,屋頂有正脊、垂脊、戧脊、貧脊。
總體外觀,巧構宏制,重重疊疊,造成一種窟中有樓,樓中有穴,半壁樓殿半壁窟,窟連殿,殿連樓的獨特風格,它既融合了我國園林建築藝術,又不失我國傳統建築的格局。
懸空寺內現存的各種銅鑄、鐵鑄、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風格,體例具有早時期的特點,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珍品。 2010年12月,在《時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奇險建築中,懸空寺與「全球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築」 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市的「首都之門」、希臘米特奧拉修道院、義大利比薩斜塔等國際知名建築同列榜中,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3、恆山
恆山,人稱「北嶽」,位於山西大同市渾源縣城南,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 恆山作為道教活動場所由來已久。
相傳我國神話中的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恆山隱居潛修的,在恆山留下了大量的仙蹤遺跡和神話傳說。
景區以雙峰並峙的天峰嶺和翠屏峰為中心,包括天峰嶺景區、翠屏峰景區、千佛嶺景區、溫泉景區和渾源城景點群,其中最受遊人歡迎的有恆山腳下的懸空寺和天峰嶺南坡半山腰上的北嶽廟。 懸空寺位於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懸空寺的六座主殿閣之間都用木製樓梯相連,由於懸空寺整體建築物是由非常高超的木匠技巧完成的,如發生地震,卯榫雖會劇烈移動但是會保證整體建築物的完整性,其建築強度是非常高的。
4、大同火山群
大同火山群是中國著名第四紀火山群。
已知有30餘座,主要分布於大同盆地東部,可以劃分為東、西、南、北4個區。東區在許堡、神泉寺一帶。 西區指爪園與西坪北地區。南區是桑乾河以南。
北區系大同市以北的山。根據火山外部形態特徵,可分為4類:
一是穹窿狀的,由玄武岩組成,沒有火山口,如孤山和峨毛疙瘩等。
二是殼狀的,由玄武岩組成,如肖家窯頭火山和大辛庄火山等。
三是半圓形的,系火山噴發物沿山前裂隙噴出,依山坡流動而成。
四是馬蹄狀的,由玄武岩流、火山碎屑互層組成,火山形成後,流水切穿火山口,形如馬蹄狀,如東坪山,金山等。
上述除馬蹄形火山已被沖溝切穿外,其餘的僅在錐體四周有窄淺的溝俗,說明火山地貌還處於侵蝕初期。由火山噴發物與上覆下伏地層接觸關系判斷,大同火山群是在上新世末、晚更新世馬蘭黃土堆積之初多次活動的產物,最早活動的是北區、東區,南區次之,西區最新。
5、大同鼓樓
聳立於大同市區內大南街南段十字口中心。它不僅裝點了大同市的容顏,而且烘托出了這座歷史名城的古老風貌。
鼓樓創建於明代,清代順治、乾隆年間兩次修整。外觀呈方形,面闊、共三層且均為進深三間,底層磚石砌成,中為十字穿心門洞,行人可縱橫通行。
這座三檐樓閣的下兩層是木結構建築,上層置大鼓面,舊時晨鍾暮鼓聲震古城及近郊四鄉。時間始建於明代,清代曾多次修繕,是明消樓閣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大同鼓樓始建於明,清代重修。1978年全面加固修繕,並彩繪一新。1966年4月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Ⅳ 大同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雲岡石窟 華嚴寺、善化寺、平型關戰役遺址 懸空寺,平城遺址,許家窯人遺址,九龍壁,曲回寺石像冢、方山永固陵、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覺山寺塔、渾源永安寺、長城(大同段),栗毓美墓、沙梁坡墓群、古城堡墓群、禪房寺塔、大同煤礦萬人坑、山西省立第三中學舊址、天鎮慈雲寺、廣靈水神堂、雲林寺 以上全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鼓樓、大同府文廟、大同關帝廟觀音堂、高山遺址、青磁窯遺址、許從贇墓、吉家莊遺址、盤山石窟、趙武靈王墓、古城墓群、千福山漢墓群、洗馬庄漢墓群、渾源文廟、恆山建築群、、界庄遺址、古磁窯窯址、麻庄漢墓群、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銅器遺址、興國寺、大同古城牆、北魏鹿苑、大同天主堂、帝君廟、龍王廟、高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寧靜寺、宜寧縣城遺址、揚州窯石徑幢、魯班窯石窟、吳官屯石窟、代藩九王墳、羅家灣遺址、古城遺址、雲岡南梁遺址,法華寺
Ⅵ 大同市有什麼名勝古跡
雲岡石窟
華嚴寺、善化寺、平型關戰役遺址
懸空寺,平城遺址,許家窯人遺址,九龍壁,曲回寺石像冢、方山永固陵、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覺山寺塔、渾源永安寺、長城(大同段),栗毓美墓、沙梁坡墓群、古城堡墓群、禪房寺塔、大同煤礦萬人坑、山西省立第三中學舊址、天鎮慈雲寺、廣靈水神堂、雲林寺
以上全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鼓樓、大同府文廟、大同關帝廟觀音堂、高山遺址、青磁窯遺址、許從贇墓、吉家莊遺址、盤山石窟、趙武靈王墓、古城墓群、千福山漢墓群、洗馬庄漢墓群、渾源文廟、恆山建築群、、界庄遺址、古磁窯窯址、麻庄漢墓群、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銅器遺址、興國寺、大同古城牆、北魏鹿苑、大同天主堂、帝君廟、龍王廟、高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寧靜寺、宜寧縣城遺址、揚州窯石徑幢、魯班窯石窟、吳官屯石窟、代藩九王墳、羅家灣遺址、古城遺址、雲岡南梁遺址,法華寺
Ⅶ 大同有幾個著名旅遊景點
·大同湯頭溫泉
·大同廣靈水神堂
·大同火山群
·大同司馬金龍墓
·大同青磁窯舊石器遺址
·大同清真大寺
·大同北魏平城遺址
·大同觀音堂
·大同鼓樓
·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
·大同善化寺
·大同華嚴寺
·大同九龍壁
·大同應縣木塔
·大同懸空寺
·北嶽恆山
·大同雲岡石窟